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道教的形成及广泛流传

书名: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作者名:郭志坤本章字数:2035更新时间:2024-06-11 20:22:44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原始道教形成于东汉晚期,开始时流行于民间,往往被用于反政府起事。道教表面上推崇老子,尊他为祖师爷,称他为“太上老君”,其实道教后来的教义,和代表老、庄思想的道家学说有很大差异。“老、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提倡清心寡欲,反对人为的束缚。……道教却不然,就是相信天上是有神仙的,道教徒修持的目的,就是追求白日飞升,上天界去当大罗神仙。所以道教和道家并无密切的关系,它反而和商周的巫师、秦汉的方士神仙家之说,非常接近。”原始道教的经典《太平经》内容复杂,既有维护统治者的理论,又有反映民众利益的思想。

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创立道教正一派,百姓称张道陵为“张天师”,所以道教正一派又叫天师道。

到了东晋初年,道教徒从数次教徒起义引发的社会大动荡和深重灾难中获得了感悟,即用群体性的武装暴动形式来追求太平世界、长生不老是不行的,应改为个体性的修仙炼丹、努力成仙。此时葛洪应运而生。他避乱而归乡里,一再拒绝朝廷的征召,后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遂到罗浮山炼丹。他在山中隐居多年,优游闲养,著有《抱朴子》一书,在理论上改造了原始道教。据《抱朴子·自叙》所言:“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由此看来,“葛洪的所谓道家,实际上和老庄关系不大,严格说来是神仙家。其外篇据他自己说是儒家,实际上是儒家兼刑名家”。葛洪又说:“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抱朴子·明本》)即认为神仙和儒学两者并不矛盾。如何才能成仙?这是葛洪的重大论题。他认为:“草木之药,埋之即腐,煮之即烂,烧之即焦。”因此,“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而黄金和朱砂二物,“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据他说此“能令人长生”,“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抱朴子·金丹》)他还说,凡人吃了“九转仙丹”,三天之内便可白日飞升。经过如此改造和宣扬,养生成仙成了道教思想的核心之一。此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连皇帝也着迷了。东晋哀帝“雅好黄老,断谷,饵长生药,服食过多,遂中毒,不识万机”(《晋书·哀帝纪》)。其实,道教不只

是求长生的方术之教,还有一套哲学理论,是以“道德”教化天下为己任的理论,葛洪明确指出:“夫道者,内以治身,外以治国”,“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抱朴子·对俗》)仁信为本、德行为上,这是儒家学说的精粹,而追寻长生不老之术,又是方术家的宗旨。葛洪的道教理论,实际上杂糅了儒、佛思想。

陶弘景比葛洪晚生一个半多世纪,他从小就迷恋于葛洪的神仙、炼丹之术,是继葛洪之后的又一位道教大师。他博览群书,尤精于天文、地理、历算之学,之后隐居于句容句曲山修道。他游历名山,寻访仙药,又从东阳道士孙游岳受符图经法,撰写了大量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地理、养生、炼丹等都有所著述,其中代表作有《真诰》和《真灵位业图》两书。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相识,即帝位后多次敦促他出山为官,辅佐朝政,均未果。梁武帝问他:“山中有什么?为什么不出山呢?”陶弘景先写了一首诗,后画了一幅画以作回答。诗的题目为《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画中有两头牛,一头在安逸自在地吃草,一头戴着金笼头,却被执鞭人驱赶着。梁武帝看了诗和画,明白其意,便不强其所难。此后,梁武帝对陶弘景更加推崇。陶弘景对梁武帝的政务予以多方面的支持,梁武帝对陶弘景也非常倚重,“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隐逸·陶弘景传》)。当时王公贵戚“参候相续”,对陶弘景的干扰极大。后来,他干脆在山中兴建了一幢三层的楼房,“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梁书·处士·陶弘景传》),关门读经,与世无争。

陶弘景在著述和为梁武帝提供的咨询中阐明了他的道家思想。他主张“自然无为”,对自然的博大、巧妙充满无限的崇拜,认为对世间的一切事与物都要顺其自然,人要与自然相互包容。早期道教也是这样,张道陵的五斗米道要人们崇拜天、地、水三宫。陶弘景十分重视道教养生学的研究,主张道士的修炼应从养神、炼形入手,撰写了《养性延命录》一书。他特别强调,养神当“少思寡欲”,“游心虚静,息虑无为”,调节喜怒哀乐情绪,防止劳神伤心;炼形则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避免过度辛劳和放纵淫乐,辅以导引、行气之术,方能延年益寿,长生久视。

这些改革使道教更加成熟。道教徒的最高目标,就是活着成仙,而不是死后回到神的左右,这与其他宗教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道教追求的是现世的解脱,而不是来世超生。作为宗教神学的道教,经历了从民间宗教逐渐走向被统治层承认、尊奉的宗教的过程,皇帝加入了信徒行列,政府也设立道教机构,允许其建立道观和拥有田产。统治者看重的是道教能够积极引导人们向善,在民众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所以予以承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