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沉香·翻腾的海归于平静(3)
书名:因为喜欢,可迎万难:张爱玲传作者名:朱云乔本章字数:1745更新时间:2024-05-25 18:37:15
临水照花人
张爱玲是个会用文字跳舞的女人,而且不需要舞伴来陪衬,一个人就能孤傲地舞出卓尔不群的姿态,与浮生之梦共享悲欢。
很长时间以来,张爱玲一直在进行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她曾经对水晶说:“我现在写东西,完全是还债——还我欠下自己的债,因为从前自己曾经许下心愿。”当居所终于稳定,经济也终于宽裕,她便到了要给自己“还债”的时候了。
十几岁时,张爱玲就与《红楼梦》结缘,还为此写过一篇小说《摩登红楼梦》。多年以来,她看过太多关于《红楼梦》的论文专著,也读过各种版本的《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著作已经深深地刻进张爱玲的灵魂里,她自己写的小说也受《红楼梦》影响颇深。
《红楼梦》遗稿中遗失的那部分,是张爱玲心中永远的痛。她说,恨不得坐时间机器飞回古时候,到当年借阅《红楼梦》原稿的那个人家中,将全部原稿抢回来。
对张爱玲来说,《红楼梦》已不只是“梦”,更像一个“梦魇”。自从搬到洛杉矶,她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红学研究上,先后发表了《〈红楼梦〉未完》和《初评〈红楼梦〉》两部红学研究著作。
1977年,张爱玲终于完成了14万字的《红楼梦魇》。这一年,是她来到洛杉矶的第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她就这样一个人在公寓里度过,除了偶尔接待庄信正夫妇,她几乎不见任何人。“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便是张爱玲对这十年最恰当的总结。
张爱玲用一个小说家的视角来看《红楼梦》,她不认为自己是在进行学术研究,自己只是在与曹雪芹进行穿越时间的心灵沟通,所以,她的《红楼梦魇》读起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就连红学研究学者周汝昌读过之后都评价:“只有张爱玲,才堪称是曹雪芹的知己,我现今对她非常佩服,认为她是‘红学史’上一大怪杰,常流难以企及。张爱玲之奇才,心极细而记极强,万难企及,我自惭枉做了‘红学家’。”
张爱玲的生命中从来不缺乏争议,从爱情,到身份,再到文学作品,所有关于她的一切总能引来世人的好奇与评判。当《色·戒》面世之后,张爱玲再一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既然世人喜欢争论,那就随他们去吧。张爱玲把自己关在一个人的小世界里,沉浸在孤独之中。只有身处人群而又远离人群,才能让她充满生命的欢悦,然后静下心来雕琢文字。
她说:“我反对人物脸谱化,将好人与坏人区分得十分清晰,即便爱国志士抑或伪军汉奸,他们都有人性的弱点,我写的只是人性弱点。”她还说:“我写的不是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当然有人性,也有正常人的弱点,不然势必人物类型化。”
张爱玲尊重自己小说中的每个人物,至于这部小说是否受追捧,她已不再关注。可是,自从她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倾城之恋》被改编成电影放映后,张爱玲的名气越来越大,她想要的宁静生活终究还是被打破了。
为了采访张爱玲,各大媒体的记者挖空了心思。《台湾联合报》的戴文采曾给张爱玲写信,请求她接受采访,却没有得到张爱玲的回复。戴文采知道张爱玲的住址,便想方设法搬到了张爱玲的隔壁。她不能正面采访张爱玲,只能在隔壁听着张爱玲生活中的声响,等待时机。
足足等了一个多月,戴文采才在张爱玲出门倒垃圾时与她见了一面。张爱玲似乎觉察到有人在偷偷观察自己,便再不肯轻易出门。
一次,她想出门时,直到听到戴文采关上房门的声音,才匆匆走出家门。戴文采抓住时机,立刻出门,远远地跟在张爱玲的后面。
张爱玲仿佛逃跑一般在前面低头匆匆前行,戴文采在她后面偷偷跟随,但始终没能看清张爱玲的眉眼。一直等张爱玲倒完垃圾回家,戴文采也没能找到与张爱玲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思来想去,戴文采竟将张爱玲丢下的垃圾袋拿了出来,蹲在垃圾桶旁边翻找线索,还真的从中发现了张爱玲的生活细节:她的饮食习惯,喜欢看的书,购物的地点,存款的银行,甚至多久通一次信,戴文采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凭着从垃圾中翻出的蛛丝马迹,戴文采写了一篇《我的邻居张爱玲》。
文章写好之后,戴文采心满意足地将这一“喜讯”告诉了自己的好友。“张爱玲的生活隐私被暴露”的消息,辗转传到了庄信正耳中。庄信正立刻打电话通知张爱玲,张爱玲这才知道自己的生活遭到了“窥探”,第二天便匆忙搬家了。
戴文采一连几天没有听到隔壁房间的响动,意识到张爱玲可能不住在这里了。后来,她将自己写好的文章寄给了台湾《联合报》副刊,可是副刊的主编看过稿子之后告诉戴文采,可能要等到张爱玲百年之后,才能将这篇稿子发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