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四章 花事·被烟火照亮的天空(1)

第四章 花事·被烟火照亮的天空(1)

书名:因为喜欢,可迎万难:张爱玲传作者名:朱云乔本章字数:1460更新时间:2024-05-25 18:36:55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才华之门一经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三年的英文练习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张爱玲一开始就选择用英文写作,这也能让她拿到更多稿酬。

《二十世纪》杂志为张爱玲提供了一块施展才华的空间,1943年5月,张爱玲发表了《妻子·荡妇·孩童》;6月又发表了《鸦片战争》;在8、9月合刊上又发表了《婆婆和媳妇》;10月发表一篇无题文章;11月发表了《银宫就学记》。此外,张爱玲还发表过许多影评类文章,评论过《梅娘曲》《桃李争春》《万世流芳》《秋之歌》《浮云遮月》《自由魂》《两代女性》《母亲》等当时非常流行的影片。张爱玲成了一位高产的自由撰稿人。

这个带着独特东方韵味,用心观察人生,以细腻笔调撰写自己人生理解的女作者,开始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

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张爱玲狠狠讥讽了由男权统治的中国社会。在她看来,男人是自私的,比如薛平贵,任由夫人在寒窑苦等18年不闻不问,即便他最后封夫人为皇后作为补偿,可终究无法理解夫人内心的悲伤。而在皇后的位置上,这位夫人只坐了短短18天,就满心凄凉地死去了。

张爱玲曾说:“中国的悲剧是热闹,喧嚣,排场大的。”以京戏中的视角看待当时的中国的确如此,慈禧太后能在八国联军打进国门时依然风光庆祝自己的寿辰,仿佛一场可笑的闹剧。张爱玲便是这些悲哀的闹剧的旁观者,她的文字便是给更多身处闹剧之中的人提个醒。

英文月刊《二十世纪》的主编克劳斯·梅涅特曾这样评价张爱玲:“她不同于她的中国同胞,从不对中国的事物安之若素;她对她的同胞怀有深邃的好奇心,使她有能力向外国人解释中国人。”

在《中国人的宗教》中,张爱玲的确做到了“向外国人解释中国人”。在她眼中,中国人有一种独特的怀疑主义,那就是对一切都怀疑。于是,“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是悲观。”

她从不赞成人只以活着为目的。人生本就如同一场戏剧,生活便是舞台,张爱玲恰恰是最理智的那个角色,她有时甚至更像坐在台下的观众,任由舞台上演绎嬉笑怒骂,她依然可以悠然地置身事外,用辛辣的文字对那些角色挖苦嘲讽。

若能将人生活成一场喜剧,那是多么大的幸事。只可惜,张爱玲的人生是一场悲剧。然而,她可以将悲愁压在心底,以平和的姿态面对世俗的牵绊。

人们总说爱钱的人俗,张爱玲却觉得赚钱养活自己就是现实,没什么不好意思。“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来的钱来得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这就是张爱玲对待金钱的态度,自己赚钱自己花,心安理得。

不过,虽然用英文写作拿的稿费比较多,但在《二十世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毕竟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况且,即便在上海这样比较西化的大城市,真正能读懂英文的人也不多,唯有中文作品才符合中国主流读者的喜好。张爱玲希望为自己开拓一片更广阔的文学天地,而小说便是打开这片天地的钥匙。三年的香港生活给了张爱玲许多创作灵感,她决定写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小说——《第一炉香》。

张爱玲在香港遇到的种种人与事在她眼前一一浮现出来。她在香港见过很多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属于香港那个中英文化交杂的社会的,与上海的吴侬风情截然不同,对于上海的读者来说也就更有看点。

张爱玲很了解上海人的阅读口味,她需要做的便是好好构思出一个能让上海人沉浸其中的故事。

故事的开篇是这样的: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个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