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48章 五国攻齐箭在弦上,苏秦为齐献书赵王

第48章 五国攻齐箭在弦上,苏秦为齐献书赵王

书名:苏秦信中的战国博弈作者名:沉思一会儿-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980更新时间:2024-04-22 11:09:31

苏秦为燕昭王谋划的让齐国攻占宋国的计划已经实现了,接着就要推进组织多国伐齐的准备了。

在秦国,苏秦已经和昭襄王面谈了,昭襄王乐见多国攻齐的场景出现,对此持支持态度。

但秦国的国相穰侯魏冉却对联合诸侯攻打齐国持不同意见。因为齐国打下宋国后,齐湣王按照约定,把陶邑封给了穰侯魏冉,拿了齐国这么大的好处,魏冉怎么好马上翻脸联合其他诸侯去攻打齐国呢。

在秦国,穰侯魏冉的态度还是很有分量的。国相魏冉没点头,秦国参加攻齐的事儿也没戏。

在知道秦王和国相在对参加攻打齐国的态度上有不同的想法后,秦国一位名叫“造”的客卿就去说服魏冉同意攻齐。

这次的对话在帛书第十九篇和《战国策》的秦策三中都有记载,名为《秦客卿造谓穰侯章》。

秦客卿造谓穰侯曰:“秦封君以陶,借君天下数年矣。攻齐之事成,陶为万乘,长小国,率以朝天子,天下必听,五伯之事也;攻齐不成,陶为廉监而莫之据。故攻齐之于陶也,存亡之几也。’”

“君欲成之,侯不使人谓燕相国曰:‘圣人不能为时,时至亦弗失也。舜虽贤,非适遇尧,不王也。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天下。三王者皆贤矣,不曹时不王。”

“‘今天下攻齐,此君之大时也。因天下之力,伐仇国之齐,报惠王之耻,成昭王之功,除万世之害,此燕之长利也,而君之大名也。’”

“‘《书》云:树德者莫如茲,除怨者莫如尽。吴不亡越,越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吴洋于越,齐亡于燕,余疾不尽也。”

”非以此时也,成君之功,除万世之害,秦卒有他事而从齐,齐赵亲,其仇君必深矣。挟君之仇以诛于燕,后虽悔之,不可得也已。”

“君悉燕兵而疾赞之,天下之从于君也,若报父子之仇。诚能亡齐,封君于河南,为万乘,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愿君之专志于攻齐,毋有他虑也。”

穰侯这个人呀,只要利益给够,一切都可以谈。

这个秦人客卿造先说了一堆好听的话,把尧舜禹和商汤武王都搬出来了,绕了一圈后,说:“诚能亡齐,封君于河南,达万乘,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

这个客卿造应该是得到了秦王的示意,去把攻下齐国后会把齐国黄河以南挨着陶邑的那块地封给他的打算告诉魏冉。

有这么大的利益,魏冉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因为同意齐国攻打宋国,魏冉得到了陶邑。同意秦国攻打齐国,魏冉又得到了挨着陶邑的河南之地。魏冉这秦国的国相当的简直不能再爽了。

 秦与赵会中阳,与楚会宛,谋伐齐

秦昭襄王和国相魏冉在参加攻齐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秦国内部的矛盾解决后,就开始积极的联络其他诸侯国组建攻打齐国的联盟。

秦相穰侯魏冉和赵国奉阳君李兑在中阳举行会吾,就联合攻齐达成一致意见。

紧接着魏冉又和楚相在宛城会吾,根据后来楚国并没有参加五国攻齐的行动,可以推想,秦楚在宛城会晤的成果可能是楚国对攻打齐国持中立态度,不会派军队参加攻齐。

这段时间,楚国既没有参加五国伐秦,也不参加五国攻齐,这样的态度耐人寻味。

现在秦楚赵燕都达成共识,一致同意进攻齐国。

就还剩下魏国还没有表态。

楚国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国际参与感挺弱的。

大概是在公元前318年,楚怀王担任合纵长第一次带领楚魏韩赵燕五国合纵攻秦后,楚国被秦国重点关照,在十几年间被张仪一系列的操作,让楚国丧权辱国,再也没有了再挑头抗秦的心气儿。

第一次合纵攻秦楚怀王当合纵长,齐国没有参加。

等楚国被秦国收拾的没有心气儿了,齐国出来带头组织五国攻秦了。所以第二次和第三次合纵攻秦都是齐国组织的,楚国都没有参加。

等齐国被一众国家打趴下了,也再也没有心思在诸侯国中挑头了,楚国又参加了第四次和第五次的合纵攻秦。

 苏秦为齐湣王致信赵王勿伐齐

苏秦帮助韩呡向秦王解释攻宋的原因后,回到齐国。

这时,诸侯准备伐齐的各种消息已经传到齐湣王的耳朵里了。

赵王任命乐毅为国相,使乐毅同时兼任赵国和燕国两国国相,统领燕赵两国军队伐齐。

秦王也在联络楚赵准备伐齐。

齐湣王见到苏秦,就像见到救星一样,赶紧让苏秦给赵王写信,让赵王放弃伐齐。

苏秦写了这封信,给齐湣王过目后,派人送给了赵王。

这封信帛书的记载更符合苏秦写信的风格。

在《苏秦献书赵王章》中是这样记载的:

献书赵王:臣闻甘露降,时雨至,禾谷丰盈,众人喜之,贤君恶之。今足下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深于齐,下吏皆以秦为夏赵而憎齐。

臣窃以事观之,秦几夏赵而憎齐哉。欲以亡韩、吞两周,故以齐饵天下。恐事之不( )诚,故出兵以革赵、魏。恐天下之疑己,故出质以为信。声德与国,实伐郑韩。臣以秦之计必出于此。

且说士之计皆曰:“韩亡三川,魏亡晋国,市( )( )朝未罢祸及于赵。”

且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昔者,楚久伐,中山亡。

今燕尽齐之河南,距莎丘、巨鹿之囿三百里。距麋关,北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

秦尽韩、魏之上党,则地与王布属壤芥者七百里。秦以强弩坐羊肠之道,则地去邯郸百廿(niàn)里。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包其北,则注之西,非王之有也。

今增注、恒山而守三百里,过燕阳、曲逆,此代马、胡狗不东,纶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或非王之有也。今从强秦久伐齐,臣恐其祸出于此也。

且五国之主尝合横谋伐赵,疎分赵壤,箸之盘竽,属之祝籍。五国之兵出有日矣。

齐乃西师以禁强秦。使秦废令,疎服而听,返温、轵、高平于魏,返王公、符逾于赵,此天下所明知也。

夫齐之事赵,宜正为上交,乃以抵罪取伐,臣恐后事王者不敢自必也。

今王收齐,天下必以王为义矣。齐抱社稷事王,天下必重王。然则,齐义,王以天下就之;齐逆,王以天下(伐)之。是一世之命制于王也。

臣愿王与下吏详计谋言而笃虑之也。

苏秦给赵王说的是肺腑之言,半个世纪以后,秦国正是按照苏秦在这封信中讲的策略,先取韩、魏上党,灭掉韩国后,把赵国军队围而歼之,灭亡了赵国。

齐湣王看了苏秦写给赵王的信,觉得赵王为了赵国长远的利益,应该会接受齐国的归附,放弃攻打齐国,

但历史告诉我们,赵王没有采纳苏秦的建议。

你说赵王看不出苏秦信中写的很中肯吗,看不出苏秦是真的在为赵国的利益着想吗?

其实问题出在这封信的最后一句:“臣愿王与下吏详计谋言而笃虑之。”

这句话在齐湣王看来是苏秦让赵王要仔细想清楚攻打齐国的不利后果。

但他没想到的是,苏秦让赵王找的“下吏”是谁?

现在乐毅兼任着赵国和燕国的国相,赵王能找的这个“下吏”只能是乐毅!

你想,苏秦和乐毅帮燕昭王谋划攻齐都快二十年了,现在燕赵联军也组建好了,还有秦楚的协助,乐毅会让赵王放弃攻打齐国吗?

所以,苏秦的这封信写的很到位,但送到赵国后,并没有产生齐湣王希望的效果。

从目前笔者能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这可能是苏秦流传下来的最后一封书信了。

这封信与其说是写给赵王的,不如说是写给秦王的。

在经过几十年天下形势演变到五国伐齐的当下,齐国已经注定要被打残了,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赵国了。秦国按照苏秦信中的这个方案就可以灭掉赵国,然后天下就会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其他各诸侯国都会被秦国灭掉,天下归于一统,黎民苍生不再彼此征战,实现士人们不懈追求的天下大同。

苏秦在出山的第一站就去找的是秦惠文王,向秦惠文王提出了统一天下的方略。当时苏秦提出的方略大方向是对的,但怎么操作的难题却甩给了秦惠文王。从当时的形势来看,秦惠文王也不清楚该怎样来实现这样的目标。所以,在秦惠文王眼中的苏秦是夸夸其谈,有目标却没有实现目标的手段。

这封苏秦人生的最后一封信,借着给赵王说的话,告诉了秦王这样做就可以灭赵,进而统一天下。

苏秦用一生的实践来为自己提出的方案找到了解决之道,这一生他只做了这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