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韩呡快意恩仇,苏秦说服齐湣王攻宋
书名:苏秦信中的战国博弈作者名:沉思一会儿-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917更新时间:2024-04-15 12:05:06
快意恩仇的韩呡
从楚怀王表示可以全力支持韩呡当韩国的国相,到韩呡真的做了齐国的国相,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了,这藏在韩呡心的闷气也该舒一舒了。
当齐国的国相可比当韩国的国相威风多了。齐国当时是唯一可以和秦国匹敌的强国,连秦国都不敢得罪齐国,秦王都是采用同时称帝来拉拢齐国。所以齐国国相的话在各国间是很有分量的。
所以韩呡上任后,马上就派人把在齐国做官的韩国人公畴竖驱逐出齐国,公畴竖就跑到楚国去了。公畴竖是邹衍的学生,曾在稷下学宫研究学术。公畴竖在逃亡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将一个人的母亲杀死了,但却没有给她的儿子以应有的补偿,后来因为这件事,公畴竖被一个叫湿子的人杀死了。楚王很愤怒,要追查这件事是不是齐国干的。
接着,韩呡又派人驱逐了居住在齐国的韩国公子成阳君,成阳君就跑到周国去了,韩呡为此大发雷霆。成阳君是韩国的公子,也是韩国的封君,曾力主韩国与秦、魏联合,这就与主张与秦国一起讨伐魏国的公仲倗和韩呡成了死对头,因为公仲倗又厉害又长寿,成阳君后来就躲到齐国去了。
在五国攻秦止于成皋时,秦昭襄王有意让成阳君做韩国和魏国的国相,韩、魏都不同意。
秦宣太后为秦相魏冉对秦王说:“成阳君因为您的缘故,困居在齐国。现在您见他得意了,又要任用他,这能使他顺心满意吗?”秦王说:“不能。”秦宣太后又说:“当他穷困的时候,您不任用他,在他得意的时候,反而任用他,恐怕他不会为您所用。而且您要韩魏任用成阳君,韩魏却不任用成阳君,这是有损秦国和韩魏关系的做法。”
所以成阳君在齐国可是韩呡的一大威胁,秦昭襄王可以用成阳君取代韩呡。现在韩呡当了齐国国相,那肯定不会留着成阳君在齐国和自己作对的。
苏秦过梁国,继续说服齐湣王攻宋
这段时间,由于燕昭王和齐湣王的持续施压,苏秦在赵国的境遇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被困在赵国几个月后,在各方对未来的发展都基本形成自己的意向后,奉阳君李兑终于同意放苏秦离开赵国了。
公元前286年初,苏秦终于离开赵国了,但他既没有回齐国,也没有回燕国,而是暂时停留在了梁国。他需要等一下,等一下各方的态度出来,才好决定下一步的方向。
苏秦知道,齐湣王现在对自己和燕国仍然持怀疑态度,仍下不了攻打宋国的决心。于是苏秦从梁国给齐湣王又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苏秦继续为燕昭王说好话,为自己表忠心,并再次说明攻打宋国给齐国带来的好处,如果不打宋国,会对齐国有什么危害。这封信记载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第十篇《苏秦谓齐王章(三)》中,文中是这样记载的:
谓齐王:“燕王难于王之不信己也则有之,若虑大恶(齐)则无之。燕大恶,臣必以死诤之,不能,必令王先知之。必毋听天下之恶燕交者。”
“以臣所( )( )( )鲁甚焉。( )臣大( )( )息士民,毋庸发怒於宋鲁也。”
“为王不能,则完天下之交,复与梁王遇,( )攻宋之事,士民苟可复用,臣必王之无外患也。”
“若燕,臣必以死必之。”
“臣以燕重事齐,天下必无敢东视( )( ),况臣能以天下攻秦,疾与秦相萃也而不解,王欲复攻宋而复之,不而舍之,王为制矣。”
这封信应该是安了齐湣王的心,但对苏秦和燕国仍没有完全放心,仍下不了攻打宋国的决心,
苏秦最终说服齐湣王攻宋的信
苏秦眼看着为了筹划齐国攻打宋国的事儿,和赵国秦国都谈好了,楚国韩国也不反对,燕国更是期待齐国攻打宋国,但看齐湣王就是不发出攻打宋国的指令。
虽然已经写了好几封信给齐湣王了,但苏秦知道,要打消齐湣王对燕国和自己的疑虑,还需要再来一封信,来个临门一脚,让齐湣王下定决心。
首先,苏秦为韩呡驱逐公畴竖后,公畴竖被湿(原字上面没有封口的一横,下面没有业的两点,打不出来,文中就用“湿”来代替)子杀死的事情帮韩呡说好话。希望齐湣王把前面的一些不好的事情都算到公畴竖头上,不要迁怒于其他人,以安薛公之心。
接着又为孟尝君薛公说好话,说如果齐湣王不信薛公,薛公就害怕,就不便于薛公利用影响力联合赵魏韩去攻打秦国。他讲,只要薛公联合三晋攻打秦国,那不管结局怎样,都是有利于齐国的。
如果五国攻秦散了的话,对齐国会大为不利。三晋会把攻打秦国的军队调回来和齐国一起争夺宋国的土地。
接着就谈到给奉阳君李兑和孟尝君田文的封地问题,苏秦让齐湣王不要先给封地,一定要等到事成之后再给他们封地,则王多资矣。
接着苏秦讲,让三晋攻秦,他们还没打起来,齐国这边就已经可以快速的就把宋国拿下了。三晋这时是不敢反过来为难齐国的。
如若三晋想拉拢秦国来攻打齐国,那么苏秦会联合燕国和楚国进而拉拢秦国来攻打三晋。
苏秦保证,“臣在事中,三晋必不敢反。”
然后仍然希望齐湣王能安燕王的心,不要听信那些谣言。
最后希望齐湣王至迟三月份要开始“王天下之业”,等齐湣王的霸业成功后,苏秦就可以成为三公之一,就此生无憾了。
苏秦写给齐湣王的这封信记载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第十四篇《苏秦谓齐王章(四)》,文中是这样记载的:
谓齐王曰:“臣恐楚王之勤竖之死也。王不可以不故解之。臣使苏厉告楚王曰:‘竖之死也,非齐之令也,湿子之私也。杀人之母而不为其子礼,竖之罪( )固当死。宋以淮北与齐讲,王攻之,王攻之,击赵信,齐不以为怨,反为王诛赵信,以其无礼于王之边吏也,王必毋以竖之私怨败齐之德。’”
“前事愿王之尽加之于竖也,毋与他人矣,以安抚薛公之心。”
“王( )尚与臣言,甘薛公以就事,臣甚善之。今爽也,强得也,皆言王之不信薛公,薛公甚惧,此不便于事。”
“非薛公之信,莫能合三晋以攻秦,愿王之甘之( )也,臣负齐,燕以司薛公,薛公必不敢反王。薛公有变,臣必绝之。”
“臣请终事而与,王勿计,愿王之固为终事也。”
“攻秦之事成,三晋之交完于齐,齐事纵横尽利:讲而归,亦利;围而勿舍,亦利;归息士民而复之,使如中山,亦利。”
“攻秦之事败,三晋之约散,而静秦,事卬曲尽害。”
“是故臣以王令甘薛公,骄敬三晋,劝之为一,以疾攻秦,必破之。不然则摈之,不则与齐共讲,欲而复之。”
“三晋以王为爱己、忠己。”
“今攻秦之兵方始合,王有欲得兵以攻平陵,是害攻秦也。”
“天下之兵皆去秦而与齐诤宋地,此其为祸不难矣。”
“愿王之毋以此畏三晋也,独以甘楚。楚虽毋伐宋,宋必听。”
“王以和三晋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
“夏后坚欲为先薛公得平陵,愿王之勿听也。”
“臣欲王以平陵予薛公,然而不欲王之无事与之也。”
“欲王之悬陶、平陵于薛公、奉阳君之上以勉之,终事然后予之,则王多资矣。”
“御事者必曰:‘三晋相竖也而伤秦,必以其余骄王。’愿王之勿听也。”
“三晋伐秦,秦未至,而王已尽宋息民矣。”
“臣保燕而循事王,三晋必无变。”
“三晋若愿乎,王遂役之。三晋若不愿乎,王收秦而齐其后,三晋岂敢为王骄。”
“若三晋相竖也以攻秦,案以负王而取秦,则臣必先知之。”
“王收燕,循楚而啗秦以晋国,三晋必破。”
“是故,臣在事中,三晋必不敢反。臣之所以备患者百余。”
“王苟为臣安燕王之心而毋听伤事者之言,请毋至三月而王不见王天下之业,臣请死。”
“臣之出死以要事也,非独以为王也,亦自为也。”
“王以不谋燕为臣赐,臣有以德燕王矣。”
“王举霸王之业而以臣为三公,臣有以矜於后世矣。”
“是故事苟成,臣虽死不丑。”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苏秦已经是抱着必死的心来倾全力促成齐湣王放下对燕国和自己的戒心,下决心完成攻宋的霸王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