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26章 被历史一笔带过的齐国伐宋

第26章 被历史一笔带过的齐国伐宋

书名:苏秦信中的战国博弈作者名:沉思一会儿-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859更新时间:2024-04-05 22:01:05

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是由殷商后裔微子启所建立。宋国有别于其他诸侯,是周王室三恪之一,即在周王室兴亡继絶的政策下,由前朝后代所建立的国家。立国便是公爵,可见分封之初其地位之高,当然也是周王室体现自己宽怀仁厚的政治考量。

宋国境域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为膏腴之地,其土地含金量极高。宋国承袭了先祖遗风,商业繁盛。境内有商丘、陶丘、彭城等多座大城,城市密度相当之大。其都城商丘遗址有十余平方公里,人口十万人以上,在当时整个天下都是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境内大城之间交通便利,内可互补,外能通达。域内手工业发达,商贸优势极大。

文化方面,是儒家、墨家、道家、名家等学说发源之地。孔子祖籍即是宋国,另墨子、庄子、惠子等皆为宋国人。可说宋国为华夏文化的发源作了极大的贡献。

在列强眼中,宋国这块宝地,说它是一块肥肉,都不足以形容其富饶。秦、楚、齐等国均对其垂涎欲滴。可是宋国国祚却硬是挺了八百多年。

首先,春秋初期,各国尚未开始发育的时候,宋国可是大国,爵位也是最高一档。另也得益于宋国的外交政策。宋国的对外关系一直是比较和谐的。整个春秋时期,宋国一直是晋国的坚定盟友,周边陈、蔡、鲁、卫等各国大多数时间都是盟国或姻亲国。虽与齐、郑曾有多次交战,但更多的时间也是同盟关系。再一个,宋国这样的富庶国家,列强谁愿意眼睁睁看着被他人独吞?可是宋国最后的结局,却是被齐国独吞了,这又是怎么导致的呢?

春秋时期,宋国还勉强出了个霸主宋襄公,仗着拥立齐君登位之功,想要接齐桓公的班,领导天下诸侯。可当讲究仁义的宋襄公,遇到了自认蛮夷,不讲理的南方大国楚国时,愿望顿时落了空,被揍的鼻青脸肿,也算是自取其辱了。

等到了春秋晋楚争霸的时期,在八十多年间,宋国承受了四十次以上的战争。宋国是被打的叫苦不迭,承受不住了,大家好好过日子不行?非得打来打去?于是在宋国的主导下,各国间举行了两次弭兵之盟。这为中原各国争取了数十年的和平环境。

其实这也是宋国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宋国本可以利用好这几十年难得的和平环境,发展自身,进行改革,但宋国没能把握住。眼看着其他国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宋国在这几十年里也仅仅只是灭掉了小国曹国。但是宋国是个小国,正如前文所说,宋国太肥,谁都不愿意他人独吞,互相掣肘间,宋国也安然无恙的挺到了战国中期。

  然后我们直接拉到宋国最后一位国君宋康王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宋国灭亡前最后的疯狂,也是其最为强盛时期,也是其跳得最欢的时期。宋康王是通过政变夺取了其哥哥的君位,在位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国灭掉。

  宋康王是一位好武强人,能双手掰弯铁钩,他也喜欢勇武的人。宋康王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位第十一年,开始称王号,随即立即出兵四处乱打。东伐齐,取齐五城;南败楚,夺地三百里;向西又击败了魏军。宋康王这翻操作看着是轰轰烈烈、战无不胜,实则是自己的作死之路。把周边强国得罪了个遍,自此与齐、魏成为敌国。

  安安心心躲起来偷偷发育不成吗?非得一上来就和大号拼,拼也就罢了,你好歹拉一个打一个,别自己单上啊。好家伙,一个小个子,撵着三个巨人转轴打。

   宋国取得这些“丰功伟绩”以后,按常规操作,就有天降异象的事情发生了,再加上一个不靠谱的占卜师助攻,终于是把宋国推到了悬崖边上。当时在国都有一只小鸟在城墙角落生下一只鹑鸟,宋康王便让太史占卜。太史认为小而生大,预示着宋国能由弱变强,称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过望,当即就出兵灭掉了滕国,又进攻薛国,夺取了淮北的土地。一时间,宋国兵威强盛,号称“五千乘之劲宋”。

宋康王开始迷之自信,那是没事在家呆着都能平白无故的热血上涌的劲头。于是他以箭射天,以鞭扑地,表示他无惧天地,敢向天地挑战。具体操作就是,取个皮袋子装满了血绑在柱上,以箭射之,是为射天。拿着鞭子对着地面“啪、啪、啪”一顿抽,是为扑地。然后又捣毁了象征社稷的土、谷神位,表示其能降服鬼神。没错,精神小伙,就是这么精力旺盛。

宋康王在国内实施残暴统治,进谏的大臣都被他用箭射死,淫辱舍人的妻子,剖开驼背人的背,将渡河人的腿砍断。宋国的百姓日日生活在恐慌之中。

各国诸侯对于宋国的行径早已看不惯,咒骂其“桀宋”,说其像夏桀一样暴虐。纷纷指责其正干着其先祖商纣王一样的事。

这个时候,齐国站出来了,从公元前293年到公元前286年的八年间三伐宋国,最终灭了宋国。《战国策》的《宋康王之时有雀生鸟旃》

6.公元前293年关于齐燕宋三国的史料稀少,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和《战国策》对这三个国家的记载都很少。

《资治通鉴》中从公元前295年“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之后,除了公元前288年齐国秦国一同称帝和去帝号外,直接就到了公元前286年“宋有雀生鸟旃于城之陬。……齐湣王启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于温。”

而《史记》的《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中则直接跳过十年:“(湣王)十三年(前288年),秦惠王卒。二十三年,与秦击败楚于重丘。”

《史记》的《宋微子世家第八》中的记载更是直接跳过三十六年:“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从逻辑上推理,《史记》里的这段记载年代和事情的发展都不合情理。

《史记》中的《燕召公世家第四》也只简单的记载了:“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

总之,这一段时期关于齐国、燕国和宋国的史料极为缺乏。直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的发现,才对这一段对战国发展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有了一定的补充。

由此可见,这一段的史料不是没有,而是被上层统治者雪藏了起来,就是连司马迁这样能接触汉朝所有书籍的官员都看不到,可见其在帝王心中的重要地位。这段史料应该是能提升帝王的认知和思维维度,形成一种对无法看到这段史料的普通人(包括各类大臣)的高维认知优势,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认知不在一个维度上,更容易形成对大臣的掌控力。

7.齐国三次次伐宋的史料。

齐国攻打宋国并不是一次就打下来的,从公元前293年到公园前286年的十余年间,齐湣王三次攻打宋国。第一次是前293年联合燕国一起攻打宋国,在其他诸侯国的干预下没能打下来。第二次是在公园前287年,趁着五国攻秦之机,齐湣王第二次攻宋,但于八月就撤兵了。(《战国纵横家书》的第六篇和第十四篇)。第三次攻宋是在公元前286年,这次齐国一举攻下了宋国。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只对齐国第三次攻宋有记载,对前两次攻宋只字未提。在《战国策》里至少有八篇是讲齐国攻宋的,至于哪篇是第几次攻宋,有待历史学家的考证。这八篇分别是《齐攻宋奉阳君不欲》(《赵策一》)、《齐欲攻宋》《齐将攻宋而秦阴禁之》《五国伐秦无功》(《赵策四》)、《韩珉攻宋》(《韩策三》)、《齐伐宋宋急》(《燕策一》)、《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宋卫策》)、《宋与楚为兄弟》(《宋卫策》)。在马王堆出土帛书的《战国纵横家书》中苏秦则讲到了三次伐宋,包括第六篇、第十篇、第十一篇和第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