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54章 故友

第54章 故友

书名:雁回作者名:柏林少女本章字数:2030更新时间:2023-11-25 16:09:18

“雁之。”

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

乍然听见这声音,是很温和悦耳的,好似清泉流过石阶,但现如今的北周,没有人会乐意这道声音在耳边响起。

司礼监掌印尤春,年纪轻轻便手握大权,一手创建了与锦衣卫抗衡的东厂,手段狠辣,阴私无情,提及尤春,望都官员皆对其闻风丧胆。

“春雨料峭,你怎的站在此处淋雨?”

尤春穿着一身银白色的蟒袍,头戴冠帽,帽子上镶嵌着一颗拇指大的明珠,御赐蟒袍昭示着崇德帝对他的宠爱,尤春进宫不过三年,就能爬到如此高位,手段实在不容小觑。

海毓面不改色,只是在尤春朝他走近的时候往后退了两步。

"那夜寻春台中的事我早就忘干净了,雁之,难不成你还记着?“尤春笑得两面三刀,他的容貌阴柔,甚至能够称得上俊美,可就是这样人畜无害的模样,手里却不知道沾染了多少无辜官员的鲜血。

尤春一手建立的东厂,那可是比昭狱还要可怖的存在,更别说如今锦衣卫有大半都成了东厂的走狗。

海毓微微一笑,“草民见过尤大人。”

尤春挑了挑眉,像是没想到今日海毓竟然能够如此沉得住气。

要知道一个月前,他不过是与司礼监的宦官在寻春台中拿六品文官取乐,路过的海毓便看不过去了,当着一众人的面与自己争执,年少气盛的很,尤春以为,眼下海毓落得如此境地,心中想必羞愤难当,或恼火不甘,或抑郁难平,总归不可能是此刻平静的模样。

“大人,陛下在里头等您。”

站在不远处的阿才见尤掌印与海公子说话,担心陛下等得久了心中不悦,走上前来小声提醒。

其实阿才也是担心海公子被尤掌印为难。

尤春看出来了阿才的那点心思,他似笑非笑地盯着阿才,阿才在尤春的注视下越发心虚,头低得越来越低,见他如此,尤春只觉得格外可笑,尤春冷冷望了阿才一眼,“自作聪明的狗东西,滚一边去。”

“掌印恕罪!”

尤春喜怒阴晴不定,时常前一刻还在与人说笑,下一刻便怒上心头赐了那人死罪。

心底涌现的颤栗让阿才不受控制地发抖,在感受着如蛇信子般冷冽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时,阿才几乎要瘫软在地。

“够了。”海毓终于没忍住,出声制止尤春。

听到这话,尤春才满意地笑了,“雁之,我还是喜欢你冲着我张牙舞爪的样子。”

“起来吧。”

阿才如释重负,从地上爬起来后忙不迭退到了不远处。

见阿才如此,海毓的心底划过一抹难言的滋味,他看着尤春,一言未发。

尤春感受着海毓眼底流淌出来的可惜,讽刺的笑了笑,“雁之,别这样看着我,我变成今日这副模样,你们海家脱不了干系。”

“尤家被抄全因你父贪污,尤春,难不成是我父亲将刀架在你父亲脖子上,让你父亲贪污受贿的吗?”海毓眼神犀利,“因果报应,尤春,海家没有欠你分毫。”

“当年弹劾尤家的御史濮云是海清风的同窗,望都谁不知道濮云与海清风交好,濮云弹劾我父,背地里没有海清风的推波助澜?别做梦了!海毓,我不信你如此天真。”尤春眼底夹杂着恨意,他死死盯着海毓,好似在透过垂手站在廊下的海毓遥遥看着当年的自己。

如今世人只知海琢玉,谁还记得当年尤氏也出了与海毓不相上下的少年郎。

论才情、论容貌,尤春如何会输海毓?

尤家抄家,昔日工部尚书尤梅雨人头落地,其子尤春受宫刑,入宫为宦官。

当年曾与海毓齐名的少年郎至此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掌印尤春。

无人记得风华绝代尤槐安。

“陛下登基那年,曾经连发十二道圣旨,勒令北周上下官员严于律己,尤大人顶风作案,尤家被抄那日从尤府抬出来了上百万两雪花银。”

尤梅雨贪污案是崇德帝登基后办理的最大的一桩案子,纵然是海毓这样不问朝政之人,都对这桩案子记忆犹新,更别提此案牵扯到的是尤春,海毓当年也曾跟在尤春后头喊过一声‘春哥’,尤春比海毓大了三岁,两个出身富贵的少年郎在望都打马而过,别提多恣意风流了。

“尤春,尤家落得如此下场实为尤大人不知进退。”海毓迎着尤春阴狠的目光,“你怪罪我父头上,实在荒唐!”

“咎由自取?”尤春细细品味着海毓说的这话,“雁之,尤氏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你猜,海家又能风光到几时?”

“假以时日海家满门获罪,只怕比尤氏更为凄惨!”

尤春的话撕碎了海毓脸上的平静,尤春以为他戳到了海毓的痛点,殊不知海毓是回忆起了上一世的惨烈。

海家落罪,海毓在昭狱中受尽折磨,尤春便是幕后发话之人。

海毓双拳紧握,“尤春,你休想!”

“雁之,看来只有提起海家,你才会彻底动怒。”尤春笑得更加开怀了,“雁之,看着你,我就会想起当年尤氏满门获罪时候我的样子,雁之,你和我真像啊。”

尤春一声叹息,嘲讽而又怜悯地望着海毓,转身,慢吞吞地往明德殿内走去。

海毓望着尤春的背影,心底的怒火逐渐转化为了冷静,他不该被尤春激怒的,尤春恨海家至此,最想看见的事情就是海家陷入危局。

海毓紧握双拳,上一世的自己或许会因为尤春的挑衅恼羞成怒,可他重来一世,在经历了海家灭门的惨烈后,他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天真无知的海毓了!

思及此,海毓越发觉得他这一步没有走错。

海家危局就在眼前,无论前路如何,他总要往前踏出这一步。

眼前困境,既是死局,也有可能是藏匿于暗处的生机。

海毓望着漆黑的天幕,心底有着前所未有的平静。

崇德帝让在大殿前站了一天,既然没有取走自己的性命,就说明他罪不至死,海家罪不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