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冬去春将来
书名:正道沧桑作者名:HE草根女子本章字数:2124更新时间:2024-07-09 13:41:56
一九七七年十月,这一年终于结束了十年动乱,国家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到户。
兜兜转转,曾经父辈手中的田地有一部分又开始转到董政的手中,如今董政终于可以抬起头来,堂堂正正走在众人面前,不用再顶着“地主余孽”那四个字字眼,再也不用遭受着众人的歧视。
一九七七年,是董政命运的转折点。
年底,当队里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当董政亲自参与分田,选举这些政策福利,他深深地感受到第一次当家做主的那种自豪,他激动得抱着素英说道:“感谢党,感谢政府,更加感谢邓小平委员,如果没有他我们的苦日子都不知何时是头啊!”
于是,在这年冬至的早上,董政特意去向屠夫订了一个猪头,还买了一对白蜡烛,还有祭拜的黄纸,还有一瓶白酒。
上午十时,已临近中午,屋外下着绵绵的冬雨,气温异常的低,有点冷,风吹得树上的黄叶“沙沙”地作响。
董政拎着备好的祭品,戴着斗笠,穿着蓑衣,一个人走在静寂的董家村后山,耳边不时地传来水珠滴滴答答从树上掉下来的声音,他穿着布鞋所踩过的地方,时不时地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当他来到双亲的墓前,看着如此寒酸的坟堆,这么多年,他被当做重点监视对象,父母的坟堆几乎都没什么打理,如果不是对这块地方熟悉,生人几乎很难发现这个长满野草隆起的地方会是坟墓,此刻董政的内心百感交集。
他穿着蓑衣,拿起锄头清理着坟墓四周的杂草,一边锄着草,一边对着父母的坟堆说起了话。
“父亲、母亲,好久没来看你们了,今日前来有好消息跟你们说,我们这个家终于熬过来了,政府现在也给我们分了地,我们也跟大家一样平等,你们的长孙女小玉现在都会帮她母亲带两个弟弟,老二董英三岁了,如今会到处跑,你最小的孙子董文现在也有五个月,三个孩子都很乖,我们日子虽然苦点,但你们的媳妇素英是个好女人,且会持家,我对现在的生活是心满意足,只是父亲,母亲,这几十年来,我想你们啊.......”
董政十点上山,到中午12点才回来,他在父母的坟前,呆立了很久很久,尽管说了那么多,他心里还是觉得说不完,这几十年光景,有太多太多的事,哪能是这短短的时间就能说得尽的,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是激动的,他觉得此刻说再多的话都无法表达出他现在的这种心情。
小玉儿跟董英早早就在家门口等着父亲,远远地看到父亲一只手拎着篮子,肩膀上还扛着一把锄头,玉儿见了,便老远迎上前,董英也在其后面追来,
“爸爸,我来帮你拎篮子。”小小的玉儿用她那稚嫩的声音叫道。
“爸爸,我也要拿......”三岁的董英长得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
“两个乖孩子,爸爸来拿,这篮子你们还拎不动。”董政说完便一只手抱起了董英,而另一只的手把篮子一挽,然后牵起了小玉儿。
“妈妈,爸爸回来了......”小玉儿一到自家屋就唤起了母亲。
屋门口放了一盆火盆,里面正烧着木炭,木炭上面还撒了一些茶叶,冬至按传统习俗可以祭祖,但南方人还有个讲究,男人刚从山上祭祖回来,要在放有木炭,茶叶的火盆旁熏几分钟,这便可以去除祭祖回来的人身上带来的邪气。
到屋门口,董政便把董英放下,自己则立在火盆旁反反复复烤了几遍手,方才踏进屋里。
素英早已煮好了午饭,今天是冬至,要吃圆子汤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素英手巧,把刚煮成五分熟,从米汤中捞出来的米饭不上蒸,而是直接搓成一个个圆子,再放锅里和着白菜叶煮,就是一碗圆子汤。
五个月大的董文,是被素英放在木桶子里,看到归来的父亲,还有姐姐和哥哥,他高兴得咿咿呀呀的叫唤着,
董政此刻是幸福的,他把董文抱起来,轻轻地吻了一下他的脸颊,亲昵地说道:“我们董文乖乖,自己坐木桶,不赖着妈妈,太棒了。”
这时素英说道:“赶紧先吃饭吧,圆子汤放锅里太久,待会糊了。”
就这样,除了董文,每人一碗圆子汤,董政跟素英用的是大碗,两个小家伙用小碗,他们都很乖,懂得自己用小汤勺一勺一勺地舀进嘴里,尽管吃得满脸满身都是汤渍,但素英丝毫没有去责怪他们,而是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看着他们自己舀来舀去。
第二天天刚刚微亮,就听到外面有“砰砰砰”的敲门声。
素英向来是个习惯早起的人,何况还带着一个毛孩子,听到敲门声,忙起床披了件外套就跑去开门了,原来来人是董德显。
“嫂子,不好意思这么早把你吵醒了.......”说着便递给素英一封信继续说道,
“嫂子,这是我昨天去队里开会,书记交给我的信,这封信是写给哥的,听书记说好像是美国那边寄来的。我昨天回来很晚,到家忙着就把这事忘了。”
素英忙接过信说道:“小叔,劳烦你了,你这么早是要去哪儿呢......”
“哦,嫂子,今天不是墟嘛,我昨天在山上抓捕到一只山羊,准备拿到墟上卖,等我中午回来带一些山羊肉给侄儿们尝尝。”董德显说完便急匆匆的离开,素英也没再说什么。
这时同屋里的人都起床了,董文已经在咿咿呀呀的闹着要母亲,素英忙进屋,把信交给董政,交代了一番,便忙着哄董文去了。
董政打开信封,原来是远在美国的大舅写来的,他的近况大舅已经从曾辉他们的信中了解到,信中大舅提得最多的便是他的歉意。且还告诉了董政一个好消息,明年的二月,他到时会回一趟国,如今他已是美国总统的顾问,也是美国华府的教授,他在信中交代董政,明年元宵过后,他会在曾辉工作的那个市停留几天,叫董政到时带上家人提前到曾辉家住,方便后期与他见面,信中还提到给董政汇来500元美金,并且详细交代了如何去领取这笔款的细节。
最后信的末尾署名是两个字体端正的“曾震”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