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对峙
书名:天工奇卷作者名:云哲本章字数:2282更新时间:2024-12-27 17:55:04
赵衍又迅速又后退半步将头低下,秦书儿亦是将脸压得更往下。
且见那佛像之人的靴子不知为何,慢慢转回,然后朝着这边走来。
鞋尖儿再次映入秦书儿眼帘,然后慢慢地,转向了秦书儿。
秦书儿的心瞬间提了起来,每一次呼吸都变成了煎熬。
然而那人并没立即说话,仅是仔细打量着眼前身形格外瘦小的秦书儿。
赵衍见情况有些不妙,紧忙上前半步遮住秦书儿的身影,施礼说道:“程中丞。这是卑职认识的一位小兄弟,刚刚引荐入台院,正带‘他’四处看看。”
中丞?道是……御史中丞?!
秦书儿心下一紧,她虽只是市井最不起眼的闾阎小民,但对大唐官宦之阶还是有个大致了解。御史中丞仅次于御史大夫,在御史台仅设二人,统管台、殿、察三院。
秦书儿怎也没想到自己才刚一入院,便撞上了这么一尊大佛,冷汗不禁又多了几滴。
她心中默默祈祷,愿这大佛能接受这说法,赶紧移步离开。
然现实总比愿想糟糕。赵衍的话非但没让程中丞释怀,反倒还让程中丞又添了几分兴趣:“既是孟旬应下的人,那必是有甚特殊才能。不若也给我看看,若是我也喜欢了,你便可以直接越过他,到我身边,如何?”
赵衍万分懊恼,他怎也没想到程中丞会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个答案极难回答,回答的秒了,便当真会被程中丞直接带走,回答的差些,便会让程中丞怀疑秦书儿入御史台的理由,而以孟台端平日的作风,也绝不会因私人理由将什么人留下,若是这般解释,反而更糟怀疑。
秦书儿自也是能琢磨出这事的严重程度,但这么杵着也不是个法子,只好硬着头皮想了个对策,用自己在长安民间学得男子口技,沉声说道:“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卑职哪有不愿的呢?”
“哦?那我可要见识见识。”程中丞昂首俯视,淡漠等待。
秦书儿提了口气,悄悄背过身捣鼓了些什么,同时嘀嘀咕咕说了一大串咒语之类的东西,再回头时,手上已多了一支短针。
“针?”程中丞问道。
“此针并非寻常之针,乃被卑职施了法,可为人指一条明路。”秦书儿捏起针,小心翼翼放在了自己的拇指指甲上,“您瞧。”
指腹上那根针突然间开始微颤,顿了顿,自己忽而旋转起来,最后指向了程中丞本要去的方向。
包括赵衍在内的几乎所有人皆是一震,似乎都觉得十分新奇。
秦书儿神叨叨地说道:“这上面说,您要快快直行,否则会有祸事降身!”
秦书儿心中暗暗念道,盼这中丞可以脑袋一热信了她的话,赶紧该干嘛干嘛。
谁知尽管周围人惊讶不已,偏就这程中丞面无表情。
半晌,他突然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没想到孟旬找的竟是名方士。即是如此,我可得仔细看看了。”说着,向前半步,直奔那根针而来。
此法不过就是个小玩意儿,但凡多看几眼很可能就被拆穿。
秦书儿心跳加速,下意识往回缩了下。
就在这时,突然自旁传来一声“让程中丞费心了”,紧跟着一只手毫不犹豫地包裹住秦书儿捏针的手,直接将她拽到了一边。
秦书儿先是踉跄几步站稳,而后便被一抹熟悉的白檀香气所包裹。
一抬眸,正迎上旋身站在自己身前的孟旬。
且见他身着一袭侍御史圆领绿沈澜袍,脚蹬乌皮六合靴,转身时带起的凛凛微风拂开了她下摆衣袂。而那只攥着她的手,依旧带着他独有的温热,像是在安抚她般稍稍用了下力,随后才悄无声息地收回,转为拱手之礼。
“寻,见过程中丞。”孟旬轻悠悠的声音在回廊荡开,不疾不徐,从容不迫。
程中丞抬头看向孟旬。
这一慈一凛的目光骤然相碰,纵然只是一瞬,亦在四周泛起一阵无声波澜。
包括赵衍在内的所有人都弓着身,低着头,看似恭谨,却又皆悄悄抬着眼睛,严阵以待。
“台端这么晚了,还在忙于公事吗?”程中丞淡漠地说道,并将手蜷了回去。
孟旬不动声色地牵动了下唇角:“是还有些事要处理,不知,下面的人是否做错了什么,旬回去,必严加管教。”
“严加管教”这四个字,已然秦书儿的归属。
“台端的意思是,你麾下之人,本官连问的资格都没有了吗?”
话音刚落,从另一方向传来一声咳嗽,几人皆朝源头看去。
且见一身形高大,留着长须之人在一名御史的搀扶下走来。
他与孟旬擦肩,然后停在了孟旬前方的位置,正对程中丞。
看到此人,程中丞的脸色顿时沉了许多,但仅片刻,程中丞的脸上顿时堆起了笑容:“原来孟台端是和杨中丞一起来的,怎不早说,害我失礼了。”
杨中丞似乎并不买账:“孟旬的人你要审,孟旬又是老夫的人,照这么看,是否老夫要亲自草拟一个名单,把麾下每一人的公验鱼符都拿来给程中丞审审?”
“这话从何讲起?杨中丞一向慧眼识人,胜武又岂会怀疑什么。”
“老夫也不都慧眼识人,也曾看走眼过。”杨中丞微微眯起眼睛紧盯程胜武。
程胜武的脸上悄然浮现了些细微的变化,但他嘴角始终扬着和善的笑。
他并没再接杨中丞的话,而是稍稍躬身,说道:“既是杨中丞的人,胜武多此一举了。”他稍稍侧目看向孟旬,“孟台端,此人甚是有趣。”
说完,程中丞便转身继续带着他的那群人走,在路过孟旬时,他先是很轻地拍了下孟旬的手臂,但最后一瞬,却倏而用力握了下他的肩头。
这一细微的动作,却似在平地丢下的一颗火种,看得赵衍冷汗直流。
但孟旬却坦然待之,仅是颔首长揖,目送程中丞带着他那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接着保持长揖动作,脚下一转,连头也没抬便扭身面对杨中丞。
“安顿好,来找我。”杨中丞说完,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秦书儿,又咳嗽了两声,而后便在御史的搀扶下,朝着原本既定的方向走去。
人都走了,孟旬这才慢慢抬起头,赵衍也才敢站直身子。
赵衍长松一口气:“刚才真是惊险,幸好杨中丞碰巧路过。”
“世上哪有这么多巧合。”孟旬若有所指地说道。
赵衍听出其中意味,想来是孟台端早便料到有这种来时路途遇到棘手之人的可能,又知程中丞对杨中丞多少有些忌惮,这才算准时辰与杨中丞前后脚赶来。
赵衍不禁对孟旬又生了些佩服,这时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秦小娘子!”
话音刚落,一道人影直挺挺自他们面前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