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湘赣风云

湘赣风云

湘赣风云

作者: 陈小平
已完结历史传记历史军事

47.47万 字   |81人 正在读

最新章节:128|更新时间:2024-12-27 17:52:54

作品简介
目录 (128章)

井冈山下将军县。万里长征第一枪。悠悠岁月,百年沧桑。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经历了这么多的风云变幻与战火洗礼。茶陵就是一个缩影。茶陵,位于湘赣边陲。绵延东南的万洋山,蟠于东境罗霄山,屏立西北的武功山,把整个茶陵拥抱得紧紧的,唯一在相对稳定的境南开了个口子。多少年来,茶陵,就像一个躺在巨人温暖怀抱里的婴儿,过着丰衣足食的农耕生活。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开门种田,关门读书,“耕读传家”,耕田读书两不误。茶陵历代就有“三多”,读书人多,书院多,凭读书博取功名改变命运的人,也多。仅南宋至明清年间,茶陵境内兴办过的书院就达38所,在湖南一直排前三位。开科以来,茶陵中状元两名,进士127名。明清两朝,更是群星荟萃,刘三吾、李东阳、张治、彭维新四大学士,为茶陵赢得了“一州形胜雄三楚,四相文章贯两朝”的美誉。  然而,在历史的天空里,这么个闭塞的小县,因处在“吴头...

1

  

  井冈山下,罗霄山脉以西几十里处有一古镇,名曰铁牛镇。镇上的古城墙下,有一铁牛目光炯炯,昂首跪卧,雄踞河边,虽历经千年,仍威风凛凛,尽职尽责地守护这座古城。

  民间传说这铁牛为南宋时茶陵县令刘子迈所铸。那时候洣水河常常泛滥成灾,隔三岔五地淹决南城,老百姓深受其害。刘子迈虽然是个为政清廉的好官,可也无可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几十年任期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

  老百姓见这么好的官要走了,心中硬是舍不得,可舍不得也得舍呀,便想送点土特产什么的给刘子迈,这样大家才觉得心安些。刘子迈在任几十年,从来就没收过老百姓一分钱的礼。这回当然也不例外,谁家送的也不收。老百姓见刘子迈不收,便丢下东西就走,刘子迈就命师爷,将东西送回到主人家里去。大家见刘子迈致意不收,便改变了主意,不再冒昧地乱送了。

  刘子迈终于喘了口气,以为这回可以问心无愧的离任回家。可万万没想到就在他动身走的那天早上,院门口摆满了堆积如山的礼物。

  这位离任的县令落泪了,这可是民心呀!看来自己这几十父母官没白当,他终于看清了自己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可接下来又犯难了,这么多礼物该如何处置呢?因为大家都是晚上冒黑送过来的,又没留姓名,退是退不回去的。

  刘子迈无奈地摇了摇头,命令家人把礼物搬进屋,再一次推迟启程的日期。

  一连几天,刘子迈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直在想如何处理这批礼物。一天晚上,刘子迈作了一个梦,梦见河妖作怪,洪水猛涨,突然一头神犀从天而降,冲入洣水之中,将河妖打败,顷刻,洪水便退了下去。

  第二天刘子迈无意间将这个梦说与夫人听,夫人眼珠一转,双手一拍说:“好,有了!”刘子迈“心有灵犀一点通”,连忙接过夫人的话说:“你是说将这些礼物变卖,购置钢铁,在城下铸一铁牛,让它来镇住河妖,保这一方百姓平安幸福?”

  夫人点了点头说:“正是!”

  于是刘子迈便将这些礼物变卖,又将自己这些年的俸禄垫上,购买近万斤生铁,在城墙的南面的洣水河岸上浇铸这座雄伟的大铁牛。

  不久,刘子迈便心安理得的回归了故里,去颐养天年。

  然而,这铁牛便世世代代永远镇守在茶陵县治的古城河边,恪尽职守,任风吹雨打日头晒,慢慢地与脚下的这块土地凝聚在一起,与这块沃土的老百姓血脉凝聚,化作一种永恒的精神……

  岁月悠悠,时光任苒,近千年过去了,刘子迈的美好愿望只是旧时知识分子的一种幻想,铁牛镇的人民越过越穷。土地兼并,苛捐杂税,兵祸匪灾,洪涝干旱,像一座座无形的大山压得这一方人喘不过气来。

  也不知什么原因,这些年洣水河频频泛滥,洪水过后又是连连暴日,粮食颗粒无收,茶陵出现前所未有的饥荒。灾民们常常以树皮、草根、观音泥为食,嫁妻鬻子,外出逃荒者不计其数。当时在茶陵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清早煮“椽皮”,

  晚上捞“虾米”;

  荒年向天要,

  “仙果”“观间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钱人就根本不管穷人的死活。作为县治的铁牛镇依然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一直到了公元1925年,北伐战争前夕,这暗暗的长夜才露出一点微亮的曙色……

  这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夜幕徐徐降落,奔腾了一天洣水河突然安静下来了,似乎在积蓄力量,以待明天的厮杀。

  黑暗中,突然闪出几条身影,不一会从河中靠过来一只小船。

  “都到齐了吗?”

  “到齐了!”

  船轻轻地离了岸。一阵铁篙头敲击水中石头的声音,船便箭一般向上游驰去。

  月光很圆,很亮,在河水中刚一恢复原型,又便被竹篙击扁了。

  船行了一阵,便在牧放洲的剌芒篷边靠了岸。大家轻轻地喘了口气,跳下船,然后穿过一条小径,来到一块四周是高高的剌芒,中间是踩踏得平平整整空地上,坐了下来。

  很显然,大家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这些人全是汇文中学老师和学生,他们思想激进,对黑暗腐败的社会现象恨之入骨,常常聚在一起针砭时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尤其是王友德回到茶陵后,办起《洣声》报,更是推波助澜。

  王友德,1902年生,舲舫小井人。自幼丧父,其母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让他跟着叔叔攻读私塾,然后又鼓励他走出茶陵,到省城长沙求学。1923年,王友德考取了湖南省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从此,他如蛟龙入海,鲲鹏展翅膀,越飞越高,越游越远。在长沙,他很早就结识了蔡和森、郭亮等早期革命领袖,开始参加革命活动,秘密加入党组织。1925年秋,王友德受郭亮的派遣回到茶陵秘密开展工作。回到茶陵后,他先是找到激进知识分子前清秀才陈应炳做工作,再找到汇文中学的校长尹超凡商量,创办了茶陵第一份民报《洣声》,报馆就设在汇文中学。

  这一时期,茶陵的知识分子分两派,以陈应炳、尹超凡为首的激进派主张暴力革命、砸碎旧机器;以刘澹、肖光国为首的保守派力主维新改良。这些保守派们先是害怕革命,既而渐渐走向了革命的对立面。两派先后都办起了学校,激进派办了一座汇文中学,保护派便办了一所甲种师范学校。两派人物,两所学校,经常因为争抢生源闹矛盾,甚至暗箭中伤。不久前,汇文中学发生的老师误伤事件就是甲种师范那些人一手操纵的。

  据说刘澹等人,暗中买通汇文中学的一个工友,以连续失盗组织捉拿小偷为由,夜里将前来巡夜教务主任狠狠地揍打了一顿。尹超凡虽然明知道,这事是刘澹他们捣的鬼,可查无实据,也只是哑巴吃黄连,打了牙往肚里吞。

  王友德的回来,使激进派的元气大增,尤其是《洣声》的创刊,如滚烫的油锅投入了一块巨石,整个铁牛镇沸腾起来了。人们饭前饭后,散步纳凉,谈的全是《洣声》上刊载那些事。刘澹和劣绅肖光国见状,也连忙办了一份叫《雅言》的杂志与之对垒。一时间,《洣声》和《雅言》唇枪舌剑,口诛笔伐,好不热闹。汇文中学的学生谭思聪、尹超凡的儿子尹宁万也创办了一份刊物《自治周刊》。刘澹他们见明里斗不过汇文派,便来暗的,一方面四处煽阴风,点鬼火,到处编排激进派的不是;一面收买汇文中学的学生滓子和地痞流氓,做卧底,进行捣乱活动。汇文派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凡是有什么重大行动,便暗中通知那些骨干分子,夜里坐船,来到学校对面的牧放洲商量对策。

  “船呢?”大伙儿刚一坐定,谭思聪便发了问。

  “放心吧,有人守着呢。”尹宁万轻轻地说。

  “这个人是谁呀?好像不是我们学校的吧?”罗青山问。

  “他叫谭震林,攸县人,徐文元书纸店的工人。”范桂荣回答。

  “攸县人,他靠得住吗?”谭思聪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你就放一万个心,谭震林虽然不是我们汇文中学的人,可思想一点也不比我们这些人落后。”尹宁万坚定地点了点头。

  “哦,是吗?说说看……”谭思聪来了兴致,便撅着屁股朝尹宁万这边挪了几步。

  “对,说说看……”大家一起跟着嚷了起来。

  尹宁万便给大家说开了。

  “谭震林,出生于攸县一个贫民家庭,只读了两年私塾,就在城里当学徒。先是在攸县,后来来到茶陵徐文元书纸店。谭震林凭借这个便利,读了不少书。白天,他在老板面前拼命干活,晚上,待老板和同伴们睡熟后,便偷偷地把书搬回宿舍,再拿棉被或草席堵了窗子,点上油灯,常常一读就是一个通宵,然后不等天亮,又神不知鬼不觉悄悄地将书放回书架原处……就这样,他读了大量的书,什么《水浒》呀,《三国演义》呀,《西游记》呀,《洪秀全传》等等,还有很多进步书刊。说真的他读的书一点也不比我们少,而且他生活在最底层,对这个黑暗的旧社会比我们感受更深。纸业店铺中有个叫‘文苑堂’的店铺,少老板娘是一个心比蛇蝎还要狠毒的泼妇,经常克扣店里工人的工资。有一次,这个老板娘竟毫无道理地毒打一位50多岁的老工人……谭震林义愤填膺,连夜发动全茶陵县城的书纸业工人,浩浩荡荡冲进了文苑堂,逼着少老板娘当着大家的面向那位老工人赔礼道歉……”

  “嗯,这事我也听说过。”罗青山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班害人虫,我们就是不能怕,要团结起来和他们斗!”谭思聪挥了挥拳头,激动地说。

  “对,和他们斗……”同学们齐声嚷嚷。

  “好了,同学们,我们开会!”李炳荣老师挥了挥手,草丛里顿时静了下来。

  谭民觉老师首先发言:“同学们,前不久,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两艘日本军舰护卫奉系军舰进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发出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炮台,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李芬老师接过谭民觉的话说:“北洋军阀慑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制造了一起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今年3月18日,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可当队伍进入铁狮子胡同东口,前往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广场请愿时节……遭到军警的武装镇压,造成47人死亡,200多人受伤……死难者中有不少是我们湖南人,其中有个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叫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朋友。鲁迅先生得到消息后,义愤填膺,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

  王友德扫了大家一眼,声调凝重朗读着鲁迅先生的文章:“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李炳荣便将事先印好的文章默默地分发给大家,大家便跟着一起读了起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惨相,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朗读完以后,大家久久地低着头,默泣不语。

  谭民觉见状,站起来说:“鲁迅先生说得对,‘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大家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谭思聪第一个发言:“同胞们的血不能白流,我们要继续办好《洣声》和《自治周刊》,唤醒民众,争民主,争自由!”

  罗青山接着说:“我们应该发动群众举行示威游行,来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

  “对,举行示威游行!”同学们大声嚷了起来。

  李炳荣点了点头说:“对,我们要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大家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李芬说:“不过这事得周密筹划……尤其选在什么时候尤为重要……”

  谭民觉说:“我看我们就选在‘五七’国耻日吧!”

  大家齐声说:“好!”

  李炳荣接着说:“好,我们就选在‘五七’国耻日……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日子。虽然我们这个小县没有帝国主义,但帝国主义的剥削还是存在,比如说那些日货就是盘剥我们中国老百姓的铁证。它们榨取了我们多少血汗呀!”

  李芬说:“对,我们的口号就从‘打倒帝国主义’‘抵制日货!’开始,大家说好不好?”

  罗青山说:“对,就是要‘打倒帝国主义!’”

  范桂荣说:“还有,‘坚决抵制日货!’”

  尹宁万捋了捋衣袖,振振有词地说:“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我们先从自己学校开始,凡是日本大衣、靴子、帽子、被子,一律清缴,堆在一起,集体烧毁!”

  “对,就这么办!”同学们都兴奋地点了点头。

  李炳荣说:“我们光销毁自己的这些日货还不够,关键是发动群众,尤其是那些店老板,让他们觉悟起来,自觉抵制日货,与那些日本商人绝交!”

  李芬担忧地说:“这恐怕有些难度……”

  王友德说:“难度肯定会有,关键是在于我们做工作嘛!”

  谭思聪站了起来,说:“还有,我们这次行动,得提防甲种师范那些保守派。那些纨绔子弟,他们哪个没有几件东洋家什,到时候,那些家伙肯定会来捣乱!”

  尹宁万说:“是得提防点,上次那样的暗亏,我们不能再吃了。”

  李炳荣说:“好,思聪,对付刘澹这帮人就交给你了,你给我拿出个办法来。”

  谭思聪想了想说:“李老师,我看这样,我们把校篮球队的队员组织起来,另外每班挑几个个子高大的和篮球队队员一起,组织一支护校队。游行的时候,让护校队,走在队伍的前头和尾巴上,以防不测。”

  李炳荣点了点头说:“嗯,这是个好主意。好,就按你说的办。”

  李芬老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还是有点担忧:“举行这么大的游行,一定会有不少老百姓来参加,人员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乱,我怕到时候控制不住……”

  李炳荣说:“这个大家放心,只要我们自己稳住了阵脚,不要乱了方寸就行……滚滚洪流,不管开始流向哪里,总要归属大海的。只要我们目标坚定,抱成一团,就能增强内核的凝聚力,就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完成我们的使命!”

  大家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李炳荣扫视了同学们一眼,赞许地点了点头。说真的,他打心眼里喜欢这些小伙子。这些年轻人虽然年纪比自己小几岁,但革命的热情一点也不比自己小;大家名义上是师生,实质上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和生死兄弟!尤其是谭思聪,什么事情总是冲在最前面,就拿上次误伤事件来说吧,要不是他最早醒悟,挺身而出,挡住那些砸下的木棒,教务主任还不知会伤成咋样?还有这个尹宁万,虽然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却从小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朴朴素素,没一点富贵子弟的纨绔气。记得自己去年刚从长郡中学毕业,就被尹校长邀来教体育。第一次,进校长办公室,李炳荣就被办公桌的一个插笔竹筒吸引住了,微微发黄的筒身,稀稀疏疏的几支毛笔,配着旁边的一块乌黑的镇纸,散发出一股典雅的书香气。尤其是竹筒雕刻的那两句诗,不仅笔法老到,意境也非同一般。“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马凡古空。”李炳荣反复吟唱着杜老夫子的名句,不禁热血沸腾。正在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跑了过来。尹校长连忙介绍说,这就是本人的犬子尹宁万,这个笔筒上的诗句就是他雕刻的。李炳荣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刚劲犀利笔锋竟会出自这位少年之手。从此,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位少年才俊。尹宁万也很喜欢李炳荣,经常泡在他的房间里不出来。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快,李炳荣从长沙带回的那些进步书籍很快被他读完了。不久,尹宁万和谭思聪等一些进步学生办起了《自治周刊》,尹宁万不仅亲自撰稿,而且还主动承担了刻钢板的艰巨任务。很快,他那手潇洒漂亮的铁笔钢板字,在铁牛镇成了亮丽的风景,铁牛镇的老百姓谁都知道汇文中学的校长有个多才多艺少年公子。

  月光升到了中天,整个牧放洲照得一片雪亮,如同白昼。秋风阵阵,那些剌芒灌木,高高低低地起伏着,远处河里的灯在晃动,想必那些趁黑打渔的船只也已经满载而归了……

  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对于明天的行动也布置得很周密。具体分工是这样的,王友德和尹宁万必须连夜印好传单,李芬和范桂荣准备好演讲稿,谭思聪组织好护行队,罗青山和谭民觉老师负责上下联络工作。最后,李炳荣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没有!”

  “好,时间不早了,大家分头行动吧!”

  散会了,同学们反复念叨着鲁迅的两句名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回到船上,李炳荣轻轻地问了一句:“有什么情况吗?”

  船上的人回答说:“没有。”

  谭思聪靠了过去,说:“你就是谭震林,谭大哥吧,我也姓谭,叫谭思聪,谢谢你为我们站岗!”

  谭震林嚅动两瓣厚厚的嘴唇,摇了摇头:“不用谢,我知道,你们是在为穷人办事。今后有什么事,招呼一声就是了,我保证随叫随到。”

  李炳荣说:“有你这句话就好了,最近我常常在思考,革命光靠知识分子恐怕不行,得把城里的工人群众都发动起来。今天会议的内容,想必你也知道,你可以先找几个相好的通一下气,到时候,我们再联系你们,统一行动!”

  谭震林点了点头说:“好!”紧接着两双铁钳一般的大手便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

精选推荐
寒门贵公子

寒门贵公子

太清公子

连载中· 248.68万

突然穿越古代。 祖上世代簪缨,显贵一时。 坏消息是。 那是十八年前的事了。 现在家门败落,他被卖到了昔日奴仆家里做奴才,百般欺辱。 林耀祖表示很方。 回首往昔,花前月下,‘小娘子别跑~’。 再看今朝,门口放哨,‘老爷夫人好!’。 为了混口饱饭,他当了贵妇人的洗脚小厮。 好消息是,老爷久在外地做官,府里只剩下莺莺燕燕的女眷。 贵妇人久在深闺,风韵犹存。 少夫人冰霜冷艳,风华绝代。 为了摆脱奴籍,重新做人。 他选择……不当人。 忍辱负重,等到他日鸠占鹊巢…… 呸!等到他日,一雪前耻!

我李承乾,从当太子开始发癫!

我李承乾,从当太子开始发癫!

铁骑绕龙城

连载中· 107.65万

四个千古一帝。 凑不出一个登基的太子。 穿越大唐,成了太子李承乾。 面对李二的偏心,魏王的步步紧逼,晋王的虎视眈眈。 与其被逼疯。 李承乾选择发疯:“练得身形似鹤形……” 李二:我在问你,为什么荒于朝政? 李承乾:陛下,请称万寿帝君!! 主打一个父慈子孝。

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

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

于秋陨

连载中· 8.24万

你说朕是假皇帝?朕让宗泽不会在三呼过河,因为朕已经过河,岳飞也不会收到十二道金牌退兵,朕只会给他二十四道金牌让他北伐灭夏灭金!韩世忠也不会老死病榻,朕会让他纵横沙场封王拜相,李彦仙不会孤军无缘弹尽粮绝,朕会给他数万兵马为援!朕没有什么天家血脉,但朕是二十一世纪来客,是上天送给大宋的中兴之主! 多年后,回首再看,江山如旧,宋不在分南北,这世上在无金无夏,只有大一统的宋朝。 赵桓来到宗泽墓前:“宗相,你说朕这个皇帝,是真是假?”

开局签到霸王色霸气,独断玄幻三国

开局签到霸王色霸气,独断玄幻三国

执笔洒春秋

连载中· 196.39万

 “潘凤,你去斩了华雄!”   “啊,我是潘凤?”   一觉醒来,竟穿越成十八路诸侯注目的潘凤,前有虎将华雄,后有猪队友韩馥,简直是天糊开局啊!   好在觉醒了随机签到系统,签到就能变强,开局觉醒霸王色!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武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诛颜良,杀文丑,宛城斗杀西门庆,文能七步作成诗,二桃杀三士,欺诸葛,敌陈平,青楼智取李诗诗的手提八十斤梨花开山大斧的东汉无双上将潘凤潘将军是也!

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

大明:我的初恋是皇后

老烟斗

连载中· 219.77万

穿越大明。 人在死牢。 本以为是必死局。 岂料初恋是崇祯的皇嫂,天启皇帝的老婆。 而且随身带了一部手机,可以联通群里的水友。 结果,在水友的怂恿帮助下。 大明朝的历史,走向了一个未知的快车道。

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

大明:我真不是崇祯皇帝

权首

连载中· 69.27万

意外穿越明末。 朱友健表示很慌。 崇祯皇帝以发覆面,刚吊死在煤山。 而他却和崇祯长得一模一样。 乱世汹汹,为了小命。 他硬着头皮选择把崇祯假冒到底。 这大明朝,就交给我来拯救。 “贼老天,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

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我叫魏斗焕,打的权贵直叫唤!

李夏禅

连载中· 14.09万

“失败了叫造反,成功了就叫天命在身!” “这份贪脏,我不会独享!” “京城权贵居然背着我晚上嫁女儿?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权贵了,必须重拳出击!” 大乾成元二十三年,魏斗焕成为了京城的巡街使,自此太阳升起,忠诚挂嘴边,三棍敲碎世族魂。

豪门败家子

豪门败家子

寻北

连载中· 181.78万

萧凌一朝穿越,居然成为了武朝战王府的嫡子! 这不是巧了吗?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啊! 第一件事,去青楼嗨个够,让姑娘们穿上黑丝,站成一排! 没有黑丝?他会发明啊! 第二件事,身边这些跟他作对的公子哥,统统打一顿! 打不过怎么办?不可能,战王老爹早就安排保镖,随便干! 第三件事,咱是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来这还不得闹个诗神的名头啊! 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红薯

连载中· 283.68万

王林本是一名私家侦探,意外穿越古代,本打算从小小捕快开始,在临安做个逍遥的官差。 奈何一场屠村案件,牵扯到世家门阀的黑暗,为了不与世家门阀同流合污,拒绝荣华富贵的贿赂,至此踏上了不归之路。 王林:非要逼我走争霸路线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