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开私塾
书名:穿成假千金后带着全村暴富作者名:白苏-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63更新时间:2022-08-31 16:45:43
乐家嫂子在酒坊里折腾出了一套完整的蒸馏酒设备。
江楠去买浸杨梅的酒时发现酒坊门口排满了买酒的人。
门口挂着两面旗帜,一面上书“清风醉”,一面上书“五步倒”。
“哈,这是什么意思?”江楠抬头看着这两面旗帜不解道。
“姑娘不饮酒吧?这家的酒清风拂过也得醉,走出五步皆能倒。”一位长袍老者摇头晃脑。
江楠愕然……
她挤进酒坊,乐家嫂子正在开一坛新酒。看见江楠进来,她从酒坛里舀了一勺新酒出来。
“尝尝,”乐家嫂子把酒碗递给江楠。
江楠双手接过,一股浓郁的白酒清香扑面而来。
她放在嘴边抿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
“口感绵密,回味细腻。真是好酒。”江楠赞叹。
乐家嫂子弯眉一笑,“陈上几年口感能更好,我在酒窖里放了好几坛好酒,等着你们成亲了喝。”
江楠无语,这个话题是过不去了吗?好像江茂中也这么说过。
江楠抱了很大一坛子烈酒回岭下村。
江茂中一边往里面填杨梅,一边赞叹,“这样的好酒泡出来的杨梅酒一定药效强劲!”
乐家嫂子似乎和江茂中想到了一起。
她几次回到岭下村收购杨梅。岭下村的村民没有想到乐家嫂子竟是今年杨梅最大的收购商。
于是到了这年夏天的时候,乐家酒坊的门口又多了一面旗帜“五月红”。只因杨梅酒酒色艳红。
江茂中把去年泡的杨梅酒搬了出来,每日晚饭给自己来上一碗,江楠还很贴心地帮他冷藏了一下。
江茂中一边哼着小调一边给自己斟酒。
“舅舅,你这酒不是要留着……”邹婉莹试探着问。
“留今年的,今年浸的多,我把给你的给江诚的都留着呢!”江茂中道。
忽然好似记起了什么,“宝跃这几天回来过吗?回来了叫他来拿一坛走,他的先生喜欢。”
邹婉莹瞬间红了耳根。
“你也不用这样,你娘不在了,你的事舅舅会替你张罗。”
“宝跃在准备乡试呢!”邹婉莹有些不好意思。
“嗳,这事你就错了,但凡看看张家大姐你都说不出这话来。”
邹婉莹面色一窘。
“但是呢,嫁娶之事,总得男方主动来提才对。咱这架子还是要端着的,我江家的孩子都是极好的,不愁嫁!”江茂中喝的四分醉,话也多了起来。
“江楠啊!你可上点心吧!”江茂中忽然矛头又对准了江楠。
“不是你说的不愁嫁嘛!”江楠抽了抽嘴角。
……
硝石矿的事情,江楠没有准备瞒着村长,这一处山,地理上一直划归在岭下村名下的,历来是岭下村人狩猎的去处。
“你说这地下有矿?”张村长初听江楠说起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我挖的不深,但我觉得八九不离十。”江楠如实道。
“就是用来做火药的那个硝石?”
江楠颔首,“嗯!我现在用来制冰。”
“能制冰倒是有大用。”张村长沉思。
不是!难道不应该是能制火药才是有大用吗?江楠疑惑。
江楠的疑惑直到很多年后才得到解开,这个时代火药真的只是用来制成烟花来燃放,并没有应用到火器上。
但因着可以在夏天就能制冰,村长在这上面看到了商机。
于是岭下村又多了个铺子“岭下糖水冰铺”。一下成了岭下村的特色美食,吸引了很大一波游客。
只是这矿是真的没人觊觎,依旧稳稳地属于岭下村。
入秋的时候,江诚去考了一次秀才。江诚也享受到了王先生带着拜文昌帝君,喝及第粥的待遇。着实兴奋了好几天。
可惜放榜的时候终究还是榜上无名。
“无妨无妨,你左右才上了不到两年的学。”江楠安慰他。
“你知道吗,今年考试人数比往年多了许多,连王先生都说从来没有见过呢。姐姐,我跟你说,考试前那天那天啊……”江诚激动地说着第一次考试的见闻,心得,似乎根本没有名落孙山的失落。
好吧,本来还想安慰一二的,终究是付错了,江楠心中道。
那场秋试过后,岭下村又送了好几个孩子去了镇上的私塾。
有些孩子年纪尚小,本就不怎么会照顾自己。只能由家里人陪着去了镇上。
这时间一长便觉得极耽误事。农活顾不上,农家乐也错过了。
于是年末的时候村里又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
这是江楠穿越过来后第三次参加村民大会。有老人说,往年五六年也碰不到一次的大会,如今竟越开越频繁了。
会议讨论了三件事,
其一,由村中统一开办私塾,先生束脩由学子出,教室场地及先生住所由村中安排。
其二,为方便游人及村人进出,村中主干道做统一修缮。
其三,由村中统一运营硝石矿山开采。
关于矿山,村长出了一份管理方案。贴在了老槐树下。
秋末的时候,张村长便从名州府上找来了一位邱先生。
邱先生看起来年纪不大,却留着一撮山羊胡,头发挽成一个发髻,带着一字巾,手中捏着一串流珠。
开口便是:“福生无量天尊。”
江楠被这操作惊艳了一脸。
后来才知道,邱先生两榜进士出身,做过翰林院的大学士,很是有文化底蕴的一个人,只是极喜老庄之道,又不喜官场逢源之术,便辞官云游四海。
邱先生向来喜山乐水,又沉迷金石炼丹之术。后便拜了一位极出名的老道为师,成了一名道长。
张村长去找邱先生的时候只是说了自家是个山村,村里有座硝石矿。
邱先生便一拍大腿,连束脩之事都没有谈,提起一个布包便跟着张村长来了岭下村。
邱先生开堂讲课开始,村里的孩子们便陆陆续续回来了,江诚回来了,连张宝跃也回来了。
两榜进士啊,这种先生的考试经验绝对不会比州府的先生少。
甚至吸引了附近村庄的孩子。于是原本安排的小课堂竟略显狭促。只能借用祠堂隔了几个大的教室出来。
当一切都步入正轨后,原本一年之中只在茶叶季忙一阵子的岭下村,一下子变得只剩下过年过节才有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