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世界文明史
陈文斌
已完结· 17.88万字
人类文明从蒙昧时代赴,经历过对日月星空的困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对和平社会的探索及对自由民主的追求,行至今天,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一日千里,势不可当。本书在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中,既深刻剖析了文明产生的背景,又生动地讲述了著名伟人的故事;既有专家对文明演进的解析,又有对奥秘的破译。图文并茂,鲜活有趣。
陈文斌
已完结· 17.88万字
人类文明从蒙昧时代赴,经历过对日月星空的困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对和平社会的探索及对自由民主的追求,行至今天,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一日千里,势不可当。本书在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中,既深刻剖析了文明产生的背景,又生动地讲述了著名伟人的故事;既有专家对文明演进的解析,又有对奥秘的破译。图文并茂,鲜活有趣。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8.16万字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讲学社丛书”第三辑,内容以2012年日本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狭间直树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整理而成。狭间直树教授在“东亚近代文明史”的宏阔视野下,以大量史料为基础,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较分析,将梁启超逃亡日本期间的经历和转变,尤其是与康有为的关系,明治日本对于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和思想学术的影响,以及“二十一条”后梁启超对日态度的转变等议题,作以细致的呈现和剖析,力图揭示梁启超其人其思对于东亚近代文明形成和内部互动的意义。
龚书铎
已完结· 19.27万字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王明珂
已完结· 24.36万字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具体包括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等地,进行了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入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一截骂一截”“毒药猫”“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等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分为“社会篇”“历史篇”“文化篇”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
李硕
已完结· 19.18万字
《孔子大历史》是《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李硕所写的孔子传记。生动书写孔子的一生:以私生子的身份出生,在底层单亲家庭中成长,一步步做到“大司寇行摄相事”,同时也见证了春秋末期各国内政外交的风云变幻与奇闻轶事。孔子遭遇政治失意后周游列国,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从政理想。但他的学说经后人的传承与解释,流传后世,他也被弟子“制造”成了至圣先师。 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孔子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是一个抽象的人物。《孔子大历史》正是要去掉孔子的这层“圣人”光环,还原他作为普通人的成长历程。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忧惧,也有困惑、纠结与执着。作者李硕探究了孔子面对各种人生事件的心理状态与动机,从而描画出一个丰富、完整的孔子形象。 通过解读经史文献,《孔子大历史》再现了孔子在寡头世袭政治游戏规则中沉浮的一生,以及他生活的春秋时代的种种生活场景、日用礼俗,对孔子的生活世界进行了人类学乃至影视视觉层面的还原。
(美)杜赞奇
已完结· 15.94万字
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美】罗友枝
已完结· 18.65万字
《最后的皇族:清代宫廷社会史》是对清代宫廷社会的全景式解读。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清代宫廷的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和礼仪制度。通过详尽的资料整理和细致入微的考察,《最后的皇族》首次生动揭秘了清代的宫廷生活,全面展示了清代宫廷服饰、语言、饮食、文化政策等方面鲜明的民族风情,深度剖析了宫妃、皇子、仆从等清廷内部人员的权利体系和组织运作,详细阐释了登基、寿礼、祈雨、丧葬等公共或私人仪式的举行办法和信仰文化意义。 《最后的皇族》讨论的核心问题在于,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政权,清代为什么能够建立统治并维系近三个世纪之久。罗友枝认为,清代成功的原因,并非因为接受了占主体性地位的汉文化的同化,而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坚持本民族的习俗、信仰和治理策略,一方面学习并利用各个地区的多元文化。清朝有能力针对帝国境内的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采取有弹性的不同文化政策,这才是大清的成功关键。也因此,清朝宫廷治理和清代社会结构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影响。《最后的皇族》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既丰富了清代统治者的形象及宫廷生活的图景,而且更易贴近清代统治集团内部的真实样貌,以及他们的治理初衷,是清史研究的里程碑。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
已完结· 12.25万字
《埃斯库罗斯悲剧集》收集了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全部完整的传世剧本,包括《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等七部作品。埃斯库罗斯的悲剧风格崇高,语言优美,富于抒情气氛。埃斯库罗斯注重形象的塑造,笔下所创造的人物,如普罗米修斯,都有坚强的意志和刚毅的性格。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大部分取材于神话,多以三联剧形式呈现。
【日】王柯
已完结· 17.73万字
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追溯到在这种认识之上的人类与自然神灵之间建立的契约关系,以及为了遵守这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个人•共同体•社会•国家四者之间、文化与政治之间、权威与权力之间 、民族属性与文化属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只有在这一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正确掌握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理解各时代的民族关系和各个政权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得失,并进而思考近代民族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到解构近代民族问题的钥匙
王明珂
已完结· 24.15万字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洪亮亮
已完结· 18.64万字
本书所讲述的是刘邦传奇的一生,但是本书不是一部只有故事的书,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深入剖析了故事背后的因素,分析刘邦为何能从一个农民成为一个皇帝。这是大汉高祖刘邦,从平民到皇帝的奋斗史。
王奇生
已完结· 37.21万字
《中国近代通史》十卷中,以本卷时间短,前后不过三年多的时间。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历史风云变幻之急剧,为百年中国所罕见。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革命党国民党与成立仅三年的新革命党共产党,携手合作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与晚清由单一党派主导革命不同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激变为多个党派的共同诉求。革命由过去的“一党独革”发展成为“多党竞革”的局面。
屠格涅夫
已完结· 20.33万字
《罗亭》和《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颇负盛名的两部长篇小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态,展现了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联。 《罗亭》中的同名主人公,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看到了贵族的局限性,接授了新思想后曾经胸怀大志,一次次渴望开创一番伟业,却一次次很快就失败。甚至当他爱慕的贵族少女娜塔莉亚对他敞开纯洁、热烈、义无反顾的爱情,他却犹豫、恐惧,*终退缩,充分暴露了以他为代表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 《贵族之家》中的拉夫列茨基同样患有软弱病,空怀远大志向,却无力解决个人生活中的问题,逃避和退缩是他*的选择。拉夫列茨基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形象地折射了俄国贵族的由兴而衰的历史。 《罗亭》和《贵族之家》都发出了“怎么办“的呐喊,虽然罗亭和拉夫列茨基没有走出困局,但他们的呐喊已经使俄国振聋发聩。
金良
已完结· 100.99万字
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七日,塞万唯尔共和国正式向赛亚克里尔国宣战,开启长达四年的七二七战争。 二零二四年三月十四日,赛亚克里尔国军队攻陷塞万唯尔共和国首都──艾札拉市,十八日塞万唯尔共和国宣布投降,战争结束。 同年七月九日,两国在塞万唯尔共和国首都,艾札拉市的国政会议厅签订战争和约,塞万唯尔共和国答应赛亚克里尔国十条要求,其中一条即是废除塞万唯尔共和国三院之一的军务院。 塞万唯尔共和国因此成立“军务中心”,替代军务院解散后的军事行政。但无论在体制或运作上,都没有原来军务院的一半规模。 从此塞万唯尔共和国只能有常备军三十万,且将校级军官不得超过一千。 故事的开始是二零二四年,八月九日。
张光山
已完结· 15.45万字
“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是一套开放性研究丛书,是中宣部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其扎实的研究内容、权威的研究团队、新颖丰富的视角,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 本书是该丛书中的一本,由分析文化、现代化、民族复兴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及内容,以及所面临的形势,*后阐述了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本书视角新颖,从民族复兴的视角切入,勾勒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脉络,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全面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协调推进的策略与路径,对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宪文,杨夏鸣
已完结· 40.92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东京审判》全套共25卷约1200余万字,首批出版的8卷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统计材料等等,涵盖了大屠杀历史的各个方面,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当年的历史真相。
张宪文,吕晶,曹大臣
已完结· 19.93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徐志摩
已完结· 8285字
徐志摩文集(套装共七册)
杨周翰
已完结· 16.28万字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是杨周翰先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角度,来研究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部力著。他以17世纪英国文学为突破口,把17世纪文学放在历史的背景下考察,以一些虽然影响深远但却少人问津的作家为切入点,揭示了17世纪英国文学的风尚和思潮,发掘出17世纪英国文学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写了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历史,杨周翰先生并非囿于经典文学,而是把一些不为以往的文学史家所关注的文类和文化现象,例如悼亡诗等,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并从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出发比较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悼亡诗,从而得出了一些全新的结论。
张亮
已完结· 12.13万字
《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是张亮教授独立探索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它和张亮教授后续系列成果一起,有力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持续深展。这一著作让学界充分领略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壮丽思想景观,在某种意义上,亦改变了学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它以清晰的方式重建了爱德华·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系统,使中国知识界对汤普森乃至整个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把握成为可能。它也因此跻身本研究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目之列。
张宪文
已完结· 29.03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王奇生
已完结· 37.21万字
《中国近代通史》十卷中,以本卷时间短,前后不过三年多的时间。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历史风云变幻之急剧,为百年中国所罕见。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革命党国民党与成立仅三年的新革命党共产党,携手合作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与晚清由单一党派主导革命不同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激变为多个党派的共同诉求。革命由过去的“一党独革”发展成为“多党竞革”的局面。
张宪文,曹大臣
已完结· 27.19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邢来顺
已完结· 34.30万字
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本卷叙述1815年到1918年的约一个世纪的德国历史,属于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通过经济和政治方面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迈上了强国之路。这是德国历史发展独特道路的阶段。
tz带你读历史
连载中· 113.94万字
这部作品初步计划以匈奴、契丹、鲜卑、西夏、大理、突厥、前秦、女真、柔然这几个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蛮族历史为出发点,参考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史学巨著,又借鉴现代新起的史学爱好者的研究发现,本作者以积极开放、兼容并包的想法和独特视角,刻画和描述这几个民族从兴起到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历史过程,向大家展示一个过去历史曾经昙花一现的称霸一时但又逃不脱所有封建王朝命运的历史鸿篇巨著。
佚名
已完结· 13.90万字
本书是罗斯金的一部有关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享誉英美艺术界,为好几代人评判艺术价值提供了标准。该书阐述了建筑的七大原则:“牺牲原则”、“真理原则”、“权力原则”、“美的原则”、“生命原则”、“记忆原则”和“顺从原则”,为二十世纪的很多建筑和设计提供了灵感。此外,罗斯金认为建筑是从先辈手中继承下来的东西,并映射出先辈生活的景况。这种思想对当今的建筑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
张宪文,张生,杨夏鸣
已完结· 27.84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荣如德译
已完结· 69.60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张宪文
已完结· 8665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张宪文,郭必强,等
已完结· 38.92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历史文献资料的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