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

能力突围:把握人生关键时期的职场进阶术

能力突围:把握人生关键时期的职场进阶术

木沐

已完结· 13.39万

进入职场的前几年,对于年轻人来说非常关键。能否快速融入职场,找准职业方向,洞悉选拔机制,对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实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在职场初期就脱颖而出,步入职场发展快车道。究其原因,大多数人没有建立职业规划的整体概念,缺乏对职场规则的基本认知,适应职场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

能力突围: 把握人生关键时期的职场进阶术

能力突围: 把握人生关键时期的职场进阶术

木沐 著

已完结· 55.50万

我的世界战争时期

我的世界战争时期

哼蛋

连载中

天白欲的朋友给他发了一张有关我的世界战争时期的资料。导致他在玩游戏的时候,意外被传送进游戏,成为救世主。和反派们斗争起来。

蒋介石的青年时期

蒋介石的青年时期

林和平

已完结· 15.75万

林和平,编导,现居成都。早年曾在总装备部某部任技术员,从事科技专题片的摄像与后期制作;后从事艺术、公益类纪录片制作,并创办杜卡门文化传播中心(成都纪录片联盟)。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

【日】城山智子

已完结· 12.73万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次全球性事件,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由于当时各国都已纷纷摆脱银本位,世界货币体系由金本位主导,而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几乎唯一仍采用银本位的国家,因此当世界上其他国家作为商品的银价格发生波动,就会对中国的金融和经济生产带来直接的冲击。本书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棉纺业、缫丝业在大萧条中的表现具体演示了这种传导效应。当终于无法承受这种冲击之时,国民政府不得不积极地进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这场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的挑战。尽管以摆脱银本位的法币改革初时颇见成效,但外汇储备始终不足、对财政金融管控不力,都为中国经济后来更大的混乱埋下伏笔。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英】伊芙琳·韦尔奇

已完结· 16.32万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打破了传统上对文艺复兴的神话阐释,从宝石、青铜、石材、玻璃等创作材料与壁画、版画等创作手法开始,切实再现了那些辉煌艺术品的制造过程;此外,作者还带领我们窥探了艺术家行会及各工作室之间的激烈竞争或亲密合作,解读出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还原出当时的观众会在何时何地消费艺术品,以及这些艺术品又是如何满足了皇亲贵戚、宗教权威与政府显要的私心目的,让我们看到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围绕在艺术周围的真实人性。

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英]丹尼尔·比尔

已完结· 26.54万

《死屋》是一部原创历史研究著作,全面考察了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西伯利亚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监狱”。从19世纪初到俄国革命,沙皇政权将超过100万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本书生动刻画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进分子、农奴制和村庄政治的受害者、追随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与孩子的历史,以及逃犯和赏金猎人的历史。

挫败的中立:1954——1964年的老挝与冷战

挫败的中立:1954——1964年的老挝与冷战

代兵

已完结· 13.34万

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小国,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195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不到一半的老挝人知道他们生活的国家名叫老挝。1959年居住在万象以及各省省城以外的老挝人中,只有不到1/5的人知道他们国王的名字,而此时,国王已经在位56年了,到1960年,80%的老挝人从来没使用过老挝的货币基普(kip)。但是,这么一个落后狭小的内陆国却在20世纪50、60年代拥有着与其自身状况极不相称的重要地位:1954年中、苏、美、英、法等九个国家聚集日内瓦讨论印支议题,老挝成为会议印支问题阶段的一个焦点;1961年5月到次年7月,包括上述五大国在内的14个国家再度聚集日内瓦专门讨论老挝问题达14个月之久。19

古风与古典时期的希腊艺术

古风与古典时期的希腊艺术

【英】罗宾·奥斯本

已完结· 13.77万

 公元前800年至前300年,即古风时期与古典时期时,古希腊艺术家们开创性地实验了一种再现人体的方法,使得古希腊艺术从此成为西方自然主义造型艺术的基本参照,并主宰西方艺术传统至今。   《古风与古典时期的希腊艺术》试图打破传统的解读模式,将艺术的历史,融入到作为艺术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希腊人的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和经济史之中,去发现艺术表达不断变化的本质,同时探明艺术表达与使用艺术品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通过研究私人与公共语境中的古希腊艺术,作者更进一步表明了,在理解古希腊艺术所处的社会位置方面,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可能性。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美】林郁沁

已完结· 14.62万

在《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中,林郁沁围绕着1935年施剑翘在佛堂射杀军阀孙传芳这一扣人心弦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媒体、政治和法律档案的详尽调查,展示了施剑翘设法为父复仇、吸引媒体注意并争取公众同情的策略。她认为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轰动并激发同情,是因为它与性别规范之论争、法制改革与法外正义孰轻孰重以及国民党政府扩张威权统治等更大的社会性问题联系了起来。在这次审判事件中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妇女的命运,更是“隋”能否“法治”、挑战民国之政治这一更大问题

抗战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生态改造研究:以陕北晋西北为例

抗战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生态改造研究:以陕北晋西北为例

董佳

已完结· 12.09万

本书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问题来深入分析抗战时期中共陕甘宁和晋西北根据地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变迁史。(1)是以生产力革命为目标的中共革命为何会造成农民分家、地权分散、村界清晰,并导致传统乡村家庭小农经济固化这个悖论式的后果的;(2)是中共通过民主选举、统一战线和民生建设,如何实现一面积极推进政权的一元化革命化,一面又如何令农民相信边区政权是民主和合宪性的,并*终在和国民党的政治竞赛中建构起中共宪政民主的进步政治形象,取得政治合法性和道义制高点的;(3)是中共如何通过农民劳动互助和农村合作社撬动农村既有社会结构,占领农村公共社会空间,挤走社会各种中介力量,并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斗争、悔过自新等方式,深入农民精神世界,*终使原本自然分散的农村改造为组织化、行政化的革命新社会的。通过上述三个方面,来真实再现根据地社会经济面貌及其演变的整体轨迹、丰富我们对于在革命与战争背景下内陆偏远地区现代化的理解。

艰难的转变:冷战的初次缓和

艰难的转变:冷战的初次缓和

葛腾飞

已完结· 17.89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苏之间开启的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是国际关系史上破天荒的新现象,也是国际关系运行的前所未有的新方式。冷战开始后,美苏双方迅即进入持续紧张激烈的对抗,冷战中还爆发了局部性“热战”。但其时,美苏双方实际上对于国际形势的发展演变,对于冷战中的目标、战略策略行动以及冷战的长期过程,都没有深思熟虑的共识性谋划和周密的考虑,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斗争手段和方式,没有认真去研究认知冷战的特殊性质和独特的行为方式,尤其是核因素在国际形势以及在双方关系上的影响。经历近十年只紧张对抗不对话的状况之后,冷战终于出现了某种转机。本书通过冷战史的研究方法,分析出美国和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显然绝对式的安全困境状态中,一步步走向相互对话和举行首脑会议的条件和动力,即通过美苏两大国政府决策的互动、对比研究来展现出一段特定时期的冷战国际关系,进而揭示出国际关系运行的某种一般性规律。本书力求全面展示冷战初期美苏之间第一次缓和的过程,并揭示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以填补国内国际关系史学界以及冷战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欠缺,同时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现实的大国对外决策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看法。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美】卢苇菁

已完结· 14.14万

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未婚夫自杀殉死。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的最激烈、最持久的意识形态争论。本书旨在对贞女现象作一历史描述,并探讨赋予其意义的、反过来又被它所影响的明清社会和文化。通过勾勒贞女现象之形成、发展轨迹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它的反应,本书试图对贞女现象与帝国晚期的政治、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达成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判析围绕着贞女现象的矛盾冲突,揭示年轻女子与其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书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探索贞女的情感、理想和生活历程,并由此解释是什么影响了这一时期年轻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她们如何看待和表达尊严、责任、爱情。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时期社区工作与管理

朱进

已完结· 25.83万

随着改革的推,社会流动性加速,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集聚到了社区。社区已成为政府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须臾不可少的好帮手。当前社区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势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都向当下的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乡社区服务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党的纲领性文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如何做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等诸方面的工作。本书着眼于新形势下城乡社区管理与社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介绍了关于社区管理的基本知识,阐述了现代社区管理的相关内容。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新玉言

已完结· 13.32万

面对新时期我国宗教状况的新形势、新变化和宗教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提高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本书从学习党的宗教理论政策知识和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宗教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处理复杂宗教问题的有效途径。本书还强调要做好农村宗教工作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宣传教育,依法打击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鹤岗新时期文学作品选.小说卷

鹤岗新时期文学作品选.小说卷

许玲

已完结· 24.41万

小说由几部分人物故事组成!讲诉无论生活在哪里,走过哪些路,看过多远的美景,异国他乡的爱情……成长中经历的种种……最终沉淀。改变她的也许是生活,也许是鹤岗人不屈不挠对生活的热爱!致使成为那个最美丽的姑娘!

华为智慧——转型与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

华为智慧——转型与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

兰涛

已完结· 14.08万

与所有企业相同,华为在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历过多次战略的迷茫与经营的危机,每一次都是对企业生死存亡的考验;然而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华为在危机到来的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并将其有效地落地执行,也因此在创立之后的32年中,营业收入从0增长到1000亿美元。 本书作者总结自己17年的华为战略部门工作经验,以华为的三次重大转型为主线,深入介绍了华为的产品策略如何从“以研发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华为的市场策略如何从开发国内市场转变为开发全球市场,华为的商业模式如何从B2B转变为B2C和B2b。

中国御林军:辽金元明清北洋时期北京禁卫军

中国御林军:辽金元明清北洋时期北京禁卫军

纪红建

已完结· 25.18万

本书用纪实手法,以历史朝代为线索,同时选配大量历史图片和实物照片,重点记术北京自成为辽代的陪都后各朝各代警卫皇城的御林军城池防御体第,警备机构、御林军部署,宫廷警卫,宫廷战事,皇城战事等。特别是作者以军人的视角,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出发,首次对历史上的北京城作为御林军防御体系进行了分析与探寻。通过多方面挖掘史料,包括对大量正史和野史的提炼,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古代御林军的组建,规模和发展情况,以及御林军参与的警卫,宫廷政变,皇城战事等真实情况。

鹤岗新时期文学作品选.散文卷

鹤岗新时期文学作品选.散文卷

韩学敏

已完结· 19.66万

几个简单的故事讲述人生的哲理。

南京三百六十行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南京三百六十行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刘元

已完结· 3.88万

民国时期,南京作为首都五行八作云聚,能工巧匠辈出。《南京三百六十行》以漫画配老照片并附文字解释的形式,记录民国时期首都南京的老行当,诠释老行当的历史,全书选录120多个行当,著名如秦淮花灯、南京白局、宝庆银匠、夫子庙杂耍、捏糖人、卖状元豆、代写书信、估衣店、跑码头等等,从侧面反映了工匠、小商贩、卖苦力者等底层劳动者的日常状态,具有独特的史料和文化价值。

小克日记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小克日记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刘元

已完结· 1916

本书反映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百姓生活。平民形象的“小克”,长着一对大耳朵,戴顶圆礼帽,天真可爱、憨态可掬,如同张乐平笔下《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他辛苦度日,经常碰壁,又时常不得不耍点“小聪明”应对困窘。 “小克”每日所做的事情,即是生活在那个年代居于弱势群体的普通百姓生活写真。

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全3册)

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全3册)

刘元,刘小林

已完结· 5.20万

《南京三百六十行》每个页面介绍一个行当,包括刘元创作的漫画、一幅照片和一段文字说明。本书收录的漫画,以栩栩如生的画面构成一幅幅当年老南京的市井生活风情画,并从侧面反映了工匠、小商贩、卖苦力者等底层劳动者的日常状态,具有独特的史料和文化价值。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六十六册 日伪时期市民呈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六十六册 日伪时期市民呈文

张宪文

已完结· 24.77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京都纪事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京都纪事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刘元

已完结· 1.18万

《京都纪事》收录刘元创作的反映民国首都南京纪事的系列漫画,内容分为:20年代初至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京都的社会民情漫画,抗日战争与“陪都”期间时事漫画,抗战后“还都”至国民政府溃退前京都纪事漫画。

过渡时期经济学

过渡时期经济学

(苏)布哈林

已完结· 11.03万

本书是布哈林1920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本书从理论上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规律,分析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书中论述了社会革命时期生产力暂时下降以及在新的基础上发展的必然性;展示了过渡时期城乡关系的根本变化;探讨了国家政权的职能及变化。

英国通史·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

英国通史·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

刘金源,李义中,刘明周,胡传胜

已完结· 27.03万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二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英国通史·第四卷 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

英国通史·第四卷 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

刘金源,李义中,刘明周,胡传胜

已完结· 27.03万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丛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华为智慧——转型与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

华为智慧——转型与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

兰涛 著

已完结

本书作者总结了自己17 年的华为战略部门工作经验,以华为的三次重大转型为主线,深入介绍了华为的产品策略如何从“以研发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华为的市场策略如何从开发国内市场转变为开发全球市场,华为的商业模式如何从B2B转变为面向终端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作者以自己在华为的亲身实践和提供咨询服务的近百家公司案例为基础,提炼总结出了一套企业在关键时期制定转型战略并落地执行的系统方法,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面临类似成长困境的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本书适合国内面临产品转型、市场转型以及商业模式转型的各类企业的管理者参考 阅读。

中国近代史(民国时期历史畅销书,学院派史学代表作)

中国近代史(民国时期历史畅销书,学院派史学代表作)

陈恭禄

已完结· 60.44万

云原生时代的可观测系统最佳实战

云原生时代的可观测系统最佳实战

罗梦婷,蒲实 著

已完结· 17.04万

在云原生时代,可观测性覆盖了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是云原生应用必备的工具之一。 《云原生时代的可观测系统最佳实战》基于笔者多年的云原生可观测性实践经验,从可观测系统的演进和基础理论开始介绍,结合案例对可观测系统的开源架构、日志、链路、监控、事件和诊断等关键要素的系统设计方案及问题解决思路进行阐述,帮助读者了解在业务实践中可观测性对云原生应用有哪些巨大助力。 《云原生时代的可观测系统最佳实战》适合云原生应用开发人员、架构师、运维人员、测试人员,以及云计算相关从业人员阅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