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内外差异性的视角
李宏贵,谢峰
已完结· 10.80万字
李宏贵,谢峰
已完结· 10.80万字
【美】戴尔·卡耐基(DaleCarnegle)
已完结· 9.10万字
70年来始终被西方世界视为最能有效提升个人影响力的社交圣经。影响与说服,是超越一切金钱、暴力、特权、科技的终极力量。社交的本质是影响力!本书从个人角度出发,分六个部分,从人际交往、语言和情感交流、为人处世等方面循序渐进,逐步教你提升个人气场,培养让人无法抗拒的个人魅力,提升自身影响力,赢得尊重,更好地吸引他人。卡耐基关于社交的一些理论可能听起来普通,例如自信乐观、换位思考等,但这些看似普通的理论却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卡耐基在书中用许多活例子展现这些理论如何发挥出神奇的魔力。
马浩天
已完结· 12.42万字
人际交流是人类的成就,但一般人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它。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很少有人愿意与别人分享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软弱、害羞、脆弱。同样,也很少有人会真正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即使两个人在一起交谈,但对方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或者在想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说。
庄琳君
已完结· 8.54万字
《德国幼儿教育成功的秘密:近距离体验德国学前教育与幼儿园日常活动安排》从德国幼儿园日常互动情景对话与小故事,近距离体验教师、父母彼此携手合作,共同落实学前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认为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主要的发展目标,幼儿的学习就是在生活中、大自然中与游戏中学习。每经历一次、挑战一次,就能成长一点。
王力著
已完结· 11.50万字
《马云的魅力口才与说话之道》是讲解分析马云说话技巧方面的读物。全书精选了马云自创业以来,在各种场合大大小小的讲话,总结了马云的口才艺术与说话技巧。通过对这些演讲的经验与技巧展示的分析,能让读者了解马云口才艺术的精髓。 通读《马云的魅力口才与说话之道》,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充满激情、智慧、幽默、真诚的马云,在感受马云语言魅力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魅力口才。
林望道
已完结· 13.03万字
本书汇集了原一平和乔吉拉德的推销秘诀,总结了最伟大推销员快速成长的自我修炼术,所有的条目都指向一点:打造屡屡成交的推销员,打造财富滚滚而来的推销员。如果你曾立志成为一名年薪百万的推销员,只因客户的屡屡拒绝才决定抽身而退,不妨读读这本书,因为它会告诉你:推销的成功始于拒绝,只要永不言弃,总有办法打动客户。
逸凡
已完结· 15.75万字
有人曾说 世界的财富在美国人的兜里,而美国人的财富在犹太人的脑子里。本书文字简洁,富有哲理,每篇文章都充满着对犹太文化的独特理解,每一个角度和每一种诠释都蕴含着对犹太人神秘命运的破解和感悟,让人们对犹太人的思想和文化心生敬畏,并受益匪浅。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处事交际、赚钱理财、教育子女、经商致富并不是很神秘的事情。
马银文,吴学刚
已完结· 17.49万字
本书结合典型事例,融入现代处世技巧,全面破译了社交处世的密码,剖析了聪明男人的社交与处世哲学。相信男性朋友们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技巧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把握人生的主动,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加扎实,更加稳健,造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奥)弗洛伊德
已完结· 21.03万字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美】易劳逸
已完结· 19.05万字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变革的权威著作。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模塑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对中国社会复杂且深刻的变迁予以清晰的阐释,探讨了人口变化趋势、阶级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与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以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对话。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他对于中国人的理解——友善和冷漠、勤劳和懒散、进取和保守、慷慨和自私,这些自相矛盾的国民性,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出的“差序格局”,形成了有效的对话。
德川
已完结· 15.84万字
本书是关犹太人如何经商和处世的200多条箴言,分成契约经、财富经、信息经、成本经、营销经。买卖经、数字经、诚佶经、博弈经、风险经。理财经、顾客经、谈判经,管理经等方面内容。以大量生动的事例进行阐发,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金钱观念。经营技巧和处世法则,从中可以窥见犹太人之所以卓越的秘密。
李双志
已完结· 14.92万字
本书搁置“世纪末”与“现代主义”概念之间的纠葛,着重揭示从1880 年至 1910 年以现代意识、颓废主题、唯美倾向为特征的“世纪末”美学与现代化进程的密切关联,超越具体流派之争而着眼于整个现代文化的创生机制,从而阐明审美现代性——而非文学史意义上的现代主义——的历史性展开过程。以欧洲范围的世纪末思潮表现出的共性为出发点,着重研究德奥的世纪末创作者们凭借怎样的思想资源、社会生态和创作手法对世纪末思潮进行了“扩充与改造”。
[美]贾雷德·戴蒙德
已完结· 56.26万字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为何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各族群间的生活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对于现代人类、国家间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史学家往往存而不论,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许多大家熟悉以及想当然的答案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含义。 远古时期,各大陆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分道扬镳。中国、中美洲、美国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早期驯化,使这些地区的各个族群获得了一种领先优势。 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 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出现在其他地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停留在依稀隐约之间。诚然,农业与放牧出现在局部地区,只是对不同族群的不同命运的部分解释,重要的是,发展水平超过狩猎采集阶段的社会,就有可能发展出文字、技术、政府、有组织的宗教,同时也更有可能发展出凶恶的病菌和战争中的强大武器。正是这样的社会在海洋和陆地上进行冒险,以牺牲其他民族为代价,向新的家园不断扩张,人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欧洲人在过去500年中对非欧洲民族的征服。开始时,这些欧洲人只是想通过航
刘烈茂
已完结· 10.50万字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自问世起,不*其解读和研究,本书就是*为经典的赏析作品之一。作者刘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全书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内容涉及对《水浒传》的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的分析评点等,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论,新见叠出,读来令人抚掌叫绝。是研究《水浒传》的参考资料,更是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增进见闻的妙品。
阎云翔
已完结· 13.78万字
《礼物的流动》是阎云翔根据其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专著,主要关注了人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研究问题,即礼物交换。作者在黑龙江省一个农村生活了七年,并为撰写本书又两度回访。通过参与观察、深描等人类学方法,关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意义。阎云翔在更新了传统人类学关于该问题的经典解释理论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制度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牧之 张震
已完结· 28.32万字
《社交要读心理学:交际应酬与为人处世中的心理策略》为“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丛书之一,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 本书在写作中力求角度平实、叙述生动、事例丰富、方法实用。真诚地希望能带给读者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也真诚地盼望本书能带给每一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张鹂
已完结· 14.30万字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英】斯蒂芬·葛霖(Stephen Green)
已完结· 17.34万字
英国脱欧,德国坐大,第四帝国魅影乍现?迭代的文明,重返的荣耀,是做主人还是做导师?欧债危机凸显了德国对于欧洲的重要性,但是德国在欧洲作为支配力量的形象却又与其过去的历史相映射。《不情愿的大师》是对德国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到第二帝国、第三帝国时期(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广泛研究。
[美]武雅士
已完结· 24.24万字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武雅士等著名学者有关中国社会宗教与仪式主题的论文集。作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华南民间信仰做了具体而细致的研究,构建了汉族民间“神灵”的人类学解释模式,总结了汉民族的民间信仰的三种模式:官僚模式、个人模式、异端模式。所收论文16篇,如“一个台湾城镇历史中的宗教组织”、“香港的乡庙”、“台湾的建筑与超自然”、“广东的萨满信仰”、“道教仪式中的正统与异端”、“祖先崇拜和丧葬实践”、“神、鬼和祖先”等等。所论主题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仪式,如道教、萨满教、祖先崇拜、鬼神信仰、丧葬仪式等等,分析潜藏在这些信仰和仪式背后的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碰撞与交融。
梁光耀
已完结· 7.64万字
人生需要冒险,冒险需要勇气;家庭的首要德行不是公正,而是爱或情感。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哲学普及读物,重点在于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全书共分成十二篇章,带领读者深入十二道探索自我,处理人际关系,每一篇章均是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本书将带领孩子们认识中西著名哲人的学说和论点,让孩子们可以幸福地追求人生目标。
李旭
已完结· 23.50万字
本书融合了阳明心学与西方现象学的成果,从本体学进入阳明心学的哲理核心,探究知与行的内在关联,体察阳明心学的精义及奥妙,追求心之朗现的良知良能,从而对中国儒学经典进行了深刻的析理与解读。全书分为体段篇、境界篇和体用篇,每篇四章,各有胜景,不乏新意。作者将论心治心之学贯穿于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之中,以此启发读者在逼仄的日常中习得一种活泼的心灵智慧,以期共臻澄明之境。
刘行光
已完结· 14.63万字
在内容上,本书分为两个大的篇章,分别是正面:超级CEO的“神逻辑”和侧面:传奇人生的正能量。先从创业、融资、团队、管理、经营、战略等几个方面清晰地分析了马云成功的管理经验,然后从互联网大佬的青涩岁月、有责任敢担当的企业家、胸中有丘壑的真男人、铁嘴行天下的口才帝等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马云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智慧。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一步一步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可以看到其成长背后,马云和他的团队付出的辛苦努力。在形式上,本书以“语录+观点分析+马云的方法论”的形式,对每个主题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解析了马云作为一个商界奇才的管理秘诀,将马云人生智慧呈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价值》编创组
已完结· 2557字
如何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被青少年更好地受?30位文史专家和书画艺术家之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精华,最终精选出60个经典故事,以此创作300余幅连环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行图文并茂的阐释和注解。本书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60多个经典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用12本小册子分别对这12个词行了对应的演绎,形象生动地寻找到中华文脉中的根和源,古为今用恰到好处。
陈铮
已完结· 28.27万字
陈铮编著的《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以独特的视角从大量的现象中提炼出马云创业成功方法,并收录了大量有关他对创业经营的讲话和观点,能让读者从这些珍贵的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成功的精髓。相信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将在《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中找到创业成功的经验与策略。
汪丁丁
已完结· 24.56万字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伦理学,广义的,蕞大适用范围的伦理学,用一句话概括,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中国社会处于三重转型期,于是才有中国当代独有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短期行为不能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于是也没有正常的企业文化。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人人理性预期人人行为短期化。不如此预期的人,反而不理性。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达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
陈菜根
已完结· 11.58万字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社群运营并不只是简单的建群、卖东西,而是建立一种自动运转的,去中心化的生态圈,让相同爱好的人产生关系,迸发出裂变的火花,创造更多的营销机会。《社群运营五十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社群变现的方法、技巧与实践》共计五章内容,从基本的社群概念入手,讲解社群的五大要素,社群活动的运作,社群的变现模式以及如何做一个社群师等,最后从如何打造社群IP入手,详细讲解了社群IP的定义、分类及操作过程。同时辅以大量社群运营或成功或失败的真实案例,助你实现社群运营从0到1,从免费到变现的巨大实质性跨越。
【美】康儒博
已完结· 14.79万字
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修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
《中国价值》编创组
已完结· 2819字
如何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被青少年更好地受?30位文史专家和书画艺术家之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精华,最终精选出60个经典故事,以此创作300余幅连环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行图文并茂的阐释和注解。
陈天威
已完结· 76.40万字
对称论是以物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所发现的对称性为自然存在基础的新哲学理论。对称性也能够阐释,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内核同样是这个对称性,因而以对称性为核心的哲学――《对称论》能够通解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内在奥妙,揭示出其核心规律。对称论由此破解了辩证法的核心结构也是这个对称性,人类历代的智慧和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这个对称性的规律显现。
【加】宝森
已完结· 23.53万字
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30年代深入云南禄村就农地制进行了一项拓荒性研究。半个多世纪之后,加拿大学者宝森重访该地区,并进行了为期十年的田野考察。在追溯以往60年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巨变的情形下,作者围绕“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这个主题,以独特的视角与方法挖掘并梳理了缠足与纺织、农地制、农业与非农业就业、贫困与富裕、婚姻家庭、人口变迁及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社会性别问题,从而再现了乡土中国汉人社会性别制度嬗变的微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