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程风格:程序设计与系统构建的艺术(原书第2版)
(美)克里斯蒂娜·维代拉·洛佩斯(Cristina Videir
已完结· 2952字
(美)克里斯蒂娜·维代拉·洛佩斯(Cristina Videir
已完结· 2952字
项前
已完结· 9.97万字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以南怀瑾的传统文化为主线,分别从读书、做人、成就事业等各个方面阐述人生需要的智慧和方法,多角度讲解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讲解为人处世的智慧和方法时,通过一个个旁征博引的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美)威廉·斯特伦克
已完结· 6.45万字
《风格的要素(全新修订版)(中英对照版)》在中国赴美国的留学生中享有广泛的声誉,经过口口相传,几乎成了每一个出国留学者***的英文写作指南。一个人必须首先了解规则才能够去打破它。这本经典的指导书是每个学生和写作者之书。《风格的要素(全新修订版)(中英对照版)》以简短的篇幅阐明了英文朴实风格必须具备的基本原则,集中阐释了英语文法应用、写作技巧以及一般人在写作中常犯的错误等。
陈彬
已完结· 12.70万字
本书适合品牌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与渠道营销人员阅读和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罗中赫
已完结· 1280字
本书为读者全面了解合伙人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不仅全面阐述了合伙人制度的经济、管理、法律基础,更从实战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合伙人制度如何落地实施,探讨了合伙人制度落地实施的可行性方案。全书共十章,分别介绍合伙人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实施合伙人制度的必要性,合伙人思维,选择合伙人的标准,合伙人制度的原则与制度制定,合伙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合伙人制度的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合伙创业的常见问题及我国企业实施合伙人制度的案例。全书体系由简入深,层层推进,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合伙人制度方法论,实操性、可读性强,值得每一位读者认真学习。
京京工作室
已完结· 4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张亮
已完结· 12.13万字
《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是张亮教授独立探索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它和张亮教授后续系列成果一起,有力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持续深展。这一著作让学界充分领略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壮丽思想景观,在某种意义上,亦改变了学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它以清晰的方式重建了爱德华·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系统,使中国知识界对汤普森乃至整个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把握成为可能。它也因此跻身本研究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目之列。
郝运来
已完结· 32.39万字
《风生水起: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全记录(超值金版)》作者郝运来精选有关上述几方面的常见风水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简明易行的风水布局的建议,定能手把手教会你科学用风水。流传了千年的风水术,就像一个年长的老者,身上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和秘密。《风生水起: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全记录(超值金版)》就带你回味那些有意思的风水故事,神游中国大地上那些著名的风水宝地,告诉你一些风水上鲜为人知的秘密,手把手教会你使用罗盘及如何通过风水改善健康状况,然后再探望一下那些风水植物和风水动物。
闫广芬
已完结· 12.24万字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的文化悠久而绵延、源远而流长、古老而常新,重视教育是其内在的文化动力。古代中国创造了自成系统的官学、私学以及书院等教育机构和制度;确立了被誉为“世界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孔子开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是教育家,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体现了自觉而觉人,己欲立而立人的仁爱精神。教育既是成人之道,更是治民之道,富之而后教之,使之成为君子。
原祖杰
已完结· 26.58万字
书稿收录了原祖杰教授在世界史、中国史,以及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研究等几个领域的学术文章30余篇,包括美国殖民地时期从教民到公民的转化,美国建国后在实行政教分离和推动公民教育方面的努力;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尤其是明清时期商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和问题;从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演变看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等内容,体现了原祖杰教授的治学成果和治学思路,对美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英]芭芭拉·普拉西尼格
已完结· 3.07万字
绞尽脑汁组织教学,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是老样子?其实,方法没有错,老师也没有错。你是忘了,要科学地进行差异化教学。本书全面介绍了“学习风格分析”工具(LSA),反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和知识难点时的需求。教师进而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学生与众不同的学习风格并施以差异化教学,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你将对自己的工作更满足,教学也更富有创造性!
陈彬
已完结· 27.35万字
许江林
已完结· 30.24万字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何伊凡
已完结· 11.32万字
对企业和组织来说向互联网+转型已经不是对与错、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如何把互联网+的思考转化为企业和组织的有效行动的问题?全国第一的财经媒体《中国企业家》总编辑,历时3年调研80余个转型中的传统企业和快速成长的互联网企业,与超过100位企业和高管深入探讨,形成50万字的研究文章,在此基础上从市场、战略和组织维度总结了七大转型要素,助你打通互联网+转型的任督二脉。本书包含的企业家思想、成功实践方法、转型实操案例紧紧相扣,从顶层战略设计、企业组织重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等不同角度,深入浅出的为你揭示互联网+转型的全貌。
(美)里斯(Ries,A.),里斯(Ries,L.)
已完结· 13.96万字
《广告的没落 公关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给那些迷信广告的人泼了一盆凉水,同时也打破了市场营销中最大的神话之一:创建一个新品牌需要昂贵的广告费用。作者认为,当今的市场营销首先是要进行公关,只有通过公关才能使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市场营销始于公关,而广告就像陈列的艺术品一样,已经失去了价值,变成了公关的延续。当然,广告也并非无用,但是其作用不再是创建新品牌。广告的作用是在公关成功地塑造品牌之后来维护品牌。
王吉斌,彭盾
已完结· 21.91万字
国内首部关于“互联网+”的著作,在准确解读国家“互联网+”战略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从企业管理和经营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传统企业如何通过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创新变革和跨界融合来制定“互联网+”战略和行动计划,最终实现企业“互联网+”战略落地的最终目标: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本书内容系统、思想深刻、案例生动,宏观上视野开阔,微观上鞭辟入里,为广大企业理解、制定和执行“互联网+”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全书一共分为5篇: 第一篇(第1 2章):首先从趋势、创新、管理等7个方面梳理了“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的7大变化,然后从技术、路径、结构等方面给出了“互联网+”释放给传统企业的5大预警信号; 第二篇(第3 4章):首先指出了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应该从竞争格局、产销边界、商业模式等6个方面进行自我颠覆并原点重建,然后讲解了企业应该如何实行敏捷变革与组织重构; 第三篇(第5章):总结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进化的6个要素,如扁平化管理、创新机制设计、试错容错等; 第四篇(第6 8章):首先从7个方面讲解了以数字为始、经济为主的互联网+转型融合之道,然后分析了传统企业互联
孙晓丽 著
已完结
杨学成
已完结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著
已完结· 6.84万字
袁海涛
已完结· 8.51万字
(美)格兰特·古利赫(GrantGolliher) 著
已完结· 9.69万字
邵凤丽 肖婷沈景文
已完结· 5252字
月月和亮亮每年寒暑假都会去农村老家,等到假期结束后,他们便回到北京上学。农村和城市的过节气氛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爷爷奶奶带月月和亮亮参加节日的活动,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很多古老的风俗习惯,吃节日的美食,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 《手绘中国民俗》是由本土作者创作的一套人文科普图画书,将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卷,共16个节日,每卷介绍四个节日。故事讲述了以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是如何过节的,每个节日都设置了几个版块介绍民俗活动、美食、传说、物候等小知识。每个节日还甄选出适合孩子诵读的诗歌、童谣。 这套书将我们的节日编织成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讲给小朋友,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通过形式多样的节日实操,让他们体验节日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节日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并引以为豪。 《我们的传统节日 春》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
邵凤丽 冯姝婷 周婧娴李倩倩
已完结· 6130字
邵凤丽张贞
已完结· 5848字
邵凤丽 祝何彦桃金娘
已完结· 6096字
邵凤丽 著;沈景文,桃金娘 绘
已完结· 5146字
刘继承 编著
已完结· 22.60万字
刘继承
已完结· 21.82万字
肥胖的布偶
已完结· 116.21万字
玄武大陆,以仙为尊。成为修仙者,当能成为人中龙凤。 所以在这个世界,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家儿女能够攀上仙门,光宗耀祖! 但……除了许知烟他的爹娘! 许爹:“我们就你一个儿子,万一你暴毙了怎么办?” 许娘:“老老实实娶妻生子,我们还等着抱孙子呢!” 作为一个穿越者,许知烟又怎能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他说:“no! 这仙我修定了,耶稣也拦不住我!” 从此,许知烟开启了一段另类的修仙之旅,别人修仙靠努力,他修仙全靠运气, 跳个舞唱首歌就能提升修为的那种七彩运气! 某天,一个小女孩问他:大哥哥,可以分享一下你的修仙经验吗? 许知烟:记得多喝热水。 小女孩:呸! 渣男! 许知烟哭着脸:别骂了,我真不会修仙呀!
朱康有
已完结· 28.92万字
本书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相通之处,并从意识形态理论构建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及关键所在。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毕竟话语系统不一样,所运用的概念表述、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是基于近代科学理性的科学理论,两者正好可以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