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近代佛祖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已完结· 5.82万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版为民国畅销读本。用明白通畅的字句娓娓道尽百年演变,写政治的抗衡、文明的冲撞,也写社会的规则与民族的惰性。短短六万字讲透了近代中国百年间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正是因为抓住了本质,才同时做到“简”与“全”。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已完结· 6.11万

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蒋廷黻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本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仍备受后人垂青,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后附录蒋廷黻三篇经典论文、八篇报刊文章,笔力触及范围更广,大有警醒时人的酣畅之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已完结· 5.61万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

中国近代史常识

中国近代史常识

蒋廷黻

已完结· 11.19万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这个局势就大不同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清人可比。原来人类的发展可分两个世界,一个是东方的亚洲,一个是西方的欧美。两个世界虽然在十九世纪以前曾有过关系,但是那种关系是时有时无的,而且是可有可无的。在东方这个世界里,中国是领袖,是老大哥,我们以大哥自居,他国连日本在内,也承认我们的优越地位。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张海鹏,翟金懿

已完结· 57.28万

该书是为公众撰写的一本中国近代史简明读本。该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1840-1949年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为主导,兼顾近代中国的经济状况、思想斗争、文化变迁、社会状况,描写了近代中国人追求独立的过程。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近代史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近代史

陈恭禄

已完结· 59.63万

20世纪独具影响力的近代史经典出版80年80年这是一部能让你快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佳作学者从政的典范、史学泰斗蒋廷黻,以近代化的独特视角为核心,讲述从晚清到的百年激荡。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变革、杰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大变局中的权力斗争与外交博弈,如风云变幻,清晰可见。一口气能读完,一辈子忘不了。全书脉络恢弘、深刻客观而引人入胜。百年中国学者,仅凭一传一书即奠定“史学巨擘”者,惟此一人。

中国近代简史

中国近代简史

蒋廷黻

已完结· 5.59万

本书原名《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曾是大学历史系的教材,影响广泛。蒋廷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称蒋廷黻“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

反思现代: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重构

反思现代: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重构

黄克武

已完结· 15.02万

全书收编论文16篇,由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典范转移、中外学界研究状况的反省,以及几本中英文史学著作的书评等集结而成,分为典范转移、晚清史的检讨、民国史的反省等三个部分。以著作与议题作为切入点,本书通过观察历史研究的思路如何转变,学者如何各显神通拓展新局面,期待由此产生出新问题与新方法,为近代中国史研究提供借鉴。

杨宪益中译作品: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

杨宪益中译作品:罗兰之歌·近代英国诗钞

杨宪益

已完结· 7.32万

《罗兰之歌》里,大将罗兰随法兰西皇帝查理远征西班牙,在归来的途中引起了贵族甘尼仑的怨恨,落了甘尼仑与敌人所设的圈套中,并与奥利维等人在昂赛瓦地方英勇牺牲,查理皇帝为罗兰等人复仇,彻底消灭了敌人,征服西班牙,然后将叛徒甘尼仑处死。《罗兰之歌》取材于历史,大约在11世纪末由民间行吟歌人根据传说发展创作而流传了下来。 《近代英国诗钞》则是对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诗坛璀璨星光的惊鸿一瞥,涵盖了艾略特、奥登、叶茨、布伦顿、豪斯曼、史彭德等著名诗人创作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诗歌,既表达着诗人们对战争与消逝的青春的嗟叹、失落、迷惘,也抒发着他们对幸福的期盼,对理想的憧憬。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一卷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一卷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张海鹏

已完结· 37.83万

作者认为有必要在序卷中阐明全书的基本的编撰原则,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观,基本的写作体例和方法,作为各卷的原则要求。但是,各卷在写作中,不必重复这些原则和要求。这些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在课题组组成时,已提交各卷主编讨论和研究。各卷主编大体上赞成了这些原则和要求。五章稿成后,曾分送本书各卷主编征求意见,有些主编热心提供了修改建议。当然,这些原则主要有本卷作者提出,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学术观 。是否有当,还需要听取学术界批评。读者如有意见,可以提出商榷,展正常的学术争鸣。任何学术争鸣,都是作者所欢迎的。 附录名为近代中国史事记略,略仿大事记的编写方式,提供读者一种参考的角度,在一定的意义上,希望可以与其他九卷在内容上起到互补的作用。编写近代中国史事记略,遵循如下原则;有些史实,其他九卷正文中要详加分析,记略从简;有些史实,如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正文限于体例和篇幅,或许简略,或许不录,记略则稍加出。编好史事记略并非轻而易举,编写时参考了多种公出版中国近代史大事记一类书籍,本着求真的原则,也稍稍纠正了一些记述,从《中国近代通史》的角度,注意了文字表述的准确。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

李灵,肖清和

已完结· 38.14万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欧美教会在中国创办了大学、中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不仅为中国建立了最早的学科研究体系,如农学、化学、心理学专业等,还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奠立了基础。 此外,西方教育体系和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由意识,酿成了诸如脱离教会学校的“六三离校事件”,从中可以窥见20世纪上半叶的校园风云。

中国近代通史 第九卷 抗日战争(1937-1945)

中国近代通史 第九卷 抗日战争(1937-1945)

王建朗,曾景忠

已完结· 43.80万

本卷对抗日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外交行了全面的叙述。在宏观上,注意把握抗战程的主要脉络,展现出抗战发展的趋势;在微观上,重研究了若千对抗日战争全局以及对战后政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面结合,力求全面反映出抗日战争发展的全貌。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抗战时期都出现了若干新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力地支持着抗战的行,并在相当程度上为战后的政局演变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通史套书(全10册)

中国近代通史套书(全10册)

张海鹏等

已完结· 408.09万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绿宝石版

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绿宝石版

李香慧

已完结· 13.94万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英雄多磨难”,每一位伟人的成功无不经历一段艰难摸索的奋斗路程。本书精选了包括英雄人物、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在内的55位近代伟人,选取了他们平常生活中的一则则小故事,或长或短,每一个故事,都演绎着一个不变的生命真理。

奋斗与梦想: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百年追梦历程

奋斗与梦想: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百年追梦历程

李捷

已完结· 62.36万

中国近代以来,对美好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集中地表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完成彻底摆脱历史厄运、赢得中国革命胜利、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这三个历史性跨越,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并带领中国人民跨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为了这个目标,自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过前赴后继的奋斗与探索,但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民族梦想的是中国共产党。 本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之际,以翔实的史料和宏大的历史视角,追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经历的奋斗与梦想历程,展示跨越近200年的沧桑巨变,展示横贯其中的不朽民族精神与和平发展理想,为国际社会和友好人士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一把历史锁钥。

近代欧洲文学史

近代欧洲文学史

周作人

已完结· 8.57万

近代欧洲文学史

中国近代通史 第六卷 民国的初建(1912-1923)

中国近代通史 第六卷 民国的初建(1912-1923)

张海鹏,汪朝光

已完结· 40.79万

《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叙述了自1912年*成立到1923年曹锟贿选告成、军阀争夺混战期间的中国历史。 本卷叙述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北洋时期的中国历史由于军阀争夺与混战,本就处在无序状态中,牵涉的方面、派系、人物众多,梳理、研究、分析其间的种种矛盾关系甚为不易,而关于北洋时期历史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充分,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8.16万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讲学社丛书”第三辑,内容以2012年日本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狭间直树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整理而成。狭间直树教授在“东亚近代文明史”的宏阔视野下,以大量史料为基础,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较分析,将梁启超逃亡日本期间的经历和转变,尤其是与康有为的关系,明治日本对于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和思想学术的影响,以及“二十一条”后梁启超对日态度的转变等议题,作以细致的呈现和剖析,力图揭示梁启超其人其思对于东亚近代文明形成和内部互动的意义。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权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权

【美】萧公权

已完结· 23.37万

康有为的名字,既象征着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又包孕着亟待发掘的丰富内涵。他忧患多思的情怀,使之在实践层面上居为疾呼改革的活动家;他超迈磅礴的才气,又使之在精神向度上成为富于创意的思想家。上述双重因素构成了有机的张力,激励他既在儒家价值范式之导引下渴望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以期当今世界能走向变法图强的中国,更在外缘文化的刺激下憧憬儒家思想的自我递进,以期其命维新的中国能走向未来的世界。   然而,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在国际汉学界,对于康有为的研究成果,似都难与其显要的地位相称。正因此,萧公权先生晚年的这部平心之作,才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萧先生在大批的康氏未刊手稿的支持下,以同情的了解和细密的笔触,既凸显了这位“南海圣人”特重人际关系的问题意识,也还原了他纵笔代圣贤立言的畅想过程。由是,本书就通过对一位“儒家修正主义者”的追述,提示了一种激发古代思想生机的哲学式态度,和一条活泼的传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思路。

近代江苏交通运输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汽车公司为中心

近代江苏交通运输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汽车公司为中心

李沛霖

已完结· 28.19万

本书以近代在江苏区域诞生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商办汽车运输公司”——江南汽车公司为主要采集样本,从中观测彼时公路运输事业与社会变革发展的线性关联。即在解析近代江苏公路运输行业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公路运输接续发展的外部因素、江南公司的创立程度和股份结构、公司的组织层级和人力资源、公司的物质资源和企业资产、公司的通行路线和营运经纬、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活动、公司存续与兴盛的内生变量以及公路运输业生存和危机的博弈论等量化视角展开史料整理与研究,并辅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理与范式,全景洞悉交通运输事业与近代社会变迁的深切互动。有见及此,本书旨在为中国经济史、社会史研究提供崭新视角,进而深化对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性观照,由此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俾期为当代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与新时代江苏现代化建设展示有益的历史参考,最终呈现理论意义和现世价值。

西游:开局竟破了佛祖金身

西游:开局竟破了佛祖金身

墨谷容言

已完结· 113.37万

我从现代穿越而来,却意外获得了超能系统,更意外的是破除了佛祖金身竟不是因为系统。这是什么原因,我一定要追根究底的查清楚。究竟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将往何处。 我一定会在这妖魔纵生的乱世活下去,并找出我身世的真相。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近代篇(十卷本)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近代篇(十卷本)

林满红,城山智子,杨美慧,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魏丕信,冯珠

已完结· 190.53万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由学者刘东创办并主编、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自1988年起开始出版发行,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囊括了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宇文所安、易劳逸、韩书瑞、瓦格纳、杜维明、斯波义信、沟口雄三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持续的贡献,在学术界、出版界享有盛誉,成为公认的图书品牌。目前每年出版新书十余种,并推出了女性系列、海外学子系列、环境系列等子系列。此套电子书是该丛书首次以合集形式发布。

中国近代通史 第八卷 内战与危机(1927-1937)

中国近代通史 第八卷 内战与危机(1927-1937)

张海鹏,杨奎松

已完结· 42.15万

本卷讲的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对外战争阶段前整整十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大陆学者基于中共党史的传统说法,习惯于称之为“(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时期”;台湾学者基于国民党史的传统说法,习惯于称之为“十年建设时期”,我这里用的书名是“内战与危机”。强调内战与危机,不是不重视南京国民政府这十年在经济建设,也包括政治、外交、军事、教育和法制等方面所行的各种建设工作。事实上,我在本卷中对南京政府在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都尽可能给予了关注和介绍。我之所以用内战与危机作全书的主题,是因为在这十年中国民党各派势力之间、国共两党之间发生了太多的冲突与战争;而自1928年济南惨案始,日本也一次又一次对中国实施了公的外交压迫和军事侵,并不止一次地在中国领土上引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七卷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七卷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王奇生

已完结· 37.21万

《中国近代通史》十卷中,以本卷时间短,前后不过三年多的时间。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历史风云变幻之急剧,为百年中国所罕见。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老革命党国民党与成立仅三年的新革命党共产党,携手合作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与晚清由单一党派主导革命不同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激变为多个党派的共同诉求。革命由过去的“一党独革”发展成为“多党竞革”的局面。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日]佐藤慎一

已完结· 19.96万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和精神世界为主要课题。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对外关系由朝贡体制转换为条约体制,而且面临着被瓜分的威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王朝体制到共和体制转换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动和社会变动,其规模之深广是不难想象的。生活在这种激荡的旋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是如何认识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想使中国如何变化,是《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所要解决的主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凝练的笔法、独特的视角,分别从“万国公法观的变化”、“法国革命观的变化”、“体制选择”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的转换过程,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心路历程。

中国近代通史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中国近代通史 第四卷 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马勇

已完结· 40.30万

本书为《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如书名所示,内容涵盖《马关条约》签订后至《辛丑条约》签订止。按照传统界定,这个时期是近代史上三大高潮中的两个高潮,也是八大事件中的两个事件即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这两个事件在近代中国历史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一直受到学者重视,新资料的发现不能说没有,但基本上已经很难,各种观也差不多被学者说尽。本卷能够做的,就是立足新时代新感受,重新体会那个时代,重新认识那些人,重新审视那些事,尽量减少非历史主义的干扰,尽量呈现历史细节。

中国近代文学的文体变革

中国近代文学的文体变革

王士军

已完结· 8.79万

这部书稿是士军的博士论文。虽然在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上,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其间一定有一个变革期。近代文学的变革是多方面的,其中文体的变革尤为明显与突出。士军的论文在总体上探究近代文学文体格局秩序重组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小说、诗歌及散文这几种主要文体的变革情况,可谓言之有物,对于近代文学研究是有切实意义的。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全6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全6卷)

江苏人民出版社

已完结· 136.08万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梁远

已完结· 16.86万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经历一个城市化过程,而“城市病”出现及蔓延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避免“城市病”的“侵袭”,这是当今几乎所有后发展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很好地总结出了英国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其现实意义很强,它对于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病”治理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姜涛,卞修跃

已完结· 45.89万

本卷题为《近代中国的开端》,按时间顺序实际上是全书的卷,在《中国近代通史》序列中属于第二卷,主要写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在本卷始的时候,统治中国的清王朝虽然有过昔日的辉煌,但早已从其*跌落下来,带着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逐步走向自己的反面。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所发动的力图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战争的起因是毒品鸦片。英国在其扩大对华贸易的努力一再失败后,转而行可耻的鸦片贸易乃至鸦片走私以牟取巨额利润,并毒害中国人民。清政府针锋相对,从加强对鸦片的管制始,而严禁鸦片口,终发展为全面的禁烟运动。不知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战争为何物的东方老大帝国根本不是世界上个资本主义强国的对手。鸦片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和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