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一个中学校长的烦恼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让你人际烦恼一扫光的社交心理学

牧之

已完结· 18.65万

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学霸

林中路

已完结· 209.46万

你渴望知识嘛?不,我渴望力量!“当你达到知识的巅峰时,无论什么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我要为华夏崛起而读书”

每天一个历史趣味常识:有关中国历史的500个问题

每天一个历史趣味常识:有关中国历史的500个问题

李睿

已完结· 32.90万

一本书,让你通晓古今,乐知天下。 这是一本浓缩历史知识精粹的智慧趣典,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它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别致的形式,轻松活泼的语言,将中国历史上500多个趣闻谜事娓娓道来,并对这些趣闻谜事背后的真相与问题,作了精辟里的分析和解笞,又配以大量直观形象的精美插图,让历史的精彩绝不被你错过。

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赵晓军

已完结· 12.24万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本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奥】茨威格

已完结· 21.38万

一本写给每个人的爱情之书,精准呈现陌生女人深入骨髓的唯美暗恋情愫,隐晦、热情、炽烈的心理情绪。 其文笔清丽细腻,于无声之中见炽热之情,于行文之中显悲切之意。写尽一个女人在生命尽头的炽热告白,诉说暗恋的唯美、哀婉与决绝。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

【奥】茨威格

已完结· 15.18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封信的形式把一个女人的一生的情感历程展示的淋漓尽致,整封信都是女人的内心独白。描述了一个女人与一位作家之间长达十八年的恋情,令人读后百感交集。这也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一部茨威格的作品。

一个女人的成长

一个女人的成长

薇薇夫人

已完结· 8.91万

《一个女人的成长》以春、夏、秋、冬为序,描绘了女人一生完整的成长历程,让勇于修炼、不断成长的你,充满信心与力量,活出更好的自己。在《一个女人的成长》中,薇薇夫人以合情入理的建议,冷静温暖的笔调,引导女性朋友不断成长、成熟,悦纳自己的身份,自主地选择愿意扮演的生命角色,而且越做越好。

多元智能教学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多元智能教学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英)迈克·福里萨姆

已完结· 2.24万

详细介绍了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与学习有关的八种智能 以概念解释 具体教学法解析的形式,帮助教师运用八种智能进行教学设计并提出有创意的课堂问题解决方案 以个性的、有效的教学为目标,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张维为

已完结· 15.34万

谈中国崛起,有国际比较才有说服力。谈中国崛起,有理念支撑才有生命力。谈中国崛起,有逻辑分析才有深入力。20来年,张维为教授走访了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走来,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悟。他亲眼目睹了不同国家命运的跌宕起伏,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许多触动和震撼。“中国三部曲”整合了张维为近年来的代表作《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是建设中国话语的尝试,也就是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评论中国和世界,来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激发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研究,为中国全面超越西方、超越西方模式和话语作出中国人的贡献。《中国震撼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阎云翔

已完结· 13.78万

《礼物的流动》是阎云翔根据其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专著,主要关注了人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研究问题,即礼物交换。作者在黑龙江省一个农村生活了七年,并为撰写本书又两度回访。通过参与观察、深描等人类学方法,关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意义。阎云翔在更新了传统人类学关于该问题的经典解释理论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制度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

【美】阎云翔

已完结· 14.28万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美】拉姆·达斯

已完结· 9.12万

终有一天,你我都会步入荆棘之地,与疼痛和行动不便为伴。所以,大家都该看看这本书,看一看真正的衰老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又该如何应对。 作者拉姆·达斯原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后赴印度修行数十年,其著作《活在当下》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心灵意识。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陪伴临终者,帮助他们面对老去和死亡。但直到2001年,他自己身患中风,才真正感受到“老”的含义,开始关注随年龄而来的痛苦和脆弱,于是有了这本《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在书中,他讲述了大多数普通人在艰难的老年生活中沉淀智慧、创造美好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

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

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

赵晓璃

已完结· 16.16万

这本书是关于工作与人生的方法论。这里没有不切实际的想象,也没有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从一个又一个真实的职业咨询案例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和经验。书中汇聚了一些常见的职业问题: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如何保持足够的专注力,在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如何迅速走出新手期,成长为老手甚至专家?职场中,如何建立自己的优势?如何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理性的职场人?本书以职场故事的形式讲述职场中的各类困境,提出对应的工作技巧和职业规划策略,从而帮助读者迅速走出职场困境,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为创新而生:一个新型科研机构的成长DNA解密

为创新而生:一个新型科研机构的成长DNA解密

杨柳纯

已完结· 16.74万

本书首次系统解密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成长基因,讲述这个新型科研平台如何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迅速崛起为国际科研人才高地,以及有“人才伯乐”美誉的院长樊建平如何识人、用人,又如何凝聚高端人才,积极探索科研体制创新。随着作者的笔触,读者还将了解该院下一步进军源头创新的路径以及制度改革对科研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程实

已完结· 13.07万

本书以“不端着”的姿态为大众解读平凡生活中的琐事、被津津乐道的社会热点和变幻莫测的经济世界。它希望实现的不是传递更多的信息和观点,而是启发读者用经济学的思维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并最终把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大众。

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

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

濮兰德

已完结· 16.48万

慈禧太后,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她从“辛酉政变”到逝世,总揽同治、光绪两朝军政大权长达47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长的女人。其一生,接楔着中国近代*风云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历史将慈禧太后推上了前台,在深刻而无奈的现实面前,她别无选择。 本书以外国人的视角细致剖析了慈禧太后主导的全部重大政治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末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哀情时代,真实又生动地刻画出慈禧矛盾的性格和坎坷的一生。

你们中国好有趣:一个德国人的中国印象

你们中国好有趣:一个德国人的中国印象

(德)Manfred Görk

已完结· 7.80万

2008年他次来到中国,从此他就无法忘记这个国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走遍了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点滴,其中一部分已经通过YouTube视频发布。现在,通过写作“印象中国 - 一个德国旅行者的观察”一书,他以文字的形式为读者们呈现印象浩海中的一部分。

绘画心理学:一张画就能发现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

绘画心理学:一张画就能发现潜伏在身体里的另一个你

一沙

已完结· 12.35万

“房树人绘画测验”,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主要是围绕Tree、House、Person这三个元素展开的,所以又被简称为THP。 当我们拿起笔,在纸上画出最简单的“房、树、人”三种元素后,再对照书中的解析,就能清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想了解真实的自己?想知道身边人的真实想法?想看看潜在在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不能说的秘密?翻开这本书吧!

赋能:成长进阶的路上并不烦恼

赋能:成长进阶的路上并不烦恼

DISC双证班社群

已完结· 13.11万

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无论是身处职场,还是面对生活;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师表;无论是人际相处,还是自我突破……我们都经历着成长的喜悦,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本书以“为成长赋能”为主题,以DISC行为风格理论为基础,邀请DISC双证班优秀毕业生撰写,分为初入职场、职场精进、生活经营、科学教育、潜能开发这5篇内容,共21篇文章。希望通过作者的启发,帮助读者更从容地应对工作和生活,更融洽地与人相处,更多地发现自己的才华,在成长进阶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本书的读者对象为追求个人成长与价值,乐于探索自我的人们,包括初入职场的新人,在职场发展中遇到困惑的职业人士,希望拥有新理念的家长与教师,希望更好经营生活

我们中的一个

我们中的一个

【挪威】奥斯娜·塞厄斯塔(AsneSeierstad);钱思文译

已完结· 32.70万

《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十佳作品 同名纪录片入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 2011年7月22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挪威奥斯陆中心的首相办公室外引爆了一颗汽车炸弹,接着又前往附近的于特岛大肆开枪射击,受害人大部分是挪威工党青年营的参与者。《我们中的一个》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挪 威于特岛枪击案的全过程,透过三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讲述了这恐怖的一天及其余波。布雷维克为何能够仅凭一己之力犯下这起震惊全欧洲的罪行?一个以和平和繁荣著称的国家又将如何应对如此大规模袭击的事实?面对巨大的伤害和创痛,幸存者要如何坚守对文明的信念? 本书是挪威知名战地记者奥斯娜•塞厄斯塔第一次把视线转向自己的国家,通过多方视角的交织叙述,对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的过程进行了还原和追索,也对一个高福利国家如何应对本土增长的暴力事件提出了有力的质询。作者的笔触冷静、客观,以不同于普通非虚构作品的细腻笔触,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惨痛的悲剧之一。 - 本书入选2015年《纽约时报书评》、NPR、《卫报》、《出版人周刊》年度十佳图书,并入围2016年纽约公共图书馆海伦伯恩斯坦杰出新闻图书奖决选作品。2018年,同名改编纪录片入围柏林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

茨威格 著,柳如菲译

已完结· 15.17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ISBN:9787542935007,作者:(奥)茨威格(Zweig,S.) 著

一调一侃,心情无烦恼(中文版)

一调一侃,心情无烦恼(中文版)

刘夏

已完结· 14.92万

预见:中国信息社会的下一个十年

预见:中国信息社会的下一个十年

信息社会50人论坛编

已完结· 19.25万

赋能:成长进阶的路上并不烦恼

赋能:成长进阶的路上并不烦恼

DISC双证班社群

已完结· 26.60万

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释若

已完结· 19.43万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使用知识. 本书为个体在数字化时代做好知识管理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掌握知识管理底层逻辑,让软件适配成长思维,将知识变为常识和智慧,让你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知识管理高手! 阅读本书,有助于—— ·轻松管理海量知识,让知识变成自己的财富;在知识获取、存储、分类、连接、调度和复用方面更胜一筹; ·形成个人知识网络,拥抱创新、精进、专业和开放,横向拓展知识边界,纵向提升认知高度和强化认知深度; ·学会操作运用 Obsidian、浮墨笔记 ( flomo )思源笔记、Anki 等软件,实现知识智能管理。 本书适合学生、上班族、创业者,以及各类知识管理人员阅读,有助于读者洞见知识价值、培育实践智慧、实现持续创新。

顺德40年: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县域发展样板

顺德40年: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县域发展样板

陈春花等

已完结· 20.72万

学会说不:成为一个坚定果敢的人(原书第2版)

学会说不:成为一个坚定果敢的人(原书第2版)

(英)苏·哈德菲尔德(Sue Hadfield),(英)吉尔·哈

已完结

第一个裱花蛋糕:给初学者的方法和窍门

第一个裱花蛋糕:给初学者的方法和窍门

张伟珊 著

已完结· 2.78万

一个老千的忏悔录

一个老千的忏悔录

慕思杭

已完结· 188.36万

你知道赌局吗?就是那种让你输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赌局。那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输么?因为你只能看到赌局,却看不到赌局背后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有这样一种人,为了赌局而活,他们是所有赌徒的噩梦,也是赌局上的修罗,这种人叫老千。珍爱家庭,远离赌博,身经百战的赌场老千为你揭秘赌桌背后不为人知的黑暗面,带你进入老千江湖的爱恨情仇……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梁晓声

已完结· 20.79万

本书是一部纪实性的长篇小说,真实再现了“文章”那个令人伤心、痛苦而又荒唐的特殊年代,表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中对人的灵魂的自我叩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