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粒儿不孤独:伴自闭儿成长的悟与行
刘亚萍
已完结· 11.41万字
本书内容丰富,感情细腻,文字温暖有力。在本书中,作者没有过多强调自己自闭症研究人员的身份,而更多地以自闭儿妈妈的本真带领我们去体会她和米粒儿一路跨越的艰难险阻。作者强调自闭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立于社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让孩子具备爱的能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在育儿中,我们也应区别“障碍”与“个性”,让孩子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与社会和谐共处。
刘亚萍
已完结· 11.41万字
本书内容丰富,感情细腻,文字温暖有力。在本书中,作者没有过多强调自己自闭症研究人员的身份,而更多地以自闭儿妈妈的本真带领我们去体会她和米粒儿一路跨越的艰难险阻。作者强调自闭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立于社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让孩子具备爱的能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在育儿中,我们也应区别“障碍”与“个性”,让孩子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与社会和谐共处。
王婧怡;唐亚微
已完结· 14.73万字
叔本华在《自然界中的意志》的开篇引用了普罗米修斯这样一句话:“我在思想的编织机上编织我的织物,他们认为根本不值一顾,显然,一切都有待时日。” 任何对于叔本华经历有所了解的人就会发现,这句话真的是贴切地表述了叔本华的一生。
梅花三烙
已完结· 147.69万字
“绘犯罪心理画像,解案发现场密码。” 颇有天赋才能的犯罪分析师南宫浩,可以掌控人心的心理医生左藤,身经百战的刑警队长洪秀一,因为一起连环杀人案件聚集在一起,组建近乎完美的黄金团队。 嗜血杀人狂、变态蜘蛛人、炸弹狂徒、复仇科学家…… 伴随着一个一个诡异恐怖的案件被解决,他们才发现事情在刚刚开始。 人心的险恶、道德的沦丧,犯罪的大门向世人敞开,一幕幕真实的、波云诡谲的案件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不合理的真相被掩埋在迷雾之下,正义必将照亮前方。
张畅
已完结· 21.15万字
我们必须到名利场上打拼、有时候不得不放下原以为很重要的东西,比如尊严和自由。我们或许会面临更多艰难的抉择,会结婚生子、每天不得不惦记着柴米油盐。或许会承担对病痛和死亡的恐惧……在这之前,我们至少要克服因为年轻和无知造成的恐惧,通过文学和反思,过一次属于自己的诗意的生活。 因为,除了我们现实的这个世界,我们应该为自己争取一片诗意的世界,用来寄存我们早已忘记的梦想。
泠叶
已完结· 59.79万字
进入高中的第一天便被同班同学盯上企图杀害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诺夏与三位姐姐的日常生活从此被扰乱了,但惊险之余却又添上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欢乐色彩。 奇幻的校园生活,令人憧憬的恋爱故事,在不断的经历当中,诺夏也慢慢变得成熟可靠起来,会发展成为怎样的故事呢……
赵辉
已完结· 9.41万字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本科学院,凭借十余年来与国(境)外大学的合作、交流,历经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建构了有利于人才能力培养、适合地方高校生源特点的教学管理机制。 多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成长为商界骨干。本书是部分优秀校友访谈录,读者从中可以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拼搏事迹、成长的足迹及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回忆与感悟,访谈录的字里行间也蕴含着他们对在校学弟、学妹们的希望与祝愿。
[美]约翰·麦克菲
已完结· 11.75万字
美国,1960年代。 “如果要去荒原,你会与谁同行?” “戴维•布劳尔。” 戴维•布劳尔,美国《荒原法案》主要推手,塞拉俱乐部执行董事,地球之友创始人。他是同行眼中“荒原保护的代言人”。 在布劳尔担任执行董事期间,塞拉俱乐部的会员从七千增长到七万七千人。在他的领导下,俱乐部影响着美国有关土地、海洋和大气利用方面的立法。对于美国垦务局而言,布劳尔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他以一己之力,将大峡谷中两大水坝的建设至少推迟了两代人的时间,并有可能永远都造不起来。 这本书记录的是布劳尔的三次荒原之旅。与布劳尔同行的分别是: 查尔斯•弗雷泽,“美国最顶级的两位地产开发商之一”,自认为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他觉得很多所谓的环境保护分子,其实是环境保存分子。 查尔斯•帕克,美国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他认为,“如果在白宫底下发现铜矿,那么白宫就该移走”。 弗洛伊德•多米尼,美国垦务局局长,职业生涯的目标是有一天能建造两百米高的大坝。他觉得“大自然毫无恻隐之心”,而布劳尔“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保存主义者”。 三场旅行,一个时代的声音。危机与变革、环境与发展、争执与妥协,所有这一切,都将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我们,是否
奇迹
连载中
2035年,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山融化,与此同时出现的,是远古未知的病毒入侵,全世界的动植物感染并死亡,死亡率高达9成,但与此同时,存活下来与病毒共生的人类发现得到了进化,这对这个世界来说,一场末位淘汰的游戏开始了。
飘飘麦
连载中
原灵大陆上,有着神留下的遗迹,传说,可以在神之遗迹中获得力量。人族、兽族不断追寻着神之遗迹的力量。衰仔少年欧得在小镇过着打工生活,再一次不小心打翻了一碗面倒在了一个热血少年头上,就此结识了这位热血青年,之后发生一系列事后,衰仔决定勇敢的踏出这片舒适区,跟着热血少年一起去寻找神之遗迹。
(英)诺瑞娜·赫兹(NoreenaHertz) 著
已完结· 18.27万字
人们正变得越来越孤独,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大家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而西方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与年轻人失业,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的缩减让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城市化、全球化、社交网络的普及缩减了人类的物理距离,却让我们彼此更加原子化,让我们失去归属感。少子老龄化、不婚化,让单身经济变得更为普遍,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独自面对生命中的艰难时刻。 孤独感的蔓延不但损害了我们的健康,也给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书作者从城市化、贫富差距、科技巨头的商业模式、智能手机改变人们交流的方式、经济的长期低迷等角度入手,试图回答西方孤独问题的成因及其经济影响,并讨论了假如这样的趋势推进下去,未来将会变成怎样?我们会进入一个像《黑客帝国》中那样被机器圈养的社会吗?在近未来我们最好的朋友会只是搭载了情感组块的人工智能软件吗?或者我们需要为友谊、陪伴、情感这些我们本质的需求付费吗? 作者不希望这样的不堪未来成真,所以她也在本书中竭尽全力探讨解决的途径,探讨个体、社会、社群如何面对孤独经济的未来。
(英)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Storr) 著
已完结· 12.99万字
凯西·沃默(CaseyVormer) 著
已完结
麦子奇
已完结· 8.26万字
《恰到好处的孤独》收录的文章写于不同时期,可能是散文,可能是杂文,也可能是小说,有些可能是真实的事情,有些可能是我做的梦,我的幻想。但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一个趋向于内心的人来说,都是真实的,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嗯,我就是想要好好看看自己,想知道自己与世界是如何相处的,我想要自己所理解的生活是怎样的。如果你对一个孤独者的生活和臆想有兴趣,并且不嫌啰嗦的话,不妨一看,希望这些文字能带给你一些好的感受。
林少华
已完结· 14.88万字
“较之家国情怀的大孤独,小孤独大约是我们的宿命。”林少华先生以村上文学中特有的“小孤独”为切入点,首次条分缕析他的“翻译之道”和“文学之道”。在徐徐展开美丽的文学风景中,本书直击当下年轻人不羁的自由灵魂——真实面对深植心中的那份“小孤独”——享受孤独并且从中获得力量!诚如村上春树所言:“在这里,孤独不需要慰藉,因为孤独本身即是慰藉。”
鹿小酒
已完结· 129.66万字
婚期三年,人人皆知他们婚姻不睦。从一开始,陆晚风就知道,顾林生并不爱她。一次手术发生意外,她惨遭撤职,他却如同天降闯进她的世界,“晚风,我可以养你一辈子。”看似深情的桎梏里,却隐藏着惊天秘密,她被卷入一个又一个的旋窝当中。某天,陆晚风终于忍无可忍,丢出一纸离婚协议,谁料——男人冷言,“再敢提离婚,我保证让你后悔。”
张清华,曹霞
已完结· 35.59万字
《看莫言 朋友、专家、同行眼中的诺奖得主》讲述张艺谋、大江健三郎、余华、刘再复、从维熙、何镇邦、叶开、李敬泽、王尧、帕慕克、基兰德雷达、李洁非、季红真、朱向前、孟悦、陈晓明、孙郁、张柠、谢有顺、邱华栋、张新颖眼中的莫言,由权威解读莫言的代表作。
夏昆
已完结· 12.97万字
书中解读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四十多位诗人的代表作,作者把诗词放回历史的大背景下去品读,以唐诗发展的轨迹为线索,突破传统,结合音乐、电影等审美方式对唐诗进行知识性解读;又从诗人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写作缘起及影响等角度,对他们进行客观而不失趣味的介绍。
叶舟
已完结· 9.09万字
叔本华,德国伟大的哲学家,用意志主义哲学开创西方现代哲学的灵魂人物,一生致力于对人生问题的研究。 《恰到好处的孤独:每天读点叔本华》,结合当代人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将叔本华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有针对性地来解读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幸与问题,借伟人的思想来解决当代生活中的坎坷,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尽量过得幸福快乐。
陈琅语
已完结· 11.49万字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很多人沉浸在她笔下的故事中无法自拔,却经常忽略了一个真实的张爱玲。从繁华之巅到跌落凡间后的颓唐,她始终如一朵孤傲的海上花,傲然于世。她的一生华丽而苍凉,精彩而落寞。本书用翔实的考证、凄美的文字高度还原了这个民国*奇女子的一生,剖析她的内心世界,将独属于她的传奇一一呈现。
(美)斯坦利·罗森伯格
已完结· 14.41万字
本书的主题“身心治愈”,本书作者是世界知名的身体治疗师,作者将自己丰富的身体治疗案例的经验总结,浓缩为一本难得的身心治愈书,可为所有深陷身心困扰的人提供帮助。 本书是“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应用,和中国的中医治愈、印度的瑜伽治愈应用类似,是基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并为所有人提供身心治愈新思路和新方法的一本好书。
徐达斯
已完结· 40.81万字
本书旨在探索世界诸文明包括华夏文明的根源,凭借史前灵知体系(包括灵知义理、灵知神话、灵知美术、灵知天文、灵知地理、灵知建筑等),以及考古学、文字学、文献学、神话学的*成果,以三重证据法(一种新式论证法),提出史前雅利安超级文明圈的假设,并尝试破解一系列文明史上的千古谜题,比如金字塔、三星堆、良渚神徽,等等。
【美】科里·佛洛伊德
已完结· 10.33万字
始终无法走进亲密关系;总是离不开错的人;暴食厌食;幸福感降低;沉溺空想;思考能力减弱……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上状况,那也许是因为你太孤独,患上了“情感饥渴”症。现代科技发达,网络似乎联通了全世界,但人们的“情感饥渴”状态却越来越严重。这种“情感饥渴”不仅会影响人的躯体和心理,更会对人的认知和社交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改变这种境况?情感沟通专家科里·弗洛伊德(Kory Floyd)博士在本书中给出了详尽的答案。他详细介绍了孤独的成因,并提供了疗愈情感饥渴的六种策略。帮助读者改善人际交流方式,改善成瘾行为,远离有毒的感情,更好地寻找爱,获得爱,*终走出孤独,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阿姨有糖
连载中· 4.10万字
丧尸末日,林桃昏昏沉沉从床上爬起来,发现自己竟是一个因为失恋躲在家里哭了一个星期而错过大撤离的小可怜,城市已经被钢铁之墙封锁,拉开窗帘,窗外已经是丧尸之国······ 严寒末日,林桃发现自己竟已经把所有物资都送给了暗恋对象以及暗恋对象的爱人,而下一个寒潮预警已经来临······ 饥荒末日,林桃发现自己正蹲在地摊前,手里已经送出去的玉珠是空间宝物,里面有山有水有灵田······ 高温末日,竟因早恋记过而被驱逐出人类避难所? 洪水末日,小皮艇只能再载一个人,自己上还是爱人上? 以上暂定,预计还有沙尘暴、基因突变、异时空重叠、魔兽入侵、寄生虫、极端气候待选,不一定与文案一致。
徐达斯
已完结· 17.55万字
本书旨在探索世界诸文明包括华夏文明的根源,凭借史前灵知体系(包括灵知义理、灵知神话、灵知美术、灵知天文、灵知地理、灵知建筑等),以及考古学、文字学、文献学、神话学的最新成果,以三重证据法(一种新式论证法),提出史前雅利安超级文明圈的假设,并尝试破解一系列文明史上的千古谜题,比如金字塔、三星堆、良渚神徽,等等。
周作人
已完结· 11.38万字
周作人的散文充满对生活本身趣味的捕捉与凝视,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独一无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文章属于非常耐看的一类,声名远远高于同代的作家,学问力度毫不逊于鲁迅。本书收入周作人《娱园》《苦雨》《乌篷船》等多篇经典散文、随笔、杂谈,篇篇精美。他写初恋、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凡是需要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来,平和,淡泊,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徐达斯
已完结· 21.03万字
本书旨在探索世界诸文明包括华夏文明的根源,凭借史前灵知体系(包括灵知义理、灵知神话、灵知美术、灵知天文、灵知地理、灵知建筑等),以及考古学、文字学、文献学、神话学的最新成果,以三重证据法(一种新式论证法),提出史前雅利安超级文明圈的假设,并尝试破解一系列文明史上的千古谜题,比如金字塔、三星堆、良渚神徽,等等。
弋舟
已完结· 10.22万字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是弋舟完成于2014年的非虚构作品,作者通过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寻访了数十位生活在乡间和城市的孤寡老人,记录了他们独居的生活状态,最终形成了十万余字的采访成稿。
萧红
已完结· 1580字
孤独的生活
钟连城
已完结· 19.90万字
一个出生在大山腹地的山民,小时候,他听村中老人讲,在二百多里的山外有一座古老的都梁城,那里车水马龙、市肆繁荣、游人如鲫……张世煌从此立下志向,这辈子一定要去都梁看看,才不枉度此生。
李展鹏
连载中· 4.37万字
二流大学的废材学生,身患怪疾,却死而复生,激活潜能,具备穿梭异时空的能力。 从此开启拯救自我,拯救人类的征途。 地下生物,云层生物,神秘的易经文明,鲜卑后人,古蟒国,绿城,不死的秦始皇,,,众多邪恶势力觊觎人族,最后时刻,主人公与来自三个时空的自我合体,毁灭外魔的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