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中的崛起:日本商业的突围与重生
陈伟
已完结· 13.86万字
本书以日本经济的两次危机——二战战败后和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危机之后——为时间点,描述了日本二战之后商业崛起的历程,也记录了泡沫经济崩塌之后,日本企业家的自我救赎。在日本近代化之后为悲壮的这两次变革中,企业家们在废墟中重建,在绝望中徘徊,然后选择向前走。 日本企业家对于造物的坚守,使得他们致力于对极致的追求,他们当然也有缺憾,但值得记忆。可以说,他们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拯救了日本的经济。
陈伟
已完结· 13.86万字
本书以日本经济的两次危机——二战战败后和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危机之后——为时间点,描述了日本二战之后商业崛起的历程,也记录了泡沫经济崩塌之后,日本企业家的自我救赎。在日本近代化之后为悲壮的这两次变革中,企业家们在废墟中重建,在绝望中徘徊,然后选择向前走。 日本企业家对于造物的坚守,使得他们致力于对极致的追求,他们当然也有缺憾,但值得记忆。可以说,他们用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拯救了日本的经济。
万斯白
已完结· 14.64万字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书中痛斥日本所谓“文化”及日本在华的野蛮举动,揭批了日本毒害中国人的种种细节,如“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整个东北到处充满了“毒气”,东三省各大城市无一处街道不开鸦片烟馆,借此毒害中国人的身体及精神,攫取中国的财富。这些细节让当今的读者深刻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的丑恶形象,并了解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野心。本书出版后,作者受到日本军方的痛恨,并在数年后的1943年,被日军杀害于马尼拉。
佚名
已完结· 10.80万字
蒋丰
已完结· 15.48万字
《日本的细节》是著名学者蒋丰的全新力作。作者旅日三十年,经过悉心观察、思考,通过上千个细节,为我们呈现一个全新视角下的日本。书中内容涵盖城市、居住、工业制造、公共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深层次,以全新的方式,体现日本的创新细节、匠心精神、人性关怀、教育理念、社会文明等,比如,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新干线和地铁可以不安检、井盖可以成为艺术藏品、日本人地震来临时可以不逃生、房子可以防雾霾还能住200年等,并分析细节产生的原因,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日本的文化内核。
杨红林
已完结· 11.06万字
本书讲述了一名日本间谍岛崎役治借民间摄影师之名,从1924年到1938年在中国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民情和民族问题的情报刺探与搜集的间谍活动。
【美】加勒特·哈丁
已完结· 2.67万字
《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作者提出了著名的“公地的悲剧”论断:“以公共利益为代价的个人获利”使村庄的公地牧场被过度放牧,因为每个牧人都想放养更多的牲口,过度放牧的结果由所有牧人承担,而增加牲口的利益则为个体牧人所有。这一“公地的悲剧”适用于全球的生态问题,“长期以来施行的污染一个地方然后迁往他处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人类的存在已经遍及地球,无处可逃。因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控制人口数量。
小川未明等
已完结· 10.33万字
《日本的童话》是一本日本经典童话故事精选集。以"美好、奇幻"的名家名篇为选篇标准,收录小川未明、新美南吉、宫泽贤治三位皆有"日本安徒生"盛名的著名童话大师的作品,包括《红蜡烛和美人鱼》《月夜与眼镜》《去年的树》《小狐狸阿权》等经典篇目。本书蕴涵着美德、智慧、想象与日本美学,充满天马行空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凝聚了日本历代童话大师们的思想结晶和心血,这些作品滋养了无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为一代代的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能带给读者阅读的乐趣和对美好的向往。
(日)芥川龙之介著;赵玉皎译
已完结· 16.72万字
本书不仅收录了《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河童》等最广为人知的经典名篇,同时精选了《英雄之器》《南京的基督》《丝女手记》《枯野抄》等国内罕见译作,共28篇。由黑泽明执导的《罗生门》,现已成日本经典电影之一,其原著正是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和《罗生门》。 故事之所以可以流传百年,往往因为它超越了时间。芥川龙之介就像你身边那位高冷的同学、孤傲的同事,看似不合群,却唯有他最懂人心。每个短篇,读完最多不过十几分钟,却如走马灯一样,呈现了从大人物到小市民的良心、感觉、神经、趣味……芥川的小说没有难懂的情结和架构,也不渲染社会环境,而是专注展现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谋篇布局,极尽巧思。人生中每一个隐秘不足外道的心思,或蠢蠢欲动,或幻灭怀疑,一百多年前的芥川龙之介,早就看破。
胡炜权
已完结· 13.61万字
日本的天皇制,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长的君主制度,从日本神话时代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天皇制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谜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对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本书梳理了与天皇和天皇制相关的70个问题,共分10章,向读者详解有关天皇和天皇制的各种谜题。前4章主要阐述与天皇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概说天皇的历史与天皇制的发展脉络;后6章则从天皇的宗教与仪式、思想、艺能与学问、日常生活、形象、家族等各个方面,解答人们对日本天皇日常生活的疑问。
(日) 斋藤茂男
已完结· 12.30万字
“我和我丈夫,就像坐了两个不同的升降电梯,他一直向上,而我一直向下,就这样错开了……” 看似光鲜的幸福家庭背后,却是无尽的寂寞和空虚。这些日本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凡主妇,她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速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痛苦,这痛苦里有无尽的等待、无助的寂寞,还有无能为力的忍受。不想在临终时为“我这一辈子都在干吗?”而懊恼,试图活出自己的妻子们,她们的“革命”是否能成功呢? 本书不仅描写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业社会问题,还引入了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分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几位采访对象婚姻危机的成因,包括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
(日)三枝匡
已完结· 17.56万字
本书是被誉为“全球制造业后盾”、世界精密机械制造龙头企业MISUMI的三枝匡讲述自己如何利用13年时间将创业四十年、销售额500 亿日元的上市公司扩大为年销售超2000 亿日元的企业的故事,详细描述了他在米思米各部门进行的国际战略和生产革新、运营改革等的实践过程。描述了该公司经历了怎样的失败与成功,终实现了整个组织宛如重生、堪称“公司改造”的大变身。为企业经营人才向“专业经营者”提供经验借鉴,也让有些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重新思考自己公司的经营和战略。
【日】都留重人
已完结· 15.53万字
本书是理解日本战后40余年里从废墟、腾飞到停滞的不可错失的参考书,本书出版后,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日本从战败废墟中凤凰涅槃般崛起的最好历史记录。文字不多却极其犀利。都留重人先生掌握资料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且书中增加了他本人的实践经验和政治思考。”
涂丰恩
已完结· 10.33万字
为什么日本会成为今天的日本? 面对急遽变化的国际局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成熟的眼光,重新认识这个熟悉的国家、陌生的历史。 ◇ 采取“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为何独厚荷兰人,又如何与世界互动? ◇“黑船”来袭,让天皇成为权力中心,组成新的大一统国家? ◇ 迈入现代的日本,如何用蛮横手段将北海道、琉球纳入国土? ◇ 关东大地震,创造出现代东京,却点燃了日本、韩国之间的仇恨? ◇ 铁路的发展,建构了日本井然有序的社会纪律? ◇ 看似平和的日本社会,也经历过躁动不安的年代,发生大规模的社会抗争?
(美)柯博文
已完结· 23.00万字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
【日】古川隆久
已完结· 16.28万字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战争过后,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日本的昭和时代充满了激变,国家在战前一步步迈向战时体制,在战时树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初期饱受饥饿与贫困之苦,然后迎来奇迹般的经济复兴。那是日本遭遇挫败又重新奋起的时代。日本大学教授古川隆久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大众文化的广泛视角,遵循战前、战时、战后的时间维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轻松俯瞰昭和时代的历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它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这是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单手出拳抄兜男
连载中· 5604字
日本排放核污水的第三年人类濒临灭绝,都在核辐射的影响下痛苦死去,吴西却重生到了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前一天,还获得了系统,那么重活一回的他会怎么做呢?
(美)本尼迪克特
已完结· 28.99万字
在美国曾竭尽全力与之战斗过的对手中,日本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对手。我们要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思维方式与行动标准来面对如此特殊的一个强敌。相比于之前1905年与沙俄作战的情况,我们这次的对手同样是一个全副武装、训练有素的民族,它们对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来说,都可以称之为“异类”。
傅高义
已完结· 7439字
傅高义为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日本和中国研究专家。《日本*》自出版以来在美国、日本畅销,新加坡政府甚至把它列为部长和高级官员的书。书中作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从公民教育、社会福利、犯罪率控制、政治体制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发展的原因。作者对日本制度的优秀方面进行了赞扬,但也没有忽视其缺陷。正如副标题“对美国的启示”所示,本书着重强调了日本制度值得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
叁觉
连载中· 1.07万字
统御九千个宇宙位面的,始源界主宰,守护使青岩大人偷袭了我。 就为了用他毕生的修为改造我,让我在昏迷中脱胎换骨。 让我在昏迷中开劈出识海异空间,拥有只手可毁星河系得伟力。 就为了把他毕生积蓄得功德转给我,让我在懵懂中成为统御九千个宇宙位面的始源界中, 实力、财力、权力排位的、二号人物。
江苏人民出版社
已完结· 136.08万字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陈漱渝
已完结· 38.70万字
本书为资深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的自述文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回顾自己的一生。本书的前两版书名为《沙滩上的足迹》,此版为其增订版,更名为《我活在人间:陈漱渝的八十年》。“我活在人间”五字取自鲁迅《华盖集•题记》。
(美)朱利安·斯特里特
已完结· 14.36万字
百年前,一位美国青年来到了日本,开启了一段异国之旅。随着日本人移民美国后,美国本土公民产生了很多反感日本人的论调,大家对其民族评价多为负面,美国青年朱利安决定亲自到日本旅行,实地探看日本的本土风俗与人文,了解真实的日本是否与传言有所出入。在那里,他了解到了日本的本土文化,饮食、服饰、思维、女性、艺伎以及武士道等。书籍内容已经逾今百年,许多情景早已不同,但对比以观今,或以后世眼光品观前世,个中滋味,还需读者自己体会。
李凡
已完结· 24.61万字
日苏两国不仅是我国*主要的邻国,而且也是对我国影响*的两个邻国,研究日本的苏联政策对我国相关外交政策有重要意义。日本的中东政策,是其推行“政治大国”外交战略的突破口,日本许多带有政治性外交举动都首先出现于对中东外交政策上,对此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的外交政策,对我国指定相关外交政策有重要意义。
【日】中村航
已完结· 7.52万字
杨栋梁
已完结· 24.74万字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 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田庆立,程永明
已完结· 24.40万字
本文阐述了中日复交以来(1972—2010年)日本政界人士、经济界人士和普通国民的中国观的演进轨迹和发展特征。依循历史发展的脉络,集中对不同时期日本各界人士中居于主流的对华认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日本各界人士对华观的变迁与国际体系层次因素、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变化及中国国家实力的消长紧密关联。日本各界人士的对华认识在由冷战时代向后冷战时代演进的过程中,实现了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嬗变,经历了从“建设性接触”到“战略性防范”的变迁,对中国的定位逐步完成了由“友好伙伴”向“竞争对手”角色的界定。日本各界人士中国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竞相作用的“合力”结果。显然,就日本各界人士对中国的认知而言,往往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杨栋梁主编 王美平 宋志勇著
已完结· 20.75万字
甲午战争直至日本战败(1895—1945年),日本在中国不断深化的民族危机中,蔑视型中国观进一步固化,对于中国掀起的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等救亡图存运动,日本政界、军界乃至知识界的主流均否定其积极意义,甚至以表象为据反向理解各种革新运动会促使中国更为迅速地走向分裂与崩溃,坚持“中国亡国观”。由于持有此种认识的主体或直接位于决策地位制定政策,或处于决策周边提出议案,或置身于驻华使馆及军事机构提供相关情报,或活跃于言论界主导舆论,故“中国亡国观”通过各种渠道融入日本对华战略及决策的制度框架,并成为支配性观点,导致日本最终发动十五年侵华战争。
杨栋梁,赵德宇,向卿,郭丽
已完结· 17.83万字
自古以来,日本长期折服于中国的文治武功,然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随着内外形势的诸多变化,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知识界的中国认识基本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方向,这集中反映在儒学、国学、兰学三大学问体系中。由于“三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所倡精神各异,因而对中国的认识也表现为三种互相联系又相互龃龉的话语。源于三大知识体系的中国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概而观之,作为与中国儒家同根的日本儒者反映出实现日中两国文化平等的诉求;国学家们则基于民族主义对中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兰学家则在与西洋的对照中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重新定位。要而言之,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各种认识,都可以从“江户三学”中找到原型。
【日】新井一二三
已完结· 9.96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刘岳兵
已完结· 27.81万字
本书从详细解读日本外交史、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的相关原始资料出发,论述了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中国认识从臆测到实证、从同病相怜到蔑视轻侮以至于兵刃相向的发展过程。对幕末志士的中国认识、明治初期《中日修好条规》的交涉与签订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福泽谕吉以及为蔑视中国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各种言说、当时政界、军界及社会民众的相关历史事实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概述了这一历史时期日本中国观中殷鉴论、唇齿论、敌对论、亲善论等几种基本类型,并从总体上阐明了近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本书附录有比较详细的相关事项年表和田中梓都美的《近世至明治时期日本的台湾认识》专论,有助于把握这一时期日本中国认识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