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程实
已完结· 13.07万字
本书以“不端着”的姿态为大众解读平凡生活中的琐事、被津津乐道的社会热点和变幻莫测的经济世界。它希望实现的不是传递更多的信息和观点,而是启发读者用经济学的思维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并最终把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大众。
程实
已完结· 13.07万字
本书以“不端着”的姿态为大众解读平凡生活中的琐事、被津津乐道的社会热点和变幻莫测的经济世界。它希望实现的不是传递更多的信息和观点,而是启发读者用经济学的思维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并最终把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大众。
濮兰德
已完结· 16.48万字
慈禧太后,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她从“辛酉政变”到逝世,总揽同治、光绪两朝军政大权长达47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长的女人。其一生,接楔着中国近代*风云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历史将慈禧太后推上了前台,在深刻而无奈的现实面前,她别无选择。 本书以外国人的视角细致剖析了慈禧太后主导的全部重大政治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末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哀情时代,真实又生动地刻画出慈禧矛盾的性格和坎坷的一生。
程东升
已完结· 1.33万字
任正非认为,即使是身在工程师这个岗位,也要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江湖烟火
连载中· 1.58万字
唐勇是一名现代的建筑工程师,负责主持过十几个重大基建项目,是基建行业的一颗冉冉上升的明星,在一次特殊地质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穿越到明朝,身无分文的唐勇被迫无奈之下,开启了现代基建模式,房地产,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众眼花缭乱的骚操作,那是风骚至极,倾倒万千美少女,成为行业霸主!
(美)埃德蒙·刘(EdmondLau)
已完结· 13.66万字
本书总结出一个强大的框架——杠杆率,用来推断、分析工作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包含了一系列可落地且经过验证的策略作为框架的补充,读者可以立即应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工作成效。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提高成效的思维模式切入,第二部分深入探讨持续提升执行力并取得工作进展的关键策略,在第三部分作者转换角度,阐述了创造长期价值的方法。
(美)埃德蒙·刘(EdmondLau)
已完结· 13.66万字
本书总结出一个强大的框架——杠杆率,用来推断、分析工作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包含了一系列可落地且经过验证的策略作为框架的补充,读者可以立即应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工作成效。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提高成效的思维模式切入,第二部分深入探讨持续提升执行力并取得工作进展的关键策略,在第三部分作者转换角度,阐述了创造长期价值的方法。
施岚青,陈嵘 编著
已完结· 19.28万字
佚名
已完结· 10.75万字
王玉罡
已完结· 47.82万字
王军 石宇著
已完结· 60.52万字
胡双红
已完结· 50.96万字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组 田砾张瑾
已完结· 16.52万字
宋玉普
已完结· 77.23万字
憨爸,胡斌,叶展行
已完结· 1.82万字
憨爸,胡斌,叶展行
已完结· 1.08万字
郭劲
已完结· 9.50万字
我是工程师
已完结· 428.74万字
【日万更】工程师秦龙,某一天突然拥有了一个系统,可以接到万界任务的工程业务,第一个业务,竟然是修建秦始皇陵!
罗学蓬
已完结· 56.51万字
《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上下)》是一本纪实文学书,以众多苏联解秘档案(即朝鲜战争爆发前后以及战争斯间斯大林、金日成之间的来往电报、会议记录等)为依据,客观形象地披露出大量中、苏、朝三国领导层对朝鲜战争一系列决策的来龙去脉。还通过对众多战争亲历者的采访,揭示出战争的惨烈,带来的伤害,歌颂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怕艰苦,浴血战斗的崇高精神。
李睿
已完结· 32.90万字
一本书,让你通晓古今,乐知天下。 这是一本浓缩历史知识精粹的智慧趣典,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它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别致的形式,轻松活泼的语言,将中国历史上500多个趣闻谜事娓娓道来,并对这些趣闻谜事背后的真相与问题,作了精辟里的分析和解笞,又配以大量直观形象的精美插图,让历史的精彩绝不被你错过。
【奥】茨威格
已完结· 21.38万字
一本写给每个人的爱情之书,精准呈现陌生女人深入骨髓的唯美暗恋情愫,隐晦、热情、炽烈的心理情绪。 其文笔清丽细腻,于无声之中见炽热之情,于行文之中显悲切之意。写尽一个女人在生命尽头的炽热告白,诉说暗恋的唯美、哀婉与决绝。
【奥】茨威格
已完结· 15.18万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封信的形式把一个女人的一生的情感历程展示的淋漓尽致,整封信都是女人的内心独白。描述了一个女人与一位作家之间长达十八年的恋情,令人读后百感交集。这也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一部茨威格的作品。
张维为
已完结· 15.34万字
谈中国崛起,有国际比较才有说服力。谈中国崛起,有理念支撑才有生命力。谈中国崛起,有逻辑分析才有深入力。20来年,张维为教授走访了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路走来,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悟。他亲眼目睹了不同国家命运的跌宕起伏,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许多触动和震撼。“中国三部曲”整合了张维为近年来的代表作《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是建设中国话语的尝试,也就是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评论中国和世界,来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激发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研究,为中国全面超越西方、超越西方模式和话语作出中国人的贡献。《中国震撼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
阎云翔
已完结· 13.78万字
《礼物的流动》是阎云翔根据其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专著,主要关注了人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研究问题,即礼物交换。作者在黑龙江省一个农村生活了七年,并为撰写本书又两度回访。通过参与观察、深描等人类学方法,关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意义。阎云翔在更新了传统人类学关于该问题的经典解释理论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制度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潮轩阁居士-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1.05万字
初入职场的清纯女孩,被莫名其妙地派去解决工厂积沉多年的产品质量问题。从中却发现很清晰的工作流程、职责分配以及技术方案的落实,却总是有着说不清的阻力和障碍阻。执拗的她,在男友和闺蜜的支持和帮助下,渐渐懂得、理解了职场中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挫折感和失落感才是内卷、退缩和无为的真正原因。 她用热情唤起了人们心中最初的朝气、自信,解决了一个个困扰正常生产的难题。也渐渐发现,她所面对最大阻力,不是同事之间、部门之间,甚至于是领导者之间的矛盾,而是传统、无形的一种氛围、文化。 面对人生的抉择,她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在对企业发展的历史反思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中国制造业的第四代优秀的建设者
【美】阎云翔
已完结· 14.28万字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拍照先生
连载中· 5.20万字
“罐体时代”的200年里,蓝星人类把所有科技力量整合为一,大力发展智能化无人星空探索及通讯技术,智能太空探测器用蓝星150年的时间,飞跃4光年的距离达到半人马星座阿尔法星附近。 “破壁时代”星空探测器传回一张影像后就失去联系,这张影像迅速让蓝星进入阿尔法星探索爆发时期,经过了百年内上万次的探测器发射探测,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再得到任何关于阿尔法星的信息。 蓝星人类科技在最近的一百年内陷入瓶颈期,也被世人成为“破壁时代”,瓶颈期的原因由多种因素引起,人类在“破壁时代”虽寿命可达百年,但是对于星空探索还是远远不够。
茨威格 著,柳如菲译
已完结· 15.17万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ISBN:9787542935007,作者:(奥)茨威格(Zweig,S.) 著
(德)Manfred Görk
已完结· 7.80万字
2008年他次来到中国,从此他就无法忘记这个国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走遍了中国,并记录下了他的旅行点滴,其中一部分已经通过YouTube视频发布。现在,通过写作“印象中国 - 一个德国旅行者的观察”一书,他以文字的形式为读者们呈现印象浩海中的一部分。
【挪威】奥斯娜·塞厄斯塔(AsneSeierstad);钱思文译
已完结· 32.70万字
《纽约时报书评》年度十佳作品 同名纪录片入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 2011年7月22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挪威奥斯陆中心的首相办公室外引爆了一颗汽车炸弹,接着又前往附近的于特岛大肆开枪射击,受害人大部分是挪威工党青年营的参与者。《我们中的一个》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挪 威于特岛枪击案的全过程,透过三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讲述了这恐怖的一天及其余波。布雷维克为何能够仅凭一己之力犯下这起震惊全欧洲的罪行?一个以和平和繁荣著称的国家又将如何应对如此大规模袭击的事实?面对巨大的伤害和创痛,幸存者要如何坚守对文明的信念? 本书是挪威知名战地记者奥斯娜•塞厄斯塔第一次把视线转向自己的国家,通过多方视角的交织叙述,对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的过程进行了还原和追索,也对一个高福利国家如何应对本土增长的暴力事件提出了有力的质询。作者的笔触冷静、客观,以不同于普通非虚构作品的细腻笔触,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惨痛的悲剧之一。 - 本书入选2015年《纽约时报书评》、NPR、《卫报》、《出版人周刊》年度十佳图书,并入围2016年纽约公共图书馆海伦伯恩斯坦杰出新闻图书奖决选作品。2018年,同名改编纪录片入围柏林国
文真明
已完结· 24.47万字
近代以来,能与曾国藩比肩的人物实在是少之又少。曾国藩无论在做人治学方面,还是在治军为官方面,都堪称“圣人”。其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 《曾国藩:一个人的朝圣路》一方面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另一方面结合曾国藩书信、日记等文字,对其心理活动和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不难发现,曾国藩之所以能被后人推崇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圣人”,与其善于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有着莫大的关联。在他的家乡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大巧若拙曾国藩,聪明人行笨功夫”,而这笨功夫就是指不断努力、不断反省、不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