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IT战略、架构与治理:传统企业信息化转型的顶层
刘继承
已完结· 21.82万字
刘继承
已完结· 21.82万字
陆铭
已完结· 16.63万字
经济学家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关注的是中国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中切实存在的现实问题。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作者比较了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并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陈晓鹏,顾宇,陈能技
已完结· 22.15万字
随着近几年敏捷开发方法的流行,市面上已经出现不少与敏捷相关的书籍。但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大多从开发或项目管理的角度阐述,没有从测试的视角阐述。在敏捷环境下测试该怎么做,测试人员依然没有答案。本书从敏捷与测试相融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化、组织、流程和实践4 个维度层层剖析,总结出一套从瀑布模型到敏捷模式的转型框架,为广大测试人员提供借鉴。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用的读者非常广泛,可以是测试总监、测试经理、测试主管等测试行业的测试管理者,也可以是测试工程师、自动化测试工程师等具体执行层面的测试相关从业人员,对于敏捷教练或Scrum Master 等敏捷从业人员来说,这也是一本难得的测试领域的敏捷图书。当然,这本书也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
朱康有
已完结· 28.92万字
本书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相通之处,并从意识形态理论构建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及关键所在。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毕竟话语系统不一样,所运用的概念表述、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是基于近代科学理性的科学理论,两者正好可以互补。...
梦江南
已完结· 12.93万字
《如何让你遇见我》精心选取了数十首经典的诗歌,不光对其本身进行了用心的解读,更融入了作者梦江南内心的感触,使其更加深入人心、打动魂魄。向读者展示的是隐藏在诗歌背后的动人情感,寻找的是曾被遗忘的往事,感受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心情……
【美】巫鸿
已完结· 17.10万字
“巫鸿美术史文集”计划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八十余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作者的研究轨迹,破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美术的传统范式,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 《传统革新》为文集的*卷,收录作者1979年至1987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2篇论文和讲稿。由于有在故宫业务部工作的经历,他早年的几篇文章涉及玉器、青铜器、度量衡器等研究,显示出对古代器物强烈的兴趣。对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器物的形式分析虽然还比较简单,但已由博物馆藏品研究发展到对于考古材料的关注。《早期中国艺术中的佛教因素(2—3世纪)》一文,对有关母题行了定性定量的细密分析,成为后来学者们研究这个课题***的一篇文章;他对于四川汉代石棺空间结构与题材关系的分析,可以看作《武梁祠》的预演;《汉代艺术中的“白猿传”画像》表现出了对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深切关注。 “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二《超越大限》和卷三《陈规再造》业已出版,下一步即将推出卷四《无形之神》与卷五《残碑何在》,敬请关注。
周穗明
已完结· 26.96万字
本书系统地介绍和评价了当代西方八大主要政治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宏观图景、主导线索和未来走向。 本书涉及的当代西方八大主要政治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自由至上主义(哈耶克)、古典共和主义(阿伦特)、平等的自由主义(罗尔斯)、权利至上的自由主义(诺齐克)、后现代主义(福柯)、社会批判理论(哈贝马斯)、共同体主义(桑德尔和麦金太尔等)、多元文化主义(查尔斯·泰勒) 。
沈平
已完结· 8.62万字
本书基于国际制造分工体系加速重构的现实背景,以及我国“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关注机器人产业发展与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内在联系,从现有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和政府扶持等方面研究国内机器人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问题,合理构建智能化工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本书适合制造业管理人员,以及对机器人产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陈彬
已完结· 12.70万字
本书适合品牌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与渠道营销人员阅读和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罗中赫
已完结· 1280字
本书为读者全面了解合伙人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视角,不仅全面阐述了合伙人制度的经济、管理、法律基础,更从实战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合伙人制度如何落地实施,探讨了合伙人制度落地实施的可行性方案。全书共十章,分别介绍合伙人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实施合伙人制度的必要性,合伙人思维,选择合伙人的标准,合伙人制度的原则与制度制定,合伙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合伙人制度的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合伙创业的常见问题及我国企业实施合伙人制度的案例。全书体系由简入深,层层推进,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合伙人制度方法论,实操性、可读性强,值得每一位读者认真学习。
陈亚军
已完结· 19.15万字
本书是一部分析实用主义内部关于世界、心灵以及语言等范畴的范式转换,并揭示这一转换背后的文化背景的学术专著。本书展示了实用主义视角从生物学、人类学经语言学转向,再回到人类学的复杂进程;对于实用主义改造传统哲学世界观的深化过程以及这一改造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本书重点是细致深入地研究实用主义视角转换的根据和逻辑,揭示古典实用主义对于笛卡尔哲学改造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分析新实用主义者对于古典实用主义的扬弃和发展,阐明新实用主义的回归生活之路。本书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新实用主义对于古典实用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除詹姆斯、杜威之外,本书将特别注重对塞拉斯、麦克道威尔、布兰顿为主要代表的匹兹堡学派以及奎因、戴维森、罗蒂、普特南等主要新实用主义者的阐释,澄清他们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本书分古典实用主义和现当代实用主义,人物涉及普特南、罗蒂、塞拉斯、戴维森、布兰顿、麦克道威尔等。
杨念群
已完结· 31.94万字
本书为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全面反思与阐释,以及反映出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一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作者所提出的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全球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与社会发展,微观上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以此锤炼史学工作者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张亮
已完结· 12.13万字
《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是张亮教授独立探索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它和张亮教授后续系列成果一起,有力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持续深展。这一著作让学界充分领略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壮丽思想景观,在某种意义上,亦改变了学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它以清晰的方式重建了爱德华·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系统,使中国知识界对汤普森乃至整个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把握成为可能。它也因此跻身本研究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目之列。
[加]金里卡
已完结· 3.41万字
“历经一百多年而尚在进行之中的中国社会巨变依然保持其前景不明朗的特点,这自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良序而稳定社会的要求,而政治哲学的正义目标的预期后果却正在于这样一种社会”,这为政治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可以说,正义的问题是政治哲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围绕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回答,政治哲学史呈现为异彩纷呈的图景。 然而,自功利主义出现以来,各派理论不管沿着何种路径展开其自身的逻辑,都不可能绕过对功利主义的回应、批判。 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后,当代政治哲学的版图重组,不仅历史上既已形成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各派理论的坐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伴随着人们围绕《正义论》一书所展开的理论论辩,公民资格理论、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权主义等理论派别异军突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功利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格局。 《当代政治哲学》一书正是对这种理论场景的呈现。作者威尔·金里卡在书中详细地考察了活跃在当代政治哲学舞台上的各派理论,批判性地分析了它们对于平等、自由以及建立在两者之基础上的正义社会的各不相同的论证和诠释,不仅阐明了各派理论产生的复杂背景、它们在相互论辩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原点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
陈恒,洪庆明
已完结· 22.68万字
《当代史学主流:主题与结构》是《世界历史评论》的第8辑,选取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研究和阐述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某一特定的群体、人物、制度等,并进行横向比较,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世界变局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本辑收入王晴佳、金寿福、吕和应等诸位名家的多篇精彩文章,视角丰富多元。
原祖杰
已完结· 26.58万字
书稿收录了原祖杰教授在世界史、中国史,以及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研究等几个领域的学术文章30余篇,包括美国殖民地时期从教民到公民的转化,美国建国后在实行政教分离和推动公民教育方面的努力;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尤其是明清时期商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和问题;从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演变看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等内容,体现了原祖杰教授的治学成果和治学思路,对美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林凌
已完结· 10.41万字
本书是张维为主编“中国话语丛书”中的一种,由相对独立的8篇文章组成。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一个原来被排除在外的人群如今被迅速地吸纳到这个世界中。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借助技术的红利,最终还将自己的审美和文化趣味推向了前台,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技术和资本市场,以及文化市场。作者聚焦“工业党”文学、“速食电影”(如B站up主“谷阿莫”等)等网络文化新现象,在总结西方国家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思考在互联网新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更为合理、有效的文化治理逻辑与途径,实现文化宣传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张素丽
已完结· 13.06万字
《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文学研究丛书》聚焦于鲁迅创作与中国传统美术的历史关联、鲁迅与中国传统美术的思想“对话”,旨在打通“文学”与“美术”的学科壁垒,深入鲁迅文学文本的艺术世界,体察文学想象的视觉逻辑,追索词句遗留在图画线条、色彩里的生命和芳香。作者从“思想对话”与“形式研究”两个维度着眼,考察鲁迅与汉画像、文人画、民间画、魏碑等的内部影响关联。采用“文学与美术”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挖掘了艺术思维对鲁迅文学创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连载中· 3.74万字
本教材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乡村未成年人心理健 康教育涉及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二是乡村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自我认同、人“非遗”保护这么多年,人们似乎想明白了,如果我们还是仅仅依靠传统的传承模式,“非遗”真 的就没法传承了。时代在变,“非遗”的传承方式也在变。乡村的“非遗”,再怎么强调原生态,但乡村没有人了,甚至乡村都没有了,还怎么传呢?文化与时俱进,不是今天才有的事。过去民俗艺人及其制作品依靠市场生活,更要适应社会的变化。过去的民俗产品销售,货郎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货郎在乡村的物质交换中,贡献很大。但有了市场后,货郎也要逐渐转型,于是城市里有了杂货铺之类的商业形式,就像《清明上河图》描画的那样,各类门店一字排开,形成了商业街。行商坐贾,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文化与经济形式。
陈彬
已完结· 27.35万字
[美]冯珠娣
已完结· 17.03万字
作者通过从“食”和“色”两方面入手,审视了当代中国人“欲望”的变迁,挑战了“食色,性也”的论断,揭示了“快乐”的政治和历史本质。作者探讨了从对饥饿的记忆到经济发展时代的美食,从传统中药的香气到对古典文献的挖掘,从对集体身份的颂赞到对个人经历的关注诸方面,认为这些在当代中国被体现的存在都必然创造并存留于对个人和国家生活的公众反映之中。本书运用人类学、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方法,对当代中国生活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她的解读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社会理论领域的关注对象——家庭,也涵盖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许江林
已完结· 30.24万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英]托·斯·艾略特
已完结· 730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牧之成杰
已完结· 15.80万字
流耘
已完结· 11.34万字
王吉斌,彭盾
已完结· 21.91万字
周晓寒
已完结· 17.35万字
腾讯科技频道
已完结· 6.82万字
袁海涛
已完结· 8.51万字
盛佳,柯斌,杨倩
已完结· 13.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