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互联网:中美德制造业三国演义
王喜文
已完结· 4.08万字
本书前三篇先纵向剖析了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以及我国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历程;接着第四篇横向比较了中美德三国的制造业实力与国际合作,探讨未来制造业的创新之战、技术之战、标准之战、市场之战。本书既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势,谋划未来的经营布局;也适合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产业政策的指定提供决策参考。
王喜文
已完结· 4.08万字
本书前三篇先纵向剖析了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以及我国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历程;接着第四篇横向比较了中美德三国的制造业实力与国际合作,探讨未来制造业的创新之战、技术之战、标准之战、市场之战。本书既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势,谋划未来的经营布局;也适合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产业政策的指定提供决策参考。
罗贯中
已完结· 60.23万字
三国演义(上、下册
【明】罗贯中
已完结· 16.17万字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明)罗贯中
已完结· 16.32万字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罗贯中
已完结· 30.13万字
三国演义(上册)
罗贯中
已完结· 59.34万字
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原著,资深语文教育专家根据课标要求,集中分析了作品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还巧妙设计了能够体现原著精髓的相关阅读训练。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的设计,采用说理与举例相结合的形式,既突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同时也折射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作品的思想情感。阅读自我测试的设计,紧扣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考点,起到了课堂与课外有机互补的作用。
(明)罗贯中
已完结· 55.03万字
《三国演义》可能成书于元末明初,早期书名多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演义》等,经后人数次整理修改,至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进行大规模修订和精琢,语言更加流畅生动,并重新批注,使之成为流行三百多年的通行本(俗称毛本)。 本版正文以毛本为底本,辅以明代嘉靖本及几个有代表性的当代校本综合勘校,书中所涉及的人名、地名、年号、人物关系、官爵等,文学虚构外的部分讹误处按《三国志》等可靠史料予以更正,毛本中不合理的情节设置以及对关键人物的脸谱化处理,部分恢复嘉靖本等早期版本上更接近作者原笔的文字。
(明)罗贯中
已完结· 13.52万字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备受世界范围推崇。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近三百年来,享有“才子书”或 “奇书”之誉。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罗贯中
已完结· 30.10万字
三国演义(下册)
【明】罗贯中
已完结· 16.17万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气势恢宏、人物众多。讲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政治集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全书以描写战争为主,描绘了一幅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生动丰满、脍炙人口。
江涛
已完结· 24.96万字
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世、升官发财、选人用人、治家创业的大道理和大哲学而《三国演义》也创就了一套为人处世、升官发财、选人用人、治家创业的道理与哲学透过易经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就能把三国中的那些警世良言、绝妙计谋、处世良方巧妙地运用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
【明】罗贯中
已完结· 7.41万字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亓官长谷
连载中· 4859字
三国演义是中国名著之一 罗贯中先生虽然写的是白话文,但明朝初期的语言习惯与现代社会的我已经大不相同 虽然都能读懂,但难免有一些晦涩的地方 本书以一种现代的说话叙述方式再次演绎三国那段刻苦往事。 不是翻译,只是根据故事结构进行再创作
罗贯中
已完结· 59.32万字
汝河
已完结· 12.59万字
《文学江苏读本》(第二辑9本),承续了靠前辑的脉络,选取明清时期与江苏有关的著名小说家9位,以适当的篇幅,有趣的叙事,学术的内涵,高雅的品味,生动准确、系统客观地展示文学家们异样的人生轨迹、生命历程,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贡献。
(明) 罗贯中
已完结· 45.49万字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他在三国史实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借鉴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创作出了《三国演义》。
罗贯中司马志改编
已完结· 10.64万字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描写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大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同时,小说还塑造了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吕布等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形象。
昊天
已完结· 176.02万字
现代大学生因意外穿越附身在三国末期蜀汉北地王刘谌身上,却因祸得福,重生后他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一双透视眼辨忠奸。神马诈降埋伏在本王的法眼之下,统统不管用。看刘谌在蜀汉亡国之后,如何复国再起,建立南汉政权,一统三国!
红钊
已完结· 13.39万字
千古英雄,纵横驰骋,说不完的壮怀激烈,道不尽的叱咤风云。握一把历史的刻刀,雕琢出岁月流逝的痕迹,遗留下故国永恒的记忆。在权力、物质、欲望和人性的集中碰撞之地--权谋场中,权力角逐的惊心动魄,良知、责任和济世情怀,如何平衡?把事情做得不同凡响,成功登顶,如何借势、造势?过人的领导智慧,圆熟的管理艺术,如何拥有? 《领导干部读史》系列丛书,立足真相,不避讳崇高,不躲闪卑劣。把权谋人物放到复杂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立体展现,着重在细腻的权力斗争情节中,表现其性格、命运、心态及处世法则,塑造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 职场官场生意场的生存状态,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状态。本系列丛书,从草根、精英和社会的大视角,深入历史文化骨髓,去发现、去实践如何做人做事做领导。
铁骑绕龙城
已完结· 206.95万字
国术高手刘烨穿越到东汉末年,恰逢黄巾之乱,为求乱世活命,他从一个没落宗室的游侠儿,一步步跻身于汉末群雄之中,匡扶大汉,承继帝统。 “公之武勇,十倍于布!”吕布推崇备至。 “主公谋略,让天下谋士汗颜。”郭嘉心悦诚服。
思无邪
已完结· 129.34万字
汉末七雄者,袁绍、曹操、公孙瓒、刘表、袁术、刘备、刘焉也!一个现代企业家穿越到了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身上!面对率先拥有黑火药的李郭叛军,关外如虎似狼的诸侯;刘协如何驾驭蒸汽战车,辗碎阻挠统一大计者?如何破灭北方游牧、脚踏东瀛?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已完结· 15.70万字
《痛苦的中国人》收录了汉德克的四部作品,包括小说《痛苦的中国人》和三篇游记,即《梦想者告别第九王国》《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和《冬日旅行之夏日补遗》。在《痛苦的中国人》中,作为一个出现在主人公梦境中的神秘的陌生人,“痛苦的中国人”一再成为主人公竭力克服内心痛苦的隐喻;三篇观察和游记则标志着汉德克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也体现了他面对欧洲剧烈的政治动荡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正义良知。
青蛙王子
已完结· 41.02万字
《中国之最·世界之全集》总体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每篇皆广泛涉猎天文地理、自然景观、生物科学、建筑交通、历史人文、影视艺术、军事体育等各项“之最”,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本书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且分类精当、条理明晰,加之合乎逻辑便于阅读的主题安排、科学严谨深入浅出的文字叙述、翔实丰富生动准确的内容呈现、精心挑选恰到好处的图片点缀,更能以点带面,助你遍览中国乃至世界的各种之美。读之既能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更能在强烈的对比中,获得种种人生哲思。 《中国之最·世界之全集》和大部头的百科全书相比,少了些许古板枯燥,增添了不少生动趣味,适合普通大众阅读,尤其能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真正做到了开卷有益、有所得、有所乐。本书由青蛙王子编著。
上官觉人
已完结· 14.35万字
我们知道,生存是获得发展的基础。倘若我们连生存都难以保障,又何谈发展。就像我们连走路都没学会,就想奔跑,摔跤是必然的。那么,决定我们是否能够获得较好生存环境的基础是什么呢?做事先做人,就是的答案。那么怎样去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深受他人欢迎的人,在他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要想成为他人所欢迎的人,你就必须学会适当地藏心,不要什么都显露出来。
(美)赫德森等
已完结· 15.66万字
本书是中外知名学者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研究,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探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中国现今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视角新颖,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当前改革开放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富有现实和启发意义。
水中鱼
已完结· 27.44万字
博览纵横,详述中国古文明的源远流长 跨越时空,感受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变迁 以小见大,品读精彩小故事的哲思精粹 觅微知着,惊叹历史主人公的传奇命运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都是历史车辙留下的印记,每一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都是人生百态的生动写照,每一位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都在后人心中铭刻下时势造英雄的永恒追忆,每一处大漠孤烟下的古迹遗址都是一个个玄妙未解的谜……
郭建龙
已完结· 33.78万字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取经;进入宋朝,东南海上贸易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伴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执行,丝绸之路逐渐衰弱。 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傅国涌
已完结· 10.24万字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西安行》是在十一朝古都西安的一次文化之旅。傅国涌先生带领学生来到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兴庆宫公园、明城墙等西安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著名景点,现场感受历史、文化与景色之美;并与秦始皇、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等历史人物对话,分享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讲述教材里学不到的历史与文化知识。从千人千面的兵马俑到长恨绵绵的华清池,从回响盛唐之音的兴庆宫遗址到历经岁月沧桑的明城墙,大先生傅国涌与小童子们游学古都西安,寻觅历史洪流中散落的文化与大美。
杨宪益
已完结· 7.32万字
《罗兰之歌》里,大将罗兰随法兰西皇帝查理远征西班牙,在归来的途中引起了贵族甘尼仑的怨恨,落了甘尼仑与敌人所设的圈套中,并与奥利维等人在昂赛瓦地方英勇牺牲,查理皇帝为罗兰等人复仇,彻底消灭了敌人,征服西班牙,然后将叛徒甘尼仑处死。《罗兰之歌》取材于历史,大约在11世纪末由民间行吟歌人根据传说发展创作而流传了下来。 《近代英国诗钞》则是对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诗坛璀璨星光的惊鸿一瞥,涵盖了艾略特、奥登、叶茨、布伦顿、豪斯曼、史彭德等著名诗人创作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诗歌,既表达着诗人们对战争与消逝的青春的嗟叹、失落、迷惘,也抒发着他们对幸福的期盼,对理想的憧憬。
范勇
连载中· 18.23万字
《解谜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结合近年来三星堆的研究成果,以考古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玉琮、玉璋、黄金面具等实物为依托,系统地描述了古蜀文明三星堆的全貌,对华夏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关系做了解码似的揭示,并对三星堆文化中的大量未解之谜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勾勒出了三星堆文化的来龙去脉,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文明的紧密关系,以及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