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人格的塑造:心理治疗师谈自我实现
(英)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Storr) 著
已完结· 7.06万字
(英)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Storr) 著
已完结· 7.06万字
段鑫星,李文文,赵亚平
已完结· 9.29万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的人会演绎出不一样的爱情。人格是爱情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爱情也是人们改善人格缺陷的宝贵机会。
【加】莫妮卡·布里永
已完结· 13.54万字
作为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治疗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临床中,无论是从实证研究还是从咨询师的经验和理解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认识和理解到位的议题。 本书作者主要围绕精神分析、心身医学和神经科学的方向,阐述了心理治疗中发生改变的要素。因为我本身是学习精神分析的,也热衷于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研习和临床应用,所以,与作者的写作方向非常契合。本书使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所写的每一个治疗中有效和无效的因素以及举出的临床案例,都深深地唤起了我13年临床经验里的点点滴滴,既贴近我意识中的经验,也不断地触动内心深处无意识的感知,似乎临床中那些真正起到作用的要素变得更加清晰和明了了。
唐先平,李亚平
已完结· 15.24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刘振中
已完结· 19.74万字
没有人能否认,成功学的窍门在于“知心”。不过,很少有人了解“知心”的境界。真正的读心高手,不但能够明白别人心里的想法,而且可以钻进别人的心底世界,仿佛亲身感受到别人内心颤动的频率,建立与别人的共鸣。到了这一步,彼此之间的信任还会远吗?双方有了信任,关系牢固了,互相打通了沟通的心灵通道,能够真诚互助,这样,距离成功就不会太远。 我们相信,在你感叹九型人格理论的准确性时,你必然已经得益于这门古老智慧所赋予给你的闪烁灵感了。
李玉峰
已完结· 11.82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美)亚隆(Yalom,I.D.)
已完结
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代表作《觉醒与超越》中文简体版首次问世 深入心理疾病患者不为人知的内在世界,探寻生命的意义和解脱之道 启发全球数百万心理治疗师、治愈无数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实战指南 当代团体心理治疗领域的最佳著作、美国高校心理学专业的经典教科书 ---------------------------------------------------------------------------------------------- 欧文•亚隆主张人是自由的,要为自己的选择及行动负责,所以他认为,在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与当事人探索的主题应包括自我觉察能力、自由与责任、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生命的意义等。 基于上述认知,在《觉醒与超越:住院病人的团体心理治疗》这本经典著作中,欧文•亚隆提出,治疗师不应作为权威或以主持者的姿态带领团体治疗,而应作为一名相对透明的参与者融入团体之中,以推动团体工作为目标设定团体互动的模式和规则,帮助成员创建支持性、凝聚力高且充满活力的微型社交模式,让成员通过自我暴露发现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而借助“此时此地”的人际互动进行修复,为重建个人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管
段鑫星,李文文,赵亚平
已完结· 18.00万字
(加)朱迪·韦泽
已完结· 45.48万字
(美)帕特丽夏·E.苏里塔·奥纳 著
已完结· 18.47万字
本书循序渐进地介绍了针对情绪调节的接纳承诺治疗方案。通过借鉴本书介绍的各个疗程,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我认知、恢复情绪平衡、提高心理灵活性,并克服经验性回避等痼疾——这也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面对的主要问题。此外,作者还介绍了接纳承诺治疗方案的五项核心技能,并系统阐述了如何把这些技能融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用技巧和策略。通过16个疗程的学习,我们将深刻了解造成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的根本原因,改善疗效,给患者带来更快乐、更健康的生活。
【美】肯尼思·巴里什(KennethBarish)
已完结
【美】埃利奥特·尤里斯特(ElliotJurist)
已完结· 17.18万字
情绪是心理治疗的实质和核心,对我们理解精神痛苦和实现幸福至关重要。心智化促使来访者致力于沟通,重视他人的意见,并暴露自己时有的脆弱感。对情绪进行心智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内心状态,增强抵御危险的能力,获得主宰生活的积极体验。 作者埃利奥特·尤里斯特将认知科学研究和精神分析理论相结合,在书中对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心智化情感”这一概念,重点探讨了如何帮助来访者理解和反思他们的情绪体验。 为了尽可能多地涵盖人们在生活中的情绪体验,作者还在书中使用了临床案例和喜剧演员、诗人、电影制片人以及神经科医生的个人回忆录,帮助读者看到人在一生中如何理解自己的情绪,呼吁人们不要忽视从人文角度理解自我,并希望以此来促进心理治疗领域中科学和文学的跨学科对话。
【美】杰罗姆·S.甘斯(JeromeS.Gans)
已完结· 15.53万字
这是一本关于团体心理治疗的无可比拟的书,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将对团体治疗师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开展个体治疗的治疗师也会从中受益。甘斯博士描述了团体治疗的普遍困境,即治疗师感到困惑和沮丧的情况。他没有因此而成为一个“困难来访者”,而是审视自己的个人经历,这正是治疗师的本质。他的诚实和勇气着实鼓舞人心。 本书所深入探讨的9个主题,均为团体治疗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基于作者40多年的研究,本书从精神动力取向出发,尤其关注反移情作用。 每篇文章的开头都讲述了作者写这个主题的原因,这些文章记录了作者在工作中对于相应难题的实践体验,同时也梳理了相关理论知识,引人入胜,富有治疗性价值。来自实践的经验是源于但高于理论知识的。作者始终都坚信,临床医师的最高行为准则应该始终围绕理解个体和团体患者的需求,而不是某种特定的理论。然而,与此同时,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应该熟悉所有的理论,并有能力在需要的情况下运用理论。 这9个难题包括: 羞耻、敌意、团体与个体心理治疗相结合产生的问题、金钱、间接沟通、困难来访者、沉默、缺席、勇气
佚名
已完结· 18.61万字
【美】谢里·L.马尔马罗什,【美】雷娜·D.马金,【美】埃里克·
已完结· 17.85万字
团体治疗中的病人常常挣扎于人际困扰,并且难于管理好情绪。对于很多这样的病人,团体治疗是一个理想的形式,因为他们在安全的氛围中可以从团体和团体领导者那里得到许多反馈。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依恋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作框架,让带领者可以选择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干预团体和团体成员。 依恋理论是当今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界越来越重视的人格理论,集中阐释了人格(自我观和他人观)以及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内外因素,并在心理治疗中已经得到了日渐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本书系统介绍了依恋理论在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详尽阐述了团体依恋治疗的理论基础、操作原理和技术重点,既具有严密的理论和研究基础,又非常具有操作性,是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的学习教材和应用于研究的范本。 本书描述了将依恋理论运用于团体治疗的情况,解释了团体治疗师如何有效地与不同依恋类型的团体成员进行有效的工作。通过理解依恋风格如何影响团体成员的需求,带领者可以更好地促进恰当的情感交流,挑战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非适应的信念。作者提供了团体治疗不同方面的临床工作指南以及案例,包括如何筛选组员准备团体,识别不适合团体治疗的个体,促进此时此地的情感
(美)保罗·巴比亚克(Paul Babiak),(加)罗伯特·D
已完结· 16.99万字
常舒欣
已完结· 100.89万字
双重人格就像一个身体里住着两个灵魂一个好,一个坏;一个善,一个恶甚至一个卑鄙,另一个却很高尚他们截然不同却可以同处而我拥有的人格不止两重我身上分裂出来的每一重人格。
大哈
连载中· 6793字
大哈和大贾穿越到了真人第五人格,发现了惊人的秘密。 他们能拯救世界吗? 每周天23:59:59秒更新一章
君淮
已完结· 8.89万字
了解九型人格的不同心理特点,掌握鉴定九型人格的实用技能和方法,熟练后就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应用,帮助学习者发现自我、洞察他人,从而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职场、商场、情场和家庭等领域的问题,如可以指导企业更正确地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和团队打造,指导猎头顾问更高效地开展人才寻访、人才鉴定工作,帮助家庭更有针对性地调解夫妻矛盾等。
开心至上
已完结· 154.16万字
某天开始,张启发现自己的生活有点不对劲。 家里傲娇的猫让他抱了,陌生美女主动跟他聊天,好多大佬出现,都说他能修仙,求指教。 他记忆开始出现缺失,某天醒来甚至出现在废墟里! 张启去医院一检查: “卧槽?我居然人格分裂?” “卧槽!我的第二人格居然会修仙!” “某种意义上,我居然是个大佬!”
[美]兰迪·克雷格
已完结· 15.21万字
边缘型人格障碍。如果和他在一起让你心力交瘁、如履薄冰,你却无法放弃或离开,那么你其实并不孤单。早已有一群与你有着相似经历的人通过努力走出了困境,而本书就是一位深入心理咨询与帮助一线的专业人士的经验之谈。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已完结· 52.30万字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动机与人格》 本书是“人本心理学之父”、世界知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重要著作。 在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求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心理学说的精髓,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书是马斯洛心理学说的奠基之作,其主要是围绕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该书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 本书是“人本心理学之父”、世界知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重要著作。 马斯洛毕生都在探索人类本质,他以独创又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动机理论为支撑,对人类本质进行了全面且精彩的设想,证明人类具有爱的能力、高尚的品质和无限的创造力,能够追求美好的价值观和愿望。
【美】罗伯特·拉梅尔-哈德森
已完结· 17.04万字
《舒勒的怪兽》不仅是一位父亲记述如何应对孩子残障的回忆录,更是一段有关父女情深的故事。一个独一无二、超凡脱俗的小女孩静谧无言地飘浮于世,而她那位受凡尘捆绑的父亲则不断怀疑自己是否是个斩妖除魔的合格爸爸。这个故事有关一段求真之旅,一个家庭想给孩子的困顿求个说法。但它又是一段编年史,展现了这家人独特的亲情纽带。这样的纽带无需传统的语言去维系,而是不断地顶着外界的质疑开创奇迹。故事里有喜亦有悲,但最终,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用沉默教会了一个自我怀疑的男人如何成为她所需要的父亲。
【英】安娜·威廉姆森,【英】瑞塔·纽厄尔
已完结· 8.11万字
在这本书中,安娜以患者和治疗师的双重身份,记录了自己十几年间应对焦虑情绪的经验和体会。从识别焦虑的症状,到应对失眠或社交焦虑,安娜都一步一步地提供了切实和直接的指导,给出了多种处理方案,帮助焦虑型读者逐渐克服焦虑,建立自信。
林忠儒,黎得如
已完结· 7.64万字
九型人格职场攻略,教你鼓舞士气、激发创意的方法,让你与不同类型的领导、下属都能融洽相处,助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我只属于一种类型吗?有时候很像第九型,有时候又很像第八型;有时候很阳光,有时候很烦人……这些都是我吗?是的,都是你,本书为你解析真正的自己。
陆艳清,陆诗伟
已完结· 18.19万字
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以生动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亲子关系和婚姻问题的症结,深刻地阐述了原生家庭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帮助读者一步步追根溯源,从个人成长经历中照见真正的自己。
朱建军
已完结· 15.62万字
你的内心世界,存在着许多个自己,即,人格的不同侧面。 他们个性不同、喜好不同,时刻在你内心互动,让你鲜活为人。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将其称为“子人格”。 你了解、接纳自己多少?驾驭人生的能力有多强?最终取决于这一核心因素——是否看清自己的子人格并了解他们如何相处。 本书通过“拆人术”“心灵组织图”“子人格扑克”等多个方法,引领你逐步找到、熟识并学会驾驭自己的子人格。借助每一个子人格独特而强大的力量,以及彼此之间的神奇关系,让你将内心的冷漠变温暖,将排斥变接纳,将冲突变和谐,将心理疾病转为健康…… 心灵实现不一般的净化、重组及新生,人生终将处处顺境、淋漓绽放。
陈俊钦
已完结· 8.60万字
在大众对“B型人格”知之甚少的今天,“B型人格”的相关问题普遍被视而不见,B型人格者即便自己内心痛苦,或是亲友极度困扰,也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该向谁求助。 本书就是改变这一切的契机。专业精神科医师陈俊钦根据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结合真实案例,深度剖析了B型人格者的心理动机,并提供了各子人格自救、他救的措施或者注意事项。
[美]克劳迪娅·M·戈 尔德
已完结· 11.63万字
通过生动的故事、敏锐的洞察和前沿的研究,戈尔德博士指出:一次短暂的倾听可以让情感关系发生巨大的转变。当我们能够把自己从控制行为的迫切需求中解放出来,能够把行为看作一种交流方式时,我们就有机会帮助孩子和我们自己渡过难关,并培养出具有心理弹性、拥有真实自我的下一代。
汪华健
已完结· 12.25万字
本书是作者对于九型人格在企业管理与团队建设的应用方面经过长达几年深入调研、追踪、研究和培训后进行的经验总结,注重结合团队建设中不同岗位员工的职责、角色、类型、特点、时期、配置等要素,就不同个性员工在其中反映的不同特点、倾向、意义进行了清晰阐释,针对现有大部分“80后”“90后”员工担任就业主力军的企事业单位,如何更好地用好这些员工,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等提供了实操实做步骤以及方法,角度独特,案例真实,阐述清晰,逻辑性强,适合企业家、管理者,以及对九型人格感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