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荣耀
〔英〕格雷厄姆·格林
已完结· 11.17万字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权力与荣耀》是最著名的“严肃小说”之一,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受专家推崇也最受读者赞誉的小说之一。以作者一九三八年三四月间在墨西哥两个月的经历为基础创作,而这两个月中有五个星期他是独自一人、筋疲力尽地穿梭于南部塔巴斯科和恰帕斯两州。《权力与荣耀》包含着非英国式的罗马天主教因素,同时又满浸摩尼教式的黑暗和对磨难的忠实描绘,堪称格林最具雄心的作品。
〔英〕格雷厄姆·格林
已完结· 11.17万字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权力与荣耀》是最著名的“严肃小说”之一,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受专家推崇也最受读者赞誉的小说之一。以作者一九三八年三四月间在墨西哥两个月的经历为基础创作,而这两个月中有五个星期他是独自一人、筋疲力尽地穿梭于南部塔巴斯科和恰帕斯两州。《权力与荣耀》包含着非英国式的罗马天主教因素,同时又满浸摩尼教式的黑暗和对磨难的忠实描绘,堪称格林最具雄心的作品。
【英】刘易斯
已完结· 21.73万字
《马儿与少年》 在纳尼亚南方有一好战的卡罗门王国,卡罗门的南端有一小渔村,穷孩子夏斯塔在这里长大成人。无意中,他得知自己不是亲生,并即将被父亲卖给塔坎(贵族)为奴。情急中,塔坎的马突然说话,原来其为纳尼亚的能言马名叫布里。于是,马儿与少年一起逃亡,始冒险之旅。 途中,他们遇到逃婚的贵族之女阿拉维斯,她也骑着能言马名叫和文,于是他们结伴而行。在穿越卡罗门首都塔西班的时候,他们走散。夏斯塔被来卡罗门做客的纳尼亚苏珊女皇误认为是科林王子,而阿拉维斯则在偶然间发现了卡罗门国王和王子的阴谋——偷袭阿陈兰。二人在古墓地会合后,决定穿越沙漠一路向北,抢先赶往阿陈兰报信。一路历经艰险,他们终于将消息告知了阿陈兰国王,严阵以待,让偷袭的卡罗门军队全军覆没。 夏斯塔成为拯救阿陈兰的大功臣,并被国王认出,他正是多年前丢失的科林王子的孪生兄弟——科尔王子,当年在襁褓中被恶人掳去而流落在外。多年后,科尔王子继承王位,并与阿拉维斯结为夫妻。
上医治国
已完结· 21.64万字
《大汉荣耀》系列详细记述了从汉高祖刘邦到汉献帝刘协四百年间大汉王朝的成败兴亡。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鼎盛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和灿烂的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刻、久远的影响,与几乎同期的欧洲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帝国。时光流转,这段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本书试图拨开时间的迷雾,将一个真实、精彩的汉朝呈现在你的眼前。如果你想看历史,这里有真实的历史;如果你想看故事,这里有好看的故事;如果你只想娱乐放松一下,这里也不会让你失望。
【美】保罗·斯特拉森(PaulStrathern)
已完结· 29.27万字
北岛
已完结· 74.77万字
当中国所有端游玩家都在嘲讽手游王者荣耀上不了台面时,以手游电竞为生的他用绝对的操作实力,颜值,将王者荣耀的流量,日活跃用户拉到了每日8000万! 当我们在享受全国顶级MOBA手游带来的欢乐时,他惨遭莫须有的罪名,被俱乐部除名! 并被迫签订三年不准接触王者荣耀,三年不准加入王者荣耀圈子的不平等条约! 三年后,在一间破旧的出租屋里,他重新拿起手机,登录王者荣耀,轻语道, “三年期限已到……九尊墨,我又回来了!”
谢晋江潮
已完结· 67.93万字
世人皆视我为棋子,殊不知,他们才是我的棋子,我才是那个真正的执棋者!王者与王者之间的故事就在这里。看真实的王者如何荣耀,如何超神!
林望道
已完结· 13.03万字
本书汇集了原一平和乔吉拉德的推销秘诀,总结了最伟大推销员快速成长的自我修炼术,所有的条目都指向一点:打造屡屡成交的推销员,打造财富滚滚而来的推销员。如果你曾立志成为一名年薪百万的推销员,只因客户的屡屡拒绝才决定抽身而退,不妨读读这本书,因为它会告诉你:推销的成功始于拒绝,只要永不言弃,总有办法打动客户。
李克,郭江妮
已完结· 13.82万字
李光耀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名人,不仅仅因为他是华人,还因为他是世界瞩目的政治领袖。但中国人对李光耀的了解但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领导的新加坡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念形成有什么样的背景,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人生?他的治国理念对我们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书中将用客观生动的笔触一一揭示。
卢东杰
已完结· 6.91万字
《吕不韦:成功的商人》为《书立方·人物传奇》系列丛书其中一本,由卢东杰编著。自古窃钩者死窃国者侯,商人吕不韦乎居奇货,靠着一本万利的经营理念,做了全天下最大的一笔买卖,他也因此封侯拜相、权倾天下,岂料祸福难料……
(英)C·S·刘易斯
已完结· 18.68万字
《魔法师的外甥》 因为一次探险游戏,英国男孩迪戈里和邻家女孩波利,误安德鲁舅舅的秘密阁楼,得知他居然是位心术不正的魔法师,并被其强迫戴上魔戒,来到神秘的“界中林”。 “界中林”是通往所有世界的中继站,由不同水池连不同世界。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来到一即将毁灭的世界——恰恩,意外唤醒了邪恶女巫杰迪斯,更糟的是,女巫随他们穿越界中林回到伦敦。 女巫驱使安德鲁舅舅,准备征服世界,并在伦敦引起骚动。情急之下,迪戈里利用魔戒把波利、女巫、魔法师、马车夫法兰克及马儿草莓一并带到另个世界纳尼亚。随着雄狮阿斯兰的歌声,迪戈里一行人见证了纳尼亚王国奇妙的诞生。 为了弥补将女巫带来纳尼亚的过失,阿斯兰命令迪戈里前往西方取一颗神奇苹果来栽种。历经艰辛之后,迪戈里终于完成任务,并将苹果带回伦敦,治好了妈妈的病。
【英】C·S·刘易斯
已完结· 16.92万字
《狮子、女巫和魔衣柜》 “二战”期间,四位兄弟姐妹彼得、苏珊、埃德蒙、露西被疏散到乡间避难,在一位老教授的家里玩躲迷藏游戏,发现了一个奇特的魔衣橱,这里居然可以通往神奇的国度纳尼亚。 当时,纳尼亚被白女巫杰迪斯残暴统治着,一片冰天雪地。白女巫用计蛊惑意志不坚的埃德蒙,命他把另三人带到女巫城堡。 关键时刻,雄狮阿斯兰现身,为拯救迷途的埃德蒙,甘愿束手就擒,任由白女巫宰割。其牺牲精神唤醒了古老的魔法,阿斯兰得以重生,解救了被女巫冰封的众多囚犯,赶赴战场,彻底溃了白女巫。 彼得、苏珊、埃德蒙、露西被阿斯兰封为纳尼亚的国王与女皇,始了纳尼亚的黄金时代。多年以后,他们策马林间追逐白鹿,重新踏上灯野,再度由魔衣橱回到我们的世界,看看彼此依然是当初男孩、女孩模样。纳尼亚数年,宛如一梦,却是一辈子难以磨灭的记忆。
许强
已完结· 58.88万字
大禹登天岳黄龙山,求得治水之法始有夏,夏桀无道而商兴,商纣荒淫扰乱三界又致众神卷入争斗,姜子牙“封神榜”后,三界重归清明,但周朝仍然没有摆脱五百年而终的命运,随后的汉朝亦复如此...... 似乎每隔三百年的治世,必有百余年乱世;治世天下四海清平、国富民丰、和乐安宁,乱世天下正道不立、魔道猖獗、万民倒悬。其根源在于魔主蚩尤之魔灵蛊惑。 隋初,魔灵在无量子等魔头帮助下,破黄龙山太极八卦阵,冲出伏羲八卦宝镜封印,召集追随者,祸乱天下。司马罗受伏羲帝皇之命,不断修道、练气、冶心,历经磨难,几经生死考验,最终在爱侣和侠义道全力扶持下,组建“伏魔联盟”,率领四灵、八方、六十四雄、一百二十八山等,合力修炼太极八卦阵,建立结界、抗击魔族,并在最后时刻复原宝镜、歼灭魔头、封印魔灵于太极八卦宝镜。后人复制太极八卦宝镜,作为风水法器,俗称“罗盘”。
张鹂
已完结· 14.30万字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李里峰
已完结· 22.47万字
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线索,乃是国家权力不断向下延伸,乡村社会逐步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成为现代“国家建设”(statebuilding)的一部分。这一过程始于晚清时期的经济和政治改革,经过民国时期历届政权的努力,最终完成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革命。从中国乡村变迁的整体历程来看,从抗战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 地改革运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宗智曾经正确地指出,最终把革命与造反、王朝更迭区分开来的,并不是从一个国家机器向另一个国家机器的过渡,而是大范围内的社会结构变迁。本书从政治的角度关注土地改革运动,探讨它对于国家-乡村关系、乡村民众动员、村庄权力结构、村落政治文化和农民日常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基层土改文件为主体资料,宏观上着眼于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微观上聚焦于群众运动在村庄层面的实际运作,对华北土地改革运动作了较为全面、深的政治学分析。
【美】杜赞奇
已完结· 13.96万字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是印裔美籍学者杜赞奇通过对资料: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所编《中国惯行调查报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的研究,以个案的方式对华北六个村庄进行详尽的分析,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1900—1942年华北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图景。作者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经纪”等概念,详细地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婚姻圈、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象征性资源等)深入乡村社会的,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社会又是如何作出回应的。
【美】盖伊·特立斯
已完结· 39.79万字
1851年创刊,1896年被阿道夫·奥克斯以7万5千美金收购,《纽约时报》用一期期报道奠定了自己影响美国、影响世界的首席大报的地位。它记录了世界近现代历史中几乎所有重大的事件,而记录这些事件的《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人则往往隐居幕后。 作者特立斯从1953年开始在《纽约时报》工作了十余年。当他离开时报后,立刻就是回过头去采访自己曾经的同事,试图以时报不鼓励、不允许的方式刻画描述这个庞大的、能影响全美乃至全世界局势的机构。特立斯眼光犀利,笔触细腻,不仅在书中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地再现了近百名时报人,以及他们在时报这个大机构中的庞杂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流媒体从业者的群像。 《王国与权力》初版于1969年,至今仍是关于《纽约时报》历史及运作方式首屈一指的参考书,开启了当时写作、出版媒体著作的潮流。
【英】刘易斯
已完结· 20.85万字
《卡斯宾王子》 从纳尼亚回来一年多后,在英国乡间的火车站,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西搭火车前往各自学校。突然一股神奇的力量把他们抽离,发现已经置身于一千年后的纳尼亚! 当时纳尼亚已被侵的提尔玛人占领数百年,经过高压和洗脑,矮人、精灵、能言兽……都逐渐绝迹,古纳尼亚历史已被淡忘。纳尼亚此时的国王米拉兹弑兄篡位,侄子卡斯宾王子一直被蒙在鼓里。得知真相后,卡斯宾立即逃走,并吹响了苏珊当年的神奇号角,将四位国王从伦敦召回纳尼亚,召集大军,准备推翻米拉兹的统治。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尤其是狮子阿斯兰重新现身帮忙,卡斯宾的军队终于战胜了提尔玛大军。 阿斯兰封卡斯宾为纳尼亚的新国王。彼得、苏珊、埃德蒙和露西再度留下不朽传奇,跟众人道别后也回到原本世界。
张颐武
已完结· 37.75万字
在本卷传奇与惊悚的小说中,离奇现象或人物行为的不寻常将会强烈激发读者的惊奇、恐惧与战栗之情。在经历了所有被日常秩序埋没的非理性情绪之后,读者将感知理性思维所覆盖的一切混沌与漆黑,这些传奇与惊悚的情绪,在霹雳的刹那间将世界的真相、自由、本能、欲望与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人们于深渊的边缘处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与水边的自己。在中国当下“后严肃时期”的文学语境中,何为“否定性”、“自由”?何为“犯罪”?荒诞的“否定性”、“自由”、“犯罪”与人以及新型的后工业社会状态有什么关系?是谁在诠释合法性?传统在“被后现代”之后,“父权”是否遭遇了“亚文化”的冲,他们之间是对峙、解体、还是妥协?游荡在“实在界”周围的恐惧是否真的令人战栗?
【英】乔纳森·艾特肯
已完结· 54.84万字
《撒切尔夫人:权力与魅力》是关于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一生的传记,包括童年成长、青年初涉政坛、结婚生子、入主唐宁街、黯然下台等各个年龄段与历史时期的生动描写。 作为英国首位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曾在战后的英国发起大规模的社会和政治改革,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她的性格密切相关。权力是她生活的前提背景。她从政一生从不谈及个人情况,将不安全感、私人情感以及一些会引发社会不良影响的真相,藏匿在她精心打造的果敢自信的面具之后。高调、率直、顽强的政治风格使她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女人。她激怒了很多政治同僚,得罪了大部分的政治对手,对她远距离欣赏比与她近距离共事容易得多。但正是这种性格的力量促使克服前进路上的种种障碍,不断前行;也正是这种力量促使她连续三次赢得了大选,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改变了英国,也间接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她为人直率、直接,处事不够圆滑,她从来就不是一个随和的人。
【英】C.S.刘易斯
已完结· 8.70万字
某种惊人的友情带你向北飞奔到纳尼亚,奔向自由。 纳尼亚……那里马会说话, 当四个不可能在一起的同伴聚首齐心拯救王国。 故事发生在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统治纳尼亚的时期。一天,少年沙斯塔发现自己将被他的养父卖给一个凶恶的卡乐门贵族为奴隶。夜里,他和贵族的战马布里一起逃跑 。布里原是纳尼亚会说话的马。沙斯塔和它一起逃往纳尼亚。途中,他们遇到了贵族少女阿拉维斯和她会说话的母马赫温。阿拉维斯是为了不满包办婚姻而逃跑的。于是他们四个便结伴而行。途中,他们历尽艰险,还得知卡乐门王子拉巴达什在向苏珊女王求婚被拒之后,试图突袭阿钦兰的安瓦德城,然后再进攻纳尼亚。在狮王阿斯兰的帮助下,他们骑马飞奔报信,最后,沙斯塔拯救了纳尼亚和阿钦兰。胜利后,他发现自己是阿钦兰王子,原名科奥,自幼被居心不良的叛徒偷走,后被渔夫所抚养。他后来继承了阿钦兰王位,并与阿拉维斯结婚。
[英]C.S.刘易斯
已完结· 6.90万字
二战时期,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四兄妹为躲避战火,来到伦敦乡下的一位老教授家中。他们通过一个神秘的大衣柜,进入了纳尼亚王国。此时的纳尼亚王国正处在白女巫的残暴统治之下,那里冰天雪地,只有无止境的寒冬。四兄妹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冒险,在狮王阿斯兰的帮助下,打败了强大的白女巫,让春天重回纳尼亚……
陈洪,郭辉
已完结· 12.64万字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源流与主要成就、重要作家作品。引导欣赏中国文学的兴趣与门径。
(英)C·S·刘易斯
已完结· 23.58万字
《纳尼亚传奇系列6:银椅子(中英双语典藏版)》内容简介:少年尤斯塔斯和少女吉尔在一次躲避校园恶霸的行动中,被神奇力量召唤到纳尼亚。此时纳尼亚国王卡斯宾垂垂老矣,已走到人生尽头,的儿子瑞连走失,音讯全无。尤斯塔斯和吉尔接受狮子阿斯兰的任务,在沼泽人的帮助下,前往巨人族的废墟寻找王子踪迹。他们一路又饿又累,被一位绿衣美女欺骗,到了哈方城,差一点成为巨人秋祭上的盘中餐。慌乱之中,他们逃往地底躲避巨人的追捕。 地底世界受到绿女巫(即那位绿衣美女)的统治,正是她劫持了瑞连王子。瑞连王子平常被女巫控制,只有夜晚神智清醒,而那时他被绿女巫绑在银椅上。尤斯塔斯和吉尔解救了王子。重获自由的瑞连立刻毁灭银椅,绿衣女巫事迹败露现出真面目,变成一只油绿色的巨蛇。王子认出这正是害死母后的凶手,在众人协力下终于铲除了女巫。
陈丹燕
已完结· 17.70万字
《外滩影像与传奇》讲的是外滩的传奇。外滩,从1846年这里建造起幢带有外廊的房子,到成为殖民时代遗留在东方最的天际线,到所有洋行大楼的旗杆上红旗飘飘的,仿佛沧海桑田,但它一直是一条寂寞的、没有归属感又不甘心的泥滩。它对自己的出身庆幸又厌恶,对自己的面容骄傲又自卑,对自己的归宿迷茫又计较,对自己的寂寞害怕又执着,对自己的将来期待又不敢期待……
〔加〕朱爱岚
已完结· 17.04万字
本书作者在1986—1990年对山东省三个村落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个社区对改革作出的迥然不同反应,并详尽地剖析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对北方农村妇女地位、生产活动及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这一研究表明,尽管在家族领域甚至在家庭企迎中妇女的境遇已大为改观,但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尤其是在村政府和村级集体企业中男性仍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主要职位,从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社会。性别与权力关系在婚姻家庭、就业、参政、社会组织与网络等诸多私人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运作与流变。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已完结· 12.94万字
尼采是一个在中国广为人知而又知之不多、颇具争议性的哲学家,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点。他是大学教授,然而他否定其他兢兢业业从事教育的教授的工作;他是哲学家,但他异常起劲地反对出现在他以前的诸家哲学;他与传统辩驳,却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编者君特•沃尔法特是国际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他不按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年代,从考订版(KSA)第7卷至第13卷5000页尼采遗稿中选编出这部作品。选编的第一条原则是,特别重视尼采哲学涉及“意志”“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虚无主义”等关键词的文章段落;尼采人生道路上所接触过的重要人物,如叔本华和瓦格纳;还有尼采经常思考的问题诸如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艺术和道德等。选编的第二条原则是尽力追求客观,甚至呈现出一种批判性阅读的视角。阅读这部哲学遗稿就好比在欣赏“一个知识分子写的日记”。沃尔法特研究尼采思想所得亦附文后。 阅读这本书能看到最真实的尼采,更能使我们具体、直观、不受约束地理解尼采的“实验哲学”精神,对于尼采哲学的初入门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上佳读本。
王元周
已完结· 17.64万字
本书为“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研究丛书”第四册,该丛书由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本书的主题是“近代中国城市”,城市既是一种聚落、一种景观,又是一种场域、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方法,本书从“城市景观与空间”“城市权力结构”“城市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近代中国城市中,政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域性政区的转变、市政改革思潮的兴起以及市民生活文化的变迁等等方面,本书也是目前国内从事中国城市史研究的青年学子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英】C·S·刘易斯
已完结· 23.68万字
《“黎明”号的远航》 这一年暑假,父母带着姐姐苏珊到美国讲学,大哥彼得到老柯克教授家用功,埃德蒙和露西无奈地必须到剑桥的姨妈家度过。姨妈家有位讨人嫌的表弟尤斯塔斯。有一天,他们仨居然被吸房间墙上一幅航海的画中。 三人被大船救起,埃德蒙和露西发现,船上正是他们的纳尼亚朋友——卡斯宾十世。以纳尼亚的年代来算,距离上次见面已是三年前,当时他们协助卡斯宾登上王位。这回,卡斯宾国王乘“黎明”号,准备寻找当初被叔父流放到海外的七位先王大臣,并想一窥传说中极东之处阿斯兰的国度。 一行人在海上遇见非常神奇而惊险的事情,登陆过寂静岛、龙岛、死亡湖岛、独脚人岛、黑暗之岛、星辰岛等,并终达成了愿望。“我曾风闻有你,而今亲眼见到你。”卡斯宾见到了阿斯兰,埃德蒙、露西和尤斯塔斯则度过了难忘的奇幻之旅,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曹卫东
已完结· 21.00万字
《交往理性与权力批判》既是作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展沿革的小记、对哈贝马斯个人及其思想关键词的剖析,也同时阐明了作者自身如何从理论和思想上向哈贝马斯靠近,涵盖作者同哈贝马斯的个人交往、哈贝马斯与中国学界的交往、国人对哈贝马斯思想理论的受过程,等等;此外作者还专门梳理了著名的“1968”学生运动的历史细节,重凸显了在此运动中法兰克福学派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及交锋。
高伟
已完结· 23.7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