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中美德制造业三国演义
王喜文
已完结· 4.08万字
本书前三篇先纵向剖析了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以及我国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历程;接着第四篇横向比较了中美德三国的制造业实力与国际合作,探讨未来制造业的创新之战、技术之战、标准之战、市场之战。本书既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势,谋划未来的经营布局;也适合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产业政策的指定提供决策参考。
王喜文
已完结· 4.08万字
本书前三篇先纵向剖析了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核心,以及我国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历程;接着第四篇横向比较了中美德三国的制造业实力与国际合作,探讨未来制造业的创新之战、技术之战、标准之战、市场之战。本书既适合企业管理人员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趋势,谋划未来的经营布局;也适合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产业政策的指定提供决策参考。
马兆林
已完结· 9.31万字
未来的工业体系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订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终端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中国制造2025强国之路与工业4.0实战 重构智慧型产业 开启产业转型新时代》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工业4.0的技术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工业4.0落地中国制造业的步骤和任务。
李玉
已完结· 15.30万字
他满清朝廷最后的主心骨 他一心维护封建制度 他仇视革命,却培养了革命人才 他是封建官僚,却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他痛恨洋人欺负中国,却不盲目排外 他就是张之洞
严鹏
已完结· 23.33万字
全书以时间脉络为顺序,在全球视野下分阶段描述中国工业从19世纪迄今的发展历程,剖析中国工业化每一阶段的突出特征与基本规律,为当前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历史的经验。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已完结· 31.20万字
《赛迪回眸201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思考》既聚焦工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点主题,又关注“互联网+”、新兴领域、信息安全、绿色发展、国际竞争等特色方向,全书共八部分,结构合理,文字严谨,内容深刻具体,涉及领域广泛。
陈玉涛
已完结· 7.98万字
为了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等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问题,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决定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推进计划,明确重点任务,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各方资源,组织推动全社会齐心协力,抓紧抓实,长期坚持,务求抓出实效。本书涉及工业强基的总体情况、项目实施进展,应用实例分析。旨在宣贯工业强基相关政策及实施纲领,为政府相关部门、各地方经信委、各行业协会及国内企业提供信息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刘文强主编
已完结· 13.48万字
本书基于全球化视角,对过去一年中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梳理并剖析了国家相关政策及其变化对工业节能减排发展的影响,预判了2021年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主要工业行业的发展走势。全书共分为综合篇、重点行业篇、区域篇、政策篇、热点篇、展望篇六个部分。本书基于全球化视角,对过去一年中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梳理并剖析了国家相关政策及其变化对工业节能减排发展的影响,预判了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主要工业行业的发展走势。全书共分为综合篇、重点行业篇、区域篇、政策篇、热点篇、展望篇六个部分。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
已完结· 16.14万字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我国工业经济当前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分析,构建了成熟的指标体系。 全书围绕“工业高质量发展”,遵循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充分吸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剖析了工业发展质量的内涵,明确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并在往年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一些指标进行了适时调整,对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业发展质量,以及工业主要行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 本书旨在推动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供相关人士参考阅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已完结· 17.87万字
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编著的国内首部工业文化蓝皮书。报告共计33万字,分为综述、产业、区域、专题四大篇章、18篇子报告。 《报告》以“新机遇、新形象”为主题,重点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理论成果,从政策、产业、区域、行业等维度全景勾勒出新时代我国工业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并对集群文化、品牌文化及元宇宙等新兴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报告》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案例翔实,可为政府制定决策、企业经营管理、学术机构研究提供参考。
【日】顾琳
已完结· 15.29万字
本书以河北中部的高阳工业区为研究个案,从该工业区20世纪的发展历程揭示中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面貌。本书把高阳工业区的发展分为三个不相连续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爆发,初步的原料和销售市场被战争打断;第二个阶段从抗日战争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结束了私营纺织企业和乡村纺织的历史;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至今,高阳成为当今中国毛巾、毛毯、毛线以及其他纺织品重要基地。作者指出,高阳乡村工业的生产方式是与20世纪全球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中国的社会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经营模式、所有制模式的不断变革。进而作者总结了中国乡村工业的典型生产模式——高阳模式,其特点是“两头在外”,即原料的供给和产品的销售均不在当地。实际上这是当今中国乡村工业的普遍模式,从高阳模式的成功,透视出当今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作者从历史走向了现实,从传统中国找到了认识当今中国的路径。所以,该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学术和实际意义是明显的。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
已完结· 9.64万字
本书从综合、行业、区域、园区、企业、政策、热点、展望8个角度,密切跟踪了2021年我国原材料工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情况,并对2022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全书遵循赛迪智库原材料工业发展蓝皮书的一贯体例,包括8篇30章内容。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原材料工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乔标主编
已完结· 33.75万字
2022年,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将赋能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不断出新出彩,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逐步深入推进,这将助力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书详细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最新进展、动向和未来趋势,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背景、建设要求和建设进展。希冀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发展及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基本概貌、取得的成效及美好前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刘文强
已完结· 10.08万字
本书基于全球化视角,对2021年中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梳理并剖析了国家相关政策及其变化对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影响,预判了2022年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主要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走势。全书共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三品战略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展望篇八个部分。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工业技术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学习阅读。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工业技术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学习阅读。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21.88万字
《西中有东》讨论了平等公正的社会理想和组织设计在前工业时代的中国和英国的发展演变,并在此过程中,复原了中国的正义传统在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有关社会公义的政治讨论和制度建设中扮演的隐藏角色。 全书以结构性分析为框架,创造性采用跨语际、跨视觉的研究方法,从人民的定义、社会身份平等、自然宇宙观、言论自由四方面着眼,具体分析了唐宋时期中国的政治讨论与制度建设,以及后世英国对中国材料的译介引述和对中国形象的褒贬讨论。 包华石广泛征引文献和视觉材料,以说明不论中国还是英国,当面对愈加放纵的特权和专制权力时,众多名人志士都采用了相似的策略予以理智回击。而今天,我们却只对有所谓“欧洲近代早期”的发明耳熟能详。事实上,前工业时代中国和英国的历史发展有着众多相似的经历,譬如受过教育的非贵族人士的崛起、印刷技术的普及、大众识字率的提高、不断扩张的艺术市场、公共领域的出现等等。正是这些共性经历,使得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18世纪产生了革命性互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乔标
已完结· 16.16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
已完结· 17.23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刘文强 主编
已完结· 14.03万字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著
已完结· 15.25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已完结· 6.83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张小燕主编
已完结· 11.67万字
本书系统、科学、全面地对工业互联网相关理论和应用进行论述的。本书既有从理论视角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也包括从技术视角对工业互联网的解读,更包括从应用视角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等工业互联网探索主体,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事实依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
已完结· 9.64万字
本书从综合、行业、地区、园区、企业、政策、热点、展望八个角度,分析总结了2019年我国原材料工业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情况,并对2020年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全书遵循了赛迪智库原材料工业发展蓝皮书的一贯体例,共8篇29章,包括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园区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和展望篇。 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工业技术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学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刘文强主编
已完结· 13.48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乔标主编
已完结· 12.09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乔标主编
已完结· 12.09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乔标主编
已完结· 12.09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张小燕主编
已完结· 11.67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
已完结· 17.23万字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我国工业经济当前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分析,构建了成熟的指标体系。 全书围绕“工业高质量发展”,遵循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充分吸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剖析了工业发展质量的内涵,明确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并在往年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一些指标进行了适时调整,对全国和各省(区、市)的工业发展质量,以及工业主要行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
工业互联网推动中小企业包容性增长政策研究与机制创新项目组 编
已完结· 12.60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乔标
已完结· 16.16万字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秦海林 主编
已完结· 8.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