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世界的100名人成才故事.中国卷
《天天向上丛书》编委会
已完结· 8.49万字
中国历史是一条长长的河,沿途的人们谱就了篇篇七彩的画卷。而在这漫长多彩的画卷中,我们精挑细选出了50位光芒闪耀的历史人物,有王羲之、华佗、孙中山、车胤……为大家诠释了他们的梦想、追求、信念、智慧,讲述了他们经典的故事。
《天天向上丛书》编委会
已完结· 8.49万字
中国历史是一条长长的河,沿途的人们谱就了篇篇七彩的画卷。而在这漫长多彩的画卷中,我们精挑细选出了50位光芒闪耀的历史人物,有王羲之、华佗、孙中山、车胤……为大家诠释了他们的梦想、追求、信念、智慧,讲述了他们经典的故事。
戴荣里
已完结· 13.29万字
本书从一个普通铁路人的视角勾勒了我国高铁的创新发展历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高铁成为“中国名片”的原因。我国高铁的发展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举措,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所带来的技术人才素养的提升,得益于改革开放为我国引进吸收国外高铁技术提供的外在环境,更得益于我国高铁建设者秉承的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光荣传统。本书宏观上描绘了我国高铁给中国发展带来的中国速度,微观上刻画了为实现巨龙飞腾之梦而奋斗的中国铁路人的感人形象。本书以散文笔法,情理交融,勾画了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描写了高铁建设者的动人故事,旨在展示高铁改变中国,塑造思想情怀,提振民族精神。
胡森林,林益楷,林火灿
已完结· 9.20万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能源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动力保障。进入新时代,我国的能源行业要走新型的发展道路,以满足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需求。 《神州脉动:能源革命改变中国》立足于我国能源行业发展的现状和使命,从过去、现在和未来3个时间维度,全景扫描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深度分析我国能源革命的趋势、瓶颈及未来前景。 《神州脉动:能源革命改变中国》作者长期研究、追踪能源行业的变革,在行文中追求思想性、专业性和可读性的统一,夹叙夹议,见物见事见人,让读者品味能源故事、了解能源经济,旨在引发全社会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对能源转型的关心和对能源科技的关切。
杨静
已完结· 11.30万字
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性的重要技术热点。国内外“产学研”各界对人工智能都十分重视,且投入巨大。我国也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力争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智周万物:人工智能改变中国》立足中国人工智能全景,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讲起,介绍人工智能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学科和产业概况;再介绍人工智能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改变,然后纵览智能云、超级计算等中国人工智能基础平台的发展布局和方向,分析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赋能和影响,接着讲述一些学术界和产业界一线人员的奋斗故事;zui后通过对学术界、产业界部分专家的访谈,探讨中国人工智能在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邵素宏,含光,周圣君
已完结· 12.76万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引领着时代发生了巨变。这其中,我国移动通信行业推动着国人视野、发展观念、产业实力、大众生活乃至整个社会运行方式的改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成果惠及亿万百姓。本书以5G起笔,从大众关心的事件逐渐展开,从豪华1G、全民2G、坎坷3G,到惊艳4G、智能5G,环环相扣,展现了我国移动通信行业30余年波澜壮阔的发展,以及市场带动技术、技术驱动产业、创新促进发展的历程。本书通过一个个转折性事件、一组组节点型故事、一群群代表性人物,述说“变化”,分析“变化”,思考“变化”,最终向世人揭示:移动通信改变中国,归根结底是创新改变中国,是坚持改变中国,是合作改变中国,是开放改
孟昭莉,韩元佳,杨才勇,许晨
已完结· 10.34万字
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的互联网行业革故鼎新,给经济社会带来了变革性的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回顾了我国互联网行业从萌芽、发展到繁荣的历程,从生活、公共服务、公益、金融、制造等多个领域入手,梳理了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全新改变,特别是普惠大众、赋能生产和生活的生动实践,以丰富的案例展示了我国互联网行业创新的发展、实践的勇气、开放的精神和全球化的视野。 本书作者长期追踪、研究互联网行业的变革,立足于互联网行业发展规律的探索,让读者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互联网,旨在引发全社会对互联网行业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互联网发展前景的期待。
【美】易劳逸
已完结· 19.05万字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变革的权威著作。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模塑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对中国社会复杂且深刻的变迁予以清晰的阐释,探讨了人口变化趋势、阶级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与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以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对话。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他对于中国人的理解——友善和冷漠、勤劳和懒散、进取和保守、慷慨和自私,这些自相矛盾的国民性,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出的“差序格局”,形成了有效的对话。
苏文权
已完结· 14.05万字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PIPE投资工具及策略的图书。全书共14章,第1~10章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分析了六种国内常见的PIPE投资工具;第11~14章结合PIPE投资的特点,从投资管理的角度对组合管理、标的筛选等进行了深度探究,同吋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进而提出了很多创新的投资观点。书中全部使用真实案例作为支撑,还辅以“大咖说”“知名投资者访谈”等丰富的内容呈现形式,帮助读者更快地掌握PIPE的投资方法。对于那些想了解该领域或从事相关工作的读者来说,本书是非常好的参考资料。
胡怀琛
已完结· 3.64万字
《中国八大诗人》是近现代国学家胡怀琛撰写的古诗普及读物。全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八位伟大的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王士禛。从战国时期到清代,梳理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艺术走向,可称之为一部简明的中国古代诗史。作者精于诗歌赏鉴,对八位诗人的诗歌特点及其脉络源流,加以精要阐述,在简短的篇幅内使读者迅速了解中国古代诗人的精神面貌与文学成就。选配十六幅彩色插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陈恭禄
已完结· 59.63万字
20世纪独具影响力的近代史经典出版80年80年这是一部能让你快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佳作学者从政的典范、史学泰斗蒋廷黻,以近代化的独特视角为核心,讲述从晚清到的百年激荡。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变革、杰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大变局中的权力斗争与外交博弈,如风云变幻,清晰可见。一口气能读完,一辈子忘不了。全书脉络恢弘、深刻客观而引人入胜。百年中国学者,仅凭一传一书即奠定“史学巨擘”者,惟此一人。
【美】刘子健
已完结· 7.76万字
本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及其失败的原因。全书以王安石变法为主线,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分为变法、反变法和后变法三个阶段,完整地叙述了北宋后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变。作者指出,王安石的理想是实现儒家的道德社会,在这一点上,王安石与他的反对者并无二致。问题在于王安石希望通过改造、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以实现这一理想。由此,作者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官僚体制改革,聚焦吏役次官僚制,考察新政的政府运作,并以募役法这一新政核心制度作为个案研究,总结归纳新政的特点。本书的关注点不仅在于王安石变法本身,更在于王安石所代表的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与纠葛。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特色与价值之所在。
杨雪舞
已完结· 24.83万字
秦朝的开国皇帝嬴政,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小妇人与个商人生下的儿子,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早年压根就是个农村中的一个小混混。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与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他俩倒是贵族出身,都算得上是皇亲国戚、将门之子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父亲只是一个普通军官,他是靠自己在军中拼搏得以升职的。元世祖忽必烈,算得上是正儿八经黄金家族。他是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孙子。明太祖朱元璋,却冒出个农村的特困户,遇上大灾,饿得快死的他只得赶紧去庙里当和尚。大清的皇太极,又一个皇家后裔。他是后金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
陈西
已完结· 11.99万字
人们总是说这个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但是心理学家却说这个社会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总是说人心叵测,但是心理学家用事实证明人心是可以揣摩的。心理学家经过深入的研究,总结出许许多多适应于生活、工作、交往的心理学法则。以往人们只是局限于心理定律本身所适应的社会领域,但事实上,这些定律对人生也有“导航灯”的作用。因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设立目标、与人交往、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本书详尽分析了每个心理定律,既有对这些定律的详尽介绍,同时也举出了生动详实的例子加以说明,使这些定律更实用,更具指导意义。
【美】张彤禾
已完结· 15.76万字
“出去”,农民工用这个简单的词定义他们的流动生活。“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出去打工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如今,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农民工。在南部工厂林立的城市,农民工在拉动国家出口经济的流水线上全力以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一百年来欧洲移民到美国总人数的三倍。 当我想写本关于中国的书时,这个国家的农民工吸引了我——几百万人,离开村庄,去城市工作。直到后来,我才发觉,原来我跟我写到的那些女孩有着那么深的联系。我也离开了家,了解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地方那种孤独漂浮的感觉;我亲身感受到人轻易就会消失不见。我也更能理解那种全新开始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打工女孩的故事有某些共性。在工厂里你很容易迷失自我,那里有成百上千个背景相似的姑娘:在农村出生,没念过什么书,穷。工厂是做什么的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工作带来的艰难或机遇。打工女孩的命运转折点永远是她向老板发难的时候。那一刻她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迫使这个世界将她视为一个个体。
【美】阎云翔
已完结· 14.28万字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静涛
已完结· 39.51万字
心态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命运跟着改变。发挥性格优势、培养独特气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书共分13章,分“性格决定命运”和“气质改变人生”两篇对性格和命运,气质和人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析,对读者具有的指导意义。
【美】萧公权
已完结· 23.37万字
康有为的名字,既象征着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又包孕着亟待发掘的丰富内涵。他忧患多思的情怀,使之在实践层面上居为疾呼改革的活动家;他超迈磅礴的才气,又使之在精神向度上成为富于创意的思想家。上述双重因素构成了有机的张力,激励他既在儒家价值范式之导引下渴望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以期当今世界能走向变法图强的中国,更在外缘文化的刺激下憧憬儒家思想的自我递进,以期其命维新的中国能走向未来的世界。 然而,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在国际汉学界,对于康有为的研究成果,似都难与其显要的地位相称。正因此,萧公权先生晚年的这部平心之作,才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萧先生在大批的康氏未刊手稿的支持下,以同情的了解和细密的笔触,既凸显了这位“南海圣人”特重人际关系的问题意识,也还原了他纵笔代圣贤立言的畅想过程。由是,本书就通过对一位“儒家修正主义者”的追述,提示了一种激发古代思想生机的哲学式态度,和一条活泼的传承文化资源的创造性思路。
张惠诚
已完结· 22.99万字
政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上演出一幕幕的悲喜剧,涂抹出一幅幅可圈可点的历史画卷。由于王位的嬗递,政权的更替,不知有多少顶王冠而落地,有多少个新朝而崛起?围绕这个权力魔杖,有多少人曾殚精竭虑,有多少人曾拼死厮杀,有多少人曾喋血宫门。血与火的燃烧,生与死的搏斗,胜利者昂然登上的宝座,失败者颓然倒在殷红的血泊之中……,翻开此书,希望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无穷的启迪和思考。本书作者从中国古代历史上二百三十多次政变中,选取了二十八件的事件,状写其发生、发展和结局,所写的内容,取诸正史、间以稗乘,所有事件、人物、时间、地点、都有据可查,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基本上是一部信史。
张海鹏,杨奎松
已完结· 42.15万字
本卷讲的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对外战争阶段前整整十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大陆学者基于中共党史的传统说法,习惯于称之为“(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时期”;台湾学者基于国民党史的传统说法,习惯于称之为“十年建设时期”,我这里用的书名是“内战与危机”。强调内战与危机,不是不重视南京国民政府这十年在经济建设,也包括政治、外交、军事、教育和法制等方面所行的各种建设工作。事实上,我在本卷中对南京政府在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都尽可能给予了关注和介绍。我之所以用内战与危机作全书的主题,是因为在这十年中国民党各派势力之间、国共两党之间发生了太多的冲突与战争;而自1928年济南惨案始,日本也一次又一次对中国实施了公的外交压迫和军事侵,并不止一次地在中国领土上引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王士军
已完结· 8.79万字
这部书稿是士军的博士论文。虽然在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上,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其间一定有一个变革期。近代文学的变革是多方面的,其中文体的变革尤为明显与突出。士军的论文在总体上探究近代文学文体格局秩序重组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小说、诗歌及散文这几种主要文体的变革情况,可谓言之有物,对于近代文学研究是有切实意义的。
【加】宝森
已完结· 23.53万字
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30年代深入云南禄村就农地制进行了一项拓荒性研究。半个多世纪之后,加拿大学者宝森重访该地区,并进行了为期十年的田野考察。在追溯以往60年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巨变的情形下,作者围绕“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这个主题,以独特的视角与方法挖掘并梳理了缠足与纺织、农地制、农业与非农业就业、贫困与富裕、婚姻家庭、人口变迁及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社会性别问题,从而再现了乡土中国汉人社会性别制度嬗变的微观动态。
[美]王国斌
已完结· 17.72万字
作为一部富于创意和挑战的探索性著作,本书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桁林
已完结· 27.44万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准绳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断以新的伟大实践主动回应发展这个世界性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已成为发展理论最鲜活、最丰富的滋养,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中国样本和中国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美]穆盛博
已完结· 9.82万字
减轻因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而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本书提出,为解决当今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引起、理解和应对环境发生的改变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书探索了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场——舟山海洋区域内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时间从19世纪间这些岛屿出现移民潮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区域中商业价值最高的鱼类濒临灭绝为止。这部舟山渔场史阐述了一个长期的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交叉分析了地区、区域、跨国界的生态化趋势。
郭跃
已完结· 5.22万字
基于公众沟通视角的中国核电项目公众接受度研究
陈荣赋
已完结· 28.49万字
在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习惯、错误、能力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影响效力。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左右一个人的成败。成也习惯,败也习惯,好习惯能够成就你,坏习惯却能毁灭你。错误是人生之路上的陷阱,一个不起眼的错误,会让你误入歧途,丧失机遇:而一个严重的错误,则会让你付出巨大的代价。能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入场券。能力就是硬道理,只有过硬的能力才能胜任工作,才能创造优异的业绩,才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平凡中走向优秀和卓越。
九枝兰
已完结· 12.94万字
本书是九枝兰编著的第二本图书,九枝兰在本《营销大咖说互联网营销方法论与实战技巧》的基础和经验上,又重新挑选了30位营销大咖进行了专访,并根据专访内容汇编成此书。本书内容共有3篇,上篇主要讲解了互联网营销时代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企业是如何崛起并走向繁荣的 中篇主要介绍了互联网企业如何在营销方法上进行创新以适应互联网的发展 下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营销上的新尝试,帮者了解互联网营销新动态。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CMO/CEO)、专业人员(执行层)以及独立营销人等互联网营销行业的从业者阅读。
杨光
已完结· 16.51万字
介绍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各个学派有关货币理论的相关内容,阐述货币理论的演进。结合金融危机、国内宏观调控转型、人民币国家化等现实,深入探讨货币在实际中的运行。
【美】韩书瑞,罗友枝
已完结· 16.30万字
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18世纪相对来说不太受重视,学者们更关注的是19世纪的变革和20世纪的革命。另外学者们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总体评价也不高,认为这是个腐败奢靡、文化停滞的时期。而这本由两位美国女学者撰写的著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18世纪在中国近代早期是*有活力的一个时期”。《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核心观点强调,18世纪中国社会的活力体现在向边远地区大量移民,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商品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和物质流动的加强有助于松动原来固定的社会地位,并使社会分层更加多元化”。另外这一时期学术上的成就为中国近代的各门学术奠定了基础,商人的往来活动以及他们扶植培育的城市文化也有助于清帝国的统一和整合。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是部概览性的史学著作,作者以史学的分析论说为主要著述方法,同时吸纳了社会学重视结构变化和人类学关注文明片段的研究手段,使得《十八世纪中国社会》读来既有得知历史事实的畅然,又有洞悉深层奥秘的明快。
曹开虎,粟灵
已完结· 16.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