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简述
吴晗
已完结· 16.36万字
吴晗是著名的明史专家、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建国后为了给党员干部普及明史,吴晗于1962年在中央高级党校做了关于明史的讲演,内容包括明太祖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等明代历史中基本、重要的问题。内容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
吴晗
已完结· 16.36万字
吴晗是著名的明史专家、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建国后为了给党员干部普及明史,吴晗于1962年在中央高级党校做了关于明史的讲演,内容包括明太祖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等明代历史中基本、重要的问题。内容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
墨竹
已完结· 19.79万字
张朝山
已完结· 10.79万字
读史使人明智,确实,通过了解过去的历史、体会历史人物的悲喜,我们可以最大程度上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增加个体生命的厚度。明史迷雾重重,等待着有心人不断去挖掘、重构。本书所选悬案尽量涵盖明朝整个历史阶段,其中主要以明帝国高层政治斗争为主要内容,涉及皇帝、后宫、重臣、宠臣、直臣各色人等,谈论了24件影响深远的悬案,力图为您提供一个了解明朝历史的基本线索。
蔡东藩
已完结· 51.89万字
蔡东藩所著的《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写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
【美】司徒琳
已完结· 13.37万字
《南明史:1644—1662》的目的是回答“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这一问题。由此出发,作者司徒琳所讨论的是明朝世袭君主统治失陷后18年的历史进程中所映射出来的溃败根源。 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强变弱的原因归结为“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作者同时注意到以上两点并不是仅有的两个把明朝引入灭亡的原因,近代经济变迁的也是原因之一,但朝廷内部冲突造成抵制外力的失败仍是明朝灭亡主要的原因,而这内部冲突的根源,在朱元璋太祖从一开始设计官僚制度时就已埋下。随着时间推移,文官内部的党派纷争、在外武官战斗力沦为平庸,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陈文斌
已完结· 17.88万字
人类文明从蒙昧时代赴,经历过对日月星空的困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对和平社会的探索及对自由民主的追求,行至今天,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一日千里,势不可当。本书在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中,既深刻剖析了文明产生的背景,又生动地讲述了著名伟人的故事;既有专家对文明演进的解析,又有对奥秘的破译。图文并茂,鲜活有趣。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8.16万字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讲学社丛书”第三辑,内容以2012年日本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狭间直树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整理而成。狭间直树教授在“东亚近代文明史”的宏阔视野下,以大量史料为基础,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较分析,将梁启超逃亡日本期间的经历和转变,尤其是与康有为的关系,明治日本对于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和思想学术的影响,以及“二十一条”后梁启超对日态度的转变等议题,作以细致的呈现和剖析,力图揭示梁启超其人其思对于东亚近代文明形成和内部互动的意义。
佚名
已完结· 332.76万字
佚名
已完结· 12.58万字
郑振铎
已完结· 3744字
词的来历,颇为多端。但最为重要者则为“里巷之音”和“胡夷之曲”。一种新文体的产生,往往有其很悠久的历史。若蝴蝶然,当其成虫之前,必当经过了毛虫和蛹的阶段。词虽大行于唐末、五代,然其酝酿的时期,则已久了。中国音乐受外来的影响最深。汉代乐歌已杂西域之声。及六朝而更盛行“胡夷之曲”。《隋书·音乐志》叙此种情形甚详。《唐书·音乐志》也说:“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歌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这可见“胡夷之曲” 的如何流行于世。词调中,受这种影响最深。我们或可以说,唐、五代、宋词的一部分,便是周、隋以来“胡夷之曲”的被保存下来的歌辞。
戴建业
已完结· 13.51万字
两宋是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开辟出奇崛苍劲的新境界;宋词从小令发展至慢词,跃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 本书作者戴建业,从流传至今的数十万首两宋诗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 阅读本书,不仅能重温伟大的诗词作品,更能一窥300年两宋诗词发展全貌。
戴建业
已完结· 11.61万字
◆风靡全网的国民教授戴建业,课程视频播放过亿,1000万网友点赞叫好。 ◆272首两宋诗词大盘点,覆盖两宋全时段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4位诗词名家,全面展现两宋诗词的发展轨迹。 ◆通俗、易懂、靠谱的两宋诗词入门之作,15万字一本小书了解300年两宋诗词全貌。 ◆陈引驰、骆玉明、六神磊磊诚意推荐!
赵大胖
已完结· 17.78万字
本书分为四章,100余篇,主要讲述了王侯将相、名流士大夫、市井百姓,以及包括疑案、外交、文化在内的冷知识。作者从底层、中层、上层各类人的生活角度出发,将分散于历史长河中的历史碎片梳理出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脉络,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宋朝。 这本书除了宫廷王侯事迹,更多的是描绘中下层百姓的生活面貌。真实的历史只有当事人知道,后人只能通过史藉、书信、考古等手段去拼接,就像把一个破碎的镜子重新拼接起来一样,书写古代历史书籍,要做的很大部分工作就在于拼接历史碎片。阐有开辟之意,作者也期望以新的方式,关注不同阶层人的生活,开出一条新的写史风格。
佚名
已完结· 8.08万字
《好看到睡不着的中国史(宋朝)》两宋国祚三百一十九年,两次倾覆于外患,而非内乱,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期。本书依据史实,正史野读,带你重回文化与审美的巅峰时期,领略大宋的活色生香。
易中天
已完结· 6.67万字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一个有着当时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名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读《易中天中华史第九卷:两汉两罗马》,看两千年前,世界两大文明的兴衰沉浮。
王阳明,孟斜阳
已完结· 22.75万字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既有王阳明与弟子之间的对话问答,也有王阳明与时人的书信往来,体现了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为了阅读方便,更加深刻、全面理解阳明思想,此版将《朱子晚年定论》作为附录置于书末,以飨读者。本书注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更大程度还原原著本色,是《传习录》各版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吕思勉
已完结· 225.12万字
两晋南北朝史
龚书铎
已完结· 19.26万字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可乐不加糖
已完结· 79.36万字
一段跨越七百年的爱情,一个男人的成长,两个命运相同的男人拥有同一个身体,一个现代青年到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穿越时空遇到真爱,忠与爱不能两全,又该何去何从。本书讲述故事:异世历史三国;海岛花都;魔法大陆;魔法学校;新世界精灵;软弱公主成长记;异族入侵
陈羡
已完结· 20.02万字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又动荡不安的年代,作者紧紧把握住南北朝两根历史主线,将交错部分融会贯通,加上自己独特的历史见解,确实将这段动荡的历史刻画得引人人胜、深入浅出。本书继《纵横十六国》之后再一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文化底蕴,是一本描写南北朝历史的佳作。
梅毅
已完结· 42.61万字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的美学高峰期;同时,它又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 在这迷乱狂欢的三百年间,司马氏灭蜀吴一统天下,“八王之乱”血雨腥风,刘裕开国气吞万里……充斥着刀与火的杀伐,泪与血的呻吟,奸谋的肆行与忠义的沦丧。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竹林七贤刘伶醉酒、阮籍傲歌、嵇康抚琴、王衍清谈,名士风流。鲜卑子,汉家儿,羌中杰,氐族雄,羯族豪,匈奴英,弯弓走马,飒爽俊逸,玄言味永,飞鸿荡天,真个是精彩绝伦!各路英雄、豪杰、骚客、奸雄、懦夫、贤媛轮番登场,共同上演了人性化的、非戏剧而恰恰又是最戏剧化的出出“大戏”。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之际,那些英雄们的传奇瞬间,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扼腕叹息……
易中天
已完结· 7.22万字
靖康耻,风波狱;临安风,崖山雨。命运多舛、半壁江山的南宋,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大帝国。海外贸易覆盖欧亚非,程朱理学影响元明清,词的境界和韵味更是臻于极致,苦难而风流的时代一言难尽。
墨竹
已完结· 20.50万字
包伟民,吴铮强
已完结· 19.53万字
随着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全军覆没,立国300余年的赵宋王朝*终灭亡。回望300年王朝浮沉,大宋承唐末乱世立国,却从未能完全恢复汉唐时辽阔的疆土,又遭逢“靖康之耻”被掠去半壁河山,偏安秦岭、淮河以南。政治上重文轻武,策略上守内虚外,大宋王朝终日周旋在强敌环伺的夹缝里,直至在蒙古铁骑的崛起中灭亡。但正是这同一个宋朝,无论是士大夫政治的成熟,农业文明精致内敛特点的强化,商品经济、手工业的显著发展,还是技术领域众多的创造发明,思想领域划时代的迸发创新,皆被认为打开了中国帝制王朝历史演进的“新局面”。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胡炜权
已完结· 13.61万字
日本的天皇制,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长的君主制度,从日本神话时代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天皇制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谜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对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本书梳理了与天皇和天皇制相关的70个问题,共分10章,向读者详解有关天皇和天皇制的各种谜题。前4章主要阐述与天皇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概说天皇的历史与天皇制的发展脉络;后6章则从天皇的宗教与仪式、思想、艺能与学问、日常生活、形象、家族等各个方面,解答人们对日本天皇日常生活的疑问。
蔡东藩
已完结· 56.00万字
陈桥变起,黄袍加身,那殿前都检点赵匡胤竟夺了周室的江山,自己做起了皇帝。偏是皇天有眼,使得辽、金、元三国迭起北方,屡为边患。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总道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谁知竟连二帝也被人家虏去。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稍稍出了几员大将,又被那贼臣奸相多方陷害。风波亭上,冤狱构成,西子湖畔,骑驴归去,大家心灰意懒,坐听败亡。后来弄得连赵氏*后一块骨血也孤悬海外,徒落得崖山覆没,帝子销沉。没奈何,只得把赵宋三百二十年的江山断送了事。 其实,宋朝善政却有数种:*种,是整肃宫闱,没有女祸;第二种,是抑制宦官,没有阉祸;第三种,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第四种,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第五种,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不但汉、唐未能相比,就是夏、商、周三代,恐怕还逊他一筹。这也是赵宋维系人心,享国长年的原因所在呢。
老蔡的菜园子
已完结· 17.99万字
面对图书市场层出不穷的草根侃史,笔者另辟蹊径,以大量的唐宋文人笔记为参考,用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唐宋时期帝王将相、宫廷秘史、名人轶事、官场风云、唐风宋韵和民间八卦,语言轻松、幽默,文笔简洁、明快,让读者在历史的冷幽默中忍俊不禁,欲罢不能,野史原来是这样有趣和疯狂,本书可能是国内第一部有关野史方面的专著。
龚书铎
已完结· 18.88万字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美】贾志扬
已完结· 11.54万字
1127年,金军攻陷宋都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和三千余近支宗室,徽宗之子赵构在杭州重建宋朝,他死后帝位回到了匡胤子孙手里。流落到南方的宗室继续得到政府的特权和照顾,但却获得了应举、做官的自由,逐渐融入士大夫阶层,个中佼佼甚至官至宰相。1279年,宋朝灭亡,赵氏三兄弟后裔作为宗室的历史宣告结束,作为宗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易中天
已完结· 5.44万字
北国已是铁血,南宋兀自风流。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王朝? 如果很差,为什么会延续一个半世纪之久? 如果很强,又为什么被迫南移,连皇帝都曾经狼狈漂泊海上? 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至于结论,也许会有,也许没有。但即便没有,探寻和反思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而且充满乐趣的事情,诸位难道没有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