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通史·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
刘金源,李义中,刘明周,胡传胜
已完结· 27.03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二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刘金源,李义中,刘明周,胡传胜
已完结· 27.03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二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刘金源,李义中,刘明周,胡传胜
已完结· 27.03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丛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郭家宏
已完结· 19.88万字
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帝国史之第四卷。本卷研究1783—1815年英帝国的历史,认为这是英帝国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从旧体制到新帝国、从旧殖民体制到新殖民体 制的过渡时期。经过转型,英帝国在失去美洲殖民地之后建立了地域更为广阔、机制更为灵活的帝国,提供了一种对大英帝国历史的全新视角。
有妖入梦来
已完结· 196.54万字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现代青年叶策重生在这样一个黑暗时代。 他只想在这狗日的乱世活着,保护在乎的人,没有野心志向。 可历史车轮强行把他推倒了风口浪尖。 一个个强大不可一世的枭雄,败亡于他的手中。 于是,他有了一个小小心愿:结束这无休止的乱世。
龚书铎
已完结· 19.25万字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明】罗贯中
已完结· 74.34万字
本套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五部经典历史名著。
(日)渡边义浩
已完结· 6.54万字
《三国志》中的豪杰,为什么会被人们作为商业之神来崇拜呢?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的对象,本书试图分析关羽形象的这一变迁过程,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新尝试。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关羽作为商业之神受到华人的笃信和供奉。《三国志》中的武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信仰对象呢?对“义”和“信”的尊崇是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本书以此为线索,考察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关羽,及其在民众心目中成为“义”和“信”的象征的过程。
我曹某人
已完结· 98.28万字
一朝穿越,陆展来到了横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的三国时期。 在系统的游说下,陆展终于打定主意。 活下去。 第一步,先找个大佬当靠山。 “自己当什么大佬,再牛批能比得过天命所归的曹孙刘?” “这年头,干什么都不跟这几位爷抢饭吃。” “本公子要当谋主!” “左刘又孙头顶曹!” “我,要成为三国第一谋士!”
田昭林
已完结· 38.71万字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全书附作战示意图160余幅,注释3000余 条。本书史料翔实,视野宏大,导向正确,充分展示了中国5000年历史的战争遗产和军事智慧。该书为四卷本
果酱紫
已完结· 107.20万字
重生三国时期,柴源在前期的懵逼之后,开始踌躇满志起来。 见阿瞒、败皇叔,踏平江东收二乔,大丈夫生当如是。 哈哈哈哈~ 等等,这是什么,系统? 可是这画风怎么有点不对? 这货币名怎么叫纨绔值? 这时要我在三国这个人命比草贱的乱世当纨绔? 柴源满脑子问号。
马勇
已完结· 40.30万字
本书为《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如书名所示,内容涵盖《马关条约》签订后至《辛丑条约》签订止。按照传统界定,这个时期是近代史上三大高潮中的两个高潮,也是八大事件中的两个事件即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这两个事件在近代中国历史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一直受到学者重视,新资料的发现不能说没有,但基本上已经很难,各种观也差不多被学者说尽。本卷能够做的,就是立足新时代新感受,重新体会那个时代,重新认识那些人,重新审视那些事,尽量减少非历史主义的干扰,尽量呈现历史细节。
【美】巫鸿
已完结· 20.40万字
“巫鸿美术史文集”计划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八十余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作者三十余年的研究轨迹,破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美术的传统范式,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对中国古代礼仪艺术的内涵、定义及沿革做了界定,把历史研究的重还原到古代美术作品的原始功能、意义和环境上去;同时引多种现代美术史中的分析观念,从“空间性”、“时间性”、“物质性”等多个角度讨论中国古代墓葬、建筑、绘画和器物的基本特质。 继《传统革新》《超越大限》与《陈规再造》之后,《无形之神》为文集的第四卷,收录作者1999年至2003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
吴晓波
已完结· 14.32万字
技术有极限,娱乐无边界。当一个行业被娱乐化的时候,其游戏的规则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重构便发生了,新的生长机会出现了,商品的创新将更贴近人的内心。人类的物质发展终将摆脱自然资源的无尽消耗,当基本的生存及功能性需求被满足后,人们的生活以及产品的更新都将更侧重于智力的发掘与快乐的寻求――这与其说是一个预言,倒不如说是正在发生中的事实。
邢来顺
已完结· 34.30万字
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本卷叙述1815年到1918年的约一个世纪的德国历史,属于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通过经济和政治方面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迈上了强国之路。这是德国历史发展独特道路的阶段。
杨栋梁主编 王美平 宋志勇著
已完结· 20.75万字
甲午战争直至日本战败(1895—1945年),日本在中国不断深化的民族危机中,蔑视型中国观进一步固化,对于中国掀起的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等救亡图存运动,日本政界、军界乃至知识界的主流均否定其积极意义,甚至以表象为据反向理解各种革新运动会促使中国更为迅速地走向分裂与崩溃,坚持“中国亡国观”。由于持有此种认识的主体或直接位于决策地位制定政策,或处于决策周边提出议案,或置身于驻华使馆及军事机构提供相关情报,或活跃于言论界主导舆论,故“中国亡国观”通过各种渠道融入日本对华战略及决策的制度框架,并成为支配性观点,导致日本最终发动十五年侵华战争。
章开沅
已完结· 28.46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4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统计材料等等,涵盖了大屠杀历史的各个方面,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当年的历史真相。
杨国庆
已完结· 14.21万字
中国是人类史上筑城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城市都建有城墙,但大部分消亡于20世纪。目前,中国仅存不到十分之一的古城墙(有的仅剩遗址残段),且大都处于濒危状态,故其价值愈显珍稀。城墙作为中国建筑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形式,在未来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将不会再度兴建。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综合整理,不仅是回顾,更是出于对这种文化遗产的一种敬畏和挽救。 本书从城墙筑造的起源、建置变迁、历次毁损及修缮、拆城及遗址保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介绍,囊括了中国晚期几乎所有形制、不同级别的城墙,也兼及长城和其他时期不同类型的城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城墙的时代特征和意义。其中不少资料是首次披露,极其珍贵。它的出版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城墙提供基本资料,达到对中国城墙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本书编撰的出发点是为鼎盛时期中国城墙首次进行家底大盘点,为社会提供一部融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欣赏性为一体的中国城墙图典,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保存科学研究史料的目的。
邵维正 主编 刘晓宝著
已完结· 5.55万字
聂军
连载中· 12.20万字
《观复国学·第四册》是一本深入挖掘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力作,延续了“观复国学”系列书籍的深厚底蕴与学术价值。本书旨在通过精挑细选的经典文献、历史故事、哲学思想及文学艺术,为读者展现一个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国学世界。
罗贯中
已完结· 60.23万字
三国演义(上、下册
铁骑绕龙城
已完结· 206.95万字
国术高手刘烨穿越到东汉末年,恰逢黄巾之乱,为求乱世活命,他从一个没落宗室的游侠儿,一步步跻身于汉末群雄之中,匡扶大汉,承继帝统。 “公之武勇,十倍于布!”吕布推崇备至。 “主公谋略,让天下谋士汗颜。”郭嘉心悦诚服。
【明】罗贯中
已完结· 16.17万字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它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东一方
已完结· 373.86万字
张绣重生,誓要报仇雪恨。 这一世,我要诛曹灭刘,我要佳丽三千,我要做那九五至尊。
易中天
已完结· 37.80万字
2005年,易中天登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一时万人空巷; 2006年,《品三国》出版,成为现象级图书,热销至今; 2018年,作者修正、改进《品三国》,推出全新精装典藏版。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更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 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易中天先生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妖哥
已完结· 225.76万字
现代青年陆鸣穿越到三国乱世。 获得了截胡系统。 开局截胡诸葛卧龙。 一无所知的诸葛村夫还在草芦等待刘备上门。 而陆鸣已经成为了刘备的军师,谈笑间,曹军灰飞烟灭。 诸葛村夫傻眼:鬼才已死,卧龙当出……难道我拿错了剧本? 陆鸣淡淡表示:错不了,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铁骑绕龙城
已完结· 127.57万字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萧言,一个普通的现代人。 穿越在了累世公侯的寿阳亭侯身上,面对汹汹乱世,他势要改变这个吃人的时代。
妖惑天下
已完结· 473.42万字
如果一个现代人莫名其妙地回到了铁血纷争的东汉末年,之后的历史会否更精彩呢? 主角会收几个美人,招几个名将,至于都有谁暂时不得而知。
宝多多
已完结· 250.15万字
穿越到三国时代,熟识历史知识,本以为可以纵横江湖,没想到好死不死的穿越成了少帝刘辩!昭宁元年九月二十八,距离被董卓废黜还剩三天,怎么破?在线等!叮!最强雷罚系统绑定!大礼包开启!力量值加50!武力值加15!综合实力加5!叮!复制忠诚度!复制武力值!复制智力!复制统率!恭喜宿主,打造一万名美女战士成功!什么董卓、吕布,什么曹阿瞒、刘玄德,什么孙伯符、周公瑾,都给我臣服!貂蝉你等等,大乔小乔也留下,嗯……
(明)罗贯中
已完结· 76.12万字
《三国演义》「环保文艺版」三大特色:1、采用全新精校一百二十回经典通行本;2、进口瑞典纸印刷,纯天然杉树木浆,0添加剂;3、文艺范十足的「锁线裸书脊」工艺,颜值爆款!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di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并塑造了一系列流传至今的经典人物形象,如关羽、诸葛亮、曹操、孙权、周瑜;以及描述了一系列的经典故事如"火烧赤壁"、"三英战吕布"、"空城计"、"三顾茅庐"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就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此古版可见于嘉靖壬午刻本。 现今通行的《三国演义》,大部分是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毛纶、毛宗岗根据罗贯中古本加以修订的毛批本。由于毛本流传已久,文字亦
易中天
已完结· 32.30万字
◆易中天成名作,问世十五年,畅销近10,000,000册 ◆央视"百家讲坛"代表性讲座 ◆2018全新勘校,修正、改进97处 ◆开创三大维度解读人物: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英雄、枭雄、奸雄,性格与命运全解析 ◆兴衰成败,脉络清楚;点评犀利,借古鉴今 ◆引证渊博、考据严苛、语言幽默,态度自成一格 ◆中国大众文化领域重磅图书IP,融入国民记忆 2005年,易中天登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一时万人空巷; 2006年,《品三国》出版,成为现象级图书,热销至今; 2018年,作者修正、改进《品三国》,推出全新精装典藏版。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更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 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易中天先生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