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传闻中的陈芊芊第二季

传闻中的樱执事

传闻中的樱执事

草莓多

已完结· 11.42万

小吃店老板收留的孤儿竟然是大财团的继承人? 传说中最强的X级执事,居然是耀眼无比的美少年? 当平民灰姑娘变身千金大小姐,遇上万能的樱执事,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朦胧的爱之萌芽与冰冷的学园铁规,是爱占据上风,还是屈服于无情的权势?看似高贵豪华的平静校园里,又是谁在屡屡策划可怕的阴谋? 让传闻中的樱执事来告诉我们吧!

传闻中的纨绔将门女

传闻中的纨绔将门女

宁愿死在大海上

已完结· 82.13万

  一场大火,居然将尊贵的当朝太子烧成了一只没毛的黑鸟,本以为必死无疑,万万没想到救起自己的居然是当今世上最惹人讨厌的纨绔女。  传闻,她胆小花痴,求婚丞相之子未果,又迷恋当朝太子。因为怕死,她拿长辈做人肉盾牌,因为嫉妒,杖毙了花季女孩。可谁知,那层层迷雾之下隐藏的真心让人动容,原来我们看到的,都是假象。  赤阳城西,落日与晚霞成就一片美景。  “我现在不讨厌你,以后也不会讨厌你!”皮肤白皙的俊美男人眸中氤氲,语气里充满了坚定,字字落地铿锵有力。  “是吗?”女孩一愣,随后嫣然一笑:“看来你还没有真正的了解我。”

照亮心海的浩空明珠(慧灯·问道——第二季)

照亮心海的浩空明珠(慧灯·问道——第二季)

佚名

已完结· 13.13万

在大家的期盼声中,《慧灯·问道》第二季如期而至。本季延续了第一季贴近生活的特点和轻松幽默的风格,继续围绕着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逐一展开。本书根据《慧灯· 问道》第二季节目的录音稿整理而成,邀请慈诚罗珠堪布和心理学专家、患者等共同探讨与大众的日常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家庭关系、事业、命运,以及年轻人所关注的爱情、友情、学业等。无论您是初学小白还是资深老参,或者仅仅是好奇地看看,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芊芊君子,又一春

芊芊君子,又一春

江小鱼

连载中· 103.65万

有一天,叶芊芊救了被人打得头破血流的季柏,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她以为是日行一善,未曾想,却让季柏动了凡心。这棵终于开花的老铁树,将她深度套牢。季柏的爱是一张温柔的网:你来了,就别想走了。欢迎加入小鱼的读者群:进群有惊喜:(4群)556348380(3群)366734490

芊芊

芊芊

杏仁豆腐

连载中· 1.19万

豪门招赘婿了,不帅的不要。 我的千金小姐妹都去酒会抢男人了。我没去。因为我重生了。我知道那个落魄到无人问津的小瘸子,将来会成为纵横商界的大佬。会负我真心,夜夜风流,会困我十年,日日折磨。我不敢再招惹他了,只想平静生活。但我没想到,当晚,闺蜜笑着给我发来视频通话:“芊芊,要不要认识个超级帅哥?” 我手一抖,直接挂断了视频。 站在落地窗前,整个人有些恍惚。 幻觉吧,都重生了我怎么又听到陆霆骁的名字了? 手机不停震动,闺蜜锲而不舍地再次视频通话。我深吸一口气,接通。 “芊芊,什么情况啊?”闺蜜一脸困惑,“不是你最喜欢高富帅吗? ”别嫌弃啊,这可是顶级资源!我给你介绍,绝对超值!“ 闺蜜说着,将镜头对准了身旁那个西装革履却面色苍白的男人。 ”你看,多帅啊。虽然最近破产了,但修整一番还能再战江湖呢。“ 陆霆骁看起来半死不活的,一条腿似乎受了伤,整个人虚弱地靠在墙上。看着实在狼狈。但依旧英俊非凡。 他静静地抬眼看向镜头,眼神无辜又脆弱。 我却被这眼神看得浑身发冷。 ”不,不是,这种人还是算了吧?介绍给别人不是更好?“ 我以为我不去酒会,就不会遇到陆霆骁了! ”怎么,怎么还主动送上门来了呢?“

重生第一甜:偏执墨少的掌中娇

重生第一甜:偏执墨少的掌中娇

顾伊伊

已完结· 197.00万

高冷老公不听话怎么办?当然是一哄二扑三亲亲!前世,她被渣男贱女蛊惑,死的凄惨。重活一世,她不光要报仇雪恨,更要抱紧老公的大粗腿,在他的怀里撒娇,在他的心上撒野!世人皆知他俊美矜贵,杀伐果断,无情狠戾。却只有她知他的腹黑妖孽,偏执也温柔。 “宝贝,只要你笑,我这颗心都可以给你,但你要是对他们笑——我就亲手把他们的心都挖给你。”

看中国:看懂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第一本书

看中国:看懂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第一本书

张俊杰

已完结· 19.08万

从来没有一本书如此详细地阐述了当前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所取得的重要突破,以及未来中国会在世界格局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本书将当前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深刻地梳理,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的未来提出了诊断和预测。

钱的第四维:财富的保值与传承

钱的第四维:财富的保值与传承

许骥

已完结· 12.45万

假设你手上有100万元,以前的思维是如何3年内把它变成1000万元,而利用钱的第四维,则是要思考如何让它3年后、50年后、100年后仍有相同的力,甚至慢慢超过原有的力。 书围绕资产安全话题,讨论中国新富阶层的财富之路。从解析新富阶层的主要特征始,强调新富对待财富问题,要学习钱的第四维概念,将思维从增值转换到保值。再根据新富阶层的普遍财富问题,从财富工具、家庭关系、专业人士等角度,提出颇具实操性的让财富代代相传的方案。

案例第一辑:中国EMBA,MBA教育的辅助读本

案例第一辑:中国EMBA,MBA教育的辅助读本

吴晓波

已完结· 14.16万

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案例直率对比。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英]罗伯特·道格拉斯

已完结· 9.44万

作为西方世界的部李鸿章传记,《李鸿章传 西方世界的部李鸿章传记》于895年在英国出版时,李鸿章尚未过世。也正是在这一年,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李鸿章被迫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李鸿章传 西方世界的部李鸿章传记》详细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到签订《马关条约》这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它的特点在于,史料的钩沉多于观点的陈述。作者凭借其特殊的在华身份,接触了大量当时的奏折、信件和报道,并以客观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功过参半、复杂又矛盾的李鸿章。本书为后世研究李鸿章及晚清历史的学者与史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文献,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晚清要臣”这一政治身份的背后,李鸿章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本书力图还原李鸿章的原貌,将评判留给读者。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奥】茨威格

已完结· 21.38万

一本写给每个人的爱情之书,精准呈现陌生女人深入骨髓的唯美暗恋情愫,隐晦、热情、炽烈的心理情绪。 其文笔清丽细腻,于无声之中见炽热之情,于行文之中显悲切之意。写尽一个女人在生命尽头的炽热告白,诉说暗恋的唯美、哀婉与决绝。

纳尼亚传奇第一部:魔法师的外甥

纳尼亚传奇第一部:魔法师的外甥

【英】C.S.刘易斯

已完结· 7.21万

男孩迪戈雷和女孩波莉喜欢冒险,他俩误入迪戈雷舅舅安德鲁的实验室,安德鲁是个蹩脚而自私的魔法师。为了实验自己的魔法,他利用魔法戒指把迪戈雷和波莉送 到一个神秘的树林,这里可通往各个世界。通过戒指的魔力,两个孩子又到达了一个濒死的世界——恰恩城。迪戈雷出于好奇,唤醒了邪恶的女巫----简蒂丝女王。女巫曾用灭绝咒使恰恩王国变成荒凉的城市,并灭绝了那里所有的活物。她跟随两个孩子到了伦敦。安德鲁舅舅在她面前吓得直哆嗦,甘心做她的奴仆。为了不让她继续在城里为非作歹,两个孩子又把她带到另一个世界。安德鲁舅舅、马车夫和他的老马也跟随而去。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目睹狮王阿斯兰创造了万物,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度——纳尼亚王国。阿斯兰任命马车夫和他的妻子作为纳尼亚王国的第一位国王和王后,并把他的老马变成飞马。迪戈雷被狮王阿斯兰派到远方的花园摘取一只苹果——生命果。在那里,迪戈雷抵制住女巫简蒂丝的诱惑,把生命果带了回来。阿斯兰将苹果树种在纳尼亚的边境,以抵御女巫的侵袭。迪戈雷从这新的苹果树上得到一只生命果,和波莉一起回家,并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英】杰里·布罗顿

已完结· 30.51万

本书既非制图史,也非地图的历史,而是一本通过十二幅世界地图讲述世界史的著作。 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作者向我们揭示,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少年读诗经:第一次讲述中国人的情感

少年读诗经:第一次讲述中国人的情感

林祥征

已完结· 12.59万

本书讲的是《诗经》的故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全部诗歌,共311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64册 民国出版物中的日军暴行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64册 民国出版物中的日军暴行

张宪文,马振犊,林子梅,等

已完结· 29.76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中国近代通史 第六卷 民国的初建(1912-1923)

中国近代通史 第六卷 民国的初建(1912-1923)

张海鹏,汪朝光

已完结· 40.79万

《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叙述了自1912年*成立到1923年曹锟贿选告成、军阀争夺混战期间的中国历史。 本卷叙述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北洋时期的中国历史由于军阀争夺与混战,本就处在无序状态中,牵涉的方面、派系、人物众多,梳理、研究、分析其间的种种矛盾关系甚为不易,而关于北洋时期历史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充分,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第1卷,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第1卷,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陈建华

已完结· 35.94万

《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靠前卷,属于“总论”之一。全书涉及近百年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方法论和话语转型。书稿作者高屋建瓴地探讨了我国百年来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和话语转型问题,并对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全面观照和简明扼要的梳理,全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外国文学研究进行了前瞻,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书稿分为上下篇。上篇涉及百年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详细阐述了形式理论、元方法论、“本土”实践与世界文学,以及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理论跟进等问题,并对这些方法论各自的优劣长短进行了符合实际的分析和中肯的评价。下篇以学术话语转型为线索,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与反思,将外国文学研究视为一种话语建构与实践活动。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借鉴话语分析的方式,既有史的梳理,也有论的深入。

案例第三辑:中国MBA教育的辅助读本

案例第三辑:中国MBA教育的辅助读本

吴晓波

已完结· 13.41万

《案例。》到第三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叙述方式。我们发现,任何一个公司决策的过程都充满了多种可能性,在商业活动中,并没有最好、最坏的决定,而只有你所以为的“最恰当”的决定。这实在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智力游戏,也是商业最迷人的地方之一。于是,我们试图把很多经典的商业故事、把新近发生的著名的公司新闻,还原到决策的“前一刻”。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姜涛,卞修跃

已完结· 45.89万

本卷题为《近代中国的开端》,按时间顺序实际上是全书的卷,在《中国近代通史》序列中属于第二卷,主要写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在本卷始的时候,统治中国的清王朝虽然有过昔日的辉煌,但早已从其*跌落下来,带着积重难返的社会问题,逐步走向自己的反面。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所发动的力图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战争的起因是毒品鸦片。英国在其扩大对华贸易的努力一再失败后,转而行可耻的鸦片贸易乃至鸦片走私以牟取巨额利润,并毒害中国人民。清政府针锋相对,从加强对鸦片的管制始,而严禁鸦片口,终发展为全面的禁烟运动。不知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战争为何物的东方老大帝国根本不是世界上个资本主义强国的对手。鸦片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和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

文明寻思录(第三辑)触摸中国商业文明的时代脉搏

文明寻思录(第三辑)触摸中国商业文明的时代脉搏

秦朔

已完结· 13.13万

新时代新起点,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 本书收录了资深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近两年来的文章,他立足于“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聚焦2017-2018年间的重大经济事件,考察中外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企业家,剖析中国的创业者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在洞幽烛微的观照中,勾勒出中国商业文明的真实图景。

中国近代通史 第十卷 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中国近代通史 第十卷 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汪朝光

已完结· 43.47万

本书以国共谈判、国共两党的政治和军事的攻守态势以及国民党撤离大陆和新中国成立为主线,描述了1945-1949年中国近代社会两大政党以及两大政治和军事集团的战略决战过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广大人民与国民党及其军事力量斗争的复杂状况以及创建新中国的艰难历程。作者在叙述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以丰富的资料和正确的观点,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状况。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第6卷,法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第6卷,法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

袁筱一王静

已完结· 29.22万

袁筱一、王静著陈建华主编的《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第6卷法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精)》考察了中国的法国文学研究状况,对中国的法国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本卷关注法国文学在中国的阐释主体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法国文学研究中某些个案的讨论,诠释在历史维度读者期待与研究个体三重作用下的法国文学的研究特点。本卷由华东师范大学袁筱一教授和王静教授领衔撰写。

宝宝的第一本国学启蒙书: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宝宝的第一本国学启蒙书: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京京工作室

已完结· 4

[中国纺织出版社]

案例第四辑:中国企业家的商业读本

案例第四辑:中国企业家的商业读本

吴晓波

已完结· 14.32万

技术有极限,娱乐无边界。当一个行业被娱乐化的时候,其游戏的规则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重构便发生了,新的生长机会出现了,商品的创新将更贴近人的内心。人类的物质发展终将摆脱自然资源的无尽消耗,当基本的生存及功能性需求被满足后,人们的生活以及产品的更新都将更侧重于智力的发掘与快乐的寻求――这与其说是一个预言,倒不如说是正在发生中的事实。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一卷 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一卷 总论

杨栋梁

已完结· 24.74万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 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三卷 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三卷 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虞和平

已完结· 33.10万

洋务运动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早尝试阶段。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始出现了一些现代性因素:在军事方面,引和生产新式军火装备,展了新式军事训练,建立了新式海军;在外交方面,始建立新式的外交制度,派遣驻外公使和领事;在经济方面,始创办包括航运、保险、采矿、通信、纺织、造船、冶炼等行业的新式工厂和企业,并采用了官商合作的“官督商办”制度和股份制形式;在科学技术方面,展了一些学习外国先科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活动,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人才,翻译出版了一些西方的科技书籍;在争取民族独立方面,展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外国侵略的军事和外交较量;在政治改革方面,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维新(改良)思想家,提出了诸如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和主张。 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三大主体内容来看,洋务运动时期的尝试主要表现为包括军事工业在内的工业化方面,其他两个方面或显得软弱无力,或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无所建树。因此,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现代化尝试,主要是早期工业化的尝试,或称为早期工业化的端,而且是一种缺乏前提条件的工业化尝试,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尝试。

宝宝的第一本国学启蒙书:中华成语故事

宝宝的第一本国学启蒙书:中华成语故事

京京工作室

已完结

案例第五辑:中国企业家的商业读本

案例第五辑:中国企业家的商业读本

吴晓波

已完结· 15.04万

中国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我们却没有迎来管理上的重大突破,甚至连“更新”都鲜有,我们更多的是“狂热的跟从”,我们的竞争力来自于廉价的劳动力和消耗更多的资源,我们被“东芝人”嘲笑是“水果败子”——连种水果的都不是,因为我们只知道市场上需要什么水果,就去包装贩卖什么。过去,我们常常自豪于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年的历程,但我们却不知道,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支撑西方现代工业体系最初的管理起源。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三辑): 陈规再造

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集(第三辑): 陈规再造

【美】巫鸿

已完结· 19.74万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继2018年出版的《传统革新》与《超越大限》之后,《陈规再造》为文集的第三卷,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持续探讨图像内容与空间、媒材的关系。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和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展,选择了雍正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等精巧的切,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引人胜的同时,一步发展阐释了“图像”与“原境”互动的美术史观,是为后来《重屏》等专著的雏形与先声。 “巫鸿美术史文集”下一步即将推出卷四《无形之神》与卷五《残碑何在》,敬请关注。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六卷 (1972-2010)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六卷 (1972-2010)

田庆立,程永明

已完结· 24.40万

本文阐述了中日复交以来(1972—2010年)日本政界人士、经济界人士和普通国民的中国观的演进轨迹和发展特征。依循历史发展的脉络,集中对不同时期日本各界人士中居于主流的对华认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日本各界人士对华观的变迁与国际体系层次因素、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变化及中国国家实力的消长紧密关联。日本各界人士的对华认识在由冷战时代向后冷战时代演进的过程中,实现了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嬗变,经历了从“建设性接触”到“战略性防范”的变迁,对中国的定位逐步完成了由“友好伙伴”向“竞争对手”角色的界定。日本各界人士中国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竞相作用的“合力”结果。显然,就日本各界人士对中国的认知而言,往往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