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雾中寻隐者

龙隐者

龙隐者

骆天狼

已完结· 177.08万

普通大学生夏焱得到异界巫妖的传承,人生从此变得精彩。带一群骷髅宝宝纵横都市,既是死神,也是超级英雄。校花美女、歌坛天后、霸道女总裁……庇护在夏焱灵魂之火照耀之下!吸血鬼?狼人?天使?恶魔?统统干翻!骑着骨龙对撼天空母舰,亡灵天灾制造生化危机,惹到巫妖的人,全都有麻烦!

雾中人

雾中人

秃头歌女

已完结· 24.66万

从小寄养在他乡的少女罗锦玉被奶奶安娜暂时接回迷雾城。迷雾城的人民拥有灵魂转移的能力,年老的安娜作为灵母守护这里。精神极度洁癖的罗锦玉因为安娜的隐瞒对这一切浑然不知,急迫寻找暗恋对象易凡,帮自己面对异乡的挑战。反叛者鲍利企图篡权,灵母一家陷入危机。罗锦玉被表哥带回故乡,得知和灵母一家毫无血缘关系。哈文带着易凡的消息远道而来,迫使罗锦玉重回迷雾城,逐渐发现这里的秘密,并卷入屠城危机。罗锦玉渐渐成长,继任灵母之位,留守参与抗争。

紫色雾中的华西

紫色雾中的华西

[加]莫尔思

已完结· 14.79万

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如今已经进入持续发展的时期,这就有必要对学院的发展过程做一个永久性的记录,以备今后添加和查询。

林树中传:国宝海外寻踪的先行者

林树中传:国宝海外寻踪的先行者

赵笺

已完结· 7.80万

林树中是具有影响的美术史论家,本书是赵笺为他写的传记。从林树中的日常生活到为人处事,作者 用心地记录了林树中先生平淡一生的不平凡。书中有林树中先生及家人、记录其求学经历、工作生涯及学术研究等多幅图片。

在裂缝中寻找微光:文化大师的风骨与温度

在裂缝中寻找微光:文化大师的风骨与温度

牛皮明明

已完结· 8.68万

本书以历史上文化大师的真实人生故事为主,讲述了包括民国大师李叔同、蔡元培、梁思成、林徽因以及现当代艺术巨匠黄永玉、叶嘉莹、王小波、金庸等人的人生故事。换一种好玩、有趣的方式,还原一段段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看他们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丨周朝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丨周朝

易中天

已完结· 5.09万

武王来不及脱下战袍,就宣布接受政权。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周公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为保住天命,兴礼乐、建德治,支起了西周社会的定海神针。各路诸侯纷纷受封,稳定的封建秩序和广泛的统一战线便都建立起来。周人开创的这盘大旗,宗法周全,封建稳固,又是哪一着的不慎,招致全盘皆输的厄运?《易中天中华史第三卷:奠基者》,讲述礼乐周朝,读懂中华基调。 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审视 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 ,找到 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 ,明白 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 ,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至于结论,也许会有,也许没有。但即便没有,探寻和反思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而

治愈隐性虐待:从心理虐待中康复的六阶段之旅

治愈隐性虐待:从心理虐待中康复的六阶段之旅

【美】香农·托马斯(Shannon Thomas)

已完结· 9.58万

心理虐待也被称作“隐性虐待”,因为伤痕、残缺和坑洞都隐藏在受害者的内心,并且操纵着他们的生活。施虐者的虐待行为伪装得如此之好,以至于受害者受到的危害常常被忽视。更重要的是,遭受过心理虐待的人很难清楚地描述自己受到的伤害,治愈和康复更是无从谈起。

寻灯的歌者

寻灯的歌者

田恩铭

已完结· 3.58万

《寻灯的歌者》是作者的一部散文诗集,共分为“唐音余韵”“寻灯的歌者”“画像”“青春的咏叹调”等四辑。分别以唐诗旧题写自己的生命体验;以《水浒传》《红楼梦》人物为书写对象;以教师身份写自我生活样态;以青春主题写生命之感悟。由于作者长期在高校任教,故而诗歌文本自然是以知识人的生命书写为中心。散文诗集以精炼的语言见出诗意的体悟,有其独到之处,以诗歌为媒介,作品生成了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对话空间。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西安行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西安行

傅国涌

已完结· 10.24万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西安行》是在十一朝古都西安的一次文化之旅。傅国涌先生带领学生来到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兴庆宫公园、明城墙等西安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著名景点,现场感受历史、文化与景色之美;并与秦始皇、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等历史人物对话,分享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讲述教材里学不到的历史与文化知识。从千人千面的兵马俑到长恨绵绵的华清池,从回响盛唐之音的兴庆宫遗址到历经岁月沧桑的明城墙,大先生傅国涌与小童子们游学古都西安,寻觅历史洪流中散落的文化与大美。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

上官觉人

已完结· 15.12万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一部以低姿态求高境界的人生经营枕边书》写的是:很多人都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现在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张扬的社会,也有很多人唯恐他人不知道自己的能耐,到处张扬自己。殊不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一个人要想良好地立足于社会,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并恰好地把握隐身之道。

从工匠到艺术家:20世纪的中国美术陶瓷从业者

从工匠到艺术家:20世纪的中国美术陶瓷从业者

黎丽明

已完结· 13.34万

本书以御窑所在之江西景德镇和经营民窑之广东石湾的美术陶瓷从业者为案例,探讨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美术陶瓷从业者如何演变成今天的艺术家,即从“工匠”到“艺术家”身份转变的历史建构过程,并且在面对不同的地方艺术传统下,艺术家的建构过程展现了何种不同特点。本书的研究基于大量的田野考察和文物史料,采用社会学和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切入,考察清末民初陶瓷消费市场、审美观念以及展示方式的转变,再由微观处论及景德镇民国时期名家产生的情况等问题,对目前石湾陶艺和景德镇民国陶艺史的研究有着补白的作用。

斯迈尔斯三部曲: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斯迈尔斯三部曲: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英】塞繆尔·斯迈尔斯

已完结· 8.27万

本书是根据斯迈尔斯作品《自己拯救自己》中有关一个人在低谷时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如何才能突破成长中的障碍,找到成就自己的方法等内容提炼而成,是一本斯迈尔斯给予年轻人希望和鼓励的书。本书以“希望”和“信心”“坚持”等作为主题,讲述年轻人遇到困难和问题要怎么解决。相信,这本书能够给读者信心和鼓舞,希望和力量,希望每个读者都能通过阅读本书,达成自己的梦想。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彭卫东

已完结· 7.86万

《马克昌传: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讲述了:马克昌,法学教授、博导,河南西华县红花集镇人,法学家。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后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师从前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门从事刑法学研究。1952年返回武汉大学任教。 参加过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工作。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与人大高铭暄教授合称为我国刑法学界的“北高南马”。2011年6月22日在武汉去世,享年85岁。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美】孔飞力

已完结· 27.86万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以大历史、大叙事的手笔,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五百年历史,融会贯通于同期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框架中,读来令人领悟深远。更重要的是,孔教授在展示全球华人移民五百年历史精彩画卷的基础上,有力论证了其重要观点:海外华人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是,海外华人研究被提升到新的境界。 从殖民统治者到被奴役的臣民,从独立后民族国家执掌大权的统治集团到洋溢民族主义激情的知识精英;从颐指气使的大富豪到埋头养家糊口的升斗小民,“华人”与周边“他者”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作为外来者,海外华人需要认识了解“他者”并与之共生共存;而后者同样也时时刻刻审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人:他们是可以和平相处、共谋发展的新朋友,还是居心叵测的异类?他们究竟是带来新的利益和机会,还是潜在的麻烦制造者,或者简直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漫漫数百年,移民与本地人互为“他者”,彼此之间有理解有依存,但也有竞争有对抗。在《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一书中,孔教授再度展示了他在《叫魂》中熟练运用的社会心理剖析法,对华人移民置身其中的“他者”条分缕析。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患者指南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患者指南

蔡继福,王瑞香,朱思静

已完结· 1.54万

本书是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以患者关注的健康问题为中心,以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为基础制订出来的适合患者使用的指南。它旨在使患者及其家人了解在罹患缺血性脑卒中后应该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本书从认识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病因评估、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并发症、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其中二级预防部分为重点部分。阅读本书可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指导知识。

追寻一生中最爱

追寻一生中最爱

小琴-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1.74万

穿越归来,生活将如何继续?穿越时遇到的人是否还能重逢?在另一个世界里有过的爱情会不会遗忘?我们将如何回来,又将如何面对不可知的未来?

从北平到延安:1938 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从北平到延安:1938 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宋玉武

已完结· 2.42万

精选1938年美联社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所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194幅,涉及北平、冀中抗日根据地、晋南、延安等地;并配以汉森的旅行日记、新闻稿件、已发表文章。汉森类似白描的写作手法,也向读者诉说了彼时中国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一支与众不同的抗战队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部队。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熊逸著

已完结· 22.38万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李玉

已完结· 15.30万

他满清朝廷最后的主心骨 他一心维护封建制度 他仇视革命,却培养了革命人才 他是封建官僚,却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他痛恨洋人欺负中国,却不盲目排外 他就是张之洞

寻路中国制造:佛山样本解密

寻路中国制造:佛山样本解密

戴小京

已完结· 19.94万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力”图谱的不断演进中,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质量革命、效率提升、动力变革。佛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孕育了美的、格兰仕、海天等名企。在此背景下,《财经》智库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的多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对佛山展开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并撰写了《中国制造2025-佛山样本》研究报告。专家的研究不代表机构,只代表个人。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2018年1月于广东佛山举办的“2018中国制造论坛”的成果集;第二部分收录了上述课题组的报告全文。书中

远村行走:寻访中国最后的山村

远村行走:寻访中国最后的山村

秦明

已完结· 6.78万

这是一本秦岭南坡纪实录。作者历时七年,徒步千余公里,用温柔的文字和摄影,记录了秦岭南坡古老村落如今的生活全貌,讲述着那些如世外桃源般静静绽放的村庄。春夏秋冬四时变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古老农耕文明的遗存展现了一种仿佛能让时间静止的力量,在这个聒噪的时代带给人们一次深刻的思考,一方心灵的净土。而那方远村净土,未曾不是我们的故乡。

寻路中国

寻路中国

【美】彼得·海斯勒

已完结· 2.42万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

傅国涌

已完结· 11.69万

本书分为北京教育文化之旅和南京寻梦之旅两部分。傅国涌先生带领学生亲临长城、红楼、未名湖、清华园、香山植物园、圆明园、颐和园、秦淮河、台城、石头城等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著名景点,现场感受这些景区的历史、文化与景色之美;并与蔡元培、胡适、王国维、曹雪芹、梁启超、鲁迅、陶行知、赛珍珠等对话,分享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命运遭际与精神品格。从波光塔影的未名湖,到废墟沧桑的圆明园,从烟笼十里堤的台城,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大先生傅国涌与小童子们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二十六册 幸存者调查口述(中)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二十六册 幸存者调查口述(中)

张宪文

已完结· 30.58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寻梦者

寻梦者

戴望舒

已完结· 2750

寻梦者

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

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

濮兰德

已完结· 16.48万

慈禧太后,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她从“辛酉政变”到逝世,总揽同治、光绪两朝军政大权长达47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长的女人。其一生,接楔着中国近代*风云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历史将慈禧太后推上了前台,在深刻而无奈的现实面前,她别无选择。 本书以外国人的视角细致剖析了慈禧太后主导的全部重大政治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末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哀情时代,真实又生动地刻画出慈禧矛盾的性格和坎坷的一生。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三十八册 幸存者调查口述续编(中)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三十八册 幸存者调查口述续编(中)

张宪文

已完结· 27.92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

守望:与新华社记者共同“感知中国”

李斌

已完结· 16.53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也面对着许多新的挑战。 新华社记者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号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等重大战略部署,选取“钢铁驼队”、中关村发展、传统村落保护、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桥梁发展、水安全等重大问题,行万里路、访百十人,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展现了一个个当代中国人的创业梦、村落保护梦、垃圾分类梦、桥梁强国梦…… 本书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中国,在唱响正能量的同

溯文明之源 寻华夏之根:2018首届中国尧文化高峰论坛论文访

溯文明之源 寻华夏之根:2018首届中国尧文化高峰论坛论文访

王水成

已完结· 29.59万

溯文明之源,寻华夏之根”尧文化论坛暨“寻根尧祖·圆梦中华”文化旅游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整体策划到具体实施,都体现了我们一贯主张的“创立未来之新风”的办会风格,尤其是这次收集的50多篇论文,都是很有价值很有新意,我认为这次编辑的尧文化论文集,有探索篇、创新篇、高端访谈篇,尤其是高端访谈篇,更有可读性,可以说是我们三晋文化研究会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希望再接再厉。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

寻找中国之美:少年双城记(北京与南京篇)

傅国涌

连载中· 12.94万

本书分为北京教育文化之旅和南京寻梦之旅两部分。傅国涌先生带领学生亲临长城、红楼、未名湖、清华园、香山植物园、圆明园、颐和园、秦淮河、台城、石头城等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著名景点,现场感受这些景区的历史、文化与景色之美;并与蔡元培、胡适、王国维、曹雪芹、梁启超、鲁迅、陶行知、赛珍珠等对话,分享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命运遭际与精神品格。从波光塔影的未名湖,到废墟沧桑的圆明园,从烟笼十里堤的台城,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大先生傅国涌与小童子们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