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争奇记(上卷)
还珠楼主
已完结· 37.16万字
云海争奇记(上卷)
还珠楼主
已完结· 37.16万字
云海争奇记(上卷)
还珠楼主
已完结· 52.64万字
云海争奇记(下卷)
帝将白夜
已完结· 273.24万字
一个宝珠,可以令尸体千年不腐,一种力量令人长眠不醒。 一个俏丽绝美的女人,一个坚强刚毅的男子。 这是一群职业盗墓人,为的却不是财宝,而是那些沉睡了数百年的秘密!
【俄】列夫·托尔斯泰
已完结· 21.73万字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是俄国有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草婴的译本于1983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翻译家、《辞海》外国文学学科主编草婴历时20载匠心翻译。《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背景,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家族的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其中共描述有各阶层人物559位,其心理、思想和生活状况各异,个个独具魅力,人物命运的轨迹不断交织、纠缠,犹如奏一曲格调庄重、技巧绚烂的时代交响乐。
龚书铎
已完结· 20.40万字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还珠楼主
已完结· 45.36万字
青城十九侠(第一卷)
【德】马克斯·韦伯
已完结· 53.33万字
《经济与社会》原著共两卷,英文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本书被众多学者推为20世纪*伟大的社会学著作。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他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行了详细的阐释,又分别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韦伯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纳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做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韦伯的研究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通过对东西古今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理性化”这一特质,以此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
张海鹏
已完结· 37.83万字
作者认为有必要在序卷中阐明全书的基本的编撰原则,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观,基本的写作体例和方法,作为各卷的原则要求。但是,各卷在写作中,不必重复这些原则和要求。这些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在课题组组成时,已提交各卷主编讨论和研究。各卷主编大体上赞成了这些原则和要求。五章稿成后,曾分送本书各卷主编征求意见,有些主编热心提供了修改建议。当然,这些原则主要有本卷作者提出,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学术观 。是否有当,还需要听取学术界批评。读者如有意见,可以提出商榷,展正常的学术争鸣。任何学术争鸣,都是作者所欢迎的。 附录名为近代中国史事记略,略仿大事记的编写方式,提供读者一种参考的角度,在一定的意义上,希望可以与其他九卷在内容上起到互补的作用。编写近代中国史事记略,遵循如下原则;有些史实,其他九卷正文中要详加分析,记略从简;有些史实,如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正文限于体例和篇幅,或许简略,或许不录,记略则稍加出。编好史事记略并非轻而易举,编写时参考了多种公出版中国近代史大事记一类书籍,本着求真的原则,也稍稍纠正了一些记述,从《中国近代通史》的角度,注意了文字表述的准确。
〔法〕罗曼·罗兰
已完结· 339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胡适
已完结· 3.55万字
胡适传统文学研究(第一卷)
[美]大卫·哈维
已完结· 1.08万字
我的目的是促使你们去阅读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且按照马克思的本意去阅读它。我所鼓励的是你个人面对这一文本的经历,是直接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研读,是你将开始形成对他思想的独立见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对政治经济的批判,来理解资本主义是如何运行的。资本主义如果不处于运动状态,就会失去意义。马克思对此有深刻的洞察力,他也致力于扭转资本活动的发展方向。所以说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简化为一个静态的、结构性的整体其实是很奇怪的。我坚信,马克思的本意是辩证的,我们必须在阅读《资本论》时,首先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 自1971年以来,我几乎每年都会教授《资本论》,甚至一年中讲两三遍,而且针对各种不同的人群。在过去几十年阅读《资本论》的过程中,人类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际上,我喜欢每年都讲授《资本论》的一个原因是,每次我都必须问自己,应该以何种不同的方式阅读它?它又将带给我之前未曾注意的何种启示?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理解和说明是简明易懂的。但当前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如何运用这一文本?
杨栋梁
已完结· 24.74万字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 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英)约翰·埃德温·桑兹
已完结· 40.87万字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 本书*卷自约西元前600年至约西元1350年,主要讲述希腊拉丁学术的发生、演变以及希腊、拉丁学术在拜占庭时期和西方中古时期的流布与嬗变。全书首先涉及荷马的史诗研究、戏剧及其他诗歌作品的研究、演说术与修辞学、语法学与词源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斯多葛学派、帕伽摩学派、帝国初世纪的文学批评以及古典晚期的希腊、拉丁学术等诸多方面,视野宏远,涵括诸端。在本书后半部分,作者把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对于古代到中世纪之间文献的传承、抄录和校勘进行细致整理和深度阐述,对拜占庭学术、9世纪的经典著作、早期经院学者及其经典著作、中古时期的文献考据等情况细细爬梳,使得枝蔓繁多的中古时期的学术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钱乘旦,宋立宏,李家莉,张建辉
已完结· 23.23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丛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王亚平
已完结· 33.41万字
本卷叙述公元1500年以前的德国历史,即从远古到宗教改革运动前夕的德国古代中世纪历史,主要涉及辉煌的封建帝国时代。这一时期的德国历史有欧洲历史发展的共性特征,是日耳曼化、基督教化和封建化的欧洲历史的组成部分。同时,德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也已经初露端倪。这是德国历史发展独特道路的发端阶段。
叶秀山
已完结· 38.08万字
本选题分类结集叶秀山先生全部已经出版的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以及部分笔记、札记、书信和讲演录,共11卷。本选题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是哲学专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学习和参考用书。第一卷包括《京剧流派欣赏》《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三本专著。
(澳)克里斯托弗·肯沃斯(ChristopherKenworth
已完结· 6.84万字
为什么比起一流的好莱坞电影,你拍的片子总是差点什么,总是让人感觉生硬和虚假?你缺少什么?优秀的演员,先进的设备,高超的编剧? 还不完全。你还缺少技巧,掌控镜头的技巧——而且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能给你灵感,让你有冲动去尝试那些复杂的、创意十足的镜头。书中引用的例证全都来自大片,那些设备是你买不起的,钱也是你花不起的,但没关系,我们就是想告诉你,只要一台手持摄影机,你也能拍出同样惊艳的效果。这些技巧并不能马上让你成为优秀的导演,但了解它们,你才会知道电影怎样拍才有效果。希望本书能激发你更多的拍摄灵感。 本书第1版问世后,受到读者朋友们的广泛关注。此第2版在原版基础上修订了内容,优化了部分图片。为庆祝“大师镜头系列”在国内畅销10周年,本书特别发行精装典藏版,以飨读者。
〔英〕威廉·萨克雷;荣如德译
已完结· 31.22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国庆
已完结· 17.24万字
中国是人类史上筑城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城市都建有城墙,但大部分消亡于20世纪。目前,中国仅存不到十分之一的古城墙(有的仅剩遗址残段),且大都处于濒危状态,故其价值愈显珍稀。城墙作为中国建筑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形式,在未来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将不会再度兴建。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综合整理,不仅是回顾,更是出于对这种文化遗产的一种敬畏和挽救。 本书从城墙筑造的起源、建置变迁、历次毁损及修缮、拆城及遗址保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介绍,囊括了中国晚期几乎所有形制、不同级别的城墙,也兼及长城和其他时期不同类型的城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城墙的时代特征和意义。其中不少资料是首次披露,极其珍贵。它的出版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城墙提供基本资料,达到对中国城墙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本书编撰的出发点是为鼎盛时期中国城墙首次进行家底大盘点,为社会提供一部融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欣赏性为一体的中国城墙图典,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保存科学研究史料的目的。
福楼拜;李健吾译
已完结· 35.48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姜守明
已完结· 16.11万字
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帝国史之第一卷。本卷主要研究大英帝国的肇始阶段,即都铎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相当于大英帝国前史,包含着对英国早期殖民思想、民族国 家与大英帝国的关系、重商主义国策、新君主制和民间力量在殖民活动中的作用、从民族国家走向帝国的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佚名
已完结· 91.31万字
青史
已完结· 295.70万字
心中秉承着上医医国理念的陈国华,来到青萍这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开始了他的仕途。 风起于青萍之末。青萍这个小镇因为陈国华的到来,走上了-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也让陈国华步步走上了青云之路。
玉米
已完结· 29.99万字
她是家里的扫把星,险些替妹冥婚,却一个不小心“抢”走了妹妹的心上人。“你对乔乔动心了?”沈医生玩味的勾着嘴角看向顾启琛。顾启琛默了一瞬,说的意味深长:“养成的乐趣你不懂。”乔安乐呕心沥血才留在顾启琛身边,心中呐喊:“我腿长肤白技术好,你倒是看看我呀!”顾启琛却只盯着乔乔,勾着手指说:“过来,我教你手撕莲花精。”乔乔摇头往后缩,嘴里振振有词:“狗男人,退散!”
海子
已完结· 3.54万字
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经典诗选》一书依照时间与类别结合的方式,精选海子的抒情短诗、长诗诗剧等不同体裁作品编辑而成。海子所有的文学成就在二十五岁以前完成,他一生书写太阳、黑暗、麦田,不仅写尽了青春、梦想,抚慰孤寂的灵魂,而且将诗的表达和生命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揭示生命的秘密感受,揭示出生命的本质。他以其无羁的想象力和丰沛的才情,营造了一个质朴、诗化的世界。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喧嚣与浮躁的世界,阅读海子无疑能让我们保持一份宁静与美好。
辣眼的流苏
已完结· 83.46万字
中医世家传人林渔米看了一眼自家的祖传宝石,结果就穿成了一个家徒四壁,身无长物,还被退婚的渔家女!不幸中的万幸是。祖传宝石变成金手指,什么疑难杂症到了她的手里头都不是事儿了!渣男诬陷退婚,让她身败名裂?看她治病救人,扬名四方!家里穷得没米下锅?看她开海鲜面馆,建海鲜罐头厂,发家致富!原主是个恋爱脑?不存在的!看我左勾拳右勾拳,渣男有多远滚多远。某帅气的军区营长,可怜巴巴的望着林渔米:“媳妇,我不是渣男,军婚不可离,我这辈子就认定你了!”反应过来的林渔米:不是!大哥啊,你当初不是让我跟你演戏来着吗?这是上了贼船了啊!
尘一年
已完结· 105.46万字
在现代繁华城市的背后,神龙早已成了传说,但修行者从未灭绝。 他们逆天而行,只望长生,而修行方式也各不相同。 修道有术,璀璨夺目;修罗炼体,气势如虹;修魂秘法,杀人无痕。 当大墓开启时,天下纷争为私利;当域外生灵入侵后,同仇敌忾共抗敌。 不过,大时代更替时出错,遗留之祸终现。 仙无道,神无影,凶兽狂魔再降临。 卜先知,叹末世,佛法包容渡众生。 一个伤情落魄人,被师傅收留走上修途。 踏八荒秘境,寻四海昆仑,破天道无极,除世间邪魔,定乾坤安生。
(日)一休宗纯
已完结· 4.00万字
他既是《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哥,也是深谙禅宗的一代高僧,更是无拘无束的古汉语诗人!本书在《狂云集》的基础上精编了一休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一休的诗歌题材既有山林的高旷幽古,又沾满了市井的勾栏气息。在山他是罗汉,在市他是大士。一般的修行者眼中还有放不下的“色”这个名相,而一休早已超出了名相,在他眼中没有色与空,有的只是一份做人的真。
吴帝聪
已完结· 11.27万字
《“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一书选材于马云创业三十多年来在各种场合、大大小小的演讲和对话,尤其重点分析了马云在关键时刻的谈话,从中总结出马云的口才艺术,以及马云成功的原因。 马云的成功85%是“说”出来的。他的演讲极富气场,只要一开口仿佛所有的人都被他吸引过去。他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富于哲理的故事、肢体语言以及语不惊人未肯休的结论,打动听众。 本书通过对马云的演讲和对话的经验和技巧进行展示和分析,让你能活学活用马云口才的精髓,手把手教你用睿智、幽默、生动、犀利精练的语言打造属于你自己的气场。你也能轻易掌握演说技巧,打造自己的魔力口才。 马云的口才技巧和成功经验,只要你勤于练习和研究,终有一天,你也能做到“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
【英】乔治·奥威尔
已完结· 17.35万字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 《一九八四》(1949)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 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人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