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
【美】凯瑟琳·格雷厄姆
已完结· 51.53万字
带领《华盛顿邮报》写下新闻史上登峰造极一笔的人,正是本书的作者凯瑟琳·格雷厄姆。她系出名门却中年丧偶,在男性主宰职场的环境下,逐步成长为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历史的“女皇”。这本回忆录,从媒体人的角度几乎重现了美国近代史;从私人的角度,又给历史补充鲜活的细节和动人的情感。从这方面说,本书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美】凯瑟琳·格雷厄姆
已完结· 51.53万字
带领《华盛顿邮报》写下新闻史上登峰造极一笔的人,正是本书的作者凯瑟琳·格雷厄姆。她系出名门却中年丧偶,在男性主宰职场的环境下,逐步成长为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历史的“女皇”。这本回忆录,从媒体人的角度几乎重现了美国近代史;从私人的角度,又给历史补充鲜活的细节和动人的情感。从这方面说,本书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已完结· 4.45万字
《一个园丁的一年:一个波西米亚园丁的幸福生活》是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卡佩克所写的少数自然文学作品之一,被认为是这个来自波西米亚乡下的农民留给世人更珍贵的礼物。全书通过20多个文笔灵动、趣味隽永的小品文,描绘出了一个笨拙却乐天的园丁在12个月里收拾花园的故事。在本书当中,卡雷尔以极大的耐心,跟读者分享如何盖一座小花园,如何成为一个园丁,一粒种子怎样发出幼芽,怎样等待雨露的滋润,等田园生活的乐趣,全书看似夸张却蕴含哲理,通过园丁在一年中的辛勤劳作,揭示出微渺的人类应该好好看待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周围所有的亲人与朋友。
【美】阎云翔
已完结· 14.28万字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张荣花
已完结· 9.04万字
没有哪个女人注定是平庸的,也没有哪个女人被上天过分偏爱。只不过有些女人敢于去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不论爱情还是事业,她只选择喜欢的,不去管世俗的评价,若干年后,她依然眼神有光,充满自信,笑起来都还是当初的模样。女人,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成功和美丽,都源自对自己的关注。或许,我们都可以放慢脚步,审视自己、犒赏自己。你有多爱自己,就有多大魅力!
李立群
已完结· 14.07万字
李立群投入表演事业四十年,横跨广告、相声、舞台剧、电影、电视诸领域,是千变万化的多面手,更是公认的实力派全才。长年奔走两岸的表演经历,让他有说不完的库藏记忆。
一沙
已完结· 12.35万字
“房树人绘画测验”,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主要是围绕Tree、House、Person这三个元素展开的,所以又被简称为THP。 当我们拿起笔,在纸上画出最简单的“房、树、人”三种元素后,再对照书中的解析,就能清晰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想了解真实的自己?想知道身边人的真实想法?想看看潜在在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不能说的秘密?翻开这本书吧!
孑不约-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6493字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 李牧死了3次后,成了一只披着人皮的聻,在这个鬼物逐渐猖行的世代,挑肥拣瘦。
A紫林-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喜欢看小说的三孩宝妈
吴凌凌
已完结· 4.43万字
【以】丹尼尔·戈迪斯
已完结· 23.90万字
戈迪斯带我们重温以色列历史中的一个个里程碑式事件,向我们介绍一位位凭借满腔热血和强大灵魂在关键时刻改变国家命运的关键人物。他既向我们展示了以色列是如何成为一个文化、经济和军事强国的,也指出了这个国家犯下的错误,追溯了其在国际上长期受到孤立的根源。戈迪斯清晰而权*地证明,以色列*主要的目的和*重大的成就是实现犹太民族在现代的重生。本书探究的正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奥)斯蒂芬·茨威格
已完结· 2.95万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茨威格的代表作,曾被徐静蕾拍过电影,被孟京辉改编为话剧,反响热烈。作家R在41岁生日那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来自一个将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作家R对此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女人的“悲剧”,却成了全人类的“童话”。
赵晓军
已完结· 12.24万字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本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鲁鹏程
已完结· 12.42万字
早上赖床、不写作业、不收拾玩具、做事拖拉磨蹭、晚上不睡觉……这一件件的小事,都成为妈妈朝孩子乱发脾气、大吼大叫的导火索。朝孩子大吼大叫已经取代打骂,成为一种新的体罚方式。妈妈经常是超孩子吼叫之后后悔、自责,但是下一次还是忍不住吼孩子! 吼叫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 “吼叫”虽然只是一分钟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的伤害却非常之大,甚至贯穿一生。长期对孩子吼叫、乱发脾气,不仅会造成亲子关系疏离,更会让孩子变得优柔寡断、不自信、懦弱、缺乏安全感,而且他长大之后,也会吼叫自己的孩子。 本书由50万册畅销书《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作者,“不吼不叫”理念提倡者、推广者鲁鹏程老师所著,不仅分析了妈妈大吼大叫的深层原因,更提供戒掉吼叫的方法和技巧。 让妈妈终止吼叫,做一个温和坚定的好妈妈!
【奥】茨威格
已完结· 21.38万字
一本写给每个人的爱情之书,精准呈现陌生女人深入骨髓的唯美暗恋情愫,隐晦、热情、炽烈的心理情绪。 其文笔清丽细腻,于无声之中见炽热之情,于行文之中显悲切之意。写尽一个女人在生命尽头的炽热告白,诉说暗恋的唯美、哀婉与决绝。
格姐
已完结· 7.29万字
在这个万物变迁的时代,女性独立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不讨好每一份冷漠,不强求每一份热情,你就是你,没有人可以随意去动摇你。
【荷】斯万·卡林
已完结· 10.03万字
价值投资领域是存在差距的。 作者出版此书的宗旨是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财务目标。那么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投资教育。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帮助投资者开发强大的投资思维和技能,使读者能够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并寻找更好的投资组合。
【奥】茨威格
已完结· 15.18万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封信的形式把一个女人的一生的情感历程展示的淋漓尽致,整封信都是女人的内心独白。描述了一个女人与一位作家之间长达十八年的恋情,令人读后百感交集。这也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一部茨威格的作品。
【美】凯伦·伯格
已完结· 8.00万字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每天都有可能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解决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基本都会涉及沟通。 现代科技让人际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有不少人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谈笑风生,而在真实世界里却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有效沟通,甚至不少人还患有社交恐惧症。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更好地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凯伦·伯格的《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就是一本很好的指南。
【新加坡】李玮玲 叶宽红;陆彩霞译
已完结· 13.98万字
作者是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女儿,也是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的妹妹。她与父亲李光耀的关系非常亲近,常年陪伴他出访国外,并照料他的晚年生活直至他2015年逝世。本书中的“家庭”和“与父亲同行”等章节披露了李光耀家族不为外人所知的资料,揭开了这个显赫家族的神秘面纱。 新加坡是一个弹丸小国,自然资源紧张,却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亚洲经济腾飞的典范。新加坡的成功有何值得借鉴之处?作者个性耿直,敢于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表种种看法,往往都非常犀利,直指问题核心,她站在一个新加坡公民的立场,对新加坡的卫生、教育、医疗等领域,或提出质疑,或嘉奖成效,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新加坡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思对比,得出有益的结论。
陈彧
已完结· 13.48万字
真诚、优美、接地气儿,作者陈彧对现代女人的生活轨迹做了深入的思考与总结,倡导一种独立女性应该具备的态度,是每一个渐渐老去的女人的人生导航书。好读实用的书,裹挟着血汗与笑泪,轻松愉快的地重塑正确三观,让女人明白渐渐老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程不够绚烂多姿。
【英】迈克尔·瓦提裘提斯
已完结· 18.61万字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既是东南亚社会与历史的研究者,又是经历丰富的旁观者。他求学于伦敦亚非学院,后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长期在东南亚生活,曾担任BBC和《远东经济评论》的记者。基于其亲身经历和专业背景,瓦提裘提斯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既有对不同国家社会历史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又有对东南亚社会整体性问题背后复杂原因的深刻解读。通过与高层精英或升斗小民的对话,作者揭开了东南亚的真实面貌——深入骨髓的腐败、被舍弃的人民、愈发*的种族和宗教偏执。凭借记者出身所特有的犀利观察和敏锐判断,作者认为东南亚困局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精英分子始终自私自利;二是支持东南亚社会稳定的宽容与包容关系正在淡化;三是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对于东南亚的未来,作者的判断严谨中透露着悲观。也许正如柬埔寨的一句谚语所言,“河水高涨时,鱼吃蚂蚁;低潮时,蚂蚁吃鱼。”
【英】 麦克法兰
已完结· 18.55万字
《现代世界的诞生》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麦克法兰以数十年来潜心欧美亚澳等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为基础,将自己毕生索解现代世界起源问题的集成,敬献给中国读者。 延续早年《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这部革命性著作中的观点,麦克法兰以翔实的史料,颠覆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彭慕兰等思想家和学者关于旧制度与现代世界“大分流”的经典理论,将现代世界的源头上溯至12—18世纪工业化的英国与勤业化的欧亚大陆之间的分道扬镳;并对现代性的本质和特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那就是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或曰宗教)等领域的彻底分立与组合。 麦克法兰以最古老的现代国家英格兰作例,通过描述英格兰社会方方面面的独特性,丝丝入扣地
(英)迈克·福里萨姆
已完结· 2.24万字
详细介绍了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与学习有关的八种智能 以概念解释 具体教学法解析的形式,帮助教师运用八种智能进行教学设计并提出有创意的课堂问题解决方案 以个性的、有效的教学为目标,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奥)茨威格
已完结· 12.07万字
“爱是一个人的事,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所以,我爱你,与你无关。”十三岁,她初遇男人的刹那,便一见倾心、不能自拔。在岁月的洪流中,爱有增无减。她三次委身于他,一生等待他的召唤。她去捡他抽过的雪茄烟头,抚摸他触过的门把手,甚至为了他们的孩子流落风尘。这一切,他一无所知,甚至记不起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女人的脸。在临终之前,她饱蘸一生痴情,写下了一封绝望的匿名信,记录了这段不凡的爱情。依稀可见,她躺在命运凄凉的甲板上,晶莹的浪花将她推向了虚无,她轻轻诉说:我要让你知道,我的一生始终都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亲爱的,以后谁还会在你生日的那天为你献上一束白玫瑰呢?本书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小说精选集,其中收录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灼人的秘密》等7篇中篇小说名作。其文笔清丽细腻,于无声之中见炽热之情,于行文之中显悲切之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被高尔基评价为“一篇惊人的杰作”。
【美】彼得·盖伊
已完结· 80.85万字
“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观念,推动历史改辙 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 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自由”是这个时代的纲领,它让人倍感欣喜:光荣的独立前景和大展宏图的无限机会向所有人敞开了。 人类有史以来将自信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各个阶层的人们自信满满,开始相信理性和行动的力量。启蒙哲人们着手设计了各种改造秩序的方案——社会、伦理、科学、艺术、政治、教育…… 就此,挥别古老的过去,今日世界在他们手中诞生。 历史如何在自由观念的冲击下改头换面?个人如何在启蒙精神的照耀下主宰命运?现代史学巨擘彼得·盖伊,为我们娓娓道来。
【英】亨利·马什
已完结· 15.34万字
亨利·马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前沿现代医学。在从医的生涯中,他曾有手术成功后的振奋,也曾因失败身处毁灭性的低谷,但在内心深处,他从未动摇过对神经外科学的热爱。 在畅销书《医生的抉择》出版后不久,马什就从任职的伦敦圣乔治医院退休了,转而致力于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援助,在乌克兰和尼泊尔继续做无偿的医学工作。这本书描述了他在这些国家的工作经历和遇到的困难,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医学实践的见解。
赵颖
已完结· 15.05万字
有人说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经过科学论证,辟谣了。本书采用21天的形式,并不是让你一天掌握一个技能,不断重复,最终形成你的习惯;仅仅是因为,你们都很聪明,原则上可以在一个月内复制我全部的经验,但全月无休太累了,21天刚刚好!
【美】斯蒂芬·茨威格
已完结· 14.80万字
“我整个的人生始终属于你,对我一无所知的,你。”当她第yi次听说他时,还不曾知道日后会一眼万年,至死不渝,那一年,她十三岁。可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三次欢愉与无尽的等待,默默守候与不断的失望……他们的孩子因病离世后,她才写下这倾吐衷肠的绝笔。她的一生只为他而存在,但他却对此一无所知。 本书按照“链条小说”的脉络,精选茨威格五大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品,这些篇章从童年、成年、老年的不同视角观察世人的心理情感,构成了人生的链条。
赵晓璃
已完结· 16.16万字
这本书是关于工作与人生的方法论。这里没有不切实际的想象,也没有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从一个又一个真实的职业咨询案例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和经验。书中汇聚了一些常见的职业问题: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如何保持足够的专注力,在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如何迅速走出新手期,成长为老手甚至专家?职场中,如何建立自己的优势?如何做成一件像样的事情?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理性的职场人?本书以职场故事的形式讲述职场中的各类困境,提出对应的工作技巧和职业规划策略,从而帮助读者迅速走出职场困境,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杨柳纯
已完结· 16.74万字
本书首次系统解密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成长基因,讲述这个新型科研平台如何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迅速崛起为国际科研人才高地,以及有“人才伯乐”美誉的院长樊建平如何识人、用人,又如何凝聚高端人才,积极探索科研体制创新。随着作者的笔触,读者还将了解该院下一步进军源头创新的路径以及制度改革对科研创新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