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伊拉克中国劳工日记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大战略分析(2001-2004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大战略分析(2001-2004

贾丽红

已完结· 12.74万

本书用大战略理论分析美国小布什政府第一任内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小布什政府发动的这两场战争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小布什政府的大战略是否成功?本书所依据的大战略理论的根本原则是:国家根本目标的确立是大战略的首要出发点,很大程度上说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战争的真正胜利应以战后和平的获得为依据;大战略的目的与手段应达到平衡; 大战略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以是否实现了国家根本目标为准;灵活性的大战略思维是大战略成功与否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小布什政府违背了大战略的各项原则,大战略是失败的——在变化了的国际政治新形势下,沿用旧的战略思维制定国家大战略。

小克日记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小克日记刘元民国时期风俗漫画

刘元

已完结· 1916

本书反映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百姓生活。平民形象的“小克”,长着一对大耳朵,戴顶圆礼帽,天真可爱、憨态可掬,如同张乐平笔下《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他辛苦度日,经常碰壁,又时常不得不耍点“小聪明”应对困窘。 “小克”每日所做的事情,即是生活在那个年代居于弱势群体的普通百姓生活写真。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德鲁克对话“日本商业圣手”中内功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德鲁克对话“日本商业圣手”中内功

【美】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日】中内

已完结· 10.54万

火葬场女工日记

火葬场女工日记

冰儿

已完结· 239.04万

用一个火化场女工的视角,把人最终要去的场所,经历,过程,诠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完这一切,就知道人死后,灵魂没有离开人的肉体前,所要经历的一切。作者到火葬场深入,给读者剖晰出一个横断面,更清楚,更明了的看清楚这一切。这是一个火葬场女工。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雅瑟 凡禹

已完结· 35.46万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记录: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4年元

中国元帅将军授衔全记录: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4年元

宋国涛

已完结· 37.80万

本书生动记述了1955年至1944年授衔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1359位少将的传奇和轶事;对他们的大智大勇非凡经历进行了精彩描写,对他们的多彩生活、人生变故进行了娓娓叙述,对他们无私无畏、立党为公的高风亮节进行了热情赞颂;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功名显赫的将帅战星传奇的战争阅凡高超的指挥艺术、凛然的英雄气慨、高尚的道德情操、怡人的情趣爱好和笃深的婚恋之情。读来饶有情趣,引人入胜。开国元勋,功彪青史;一代将帅,风貌犹存。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读城记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读城记

易中天

已完结· 21.90万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脱",武汉"好爽硬朗"。就像喜欢品评人物一样,人们也喜欢议论城市。易中天从历史文化、城市气质各方面作出分析和比较,以渊博的知识和活泼的文风带领我们品读中国城市。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美]查尔斯·本

已完结· 18.44万

唐朝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他们都认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期。《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的作者查尔斯·本先生是一位独立学者,并兼任夏威夷大学的教授,他广泛收集历史资料,以外国人的视角还原中国唐朝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

最强大脑:写给中国人的记忆魔法书

最强大脑:写给中国人的记忆魔法书

王峰

已完结· 4.43万

记性不好成绩差?记忆大师来帮你! 世界记忆大师王峰和他的团队,将高效的记忆方法,做了系统的总结,并将这些方法巧妙地与中学各学科的考点结合起来,让你在学习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等学科时更轻松和更省力,快速提高考试成绩。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修订版)上册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修订版)上册

郭汝瑰,黄玉章

已完结· 46.47万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由郭汝瑰、黄玉章任主编,田昭林、王文荣、张毓清、戚厚杰任副主编,萧克题写书名。参加编写和编审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共两党的将领,也有研究军事史的专家,他们查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档案馆的抗战原始档案,参考了日、美、英以及我国大陆、台湾出版的300多种图书,经6年写作、4次修改,得以完成。《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实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战场上的抗日历史,既不为之“擦粉”,也不为之“抹黑”,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日本侵华,以及中国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真实面貌;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的核心内容,是按事态的发展(同时也是按地域、地区),将正面战场上开展的主要战役、战斗都作了介绍。每一重要战斗,都交代背景、中日双方的作战指导与兵力部署、作战经过,并对中国军队的得失加以评析。

彼得·汉德克作品9:痛苦的中国人

彼得·汉德克作品9:痛苦的中国人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已完结· 15.70万

《痛苦的中国人》收录了汉德克的四部作品,包括小说《痛苦的中国人》和三篇游记,即《梦想者告别第九王国》《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和《冬日旅行之夏日补遗》。在《痛苦的中国人》中,作为一个出现在主人公梦境中的神秘的陌生人,“痛苦的中国人”一再成为主人公竭力克服内心痛苦的隐喻;三篇观察和游记则标志着汉德克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也体现了他面对欧洲剧烈的政治动荡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正义良知。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修订版)上下全2册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修订版)上下全2册

黄玉章,郭汝瑰

已完结· 88.25万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由郭汝瑰、黄玉章任主编,田昭林、王文荣、张毓清、戚厚杰任副主编,萧克题写书名。参加编写和编审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共两党的将领,也有研究军事史的专家,他们查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档案馆的抗战原始档案,参考了日、美、英以及我国大陆、台湾出版的300多种图书,经6年写作、4次修改,得以完成。《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实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战场上的抗日历史,既不为之“擦粉”,也不为之“抹黑”,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日本侵华,以及中国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真实面貌;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

【美】魏斐德

已完结· 24.57万

本书叙述了一个非凡的秘密警察,一个阴影般的险恶幽灵——戴笠的一生。他的生活体现了20世纪中国所具有的、再封建式的多变个性与难以逾越的职业纪律之间的平衡。戴笠及其创建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是蒋介实反共反人民的忠实爪牙,在为蒋排除异己,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以及保护蒋介实安全方面效尽犬马之劳,犯下了种种罪行。同时,抗日战争期间,在抵抗日寇、铲除汉奸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戴笠来自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作为闭塞的“中等县城”里的精华,他克服了某种城乡之间的差别——再具有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个人关系的乡村世界与一个更加广阔、充满职业责任和冷冰冰的专业知识的领域之间的差距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十三册 拉贝日记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十三册 拉贝日记

【德】约翰·拉贝

已完结· 36.14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6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统计材料等等,涵盖了大屠杀历史的各个方面,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当年的历史真相。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冯力强,冯冠豪

已完结· 24.01万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很多被访者已陆续离世,他们感人肺腑的讲述,已成为永远的绝唱。本书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本书已通过国家重大选题备案。

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

【德】约翰·拉贝

已完结· 35.60万

约翰.拉贝被世人誉为南京的辛德勒,他在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救助了大约25万中国平民,使他们免遭日军的杀害。他还给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产,即他在这期间写下的记录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战争日记——《拉贝日记》。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读城记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读城记

易中天

已完结· 18.72万

◆畅销百万册,四次再版,二十年经典,2018年全新修订。 ◆龙应台到北京*件事居然是吵架?上海人如何看待外地人?成都男人有多"耙耳朵"? ◆易中天知识渊博 文风活泼,很大众、很亲和、很学术、很深度,值得一读!

中国近代通史 第九卷 抗日战争(1937-1945)

中国近代通史 第九卷 抗日战争(1937-1945)

王建朗,曾景忠

已完结· 43.80万

本卷对抗日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外交行了全面的叙述。在宏观上,注意把握抗战程的主要脉络,展现出抗战发展的趋势;在微观上,重研究了若千对抗日战争全局以及对战后政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面结合,力求全面反映出抗日战争发展的全貌。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抗战时期都出现了若干新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力地支持着抗战的行,并在相当程度上为战后的政局演变奠定了基础。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美)柯博文

已完结· 23.00万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

从工匠到艺术家:20世纪的中国美术陶瓷从业者

从工匠到艺术家:20世纪的中国美术陶瓷从业者

黎丽明

已完结· 13.34万

本书以御窑所在之江西景德镇和经营民窑之广东石湾的美术陶瓷从业者为案例,探讨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美术陶瓷从业者如何演变成今天的艺术家,即从“工匠”到“艺术家”身份转变的历史建构过程,并且在面对不同的地方艺术传统下,艺术家的建构过程展现了何种不同特点。本书的研究基于大量的田野考察和文物史料,采用社会学和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切入,考察清末民初陶瓷消费市场、审美观念以及展示方式的转变,再由微观处论及景德镇民国时期名家产生的情况等问题,对目前石湾陶艺和景德镇民国陶艺史的研究有着补白的作用。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马克昌传

彭卫东

已完结· 7.86万

《马克昌传:新中国刑法的拓荒者》讲述了:马克昌,法学教授、博导,河南西华县红花集镇人,法学家。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律系,后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师从前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门从事刑法学研究。1952年返回武汉大学任教。 参加过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工作。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与人大高铭暄教授合称为我国刑法学界的“北高南马”。2011年6月22日在武汉去世,享年85岁。

中国制造2025强国之路与工业4.0实战:重构智慧型产业,开

中国制造2025强国之路与工业4.0实战:重构智慧型产业,开

马兆林

已完结· 9.31万

未来的工业体系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订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彼此相互沟通,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从而确保终端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中国制造2025强国之路与工业4.0实战 重构智慧型产业 开启产业转型新时代》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工业4.0的技术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工业4.0落地中国制造业的步骤和任务。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许开轶,何晓跃

已完结· 19.87万

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

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

【美】张彤禾

已完结· 15.76万

“出去”,农民工用这个简单的词定义他们的流动生活。“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出去打工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如今,中国有一亿五千万农民工。在南部工厂林立的城市,农民工在拉动国家出口经济的流水线上全力以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一百年来欧洲移民到美国总人数的三倍。 当我想写本关于中国的书时,这个国家的农民工吸引了我——几百万人,离开村庄,去城市工作。直到后来,我才发觉,原来我跟我写到的那些女孩有着那么深的联系。我也离开了家,了解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地方那种孤独漂浮的感觉;我亲身感受到人轻易就会消失不见。我也更能理解那种全新开始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打工女孩的故事有某些共性。在工厂里你很容易迷失自我,那里有成百上千个背景相似的姑娘:在农村出生,没念过什么书,穷。工厂是做什么的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工作带来的艰难或机遇。打工女孩的命运转折点永远是她向老板发难的时候。那一刻她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迫使这个世界将她视为一个个体。

从北平到延安:1938 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从北平到延安:1938 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宋玉武

已完结· 2.42万

精选1938年美联社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所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194幅,涉及北平、冀中抗日根据地、晋南、延安等地;并配以汉森的旅行日记、新闻稿件、已发表文章。汉森类似白描的写作手法,也向读者诉说了彼时中国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一支与众不同的抗战队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部队。

风中的日记

风中的日记

杜凯然

已完结· 8.38万

《风中的日记(珍藏纪念版)》我怀疑许多事情,但是,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在爱着一个他不知道的人。这个世界看起来并不是它表现出来的样子,至于它的真相,也许永远是个秘密。我试图给未知打一个电话,随后是漫长的等待,我听得到遥远的铃声。我紧紧握着手机,在人海里,疲惫不堪。在地铁上在大巴,在海轮,那个号码还在发送中……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张之洞:中国现代工业践行者

李玉

已完结· 15.30万

他满清朝廷最后的主心骨 他一心维护封建制度 他仇视革命,却培养了革命人才 他是封建官僚,却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他痛恨洋人欺负中国,却不盲目排外 他就是张之洞

中国话语丛书: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中国话语丛书: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吴新文

已完结· 12.55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至今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理论和实践运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反对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或机会主义,对各种思想理论资源保持有选择的开放态度,同时又反对把某些思想或理论原则形而上学化的教条主义,逐渐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特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相互激发和提升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性、复杂性与正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民军队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民军队建设

蒋乾麟

已完结· 17.30万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并将取得更大成功的一个基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民军队建设》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生动历程和光辉成就,是一部向中国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的献礼之作。

来自天国的交换日记

来自天国的交换日记

小妮子

已完结· 14.89万

人是不是可以转换空气?不然,为什么我觉得你其实还一直存在在我的周围?如果停止对你的想念,就会如同窒息般难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