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超级霸主
小小马甲1号
已完结· 320.23万字
穿越到东汉末年,逐鹿中原,争霸天下!
小小马甲1号
已完结· 320.23万字
穿越到东汉末年,逐鹿中原,争霸天下!
凯德在世
已完结· 280.84万字
穿越迪迦世界的沈君拥有复制能力,只要关系够好,无论是奥特曼还是怪兽,都能将其力量完全复制过来。 但沈君有疑问。 “请问系统,我把他打服了,是不是也算提升了关系?” (半无敌+后宫,特摄剧中大部分女主都会收哦~)
温酒煮咖啡
已完结· 140.44万字
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病逝,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之间的矛盾冲突到达了顶点,十常侍诛杀何进。 何进死后,十常侍担心他的余党报复,决定挟持陈留王刘协,让何进余党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刘协其实是个超级挂逼穿越者,拥有最强签到系统。 刘协至今已经签到九年,系统颁布强制任务,签到满十年之前必须要统一三国,不然就将失去一切签到获得的奖励,并且永久失去系统。在那之后,刘协拿出先帝遗诏,两刘辩踢下皇位,登基准备称帝,并且得到曹操、皇甫嵩、袁绍、卢植等人的效忠。
郑永年,黄彦杰
已完结· 28.46万字
本书从中西比较的视野,探索了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当代演变,并以“制内市场”的总体框架来揭示中国的国家和市场的关系。本书提出,“制内市场”是一种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不断演进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市场北非自主的、自我调节型的秩序,而是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的组成部分,服从于国家治理的规制。具体体现为一个三层市场共存的等级制的结构:底层的自由市场经济,顶层的国家资本,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相互作用的中间地带。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中国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内部平衡不但关系中国自身未来的前景,也可能会对世界各地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法)托克维尔
已完结· 22.41万字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 本书前半部分包括美国的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 下半部分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方面。
姜九戈
已完结· 132.37万字
第一个未婚夫,杀她全家灭她全族,第二个未婚夫,要死要活绝不娶她,好不容易找到了第三个,却丑陋不堪性情古怪,还成日戴着个面具生人勿进,这桃花运也太惨了吧!唉本公主就偏不信这命运如此凄凉,没想到这面具一揭,老天还是厚爱她的,给她留了个如此盛世美颜好夫君。她是大晋王朝锦绣无双的小公主,一夕之间亡国破家,她对天发誓定报此仇,心计归来成为相府嫡女,运筹帷幄算计人心;他是大楚王朝最不受宠的皇子,自立为王西北封地,痴情霸道邪魅傲娇,纵然深宠也难抵她心中所恨。她使劲全身力气缠他黏他,却只说一句:“殿下对我有意,那我便使劲勾引,让殿下助我一臂之力。”新婚之夜芙蓉帐暖,她势要在上占居主位,双颊通红眼底坚持:“我来,你别动。”却在被强取豪夺后丝毫不惧:“这次不算下次再来。”前尘旧恨,是否能抵消这一世情缘,今霄缠绵,能否延续永生永世-------------
【法】托克维尔
已完结· 70.50万字
《旧制度与大革命》、《沦美国的民主》是托克维尔的两部传世名著,虽然内容上各有所表,但政治思想上却有着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托克维尔所要探讨的问题是 “阐明这场在几乎整个欧洲同时酝酿的大革命在爆发而不在他国爆发的缘由,缘何它好像自发产生于它即将捣毁的社会,最终旧君主制缘何会这么彻底而又冷不防地倒塌。”大革命前的究竟处于怎样的社会状态中?许多中国读者往往根据教科书,笼统地认为此时还处于那种标准的“封建社会”。托克维尔澄清了这样一个史实 的“中央集权制并非如人们所言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业绩,而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这也是欧洲史学界的惯常认识。
(德)马茨
已完结· 14.82万字
本书是一位民主德国心理治疗医师对民主德国民众心理故事的记述,也是作者本人的在民主德国的生活和情感史。作者详尽地分析了民主德国压力性体制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后果,产生的社会角色代偿行为,转折期民主德国民众的心理,以及两德统一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他的分析建立在数千个病人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作者强调,转型期的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物质的富足、环境的宽松,更重要的是“心理革命”,并提倡一种鼓励健康生活的“治疗文化”。
张一兵
已完结· 104.85万字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套装共3册)》以人物及其学派为线索,以翔实的文献分析、独立的研究方法和富有创见的立论等为基础,历史地分析和批判了以利奥塔、鲍德里亚为代表的后马克思思潮,以詹姆逊、哈维、德里克为代表的晚期马克思主义,以德里达、拉克劳、德鲁兹为代表的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
董赤赤
已完结· 129.72万字
某音直播平台,一场农机直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只是直播间的画风,好像有点跑偏? 农机厂的主播,为什么会卖速度八马赫的无人机!移山种地的超级机甲!全天候的阳光普照器!体力补充药剂! 消息传出,各国震动,鹰酱连忙联名其他国家抗议,华夏各部连忙开始辟谣。 农业局:这个机甲其实除了种种地没啥别的用,大家不用太担心啊,咳咳。 外交局:关于这个八马赫的无人机啊,我们华国只是为了帮助给非洲兄弟们的农业发展做贡献。
刘行光
已完结· 21.15万字
她们总是楚楚动人的模样吗?她们果真是善良温柔的化身吗?她们就不会也从豆蔻年华变为人老珠黄吗?她们到底偏得了多少造物主的恩赐?她们的人间享受是怎样的情形呢?她们的感情生活,真的如童话所言,那么一帆风顺、甜蜜美满吗?她们如何走过自己的一生?她们难道就没有烦恼、甚至痛苦吗?公主贵为皇女,但毕竟也是妇道人家,深闺中香气袅绕,却关不住深深哀怨。名利金钱,终究不能够换得爱情的幸福。楼台歌榭背后的帝王之女,粉腮上也曾有清泪暗暗淌过。
张维为
已完结· 12.27万字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这就是中国:何谓民主》以治理绩效为核心,以生动的案例回顾了中国人民对于民主的探索,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诸多重要领域,说明了中国政治理念对于“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民主实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为何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双保险。与此同时,与人民民主形成鲜明对比,本书对美国、法国、埃及等西方国家,以及印度、中国台湾地区等接受了西方民主输出的国家和地区的治理现状做出了观察和思考,犀利揭露了西方民主如今已经沦为“资本民主”,不具有制度上的优越性和竞争力。本书以民主为切入口,是总结中国制度探索实践、建立中国政治话语的有力尝试。
(美)杜赞奇
已完结· 15.94万字
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张江
已完结· 15.61万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等多个视角,对文化问题特别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问题做出深刻阐释和精辟论述,进一步凸显出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理论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这些深刻阐释和精辟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表明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把我们党对文化地位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丰富和发展。本书在对总书记关于文化问题重要论述进行认真学习和研读的基础上,分别以“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为题,对总书记关于文化问题的重要论述展开解读和阐释,力求为读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有益参照和导引。
许开轶,何晓跃
已完结· 19.87万字
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美)爱德华·巴普蒂斯特
已完结· 35.63万字
长久以来,美国人倾向于将奴隶制视为一种前现代制度,属于这个国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阂,割裂了奴隶制与美国后来成功的联系,这种看法对于数百万惨遭束缚的奴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 历史学家爱德华•巴普蒂斯特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独立后的80年里,奴隶制的扩张推动了美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短短几十年,南方从沿海狭长地带的破旧烟草种植园,成长为横贯大陆的一个棉花帝国,为美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打下了重要基础。巴普蒂斯特认为,内战以前,美国经济上*大的创新是想尽办法通过奴隶制赚更多的钱。奴隶主通过强制迁移和严酷刑罚,强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国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从他们身上压榨出巨额利润,这才使得美国能够牢牢掌握工业革命的关键原料——棉花的世界市场,最终成为一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富裕国家。
左耳本尊
已完结· 103.93万字
一朝穿越到大明,为了生存,刘武不断壮大自己,经商养兵,在这异世卷动风云,保家卫土,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与其说这是一部个人发家史,不如说是一篇波澜壮阔的传奇赞歌……
颜晓峰
已完结· 21.96万字
本书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题,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中标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整体,即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分别论述作为文化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生产方式的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野中的文化发展战略等专题,是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专著。...
吴新文
已完结· 12.55万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至今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理论和实践运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反对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或机会主义,对各种思想理论资源保持有选择的开放态度,同时又反对把某些思想或理论原则形而上学化的教条主义,逐渐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特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相互激发和提升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性、复杂性与正当性。
蒋乾麟
已完结· 17.30万字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并将取得更大成功的一个基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民军队建设》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生动历程和光辉成就,是一部向中国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的献礼之作。
张宇燕
已完结· 16.20万字
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成功经验就必须从时代的高度、发展的角度、世界的维度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本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表述为:一个基本判断、两个战略目标、三个工作抓手。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坚持和平发展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不动摇;两个对外战略目标分别是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抓手分别是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贡献人类共同价值。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有助于我们总结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有助于我们观察和分析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蔡昉,张晓晶
已完结· 21.72万字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分析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成果。 全书由六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原则和主体内容,第二部分阐释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要义,第三部分从时间与空间维度揭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第四部分依据新发展理念对发展的目的、动力、必要条件、衡量尺度等问题予以审视,第五部分论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第六部分列举了在改善全球治理、促进全球发展方面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颜晓峰
已完结· 37.08万字
本书是作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成果的合集。全书从“四个自信”入手,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鄢一龙 著
已完结· 10.54万字
青年学者鄢一龙所著的《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一书,在既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又系统研究新中国诞生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前期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既面对党、国家和人民裙众对中国道路已有成果基础上的憧憬与现实困惑,又面对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未来特别是中国崛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前景。
蒋斌
已完结· 21.00万字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或者乱世,或者身处乱世,但都坐过同一个位置,唱过同一首歌:民国主席。乱世已是不易,富贵至极是否更难?难,也易。难的是实力,易的是运气。不过这运气必定是绝佳的。 天空是蓝色的,主席是什么颜色的? 一树花,随风飘落,有的拂开帘幕落在茵席,有的穿越篱笆掉进粪坑。 一抔泥,或为佛身,或为魔像,或为高楼,或为屋基。
陈锡文
已完结· 16.91万字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路道路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对“三农” 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对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本书从九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总书记关于“三农” 的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是一个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深刻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卫东
已完结· 17.70万字
《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是“德国学术”系列丛书的第三辑,全面呈现了前纳粹时期德国艺术思潮对历史的影响。德国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发生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种对世界的全新感受方式及生活触觉得以表达。艺术家汲取了强烈的时代危机意识,以尼采酒神式的审美精神,对抗自我标榜为资本主义的、机械论的、相对主义的时代,借此将现代人从内心的贫乏和苦难中解脱出来。作为一种激的保守主义文化运动,表现主义是世俗化时代的哀歌,是对时代的否定,在这种否定中,产生出对一个祛魅的世界、一个分裂时代的洞察。表现主义者们期待,艺术将引领堕落的物质主义文化转向伟大的精神性新纪元。本书在详述这一运动的思想史图景之外,甄选翻译了该运动中的经典文献,深度还原思想史现场,带动读者对政治、艺术等永恒问题的反思。
《中国价值》编创组
已完结· 2557字
如何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被青少年更好地受?30位文史专家和书画艺术家之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精华,最终精选出60个经典故事,以此创作300余幅连环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行图文并茂的阐释和注解。本书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60多个经典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用12本小册子分别对这12个词行了对应的演绎,形象生动地寻找到中华文脉中的根和源,古为今用恰到好处。
杨美惠
已完结· 20.78万字
关系、人情和面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无论置身何处都会明白的。但是由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情况,一种被命名为"关系学"的东西便由此诞生。关系学在世界上也由此演变出了其最为复杂缜密的形式、并成为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该书力图呈现在1980年到1990年间,关系在中国大陆是如何运作并将这一系列的实践置于国家再分配经济,初现端倪的市场经济以及毛崇拜的背景当中去。笔者沿着古代关系学的谱系,追踪到清代之前对建立国家官僚权力的法家形成抵制的儒家伦理制度。二十世纪,关系学在掀起密集的关系学网络并阻止和切断国家机器垂直运作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英】哈斯拉姆
已完结· 20.15万字
本次首次讲述了500年来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思想的完整历史。作者着重考察现实主义思想的出现及其演化,展示它对马基稚维利以来的政治思想和国际事件的影响。怍者研究了一系列体现统治者和思想家观急的原始文本,揭示了战争和其他危机事件是如何影响到当时人们的思想,并且在政治经济思想史的范畴内界定了现实主义思想。 作者探寻了现代社会与国际关系相关的四个主题:国家利益,均势理论,贸易平衡,地缘政治。他将现实主义思想与各种兼具宗教性和世俗性的普世主义思想作了对比,*终表明,现实主义不会占据持久的优势地位,现实主义与普世主义的斗争争会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理论演变过程中形成一种无法解决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