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
(美)华盛顿·欧文
已完结· 30.42万字
大航海时代拉开了世界全球化的序幕,人类历史因此有了巨大的演进,人类文明的中心由此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区域,可以说,也开启了西方崛起的海洋文明时代。 本书作者是牛津大学名誉博士,有着“美国文学之父”美誉的华盛顿·欧文。他带着饱满的感情,以哥伦布的航行为线索,用生动的笔触带我们领略了诸多大航海时代的传奇,向我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各国众生相。
(美)华盛顿·欧文
已完结· 30.42万字
大航海时代拉开了世界全球化的序幕,人类历史因此有了巨大的演进,人类文明的中心由此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区域,可以说,也开启了西方崛起的海洋文明时代。 本书作者是牛津大学名誉博士,有着“美国文学之父”美誉的华盛顿·欧文。他带着饱满的感情,以哥伦布的航行为线索,用生动的笔触带我们领略了诸多大航海时代的传奇,向我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各国众生相。
【德】马克斯·韦伯
已完结· 8.52万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对宗教社会学初期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此书在现代社会科学诸领域皆有深远影响,引用率极高,为教学研究的经典。
【德】马克斯·韦伯
已完结· 7.09万字
《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儒教与道教(最新修订版)》收录了《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前三篇:《导论》《儒教与道教》和《过渡研究》。《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和西欧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与西方新教的相比较,并试图去寻找资本主义在中国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黎巴嫩)纪伯伦
已完结· 14.77万字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 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英】詹姆士·艾伦
已完结· 7.87万字
《我读系列:积蓄正能量:詹姆士·艾伦的人生思考》是詹姆士?艾伦著作的精华,选自其代表性的作品。书中充分展现了艾伦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心灵快乐和精神富足的追求,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作者在书中表达这样的观点:人应该用爱、用乐观积极的意念改变一切,做自己思想的主人,方能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草婴
已完结· 19.94万字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是俄国有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草婴的译本于1983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翻译家、《辞海》外国文学学科主编草婴历时20载匠心翻译。《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背景,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家族的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其中共描述有各阶层人物559位,其心理、思想和生活状况各异,个个独具魅力,人物命运的轨迹不断交织、纠缠,犹如奏一曲格调庄重、技巧绚烂的时代交响乐。
【德】马克斯·韦伯
已完结· 17.43万字
《韦伯作品集(1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收录了韦伯“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一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第二部《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而其长度接近正文三分之二的注释,则全面反映了韦伯十年来对所论述问题持续思考的研究心得,是目前内容完整的中文译本。
【德】马克斯·韦伯
已完结· 9.62万字
《罗雪尔与克尼斯》由韦伯论述数位作者的系列文章组成,关注的核心是“逻辑”与方法论的问题,是韦伯的*部元理论著作,也是韦伯方法论思想的奠基之作。 在写作成名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同时,韦伯也一直在着力于方法论的研究,以为自己的经验、历史研究奠定方法论上的基础。《罗雪尔与克尼斯》就是韦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在书中,韦伯对当时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行了探讨。他试图说明,历史学和社会学所讨论的方法论问题,是如何影响历史性的国民经济学的早期阶段的。同时,韦伯也讨论了他所谓的“文化史”研究如何能够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黎巴嫩)纪伯伦
已完结· 9.49万字
在诗人、思想家、时代骄子……这些耀眼的光环外的纪伯伦是谁?他是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忠厚的兄长、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痴情的男人、一个老实的学生。纪伯伦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更能看到这个巨星更真实细腻的一面,正是这一封封的通信,更直接披露了纪伯伦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心路,打开纪伯伦的内心秘密,不妨就读他和众多亲友的通信。正如他对耶稣的认识,纪伯伦在这里也只是一个“人之子”。更为珍贵的是收入了纪伯伦与从未见过面的爱人梅娅的缠绵书信往来。纪伯伦说:“梅娅,你的节日只是一天,但是,你却是时代的节日。”这一捧蓝色的火焰,象征纪伯伦和梅娅的绝世爱情,这一幅画也是他留给梅娅和世界的最后一幅作品。
【英】J.R.R.托尔金(J.R.R.Tolkien)
已完结· 9.99万字
“啊,露西恩,露西恩! 精灵之地*美好的少女, 你的美人类的儿女无法企及, 你的爱拥有多大的力量 竟将你带来恐怖的老巢! 看看这柔软的手足,如云的乌发, 花朵装饰的额头如此白皙, 纤长的双手沐浴着崭新的晨曦!”
[英]威廉·莎士比亚
已完结· 240字
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华语世界首部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合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二十种出版单行本,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出版“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
汪丁丁
已完结· 24.56万字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伦理学,广义的,蕞大适用范围的伦理学,用一句话概括,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中国社会处于三重转型期,于是才有中国当代独有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短期行为不能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于是也没有正常的企业文化。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人人理性预期人人行为短期化。不如此预期的人,反而不理性。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达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
(美)劳伦斯·贝尔格林
已完结· 37.12万字
《麦哲伦与大航海时代》真实再现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的完整历程,这是关于对整个地球进行探索的故事,刷新了西方世界对宇宙学和地理学的认知,颠覆性地改变了此后探险家在海洋中航行的方式,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
(加)卡罗尔·希尔兹
已完结· 15.44万字
二〇一三年母亲节,同是作家的女儿安妮•贾尔迪尼向儿子尼古拉斯•贾尔迪尼提议,一起编辑一本书。为此,尼古拉斯成了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的常客。他仔细翻阅外祖母卡罗尔•希尔兹留下的所有档案——她与女儿、朋友、学生的通信,散文,阅读笔记,评论文章和演讲稿等等,梳理出卡罗尔•希尔兹对于写作的种种思考,以《顿悟与启迪》为题结集出版。
【奥】沃尔特·施德尔
已完结· 14.14万字
本书是一本关于早期中国与古罗马帝国比较研究的论集,收录了七位不同作者撰写的专论,其中的五篇为提交给斯坦福大学2005年名为“帝国研究: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中国与地中海文明史”国际会议的论文。各论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个向度,提供了重新观察、审视和反思中西方中古历史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德】马克斯·韦伯
已完结· 9.22万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对宗教社会学初期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此书在现代社会科学诸领域皆有深远影响,引用率极高,为教学研究的经典。
【美】劳伦斯·贝尔格林
已完结· 28.08万字
《海洋征服者与新航路》展现了哥伦布完整的海上探险记,而不仅仅是 1492 年的大发现。这些航行还揭示了哥伦布对海洋不可思议的感知,他对天体导航和太平洋的存在一无所知,他的地图是幻想和妄想的混合体,但他精湛的航海技术,让他在这些探索中,未失去过一个水手。但在航行的后,哥伦布的身体和精神都被击垮了。
【英】毛姆
已完结· 5.06万字
美艳动人的玛丽•潘顿一年前失去了她深爱的浪荡子丈夫,好在丈夫因为车祸死得早,还为她剩下了点财产,加上她手头的一些珍贵首饰,倒也足可逍遥度日了。埋葬了丈夫,清理完家产后玛丽来到佛罗伦萨,租下近郊小山上的一幢美丽的古董别墅休养身心。玛丽多年的仰慕者、“大英帝国的建造者”埃德加爵士多年来飞黄腾达,即将荣任孟加拉总督,在受命前特地赶来佛罗伦萨向她求婚。但是一天深夜,只不过由于玛丽的一时情难自已,却导致了一出梦魇般的暴力事件。危急关头她不得已求救于声名远播的浪荡子劳利•夫林特,而通过他,她终于认识到否定了爱情——以及包蕴于其中的所有激情与冒险,也就等于否定了生活和生命本身。 毛姆最为成熟的小长篇,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塑造鲜活生动,对人性的洞察更是入木三分。
李欢,童静
已完结· 7.47万字
美丽、智慧、迷人、独立,书中的这些女性,她们职业身份不同,无论是女企业家、女运动员、女艺人,还是普通平凡岗位上奋斗的女性,她们都活出了自我风采,展现着不同的女性魅力。在书中,她们敞开心扉,让我们看到光鲜背后的疲惫、痛苦中的挣扎,以及努力后的破茧重生。在这个高速前进的社会,她们以岁月历练出的坚韧与独特气质,应对世间的纷纷扰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也都曾经历低谷。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书中的每一位女性都用智慧体悟和掌舵着自己的选择与未来,在这起起落落中绽放出无与伦比的美丽。她们有乘风破浪的底气,也有风平浪静的心境。
草莓多
已完结· 11.77万字
短暂失忆就能换来一个温柔花美男的爱情?这简直是做梦都会笑醒的好运气啊!橘千幸暗暗发誓,一定要藏好凶暴的真面目,伪装成娇滴滴的小淑女,牢牢抓住可爱的“小鹿王子”花真纪。可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大帅哥是谁啊,为什么口口声声说是她命中注定的男朋友,还要和花真纪用格斗技打赌,赌注是她的所有权?一切都陷入混乱时,千幸忽然发现,原来从失忆那天开始,一切都只是一个圈套……
【日】吉本芭娜娜;李萍译
已完结· 104字
治愈,从这里开始。 吉本芭娜娜阿根廷之旅归来! 第十届Bunkamura双偶文学奖作品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异色空气里 情与欲与那令人心痛的羁绊 在暗暗氤氲…… 吉本芭娜娜的写作简介、真诚,充满了疗愈的魔力。它抓住了读者的心并拒绝再放开。 ——《纽约时报》 吉本芭娜娜是一位讲故事大师。故事的感官性被隐晦地隐藏起来,却强烈无比。语言简洁得令人不可置信。——《芝加哥论坛报》 吉本芭娜娜的成就已经成为一个传奇。——《波士顿环球报》 吉本芭娜娜的小说是关于易逝的爱与美丽的思考,忧郁而可爱。——《华盛顿邮报》 本书以异国风情为利器,突破了她原有的淡雅风格,讲述了吉本芭娜娜在阿根廷旅途中的小故事。书中共有“电话”、“最后一天”、“小小的黑暗”、“法国梧桐”、“蜂糖水”、“日晷”、“窗外”这几个部分组成,描述着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南美风情和感官刺激,催发七位旅行者一吐隐秘已久的不伦之恋,还有那令人心头作痛的家族羁绊。 此外,书中还附有此次旅行的行程表,记录了旅行的不同时刻以及经历的点点滴滴。南美这块奔放粗犷而又色彩鲜明的土地,在她的笔下,与时间的无声流逝有了微妙的对比。
【法】艾娃·卡昂(AvaCahen);陆泉枝译
已完结· 10.05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海涅
已完结· 12.12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伊莱因·范斯坦
已完结· 1.48万字
本书讲述了俄罗斯文坛最了不起的诗人之一——安娜•阿赫玛托娃不平凡的一生。作者借鉴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包括安娜本人的回忆录、信笺和日记,以及对她的朋友和家人的采访记录,力求详细而真实地还原这位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一生。 一战前,安娜已经开始写作,那时,正如她所说,“把女人当作诗人是件很可笑的事”。但她天分出众,成绩斐然,不过成功的代价也相当沉重:她的三段婚姻都不快乐,斯大林时期,她的诗歌被禁,她唯一的儿子被关入古拉格集中营当人质以让她保持沉默。在疾病和贫穷的折磨下,在感情需求和艺术追求的矛盾中,她的坚定和毅力让她成为了所有被极权压制的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她创作的优雅而蕴含着源于她的戏剧人生的激情的作品,给人以无限希望与力量。本书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传记,更是一位伟大女性的人生故事。
【德】韦尔默(Wellmer,A.);罗亚玲应奇译
已完结· 9.93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威廉·莎士比亚
已完结· 6.62万字
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华语世界首部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合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二十种出版单行本,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出版“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
徐家顺
已完结· 3.64万字
【德】马克斯·韦伯;袁志英译
已完结· 34.21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马库斯(GreilMarcus);董楠译
已完结· 2151字
不管迪伦去往何处,马库斯都知道他在何方 -------- 附赠首次出版中译本的《唱片目录》 -------- 本书是美国著名乐评人、作家格雷尔•马库斯的代表作,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为入口,以迪伦及其乐队在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异的老 美国的故事。 本书除了详细、深入地剖析了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及其乐队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中的珍贵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深刻意义,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这些鞭辟入里的解析,使读者得以一窥1960末期作为另类文化偶像的鲍勃•迪伦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古老而奇异的美国在那个时代的暗涌中是如何的起伏跌宕。 作者消除了音乐、文学与社会文化的疆界,以机锋处处的精准之刃,描摹了迪伦所处的动荡时代,也映照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 书写成这样可算极致了。深入探索了潜意识世界,如一柄靶子一样挖掘了我的那段时期。格雷尔·马库斯又一次成功了。 ——Bob Dylan 迪伦曾对民谣做过一个著名的描述,‘民谣就是谜’。”在这本书里,这个谜被彻底探究却又益发美丽而深奥了。 ——Ross Fortune 马库斯的作品像极了那种最
彭剑锋著
已完结· 29.36万字
一家地区性的风扇生产商,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巨头和美国工业史上的丰碑的?如何通过独特的艾默生式管理过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如何通过计划与控制这两把抓手,实现高效管控和战略指引的?如何实施收购兼并,从一家产品单一的手工作坊式企业发展为一家横跨八大产品领域的集团军的?《艾默生:技术与收购的“双冕”王》通过重现艾默生120多年的发展历程,探寻其在计划与控制、技术创新、收购兼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秘诀与实践,揭晓一系列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