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旧事之落跑小娇妻
云笼
已完结· 59.15万字
“你是我捡回来的,你的命也是我的。”五年前,他和她都逃了婚,在不知对方就是自己的逃婚对象时情投意合。五年后,荣耀归来的他要正式娶劫后余生的她,却被告知,她不会和他在一起……
云笼
已完结· 59.15万字
“你是我捡回来的,你的命也是我的。”五年前,他和她都逃了婚,在不知对方就是自己的逃婚对象时情投意合。五年后,荣耀归来的他要正式娶劫后余生的她,却被告知,她不会和他在一起……
浅语流歌
已完结· 71.91万字
生死轮回转,符篆定阴阳。我出生于七月半,被称为鬼仔,八字属阴,靠着续阳寿的法子得以存活,救命恩人说我活不过18岁,那日必有大劫,原来这一切竟然.....
【美】彼得·海斯勒
已完结· 28.37万字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
陆铭
已完结· 16.63万字
经济学家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关注的是中国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中切实存在的现实问题。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作者比较了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并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城市中国
已完结· 8.50万字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到近现代工业化之后的必然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率增长,2019年末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 在中国许多大城市,几乎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不止一次的开发。城市的建设者和研究者们需要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式。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对未来社区的理解和试验,是探讨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书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国内外多个国家的城市更新案例,梳理城乡规划学者、建筑设计师、社区经营者等群体的观点与洞察,寻找未来社区的中国模式。
秦朔
已完结· 12.33万字
本书作者通过近年来实地走访调研,选取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贵州、河南和北大荒等代表性区域的经济和文明发展实例,从资本、社会文明、营商环境、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等维度,展现区域发展的前沿成果,洞察促动其发展的内在基因和核心竞争力,探讨当前区域发展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独具价值的参考,也为读者了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乃至国家发展和宏观趋势贡献新视角。
(瑞典)喜仁龙
已完结· 10.11万字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秘)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已完结· 39.22万字
故事从几个军校学员策划偷窃化学考卷贩售试题开始,这一偷窃行为被学校当局发现,责令小偷自首,否则全班受罚。有人检举了小偷,盗窃团伙的“老大”发誓:一定要查出告密者。不久,在一次实弹演习中,一名绰号“奴隶”的学员被开枪打死……
张鹂
已完结· 14.30万字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新玉言
已完结· 19.86万字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本册从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了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了如何在统筹城乡中推进城镇化、共享城镇化的成果,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
朱进
已完结· 25.83万字
随着改革的推,社会流动性加速,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集聚到了社区。社区已成为政府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须臾不可少的好帮手。当前社区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解决不当,势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都向当下的社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城乡社区服务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党的纲领性文件。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如何做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等诸方面的工作。本书着眼于新形势下城乡社区管理与社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介绍了关于社区管理的基本知识,阐述了现代社区管理的相关内容。
陈恒,洪庆明
已完结· 15.72万字
《历史上的城市与帝国》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6辑,主题为“历史上的城市与帝国”,分为“专论”“访谈”“专题讲坛”和“文献与史料”四个栏目,主要以城市为研究视角,站在全球的广阔视野中进行观察和对比,探索人类共同走过的足迹和历程。《历史上的城市与帝国》收入李孝聪、成一农等诸位名家的精彩文章15篇,视角丰富多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梁远
已完结· 16.86万字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会经历一个城市化过程,而“城市病”出现及蔓延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避免“城市病”的“侵袭”,这是当今几乎所有后发展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很好地总结出了英国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其现实意义很强,它对于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病”治理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美】张英进
已完结· 16.32万字
本书目标有三:其一,研究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与电影如何想象城市、对城市进行“构形”。其二,分析为什么大多数文本中都体现出对城市爱恨交织的态度。其三,理解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如何研究城市/乡村对立的本质。本书选择三个典型的构形:空间中的城市(乡村/城市),时间中的城市(传统/现代),城市与性別的关系(致力于智力探索与自我培养的“男性 ”城市;致力于愉悦与新鲜感的“女性”城市)。本书分析了很多曾被忽视或被认为不重要的文学与电影文本,使其与从新角度阐释的经典作品一起,指出现代中国城市想象的重要结构。
窦德士
连载中· 52.40万字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窦德士的代表作。作品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讲述了大明王朝的边防战史,并从战争史的视角,对明代的政治制度、地方管理、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书将明朝北部边境防御历史划分为14个时期,论述明朝皇帝、官员和将领在实际处理边境防御问题时,是如何思考、争论、做出决策的,探究明朝是如何在长达276年的统治中确保领土完整的。本书为审视大明王朝的兴衰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助于全面认识明朝北部边境的防御体系,有助于了解明朝军事决策机制和军事防御思想的变迁过程,有助于思考北部边防对明朝政治、经济的影响。
新玉言
已完结· 14.51万字
遵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逻辑,回顾和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从国家战略的区域特色城镇化的视角,遴选了京津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镇化的策略及模式,重点将所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逐一细致地讲解。另外,还例举了云南省实现特色城镇化作为落脚点,统筹格局,揭示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开辟了多元形式的城镇化路径及发展前景,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创新性实践支撑。
傅国涌
连载中· 12.94万字
本书分为北京教育文化之旅和南京寻梦之旅两部分。傅国涌先生带领学生亲临长城、红楼、未名湖、清华园、香山植物园、圆明园、颐和园、秦淮河、台城、石头城等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著名景点,现场感受这些景区的历史、文化与景色之美;并与蔡元培、胡适、王国维、曹雪芹、梁启超、鲁迅、陶行知、赛珍珠等对话,分享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命运遭际与精神品格。从波光塔影的未名湖,到废墟沧桑的圆明园,从烟笼十里堤的台城,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大先生傅国涌与小童子们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王元周
已完结· 17.64万字
本书为“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研究丛书”第四册,该丛书由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本书的主题是“近代中国城市”,城市既是一种聚落、一种景观,又是一种场域、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方法,本书从“城市景观与空间”“城市权力结构”“城市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近代中国城市中,政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域性政区的转变、市政改革思潮的兴起以及市民生活文化的变迁等等方面,本书也是目前国内从事中国城市史研究的青年学子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
陈婧
已完结· 9.62万字
工业城市发展的突破口取决于如何构建以知识、技术和服务创新的城市创新网络和创新体系,而知识资源利用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智能城市的建设。因此,面向智能城市建设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方面的研究,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问题。 本书通过文献调查、社会调研与现实问题的分析相结合,对智能城市建设中的知识资源利用障碍、各种组织的知识行为及知识需求进行了阐述与剖析,在分析知识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城市的知识服务方案,并设计出智能城市的知识服务平台。
张晓东
已完结· 16.66万字
本书在对老旧小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数据对老旧小区合理分类,提出坚持“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分类实施”的实施策略,“规划引领,社区营造”管理导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法规、资金保障、工程管理、监督管理等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玉言
已完结· 10.53万字
阐述城镇化基本概念及特征,介绍了中国新型城镇化所依持的理论纲要,表述城镇化与经济、空间等方面的内在关系,立足国情现状,明确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展望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及战略构想。
徐小龙,孔诚恺,徐浩严,封功业 编著
已完结· 19.56万字
智慧城市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计算利用城市中的大数据,通过对多种异构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挖掘,来提取知识和智能,解决城市本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本书重点介绍智慧城市和城市计算的发展现状、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以及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灾难应急、智慧停车、智慧饮食、智慧娱乐、安全驾驶、智慧监护等典型应用,集中反映了智慧城市和城市计算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徐耀新
已完结· 5.83万字
千年古镇余东地处江海冲积平原,北枕328国道、 海启高速(S28)及335省道,南接宁启高速(G40),汤正公路、五泰公路贯穿南北,王川公路、省级老通吕公路横跨东西,与上海仅一江之隔,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肖岩
已完结· 48.73万字
本书选取上海市社区学校老年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作者参与了这些老年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并对他们进行了深度访谈。书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大量信息基于当时早年的调研报告。 本书介绍了老年学习者生活各个时期的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和整个社区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变化。 希望本书能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和老年学习带来新的思考。
新玉言
已完结· 18.79万字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几个世纪,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历过城镇化的“裂变”了,但世界探索城镇化的步伐一直未停歇,完善的进程也远远没有止境。本册遴选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国家,它们所走的城镇化道路自然给我们留下了一道道可以借鉴的“车辙”。美国是当今世界城镇化水平*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社会福利机制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措施引导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水平由197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80%。特别是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可资扬弃。
徐静
已完结· 7.19万字
徐耀新
已完结· 5.83万字
《余东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江苏画派、博物馆、红色文化、民风民俗、江苏的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店、饮食文化等十个系列。丛书以“口袋书”的形式,以江苏特有的文化风貌为内容,以文字、图片为呈现手段,讲好江苏故事,弘扬优秀文化。 余东,古称“余庆”,因其风景如画,形似凤凰,谓之“凤城”。纵观余东历史,经济富庶,人民安居乐业。今日余东,文化遗产遍地,常年游人如织,成为闻名遐迩的南通市特色文化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本书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徐小龙等 编著
已完结· 23.00万字
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高效的灾害管理和应急处理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灾害预防、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推动着灾害应急管理走向科学化、精准化和智慧化。本书主要介绍大数据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灾害、灾害应急管理以及灾害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其次介绍灾害大数据的定向爬取技术和自动摘要技术,然后以地震大数据为例介绍大数据分析技术,接着介绍了灾害现场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技术,最后介绍应急疏散路径规划和应急救援系统。
范渊 主编
已完结· 30.79万字
李晓峰
已完结· 1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