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真情实录
于俊道 主编
已完结· 23.75万字
在东山学堂的入学考试中,毛泽东写的以“言志”为题的作文语出惊人,博得一向以严厉著称的校长李元甫的高度评价。李元甫看完毛泽东的作文后高兴地说:“今天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毛泽东后来真的成了一位“建国才”,证实了这位校 长的预言。
于俊道 主编
已完结· 23.75万字
在东山学堂的入学考试中,毛泽东写的以“言志”为题的作文语出惊人,博得一向以严厉著称的校长李元甫的高度评价。李元甫看完毛泽东的作文后高兴地说:“今天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毛泽东后来真的成了一位“建国才”,证实了这位校 长的预言。
郑明武
已完结· 14.45万字
毛泽东的一生有许多秘书,这里只选择了四位时间久、才华高、声名盛、影响大的秘书,他们就是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陈伯达。能够成为毛泽东的秘书,是他们一生中重要、幸运的人生际遇,但秘书这个职业的独特性,也让他们走向了幕后,走进了毛泽东的光环之下。
石仲泉,陈登才
已完结· 27.07万字
本系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事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或创造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中出类拔萃者。他们的道德文章堪为师表,文韬武略出众超群,革命精神足称楷模。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虽然书中所讲述的人物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则成为我们民族用之不竭的财富。
王小宽,张明林
已完结· 20.20万字
跟伟大领袖一起熟读二十四史,学习如何运用古人的智慧去打天下、坐江山。不论你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管理者,这本书在让你深刻了解二十四史的时候,也学会用的眼光去做管理、看世界!治期。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悄然上演?本书将像一部雄浑厚重的纪录片一样为你揭开历史的迷雾!
易中天
已完结· 7.25万字
跟随24卷《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魏晋风度/易中天中华史》,唯美时代里,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展现出异样的丰彩。
张明林,于立文
已完结· 18.60万字
曾经总结性地说:《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史知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术,离不开阴谋。甚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鬼。我想送给这些人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资治通鉴》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质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晚年曾讲,他将《资质通鉴》读过“一十七遍”。他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会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司马光晚年还做了三个月的宰相,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便死了。死了之后,还接着倒霉,真是人事无常啊。《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
张鹏,张明林
已完结· 26.49万字
《情感实录》囊括了他从公元1893年诞辰到逝世前的八十年风云岁月里,在战斗,工作、学习、生活中流传的180多个情感的故事。这些故事源予历史事实,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真挚感人,有些故事则是鲜为人知的。读着它,将带你走进伟人的情感世界,在情感的海洋中探究伟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领悟其亲情、乡情、友情、赤子之情的真谛。
雷国珍 吴珏
已完结· 31.24万字
他以山的坚强、水的柔情、土的质朴、火的激情、诗的浪漫,加上他的机智、豪气、胆略、智慧、素质、品性、渊博的学识、为人处世的原则、治国安邦的谋略,为中国这块土地涂上了一层基本色。 他博学多才,既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天生的,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博学多才的唯一途径来自学习。他认为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如果想获得成功,那么你就学习吧。像那样在实践中带着问题去刻苦地学习。
黄小招
已完结· 190.52万字
逐鹿中原,争霸天下!魏晋南北朝的风云,席卷而来!有权谋诡计,有战场厮杀,也有儿女情长······看不尽官场倾轧,观不完战火滚滚,有各种各样的人性,都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
陈冠任
已完结· 16.31万字
语言的魅力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展现出幽默风趣、含蓄诙谐、朴实通俗、诗意激情、隽永哲理,让人折服。 一生指导波澜壮阔、艰巨复杂的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为能恰当地表情达意,他有时进行鞭辟入里、锋芒毕露的反击,有时发表鼓舞人心、雄辩有力的演说,有时吟诵瑰丽磅礴、浪漫豪放的诗句,有时进行含蓄幽默、亲切热情的谈话。他的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广征博引,既闪烁着智慧光芒,又体现着高超的人际交往水平,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莫志斌
已完结· 27.01万字
毛主席酷爱读书。他说过:“我一生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他的读书生活对后人可以说是一座开采不尽的富矿。他读书的志向、读书的精神、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说开创了一代学风。 他的写作,观点鲜明,理由充足,逻辑性强。而且文采飞扬。他的写作。都是他想说的话。从不回避实质问题,更不会随波逐流。他的文章讲究通俗,风趣幽默,借助于具体的语境和语势的触发。自然而然地涌出笔下,他对语言的运用纯熟自如。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影响着几代人的文风。
张勇,刘启明,莫志斌
已完结· 23.50万字
全面而出色的管理素质和才干,不是与生俱来或偶然顿悟的。而是他一生逐渐锻炼和铸造自我的结果。是他自觉把管理素质的提升与中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自我的结果。 毛主席管理方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稳定的建设时期,他始终重视身体力行,进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在对客观事实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之后,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孟庆春
已完结· 21.31万字
海伦·斯诺曾经指出:“对于来说,成功就是赢得人心凝聚人心。”这一结论,鲜明地概括了的成功之道。 善于赢得人心、凝聚人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洞悉历史发展潮流,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走向,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心相映。他把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按照正确的方针路线,以恰当的政策策略,分期分步骤地适时加以实施。这中间凝结着他不同凡响的智慧和独有的人格魅力。
沧海满月
已完结· 15.78万字
曹操,中国历史上让人又爱又恨、极为复杂、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之一。后世喜欢他的人,喜欢他敢做敢当、宁做真小人也不做伪君子,加之他文韬武略、才华横溢、体恤众生;而恨他的人,则恨他自卑多疑、权诈机变、虐残暴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让人恨得牙痒痒的。 然而无论历史怎么评价曹操,都难掩其奋斗一生的事实。他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北部中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本书完整地展现了曹操波澜壮阔的一生,着重讲解了曹操非常人行非常事之非常手段的政治谋略和处世哲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梁衡
已完结· 18.73万字
政声人去后,尘埃落定,对他的功过已有评说,以后也许还会争论下去。但对作为文章家的他还研究不够,这笔财富有待挖掘。
陈羡
已完结· 20.02万字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又动荡不安的年代,作者紧紧把握住南北朝两根历史主线,将交错部分融会贯通,加上自己独特的历史见解,确实将这段动荡的历史刻画得引人人胜、深入浅出。本书继《纵横十六国》之后再一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文化底蕴,是一本描写南北朝历史的佳作。
陈冠任
已完结· 23.93万字
所以能够克敌制胜,首先在于他所从事的是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富强的事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是正义的事业。尽管会有挫折与失败。但是正如他本人所说,“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 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它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他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 所以能够克敌制胜。更主要地是在于他始终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一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站在多数劳动人民一面。这是他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
唐得阳
已完结· 17.58万字
1966年7月8日,在给江青的信中写到:“在我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是一位非凡的人物,是一位气质非凡的人。在人们的眼中,他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一种领袖气质。在人们心中,他是一位领袖,一位政治家,一位军事家,一位思想家,又是一位学者。一位诗人。他是人。但又被赋予神的色彩,多姿多彩。可亲又不可及。人的气质是后天的。的气质源于他的传奇经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他是在20世纪的大动荡年代改变中国面貌的世纪伟人。
胡为雄
已完结· 35.43万字
诗词无疑是表露毛泽东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毛泽东读诗、学诗、解诗、论诗、赋诗、赠诗,个中必有一个“情”字。只是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以天下为己任,他的情感不是一般文人的那种“小我”之情,而是为民族、为人类不懈奋斗的“大我”之情。
孟庆春
已完结· 36.62万字
在中国革命风云激荡的历程中,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香山……这一串串地名是和伟大的毛泽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和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它们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
易中天
已完结· 6.46万字
《易中天中华史 第十一卷:魏晋风度》:爱美,清谈,酗酒,嗑药,男人女性化,这是怎样的风度?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是怎样的时代?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入华,这是怎样的变故?畸形的独立,病态的自由,虚无的真实,脆弱的美,这是怎样的追求?中华的历史为什么注定有此一劫?魏晋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如何?这些难解之谜留给我们的启迪又是什么?
【日】桦泽紫苑
已完结· 8.18万字
读书、学习、记忆、收集信息……重要的是,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优质的知识。 精神科医生桦泽紫苑认为,我们面对的信息过多。所以,我们始终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学会点什么 ? 很多读者都在问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高效的学习方法,诸如阅读法、学习法、记忆法、会话法、收集信息法,等等。 这本书介绍了被脑科学证实的强学习法,有了这本书,你不仅可以一饱眼福,还能得心应手,从根本上解决自己遭遇的具体学习问题。
暮栗籽
已完结· 109.21万字
二十五岁的苏眉被自己的未婚夫秦墨算计,被送往监狱,最后却车祸身亡。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二十二岁,重活一世,苏眉决意保护家人,并向渣男贱女报仇。而在这个过程中,苏眉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龚书铎
已完结· 19.15万字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陈冠任, 杨英健
已完结· 21.25万字
毛主席的为人处事,论情论理,情理分明,严慈相济,慈融于严中。 学习为人处事的风采和方法,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事关系,使我们的为人更加高超,使我们的处事更加巧妙。
荣海兰-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9.16万字
千亿年的爱恨情仇,直到今天公布于世。话说伏羲女娲远古时期变成人形,带领人类的进步,辅导文明发展,但还是神。1500多年前,因为人类的思维发展与原来的计划渐行渐远,他们也想体验生死轮回观,就拥有人类的灵魂。千年前女娲复仇的执念使她坠入地狱道重生为魔,名姝魅,率领幽冥魔界恶灵与新科技的结合使魔界强大,却使地魔王想成为宇宙共主。 2052年,凡人的世界不知道在宇宙中酝酿着毁天灭地的阴谋,伏羲转世成高富帅刘星,肉体凡胎的他更不知自己一直是掌握宇宙命运的枢纽。天地人神各族策划用“创世之爱”策反姝魅以维护宇宙和平…
吕敏;丁三伏;莫志斌
已完结· 21.01万字
毛主席用人思想的内涵是:慧眼识人,大胆任人,团结聚人,精心育人,热情励人,大度容人,魅力服人。科学管人,辩证察人,不求全责备,不以偏概全、以瑕掩瑜,而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不仅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我们在领略卓越的领导艺术才能和炉火纯青的用人艺术的同时,更要认识到独具特色的用人思想对我们在更新用人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竞善用人机制等方面所起的重大指导意义。 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来看待,可以说,他将“出主意”与“用干部”这两项“领导者的责任”做到了极致。如果说,“出主意”似乎更多的是体现作为有着雄韬伟略的军事家、政治家、理论家的杰出才能的话,那么。在“用干部”的具体实践上,则更能体现作为一名杰出的领导者所具备的领导艺术。
Administrator
已完结· 8.69万字
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ISBN:9787505117419,作者:向飞 编著
孟庆春
已完结· 22.41万字
领导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兴衰,“领导是关键”。事实表明,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英雄,是毕生为中国各族人民谋利益的优秀儿子,也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杰出领袖。 现代中国的巨变,根源于巨大的领导能力,根源于他杰出的领导才智。在领导艺术上,是一个最善于运用权力,发挥权力,发动人民,号召群众的伟人,在领导工作中,表现出卓越的理论才能、决策才能、组织才能、协调才能和激励才能。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长期而持续的热情和拥戴。
张宪文,张连红,杨夏鸣,王卫星等
已完结· 41.35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