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美)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
已完结· 5.95万字
小姑娘劳拉从出生起,就住在美国西部的大森林,和家人过着温暖质朴的生活。他们围坐在壁炉边唱歌、参加热闹的家庭舞会、吃美味的猪肉冻、看小动物在森林里嬉闹……纯真无邪的劳拉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分享给所有的小朋友。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所属的"小木屋"系列童书,5次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被BBC改编为儿童电视剧。问世八十年来,不断被新的小读者阅读并喜爱。
(美)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
已完结· 5.95万字
小姑娘劳拉从出生起,就住在美国西部的大森林,和家人过着温暖质朴的生活。他们围坐在壁炉边唱歌、参加热闹的家庭舞会、吃美味的猪肉冻、看小动物在森林里嬉闹……纯真无邪的劳拉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分享给所有的小朋友。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所属的"小木屋"系列童书,5次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被BBC改编为儿童电视剧。问世八十年来,不断被新的小读者阅读并喜爱。
风卷红尘
已完结· 179.48万字
一个平凡的外卖小哥,每天过着淡薄无趣的生活,被暴富系统砸中,只要完成系统所派的任务,便可以得到暴富的神秘礼物,有可能是豪车,豪宅,金钱,强大的势力,且看一个外卖小哥,如何混的风生水起,从此在暴富的路上越走越远……
周文敏
已完结· 15.84万字
本书参考了诸多有关鬼魂的文史资料以及有关的民间传说,从鬼魂观念的起源说起,讲述鬼魂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迁的历史。不仅如此,《破译鬼世界里的秘密 说鬼、论鬼和了解鬼的知识与文化》对鬼事禁忌、民间习俗等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描述。虽说,《破译鬼世界里的秘密 说鬼、论鬼和了解鬼的知识与文化》并不一定能让读者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却能够让我们对“鬼魂”以及相关的鬼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风起剑来
已完结· 102.33万字
高考落榜后,方辰回村帮家里照料果园,意外捡到一条龙,并将其养在果园的水井中!龙乃灵物,能汇聚天地灵气,于是这条龙的“洗澡水”,就有了各种神奇功效。某天,做网络直播的漂亮表妹,未经方辰允许,忽然来到了果园里,还直播了方辰养龙的全过程……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关于这条神奇生物的猜测层出不穷!
【英】斯蒂文森
已完结· 9.60万字
斯蒂文森虽然以冒险小说成名,但其创作并没有局限在这一条路上,而是走向多种风格。本书选取的《化身博士》就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同时也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一个白天是绅士的人,晚上变成一个恶魔,释放身上的邪恶。这部作品被称为心理小说的先驱,书中“JekyllandHyde”一词甚至成为心理学中“双重人格”的代称,影响力可见一斑。
【法】莫里哀
已完结· 17.14万字
本书为莫里哀代表剧作集,收有《太太学堂》、《逼婚》、《达尔杜弗或者骗子》、《吝啬鬼》、《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六部剧作。《太太学堂》讲述拥护夫权的阿尔诺耳弗从乡下买来一个四岁姑娘,关在修道院里十三年,按他的方针给自己制造理想太太。莫里哀的性格喜剧由此开始,近代的社会问题剧也由此发端。《达尔杜弗或者骗子》塑造了达尔杜弗这个典型的伪君子形象,讽刺了伪信士和溺信受害的上层资产阶级家庭。《吝啬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资产者阿尔巴贡的丑态,使其成为吝啬鬼、财迷、守财奴的代名词。其他几部剧作也创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
【美】劳拉·英格尔斯·怀德
已完结· 8.68万字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是美国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德小木屋系列作品的*部。劳拉从她的出生地——威斯康星大森林写起,以《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作为这套作品的序曲。在这本书里,劳拉以小女孩天真无邪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森林里的梅花鹿、大懒熊、冬天的白雪、春天树上的绿芽,还有小木屋里温暖的火光、妈妈做的可口点心、爸爸的悠扬琴声,都是劳拉*甜蜜的童年回忆。
【德】雷马克(Remarque, E.M.)
已完结· 15.53万字
1942年,葡萄牙里斯本聚集了许多等待前往美国的流亡者。一天深夜,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码头相遇。一人因没有船票而徘徊,另一人愿意送出自己的两张船票,条件是对方要听他倾诉至天明,故事就此展开。 送出船票的是德国人约瑟夫·施瓦茨,他因反对纳粹政权,被他做盖世太保的妻弟告密,关进集中营,后逃出德国,却冒险回国探望妻子海伦。海伦决定和约瑟夫一同离开德国。他们辗转瑞士、法国、西班牙,经过数次分离与重聚,逃过种种追捕与监禁,终于到达了里斯本,却在*后关头不能登船去往“应许之地”了……约瑟夫和海伦的逃亡之路是一首“由恐怖、喜剧、逃跑、官僚政治、绝望和爱情组成的史诗”。
(瑞士)帕斯卡·梅西耶
已完结· 24.31万字
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阅读趣味的哲学小说,探访别人的生平,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探讨人的一生中诸多难以言喻的经验,关于孤独与死亡,关于有限的生命,关于友谊与爱情,关于忠诚与背叛……心灵封闭已久的中年教师戈列格里斯,无意间在书店发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随笔《文字炼金师》,被书中充满哲思的文字吸引,毅然抛下井然有序的生活,展开探索心灵、寻找生命答案的旅程……在里斯本,戈列格里斯探访普拉多的生平,一步步重建这位非凡医生、天才作家的影像,揭开葡萄牙独裁政权时期的一段隐秘的黑暗。在一步步走近了解普拉多的同时,格列格里斯也检视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节奏和意义。
南宫雨
已完结· 11.72万字
除了情爱题材以外,劳伦斯还喜欢在作品中讽刺工业文明对生活和人性的摧残。劳伦斯渴望有一个精神家园,但他不喜欢英国的工业文明,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中他总想逃离故乡,却在最主要的几部作品中,将故事的发生地点都设在家乡汉诺丁。本书选取的几部作品,既有描写情爱的《干草堆中的爱情》、《狐狸》,也有揭示工业文明罪恶的《菊花香》,希望能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劳伦斯。值得一提的是,《菊花香》是劳伦斯出道的部作品,非常有代表意义。
【美】阎云翔
已完结· 14.28万字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
已完结· 20.56万字
《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本卷收集了罗念生先生翻译的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包括:《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地母节妇女》《蛙》。
【美】马登,富强
已完结· 33.08万字
奥里森·马登(848-924),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全世界影响大的励志导师之一。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亲自将马登的部分作品译成中文,结集为《成功之路》在国内出版。林语堂在前言中写道 “对于时代青年所经验到的烦闷、消极等等滋味,译者未曾错过。自读马氏的原书后,精神为之大振,人生观念为之一变,烦闷、消极、悲观、颓唐的妖雾阴霾,已经驱除尽净。……谨将此书介绍给同病的青年,希望他们从中获得(与我)同样的兴奋与影响。”马登的一生,是追求财富、成功和自我完善的历程,也是将所思所得凝聚成文字、造福他人的历程。马登去世后,上千个家庭给子女起名为“马登”,以表达对这位奋斗者的崇敬和对子女的期望。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
已完结· 19.10万字
《欧里庇德斯悲剧五种》收集了罗念生先生翻译的欧里庇德斯悲剧五种,包括 《阿尔刻提斯》《美狄亚》《特洛亚妇女》《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酒神的伴侣》。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
已完结· 21.27万字
《阿里斯托芬喜剧集》收录罗念生译本《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地母节妇女》《蛙》,杨宪益译本《鸟》,与周作人译本《财神》。阿里斯托芬所处的时代是雅典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当时的社会矛盾是复杂且尖锐的,因此阿里斯托芬擅长以荒诞、夸张的情节批判现实中的内战、腐败、危机、堕落,同时也表现出对英雄时代和传统精神的追惜。他的喜剧节奏鲜明,笑料丰富,处处滑稽,文字平易,而抒情诗的部分又风格雅致,不乏机智,因此广受读者欢迎。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
已完结· 41.18万字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收集了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全部完整的传世剧本,包括《阿尔刻提斯》《美狄亚》《希波吕托斯》《赫剌克勒斯的儿女》《安德洛玛刻》《赫卡柏》《请愿的妇女》《特洛亚妇女》《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海伦》《俄瑞斯忒斯》《疯狂的赫剌克勒斯》《伊翁》《厄勒克特拉》《腓尼基妇女》《在奥利斯的伊菲革涅亚》《酒神的伴侣》《圆目巨人》等十八部作品。欧里庇得斯是对后代欧洲戏剧发展影响*的古希腊悲剧家,他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带上舞台,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社会问题,塑造了一些重要的普通人形象,也展现出深刻的心理描写,是古希腊悲剧发展中的革新者。
希雅
已完结· 10.22万字
秘密是藏在海螺里的歌声,是夜空细小的星尘,是少女的指尖沙,是少年心上的自月光。 年少的我们,怯懦、胆小、虚张声势、骄横刁蛮,肆意得像是永远长不大。 我们一旦遇到小小的挫折或小小的错误,就因为胆怯,在心中将它们无限放大。 伴随着成长,那些挫折或错误就变成了心中永恒的刺。 然而,当勇气被找回,当我们终于敢回头看一看那些秘密,才发现,原来那些比天还大的恐惧怯懦,不过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我们害怕面对的,其实是自己懦弱的内心。 漫长又短暂的青春时光里,藏在罅隙里的相遇都是此生最美的风景。
【法】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已完结· 7.07万字
我不会泛泛地谈论影像、历史与诗歌的关系. 而是希望具体讨论一件不同寻常的视觉对象, 以之作为我们在美学问题中的向导。 爱森斯坦的电影不止是一件永恒的艺术品, 而且构成一个特定的“历史之眼”。 它既是纪实,又是诗歌;既是纪录片,又是悲剧。 《战舰波将金号》的“雾之哀歌”展开的,绝不是“夜莺式的抒情”。 海、雾、帆索和起飞之鸟等题材的抒情反复创造出某种视觉韵律, 用以宣告即将到来的影像中蕴含的史诗内容。 就这样,爱森斯坦的影片展开为一首宏大的历史诗歌。
小美酱-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7180字
随着世界快速的发展,人类不单只想生存于现实世界,一个叫莫比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VR设备,还推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他们说这是由一个叫“莫比乌斯”的神秘人所创造的。莫比公司把这个虚拟世界的端口向所有人开放,但是里面的世界非常不稳定,还有无数的BUG,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去修复,很多有能力的财阀都看到了它的远大“钱”景,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开发,主角李博就是通过测验入选了这个集团,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的驱逐入侵者,修复S世界的BUG,每天穿梭于虚拟与现实,而S集团通过登录也会去抢夺其他财阀的虚拟领土,在各种战斗中他也逐渐发现事情的真相,主角就担负起了拯救地球的责任,他和他的伙伴们会一直守护地球。
真允
已完结· 25.88万字
森林是人和魔分隔的界限。其间存在着动物、怪物、精灵和人们的希望。恶魔和仁王签下契约,互不侵犯,但魔王和魔战士却暗中积蓄着力量。伦尔来到靠近森林边塞小镇——特洛米当志愿兵,企图通过五大武职选拔进入森林探索,但却因为实力太弱和他的伙伴们成绩倒数而生活难以为继,在训练兵里做着后勤的工作。在一只血红的魔眼出现在天空之后,一场四面楚歌的大战打响了。
张孝荣,马天骄
已完结· 16.57万字
自2011年至今,腾讯已经扶持了数以万计的创业项目,动用其庞大资源,客观上建立了一个令大多数伙伴企业受益的产业森林,引领了我国高科技创业和风投大潮。腾讯提供基础支持,帮助伙伴企业互相连接,使各行各业与互联网实现融合发展。本书是由腾讯研究院和腾讯开放平台联合出品的创新创业领域最新专著,书中全面揭示了腾讯的开放能力和创业资源,还引入了技术社会理论,结合AI技术的未来趋势,对腾讯产业森林和商业生态进行了全景式论述,帮助创业者和传统行业企业在未来AI时代创业创新的大潮里搭上AI的风口,利用腾讯的产业森林资源,突破企业能力的“天花板”。本书适合腾讯产业森林体系内部人员阅读;也适合正在创业、创新,有意进入
胡元华,何捷
已完结· 9.95万字
读懂课文,会写作文 统编教材里藏着写作密码 小莲藕学作文的童话故事 助力孩子轻松下笔成文 小莲藕大语文 系列全新作品。 适合3年级、4年级孩子阅读的写作指导图书。
孙未
已完结· 14.27万字
“卡斯塔里”,黑塞名著《玻璃球游戏》里的修行地,一个乌托邦似的精神王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世界中,有一个神秘组织,叫作“写作营”。它们遍布地球每个角落,远离世俗,供被遴选的陌生作家居住、冥想、堕落或升华、信奉或逃离……著名作家孙未近十余年来应邀参加世界各国“写作营”,深入观察各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了解各国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写下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故事,记录了欧洲诸多文艺青年的奇思妙想。
【俄】波普拉夫斯基
已完结· 6.10万字
《地狱里的春天:波普拉夫斯基诗选》是俄罗斯次侨民浪潮年轻一代作家波普拉夫斯基近240首作品的合集。它们所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个性的危机之间的冲突。在写作艺术上,诗人接受了超现实主义的一些创作原则。他游走在语言中间,仿佛音乐家操纵音符,自由而潇洒。他通过词与词组本身的节奏给出形象,赋予形象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让它们在音乐的旋律中不断地呈现,又不断地转让位于接踵而来的新形象。作品发掘梦幻和潜意识的合理性,在表象的不和谐中追求超现实的和谐,它们所展现出的戏剧性张力,透露着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隐秘世界。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已完结· 1206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
陈晓丹
已完结· 6269字
[英]E·M·福斯特
已完结· 14.19万字
E•M•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莫瑞斯》创作于作家的全盛时期,可因为涉及同性爱,一直在作家身后的一九七一年才出版,成为这位小说大师最后公开出版的长篇小说。这部同性爱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早已进入文学经典的圣殿。 莫瑞斯和克莱夫在青葱年岁于剑桥相识相恋,可是三年的相知相守后克莱夫却选择了仕途,娶了位贵族小姐,将这段感情生生离弃。仍旧坚守的莫瑞斯几乎精神崩溃,濒于自杀,在绝望中终于遇到不顾一切爱上他的猎场看守阿列克,真正的爱情使两人艰难地突破了阶级差异和社会禁忌的双重禁锢,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也成为影史经典。
〔美〕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
已完结· 22.96万字
《诺里斯先生换火车》是著名作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最知名的代表作,以冷静旁观之眼,描绘1930年代醉生梦死、充满末世情调的柏林城。 纳粹上台前夕,浩劫悄然降临。英国青年威廉在开往柏林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位神秘而优雅的绅士诺里斯,故事围绕诺里斯先生身上的重重谜团展开。他披着光鲜的外衣游走在道德的灰色地带,负债累累却又出手阔绰,文质彬彬却又私下做些见不得光的事,为人胆小羞怯却又有性虐癖好。诺里斯身边聚集了各怀心机的各色人等:狡诈阴沉的秘书,忧郁怯懦的男爵,热情市侩的女房东,行事鲁莽的青年,城府颇深的共产党人……每一个人都有秘密,却无一例外被时局席卷着迈向悲惨的命运。《诺里斯先生换火车》以对人物和地域的细致描绘及独特洞见,构成绝妙的政治寓言,曾与伊舍伍德同样描写一九三 年代柏林的《别了,柏林》合为《柏林故事集》,被《时代》杂志和美国国家图书馆评入“二十世纪百佳英文小说”,并于1935年被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凯里选为“二十世纪最令人愉悦的五十本书”之一。
【美】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Isherwo
已完结· 432字
英美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杰作, 伍尔夫、毛姆、福斯特推崇的小说家伊舍伍德代表作, 妙趣横生的欧洲文艺轶事录, BBC改编为同名电影,"神秘博士"马特•史密斯主演, 《单身男子》作者笔下的“少数派”群像,纳粹阴影笼罩下的末世狂欢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作为小说家、剧作家,受到到英美文学界和好莱坞评论家的广泛赞誉,被誉为“最好的英语散文作家”。伊舍伍德在英美文艺界交游广泛,毛姆与伍尔夫称其“掌握英国小说的未来”,奥登是其一生的挚友,麦卡勒斯视其为偶像,卡波特以其作品为灵感写出了《蒂凡尼早餐》。伊舍伍德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歌剧,并获多项国际大奖。 《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是伊舍伍德的自传体代表作。小说记录了伊舍伍德在一九三 年代游历欧洲的见闻,以“外乡人”“少数派”的冷静边缘视角,记录下二战自酝酿到爆发期间的种种乱象。包括纳粹阴影笼罩下沸腾着各种罪恶、混乱、暴力,一派末世景象的柏林城;与工人男孩海因茨的一段甜蜜而无望的感情;与奥登同行,在中国生死悬于一线的战地见闻;以及浪迹欧洲期间在文学圈、电影圈的趣闻轶事,与毛姆、福斯特、伍尔夫、托马斯•曼一家、布莱希特等名人的交游。 伊舍伍德极为擅长精
[英]威廉·莎士比亚
已完结· 4.38万字
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华语世界首部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合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二十种出版单行本,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出版“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