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郑桦朔

朔风长号之大明边境

朔风长号之大明边境

南方有可言-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10.12万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明史•神宗本纪》 万历朱翊钧怠政严重,致使朝政荒废,财政危机,边防日弱,终于出现了东北建州女真崛起的苗头。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号“大金”。28年后的1644年,多尔衮携福临占据京师,满清入关,神州易主。 其间崇祯宵衣旰食,却无法改变帝国轰塌命运。声势浩大农民起义,以及清军入关只不过是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万历皇帝早已经为大明王朝准备了坟墓。 历史苍凉而深远。当我们想象朱元璋,放牛娃,讨饭和尚,靠自己奋斗成了统一王朝开国皇帝,创造了绝无仅有的奇迹。当这个了不起的王朝随着煤山那棵歪脖子树的一根吊绳而结束,我们要问:大明王朝的末日西山,隐藏了哪些吊诡的真相?

桦泽紫苑学习法:被脑科学证明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的学习法

桦泽紫苑学习法:被脑科学证明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的学习法

【日】桦泽紫苑

已完结· 8.18万

读书、学习、记忆、收集信息……重要的是,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优质的知识。 精神科医生桦泽紫苑认为,我们面对的信息过多。所以,我们始终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学会点什么 ? 很多读者都在问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高效的学习方法,诸如阅读法、学习法、记忆法、会话法、收集信息法,等等。 这本书介绍了被脑科学证实的强学习法,有了这本书,你不仅可以一饱眼福,还能得心应手,从根本上解决自己遭遇的具体学习问题。

杨朔散文集

杨朔散文集

杨朔

已完结· 15.09万

杨朔的散文,充满激情,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为建国后人们的第流散文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祖国山水的眷恋、热爱之情。

2018宜宾历史文化名人·碧血丹心郑佑之

2018宜宾历史文化名人·碧血丹心郑佑之

宜宾市政协主编

已完结

郑佑之,号自申,化名张裕如、张荣山等,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原宜宾县古罗场)画象嘴人。郑5 岁入私塾,18 岁考入叙府联中。1912 年考入成都农业学校殖边科,后来毅然投笔从戎,参加护国讨袁战争。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主义在川南城乡的传播者,赵一曼(郑之妻妹)、余宏文等共产主义战士,都先后受到他的培育……

郑板桥画传:三百年前·旧板桥

郑板桥画传:三百年前·旧板桥

郑板桥

已完结· 10.30万

他个性鲜明,是一个疯疯癫癫的怪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有傲癖的穷书生、大才子、佛教信徒,一个狗肉饕餮家、爱神的幸运儿,一个学历过硬的七品“父母官”、酒徒,一个创新的篆刻家、“假画”制造者,一个不讨上司欢心的“糊涂”人、诗人,一个民间曲艺作家、大书法家、大画家,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与当局不合作的狂人,一个兰、竹、石的苦恋者。一个多面性天才的人物,一个永远魅力四射的灵魂。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郑板桥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郑板桥

王同书

已完结· 19.64万

本书为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的传记。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是:“生活成长的环境”、“游学与教书”、“待官研艺在扬州”、“为官政绩”、“罢官后的胸怀”、“郑板桥书画艺术的价值”和“‘自出眼孔’的历史观”。书中系统叙述了郑燮的身世、他在入仕前的读书及书画生活,以及退职后在扬州卖字画的生活,分析了郑燮对中华艺苑的贡献,他的书画艺术特色,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篆刻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绝”和“怪”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对郑燮的独特影响进行了评价。

走出白桦林

走出白桦林

王雅萍

已完结· 21.54万

白桦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一代人曾经在那里追求和奋斗,也淌下过汗水和眼泪,寄托过憧憬和对未来的向往。《走出白桦林》是一部以未来审视现实的书,以丰富的想象展现主人公的灵魂飘至外星,而心还留在白桦林的种种遭遇。同时展开他们的后人追寻他们的足迹,讲述他们曾经的动人故事,从而揭示告别终将逝去的年代,走出白桦林的真正含义。白桦林更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去看看吧。

艺林旧事(郑逸梅经典文集)

艺林旧事(郑逸梅经典文集)

郑逸梅

已完结· 13.75万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历史掌故的笔记小品上百篇,郑逸梅以写掌故名家,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郑和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郑和

周志斌

已完结· 15.63万

本书着重介绍了郑和的家世,和少年被阉入宫、靖难建功、出使日本、挂帅远航、晚年寂寞的经历,以及在江苏的遗迹等,从中反映出郑和勇敢、坚韧、有谋略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同时总结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贡献及其时代局限性。

郑逸梅美文类编·艺事编

郑逸梅美文类编·艺事编

郑逸梅

已完结· 16.17万

《林下云烟》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编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生命的交响:郑小瑛传

生命的交响:郑小瑛传

白晶

已完结· 10.10万

本书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郑小瑛的故事。她怀揣“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音乐理想,赋予指挥棒以生命,让每一个乐符都变得有血有肉;赋予高雅音乐以灵魂,让每个乐章都激荡出耀眼的光芒。她用饱满的热情挥洒生命交响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一部为音乐而生的壮美传奇。

网络营销168招:郑俊雅十二年互联网营销实战秘诀

网络营销168招:郑俊雅十二年互联网营销实战秘诀

郑俊雅

已完结· 11.58万

一本千万电商翘首以盼的网络营销圣经。网络营销实战派导师郑俊雅历经12年,与千万学员共同打磨的网络营销秘诀。5分钟读懂:微商营销、社群营销、微信营销、视频营销、QQ营销、微博营销、自媒体营销、搜索营销、O2O营销、创意营销、问答营销、博客营销、论坛营销、文案营销、段子营销、游戏化营销……

民国老味道:郑逸梅谈吃

民国老味道:郑逸梅谈吃

郑逸梅

已完结· 7.65万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即盖聚物之夭美 以养吾之老饕,乡情溢满烟火气 珍馐至味在人间,品馔也是读书 治大国若烹小鲜,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所在时代的饮食文化。既有特色小吃,又有饮食掌故;既介绍了作者自己的饮食习惯,又描写了部分名人的饮食嗜好,对读者了解我国传统饮食文化颇有帮助。

芸编指痕(郑逸梅美文类编)

芸编指痕(郑逸梅美文类编)

郑逸梅

已完结· 19.63万

《芸编指痕》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编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朔夜传说

朔夜传说

皓尘-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2.05万

天劫将至,神创世间,却不能永远守护世间,人类脆弱,却可以通过不断修炼,来继承神的意志保卫世间。

世说人语(郑逸梅经典文集)

世说人语(郑逸梅经典文集)

郑逸梅

已完结· 22.37万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民国人物风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学者,有政客,有名伶,皆为一时之俊杰。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世说人语(郑逸梅美文类编)

世说人语(郑逸梅美文类编)

郑逸梅

已完结· 22.36万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编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舞台之光——郑榕传

舞台之光——郑榕传

李娟娟

已完结· 10.10万

1924年秋,在济南烟酒税务局做办事员的郑士钰丢掉了工作,生活一时无着。无奈之下,郑士钰决定携妻子郭韵清与两个年幼的儿子郑庆桐、郑庆榕(即郑榕)投奔居住在天津的大哥郑士琦。此时,刚刚出生几个月的郑榕还在母亲怀抱的襁褓之中。郑士琦虽是个下野的军阀,却因其超凡的经历而积攒下了不菲的资财。

红与黑(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郑克鲁法文直译本 一字未删+精当注释+

红与黑(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郑克鲁法文直译本 一字未删+精当注释+

(法)司汤达

已完结· 59.90万

于连·索黑尔出身于一个乡下木匠家庭。作为木匠的小儿子的他,却狂热地崇拜拿破仑,梦想着如拿破仑一般凭借聪明才智打拼出一番事业。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和非凡的才华,逐渐获得了“上流社会”的认同;而他敏感的内心和强烈的自尊心,也为他赢得了尊重。

舞台之光:郑榕传

舞台之光:郑榕传

李娟娟

已完结· 10.10万

郑榕是著名话剧《龙须沟》里的赵大爷,是《茶馆》里的常四爷,是《雷雨》中的周朴园,也是《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和全剧的艺术顾问……耄耋之年,他仍然钻研话剧表演艺术,坚守中国话剧民族化之路。他,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本书著名戏剧家郑榕的传记,作者通过详实的资料及面对面的采访,完整记录了郑榕投入艺术表演的曲折人生和戏剧表演创作经历。

朔方谈

朔方谈

骑鸦

连载中

少年时的独孤胜,带着欧冶子及其徒弟干将莫邪夫妇所铸的八把名剑,只身来到了河朔九原,是为拜访禹王阁阁主为自己铸造一把绝世宝剑,在禹王阁的三年里,独孤胜和阁主狄秋谈及逍遥大侠穆子李的坎坷一生,却不知被谁编撰成书,是谓《朔方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