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同文字――汉字与中国文化](https://image.cdn.qijizuopin.com/storage/uploads/epub/2023/06/04/2359293MBwJXMJvr.jpg?imageView2/1/w/118/h/158)
书同文字――汉字与中国文化
黄德宽
已完结· 8.31万字
本书介绍中国文字的发展、应用与魅力,介绍其对中国文化及其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运用规律。汉字古老悠远,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汉字构形奇妙,是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本书作者通过通俗流畅的语言,详实的资料,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有特点。
黄德宽
已完结· 8.31万字
本书介绍中国文字的发展、应用与魅力,介绍其对中国文化及其在现代文化生活中的运用规律。汉字古老悠远,是一条蜿蜒无垠的历史长河;汉字构形奇妙,是先人伟大智慧的结晶。本书作者通过通俗流畅的语言,详实的资料,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有特点。
砍柴人
已完结· 12.19万字
可比肩《杜拉拉升职记》的职场达人“”。“职场过山车”,惊险刺激,内幕重重, “办公室变情”,亦真亦假,在劫难逃。 你的无欲,换不来别人的无求,圈子里,只有需要,没有是非;没有理由,制造理由也能压制你。
况春燕,刘兴德,吴强
已完结· 5.75万字
本书详尽介绍了冠心病的治疗、康复及保健方案,内容包括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常见症状、诊断要点、常用的检查结果判读、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更强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常见的误区。此外,还介绍了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每日的有氧运动、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医药膳、穴位按摩等内容。全书从中西医角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简单明了地阐述冠心病的治疗、保健及康复,是冠心病专科医生及冠心病患者的良师益友。
张慈贇;李超全(绘)译
已完结· 11.27万字
本书用英语讲述了一百条中国成语背后的故事,带你了解引人入胜的中国文化历史。黔驴技穷、螳臂当车、天衣无缝、高山流水……这些故事无一不反映出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涉及了中国古代的诸多习俗。
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
已完结· 16.23万字
李木兰专著的《性别政治与民主(近代中国的妇女参政)》是第一部探讨近代中国妇女获得平等权利参政运动的研究著作。中国妇女运动积极分子在20世纪上半叶为获得选举权所发起的持续地、成功的斗争挑战了长达数个世纪以来的根本性的政治权力原则。通过要求为女性获得公共的政治声音,这些积极分子推动了一个不仅仅是为了妇女自身的,而是整体政治结构的民主代表新概念。她们的运动创造了一个新的空间,使得男性和女性道德的性别规范在这一空间急剧地转型。本书按年代顺序探讨了1900年至1948年的中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第一次全面探讨了中国妇女争取选举权斗争运动及它与早期妇女运动之间的联系。
【美】詹姆斯•D.霍恩费舍尔
已完结· 44.29万字
1944~1945年,从太平洋中部到日本本土,美国跨越全面战争门槛。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第五舰队一路向西,引出日本的整个航母舰队,捣毁日军据点;陆战队正面登陆有数万防御兵力的塞班岛,在短短两个月内相继攻入塞班、关岛、天宁三岛;陆军航空队首次大范围空投凝固汽油弹,火攻东京,使在劫难逃的敌军陷入地狱般的火海。一系列战役帮助美军开辟了通向日本的空中走廊,使美军得以向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次在战争中动用核武器。
王冠著
已完结· 12.01万字
世界各国之间的舆论博弈赛日益激烈,闻现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围追堵截,作者驻美八年对此了然于胸。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作者结合八年驻美报道经历和大量政治人物专访经验,定量分析了数百篇西方媒体涉华报道,解构西方媒体的话语体系,揭示了西方塑造和抹黑中国的手法,并通过回顾与西方专家“南海辩论”现场,分享专访基辛格、克里、赖斯的幕后细节等闻现场,让者感受媒体现场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窥见西方叙事的虚伪与偏见。
(汉)曹操
已完结· 10.78万字
本书辑《孙子兵法》原文、曹操注原文以及如上两种原文的注释译文。注释译文详尽,凡重要概念、典故均予以说明,译文力求简洁准确。本书更创造性地结合了以曹操为主的三国战争案例对《孙子兵法》与曹操注重点加以讲解,以案例解经典、系统叙说《孙子兵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孙子和曹操的军事哲学思想。本书不仅是一部解读《孙子兵法》的著作,也是一部解读三国军事战争的历史著作。
刘啸
已完结· 13.30万字
南京很早的原始居民是谁?“里十三,外十八”又是什么意思?听南京白局为何有不花钱的说法?南京菜为何又被称为“京苏大菜”?本书是您旅游前必不可少的多方面攻略,也是一本让您可以深层次了解南京的书籍。
肖于
已完结· 9.86万字
本书是一本东北美食散文合集。糖蒜、锅包肉、大拉皮、白菜猪肉炖粉条……每一种熟悉的东北菜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作者从咸、甜、酸、辣、鲜香五种味道出发,写下一道道热气腾腾、鲜香美味的东北菜,写出了温暖、温厚的人情味。而关于家乡菜的回忆里,还包括了若干小人物的命运故事,他们勤劳、勇敢、有趣,在时代的起起伏伏中,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把苦日子过甜,把苦涩生活变成诙谐、轻松的人间喜剧。
碧泠
已完结· 22.11万字
中国的古老医学认为,梦与人体各部位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中医讲“阴阳”讲“艺”,认为人体阴阳不调,气盛气衰,都可以致梦。不同器官之气的盛衰情况,可以引起不同的梦。根据不同梦象,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了解各种器官的正常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说,梦是生命的一种自我暗示。
杨发兴
已完结· 31.47万字
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被评价为中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用人为才,不问出身,以致该时期培养及出现了大量名臣良将。他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了至今的中国社会主流思想。他大幅度地开疆拓土,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开创了汉武盛世。晚年性情反复无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发生,为其普遍整体正面评价留下负面部份。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下“罪己诏”,表示对过失的追悔。今天我们看对他的纪录,不能否定他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但他的功业,仍要在长期的历史 上评判,*重要的一点,则是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
【美】凯尔·哈珀
已完结· 21.05万字
本书论述的是人类历最重要的章节之一:罗马帝国的灭亡。《罗马的命运》是一本研究气候变化和传染病在罗马帝国的崩溃中所起作用的著作,叙述了自然战胜人类野心的故事。 《罗马的命运》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全面描述了历史伟大的文明之一是如何面临和忍受环境的压力,最终依然崩溃的。罗马帝国的例子提醒我们,气候变化和细菌进化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塑造了我们居住的世界。
李杰卿
已完结· 24.57万字
生活中不总是充满阳光,有时,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人措手不及。灾难让人不能承受却必须承受,惨象使人不忍目睹不得不面对。本书阐述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故事,希望读者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能唤起历史的记忆,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自己,也保护人类,并珍惜现在的生活。
张宪文
已完结· 39.26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历史文献资料的汇总。
精益企业中国
已完结· 7.89万字
《精益实践在中国Ⅴ》收录了多个组织的精益实践案例,包括台湾成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TI汽车管路系统公司、华尔推剪、深圳市宝安中医院、乡村基、思艾特、中国原创设计实验室等。全书涵盖了精益生产、精益产品开发、精益医疗和精益转型等主题,为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组织开展精益实践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方法和实用的工具。
邓明明
已完结· 11.03万字
《魔鬼心理学 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从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原理为基础重点论述了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人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等六个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补充在这个急速发展的年代我们所急缺的种种心理养分,更能教我们以此为动力,积极地应用它来制造影响力,有力地说服别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获得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魔鬼心理学 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行为心理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六大经典原理为线索,企图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商业现象出发,揭开人类行为的若干真相。人的行为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人又是怎样被说服的,也许你的理性告诫你不要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要轻易被他人说服,然而,影响和说服并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出现。了解到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彻底改变看待自己和人类裙体行为的方式。
【美】巫鸿
已完结· 491字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由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巫鸿教授撰写,一经出版即在西方汉学界和艺术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与论战,被ArtForum列为990年代具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导论 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以下为正文五章 章礼制艺术的时代第二章宗庙、宫殿与墓葬第三章纪念碑式城市——长安第四章丧葬纪念碑的声音第五章透明之石 一个时代的终结“纪念碑性”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关于礼器的社会功能、宗教政治功能时所采用的核心概念。作者认为,中国艺术和建筑有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此三者所具有的重要宗教和政治内涵里的一种核心精神,即“纪念碑性”。此三者所体现的“纪念碑性”伴随着中国物质文化发展中材料、工具的变迁中,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关系。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作者通过“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特殊表现来确定中国艺术传统的某些基本特性。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作者希望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古代美术内部的连续性和凝聚力。
孙宇凡
已完结· 11.57万字
历史社会学虽不是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但作为国内研究的新趋势,在近几年的学术研究中逐步受到重视,并融入进社会学的主流学科范式中,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作为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结晶,本书为历史社会学提供学科关系上“迂回与进入”的联接策略,也提供理论旨趣上关于事件时间性的综合纲领。 作者将历史社会学进行了拆解,分为了历史学和社会学两个维度。从历史学到社会学,再从社会学到历史学,通过孔飞力、史景迁、赵鼎新、魏斐德和成伯清等具体的案例,对两者进行了方法论上的探讨。
【美】杜赞奇
已完结· 13.96万字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是印裔美籍学者杜赞奇通过对资料: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所编《中国惯行调查报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的研究,以个案的方式对华北六个村庄进行详尽的分析,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1900—1942年华北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图景。作者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经纪”等概念,详细地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婚姻圈、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象征性资源等)深入乡村社会的,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社会又是如何作出回应的。
曾国藩
已完结· 7.06万字
曾国藩的影响之所以经久不衰,这归之于他人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他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领袖;著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与文辞,无忝于文人;治军有方,调配得宜,堪与名优兵家相媲美;拥兵而不自重,善权变而又谦退,足见道德修养功夫之深厚;吏治清廉,教养兼施,鞠躬尽瘁,以身作则,不啻为青天;治家有道,关怀子弟,亦为后人楷模。
李世化
已完结· 19.06万字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为历朝历代的休养生息政策。而其中的辩证观则提升了道家管理理念的深刻性,为人们提供了变通了决策艺术。“无为”是老子处世哲学的一个至高点。“无为”不单是做人或生活的原则,更有帝王“南面之术”即今天所说“领导学”的意义。
孙更俊
已完结· 14.01万字
近几年国学又热起来。《道德经批判》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范宸
已完结· 7.74万字
犹太民族在教子方面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认为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父母的言传身教更是对孩子起榜样作用。本书希望通过对犹太人的教子智慧和教育艺术的阐述,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方法,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把孩子培养成乐观开朗、充满爱心、知耻知荣、志向远大的栋梁之材。
杨发兴
已完结· 16.69万字
中国历史上在汉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平民皇帝,马上得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 上历时最长的帝制王朝。这个人就是西汉高祖刘邦。群雄逐鹿,他捷足先登,在许多人看来刘邦打败了项羽简直是个奇迹,于是直到战争结束很多人还在疑惑,那个流氓出身的刘邦赢了吗?那个破釜沉舟,雄壮无比,而且见人感冒就能痛哭流涕的霸王输了吗?在历史的卷宗中到底演绎着怎样的真相。刘邦的机智,项羽的勇猛,韩信将兵,张良运筹……波诡云谲,英雄辈出。让人捧腹,让人感叹,让我们再现楚汉风云变幻的时代。
张国风
已完结· 10.09万字
《儒林外史》自诞生之日即被视为一部可以穿越时空的经典。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还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在《儒林外史的人间》一书中,作者分别从创作道路和构思,八股陋儒,假儒、迂儒和真儒,假名士和真名士,讽刺艺术,明代士人生活面貌等方面对《儒林外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品评分析,探讨了该书深远的文化意蕴。此书不仅对青少年的读书求知有启迪作用,对成人来说,亦有增广见闻之功。
李杰卿
已完结· 30.78万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各种各样奇妙的神秘现象层出不穷。了解、认识和揭示世界神秘现象的过程,其实就是更好地认知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过程。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趣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
张宪文
已完结· 32.32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历史文献资料的汇总。
周德丰;李承福
已完结· 14.76万字
关于《仁义礼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 仁、义、礼、智,是中华伦理的“四维”,支撑起中国人的核心价值。它们根源于人类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蕴育于上古礼乐文化,由孔子创发,孟子阐明,在汉代形成了牢固的思想体系,成为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维系人伦、高扬人道的道德标准。它们既是个人修身养性、努力向善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和谐、民族凝聚、人类和平的道德理想。
朱佳
已完结· 12.76万字
这是一本女心理咨询师的手记,记载了作者在从业十年间所接手的部分案例以及自身在心理咨询中的意识初萌、逐渐成长以及体悟,将百味人生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一线的咨询工作中,她积累了大量资料,经验,知识,思考和成功的案例,涉及爱情,涉及美和丑,涉及婚姻,涉及性萌醒,等等。内容极为丰富,由质到量都有很可观的积淀。在这些故事里,读者能看到的,不仅有她、他、她们和他们的影子,还有自己的影子。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无意开脱,人性总是软弱的,道德总是孱弱的,但人们理当,也必将,承担自己的作为。”基于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本书所涉案例,均对咨询者和相关人的姓名、个人信息、身份背景做了不影响内容的适度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