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书库

完本状态
徐景贤文存

徐景贤文存

赵中亚

已完结· 38.81万

本书汇聚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毕业生徐景贤在哲学、史学、文学、新闻学以及天主教历史研究等领域的著作文章,以及其他序、跋、书评等文字。徐景贤是天主教教徒,毕生为教育事业和天主教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也积累了丰厚的成果。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牧之

已完结· 34.17万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导致了心理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的发生。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我们找心理医生看病还不能像看发烧那样方便,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能这样做,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

心理学常识1000问

心理学常识1000问

牧之

已完结· 32.11万

牧之编著的《心理学常识1000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语言通俗、案例丰富。它从健康、饮食、美容、爱情、婚姻、家庭、学习、人际交往、管理、工作、销售等多个角度,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提供心理方面的防治建议,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心理学好书。 真诚盼望《心理学常识1000问》能带绐大家幸福美满的人生!

德国通史·第一卷

德国通史·第一卷

王亚平

已完结· 33.41万

本卷叙述公元1500年以前的德国历史,即从远古到宗教改革运动前夕的德国古代中世纪历史,主要涉及辉煌的封建帝国时代。这一时期的德国历史有欧洲历史发展的共性特征,是日耳曼化、基督教化和封建化的欧洲历史的组成部分。同时,德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也已经初露端倪。这是德国历史发展独特道路的发端阶段。

西方地理通史

西方地理通史

文聘元

已完结· 37.17万

本书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用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从西方国家每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开始讲述其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人文风景以及历史沿革,如雅典、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圣彼得堡、柏林等,最终抵达大西洋彼岸的华盛顿、纽约。作者以全新的视角解读西方地理的自然性与人文性特征,独具特色,点与线之间相互串联,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西方。

德国通史·第六卷

德国通史·第六卷

吴友法

已完结· 38.98万

德国乃当今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还是在科技教育和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对欧洲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纵观经历一千多年历史发展的德国,有如滔滔奔腾的江河,在曲折和险阻中前行,终归大海。她有过雄霸欧洲的辉煌,也曾遭受他国的欺凌;虽数度战败,却能如神话中的不死鸟,灰烬中振翅重 生;虽历经民族分裂的磨难,却最终归于统一;她曾是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却也是无数文化巨擘和科技精英成长的摇篮。而今,历尽沧桑的德国终于成为爱好和平的欧洲大家庭的一员,成了一体化的欧洲联盟的稳定之锚,成了令人向往的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国度。

非洲梦——探索现代化之路

非洲梦——探索现代化之路

李安山等

已完结· 45.66万

本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从非洲大陆的宏观视角探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现代化的虚拟起步、政治变革、加急发展、民族融合和非洲现代化进程五个方面。第二篇从不同角度分析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赞比亚、非洲法语国家、尼日利亚、加纳、南非和安哥拉等八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就、遭遇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本书通过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视角,分非洲从奴隶贸易起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原始积累做出的贡献、少数非洲国家的早期现代化尝试、欧洲瓜分非洲后强行将其纳入世界现代化轨道、殖民统治使非洲经历了现代化的虚拟起步、独立后的非洲开始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历程五个层面阐述了非洲与现代化的紧密关联,以及其自身的发展体现出的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德国通史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德国通史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邢来顺

已完结· 34.30万

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本卷叙述1815年到1918年的约一个世纪的德国历史,属于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通过经济和政治方面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迈上了强国之路。这是德国历史发展独特道路的阶段。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十二册 英美文书·安全区文书·自治委员会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十二册 英美文书·安全区文书·自治委员会文

张宪文

已完结· 34.86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言说

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言说

张连红,孙宅巍

已完结· 49.19万

本书是一部运用全新资料、独特视角和国际视野来研讨南京大屠杀前沿热点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突破以往学术界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对抗性思维,利用全新资料,以实证为切入点,围绕战争、社会、记忆等学术前沿主题,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解剖透视了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和发生之后的言说差异,本书是中国学界研究南京大屠杀领域中具有标志性的成果,它的出版将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学界国际对话的影响力,促进南京大屠杀史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全书分为历史真相与研究、历史叙述与表达、战后调查与审判、国民认识与记忆等四个部分,聚焦南京大屠杀前沿研讨话题。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中日军队在南京战期间的战争实态以及慈善组织和机构的人道救援,揭示了日军军风纪的败坏、中国军队的顽强和慈善组织的光芒。第二部分侧重从战时媒体宣传的视角与立场来观照历史的叙述与表达。第三部分通过对战后南京大屠杀的社会调查和法庭审判的研讨,追溯了南京大屠杀案的法律轨迹。第四部分则从不同角度勾勒了战后中日两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与记忆,警示世人高度认识战争创伤对人类社会的持久影响。该书作者均为国内外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权威专家与新锐学者。

大宋蜀商

大宋蜀商

李有勋

已完结· 36.29万

《大宋蜀商》采用宋“平话”的话本体裁,风格与小说背景时代相吻合,有一定文学价值和积极现实意义。小说将交子发明人、成都儒商一王昌懿作为主人公,首次令其鲜活地走进读者视野,填补了有关交子、蜀商等蜀文化及国家重大题材文学创作方面的空白。

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

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

刘建臻

已完结· 30.40万

本书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扬州学派的政治与文化背景,分析其发展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代表人物的学术贡献。在乾隆时期文化政策由宋学转向汉学的背景下,凭借扬州优越的地理位置、 深受蕴涵“选学”和“许学”之“扬州学”的熏染以及好学的风气等,几代学人形成以汉学为旨趣的扬州学派,对清代经学的发展有不凡贡献。本书回溯了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十册 日军官兵与随军记者回忆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十册 日军官兵与随军记者回忆

张宪文,王卫星

已完结· 36.96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面观

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面观

颜晓峰

已完结· 37.08万

本书是作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成果的合集。全书从“四个自信”入手,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爱新觉罗·溥仪

已完结· 40.10万

《我的前半生》是由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撰写的认罪书整理而来。 全书以时间为脉络,记录了溥仪入宫做皇帝、辛亥革命后退位、出宫后客寓天津、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被逮捕后前往苏联、新中国成立后归国接受改造,被特赦后成为普通公民的完整而详尽的人生经历。 时为历史风云变幻之际,身处封建专制统治的位,溥仪的一生注定跌宕起伏。在本书中既可见他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也可见他身边诸人的千般面孔;既可见波澜壮阔的政治变革,也可见文化变迁之细微毫末……是了解溥仪思想转变与中国时代变迁的珍贵史料。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

(英)约翰·埃德温·桑兹

已完结· 40.87万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 本书*卷自约西元前600年至约西元1350年,主要讲述希腊拉丁学术的发生、演变以及希腊、拉丁学术在拜占庭时期和西方中古时期的流布与嬗变。全书首先涉及荷马的史诗研究、戏剧及其他诗歌作品的研究、演说术与修辞学、语法学与词源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斯多葛学派、帕伽摩学派、帝国初世纪的文学批评以及古典晚期的希腊、拉丁学术等诸多方面,视野宏远,涵括诸端。在本书后半部分,作者把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对于古代到中世纪之间文献的传承、抄录和校勘进行细致整理和深度阐述,对拜占庭学术、9世纪的经典著作、早期经院学者及其经典著作、中古时期的文献考据等情况细细爬梳,使得枝蔓繁多的中古时期的学术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十四册:魏特琳日记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十四册:魏特琳日记

张宪文,张连红,杨夏鸣,王卫星等

已完结· 41.35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三卷)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三卷)

(英)约翰·埃德温·桑兹

已完结· 31.89万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 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本书为第二卷,所讲述的古典学术史由文艺复兴起,至18世纪。全书首先以意大利为中心,讲述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著作的研究,接着16,17,18世纪各为一章,每章分国别讲述古典学术史。古典学研究的重要地区,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德国,均有详细的论述。

清代常州学术文化研究

清代常州学术文化研究

杨旭辉

已完结· 30.79万

本书是国内外学术界*次将清代常州学术文化做系统研究和论述的专著,全面系统地展现清代常州学术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对晚清近代现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影响。这些成就对后世影响巨大,不仅对近代的龚自珍、魏源、谭献、况周颐、康有为以及现代学术史上以顾颉刚为首的 “古史辨派”学者影响深刻,对今天的学术思想亦有启迪。

江苏地方文化史.淮安卷

江苏地方文化史.淮安卷

顾建国

已完结· 38.10万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是江苏文化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个浩大工程。与当下方兴未艾的全国性“文库热”相比,江苏文脉工程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全面系统的整理;二是“整理”与“研究”同步;三是以“文脉”为主题。在“书目编—文献编—精华编—史料编—方志编—研究编”的体系结构中,“研究编”是十分独特的板块,因为它是试图超越“修典”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一种学术努力。本书是一部地方文化学术著作,展示和总结了江苏淮安地区在历史上的文化发展和变迁。上编“淮安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阐述了淮安文化的创始与发轫、发展、繁荣及近代转型;下编“淮安文化的历史风貌”则聚焦淮安的水利文化、漕运文化、军事文化、淮医文化、美食文化、民俗与宗教、淮安方言、淮安文学、淮安艺术、淮安学术。

澳大利亚史

澳大利亚史

王宇博

已完结· 37.27万

本书基本以时间为脉络,阐述了澳大利亚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进步的历程。主要从土著原始文明的传承与终结、英属罪犯殖民地社会形成与变化、英属自治殖民地时期的社会演进、澳大利亚民族的生成、澳大利亚国家的形成、建设民族国家、澳大利亚自主与独立的发展趋势、澳大利亚社会改革与社会进步等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澳大利亚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稳定而和谐的渐进式发展模式。

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

江苏地方文化史.常州卷

葛金华

已完结· 35.99万

本书分上下两编,按时间顺序概述各时期常州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色。下编十章,分别从教育、宗族、宗教、学术、文学、语言、艺术、园林、民俗、对外交流等方面专论常州文化的特色与亮点。并附大事年表和参考文献,为进一步了解常州文化提供线索和帮助。

国外毛泽东学研究

国外毛泽东学研究

尚庆飞

已完结· 34.62万

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色:一是重在从“思想史”的角度介绍评价国外研究的发展进程;二是注重借助新的理论资源对国外已有著作文本进行多维思考和深度解读;三是着意于引导研究者开拓理论视野,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努力提出研究领域可能存在的“真问题”,引发思考与争论;四是注重在研究领域加强学术研究的规范性,高度重视对国内外同一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研究、批评与借鉴,勇于对重要学术流派或重要学者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五是力求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政治的多重张力中,实现思想肖像的当代重建。

江苏地方文化史.苏州卷

江苏地方文化史.苏州卷

王卫平

已完结· 35.54万

本书为苏州地方文化史,从苏州文化的生成环境、历史分期(包括史前时期、吴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与清前期、晚清至民国)到苏州文化的特色(包括科 学技术、教育与科举、文学与语言、学术、宗教、书画雕塑、戏曲曲艺、工艺美术、园林及建筑、民俗、及慈善文化)做了全面而详细的梳理。

江苏家训史

江苏家训史

陈延斌

已完结· 30.28万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家立范、“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宗旨的家训,曾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研究家训文化发展历史,不仅对我们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史、家庭史、思想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的纵横层面,了解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何以对中国社会民众心态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约束力,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家德、家礼、家道等家文化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家训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家训文化作为我们国学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文化的世俗化,通俗化,包容了斑斓多姿的文化意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本书是对江苏地区历代流传下来的家训文本展开的介绍和研究,旨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今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朱右白文存

朱右白文存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主编;叶树勋 选编

已完结· 34.68万

朱右白,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攻读儒家哲学,毕业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南京图书馆及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工作,在古代思想研究、水史研究、文学理论等方面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并创作有大量诗歌,是一位勤勉颖悟的学者和诗人。本书将朱右白先生的主要文章及作品结集。

历代史略(点校本)

历代史略(点校本)

柳诒徵

已完结· 31.92万

【内容简介】 《历代史略》是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史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开山之作。首篇总论,述地理概略、历史大旨。全书分上世史(唐虞三代至秦统一)、中世史(秦至五代)、近世史(五代至明末),突破纲鉴的编年体例,从史前时期直通明末,对中国古代历史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和概括,展现了史学与哲学的思辨、对时空观念的有机把握、对历史鲜活生动叙述的追求,具有跨越时空的学术价值。此次点校本,将原书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点校工作严谨认真,对广大读者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中国古代史读本。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已完结· 37.56万

《警世通言》,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全书四十卷,它和《明言》、《恒言》一样,或描写男女青年的婚姻与命运,或揭示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人生感悟,或描绘世间的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展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思想面貌、情趣爱好、生活景象等等,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卷

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卷

潘法强

已完结· 36.81万

本书为江苏文脉工程江苏地方史研究篇系列一种,书稿内容主要是对镇江历史文化的回顾和再梳理。本书共十七章,近55万字,分上下两篇,分别从纵向历史维度和横向领域维度,全面审视了镇江悠久文化历史及其成因与价值。在历史方面,书稿从旧石器时期的人类遗迹与新石器时期的镇江先民说起,到秦汉文化发展期、唐宋文化繁荣以及新民主改革时期的文化激荡,跨度宏远。在领域方面,书稿从镇江园林文化、教育与科技、文学以及民俗与对外交流着手,详细说明镇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文化特质与传统。本书对镇江地域内历史上和今天的人文思想脉络进行了清晰的再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梁漱溟文存

梁漱溟文存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翟奎凤选编

已完结· 41.36万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梁漱溟在1920年代多次来清华演讲,两度借居清华园从事思考和写作,1927年受梁启超之邀,曾以讲师的身份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发表主题为“人心与人生” 的系列临时讲演,对清华国学院和清华学子产生了重要影响。故翟奎凤选编这本《梁漱溟文存》以示追念。本文存是梁漱溟一生重要代表作和文章的精选,与其它类 似文存不同的是,《梁漱溟文存》重在突显梁漱溟先生在传统文化和国学方面的卓识和睿见,以示先生在国学与人生哲学方面的精深造诣和独到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