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礼物大学问
潘鸿生
已完结· 16.86万字
本文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物的高手!
潘鸿生
已完结· 16.86万字
本文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物的高手!
郝仁君
已完结· 16.86万字
本书教你如何迅速识人阅人
干春松
已完结· 16.86万字
两千多年前,夕阳正伴随着农舍的炊烟向西边慢慢地沉下去,秋虫的鸣叫在凉爽的晚风中飘荡,倦懒的孔子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任潺潺的河水从指尖流淌,不时有调皮的小鱼在水波中跳跃。一直默默无语的孔子望着不知 疲倦东流而去的河水,一声沉重的叹息从他嘴里啾然而出:“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差不多与此同时,希腊的哲人赫拉克里特在另外的一条河边也发出同样的慨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东篱子
已完结· 16.85万字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未来。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我们的先祖曾经演绎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将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给读者,可以开拓大家的视野,提高大家的历史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大家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热情。 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孕育了中华文明,滚滚奔腾的长江之水滋润着华夏子孙,巍峨万里的长城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五千年中,风流人物层出不穷,各显峥嵘。历史上的这些故事很好看,翻开这本书,你将看到,那些现在看来手握至高权力、身披无数荣光的帝王,如何在权力的争夺之中,逐步脱离险境,最终君临天下,又是如何守住大业、开创盛世。
马银春
已完结· 16.82万字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距离太大,就是隔膜、障碍;距离太小,又仿佛失去了神秘感,失去了吸引力。就好像对一些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不懂得去珍惜;而对得不到又有机会得到的东西,我们会期待着去争取。“在亲密无间中保持距离”,这也许是对距离最好的诠释。
于安龙
已完结· 16.79万字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孕育出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本书围绕伟大五四精神这一主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梳理五四精神生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阐释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探讨在新时代如何继承、践行和弘扬五四精神。
宗宇
已完结· 16.79万字
解决心理困惑,调治心灵创伤,营造女人阳光生少在,建设女人幸福家园。心灵是生命中的一块田,里面栽植着女人的希望,一旦心田荒芜了,希望的花朵便会枯萎。心灵是生命中的一盏灯,里面闪耀着女人的情感,一旦心灯失色了。情感的光芒就会暗淡。
王小帅
已完结· 16.78万字
本书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用这些历史人物、事件把三百年大唐串联起来。其中有对被误解、夸大、歪曲的历史的重新解读,有对唐朝文化建树的细致分析,有对多民族关系发展的侧面呈现,有对政治制度利弊的客观评价,有对我们熟知的英雄的大胆批判,有对我们惯常唾骂的英雄的客观评判。作者依据史料分析,按逻辑推理人物心理,像描述一个人一样,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由弱到强、再盛极而衰的活的大唐王朝。
胡适
已完结· 16.75万字
《中国哲学史大纲》从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方面对我国古代哲学做了梳理,重点论述了《周易》、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学思想,阐释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的天人关系、人性论、人生问题、知识论等问题。本书是我国历史上*部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国哲学史及开山著作。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只有上卷)。甫一出版,即引起轰动,多次重印,至今仍然是很有影响、值得阅读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经典著作。
辛海荣
已完结· 16.75万字
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女人永远都有忙不完的家务和生活琐事,不必刻意去追求完美,偶尔也要稍微懒散一下。女人一定要学会放下一些琐事,适当给自己放个假,使自己的心情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在轻松惬意中度过美好时光,去更好地面对工作、生活。聪明的女人,不要拖延,不要再举棋不定,不要再“珍藏”任何能给生活带来欢笑和希望的东西。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应该学会享受生活,只有会享受生活的人,才会创造光彩绚烂的生活。
高轶飞
已完结· 16.74万字
他一介书生,却打造出了晚清超强战斗力的湘军 他长着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为领导人、蒋介石都学习的盖世名相 他功高震主,令慈禧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学透曾国藩》结合曾国藩一生经历、亲身感悟及经验教训,清晰再现曾国藩这个出身平凡、资质平庸之人,自改命运,奋起而蜕变的传奇经历。
穆之
已完结· 16.74万字
掀开人性内衣,帮你洞察内心深处的他人和自己,交际、谈判、沟通、说服、销售、开店不可不读。 在《从头到脚读心术》这本书中,你将学会:如何从说话的速度了解对方心理;如何从言谈的音调中判断出对方的诚意;如何通过细微动作看对方是在说真语,还是在撒谎;如何通过握手的方式观察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如何侦测出你所交往的对象是不是也对感情认真投入;如何在瞬间准确判断出对方是否值得打交道;如何发现领导对你的印象是好还是坏,是重用还是冷落你。
皇甫军伟
已完结· 16.73万字
本书是由教育学家皇甫军伟的授课内容转化而来,探讨当下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运用大量教育、文化和心理学的知识,指引家长消除对教育的不安和焦虑,从现实单纯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升到教育的道术合一,从而透过文字走进属于自己生命的教育风景,看到教育本来的朴素、纯净和美好。
马银春
已完结· 16.72万字
本书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杨夏鸣
已完结· 16.72万字
本书是国内学界首部从美国视角来系统研究日军南京暴行的专著。一方面,全书通过大量外交档案、决策者日记等第三方一手资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各种暴行及其关联性;另一方面,通过上述一手资料,作者在国内外首次论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不仅了解日军在南京所犯的暴行,而且进行了回应。本书还考察了日军南京暴行对美国民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美国抵制日货运动及其效果,并揭示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日军南京暴行之间的联系。
静涛
已完结· 16.71万字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事主管会在十分钟内对应聘者进行印象考核。而且,97.2%的人事主管承认,应聘者的音像可能会或肯定会对自己的招聘录用决策产生影响。头发在人事主管形成的印象中具有重要影响,男性秃发者在争取人事主管的印象分数时甚至不如留长发者。有位资历颇深的行销专家淳淳告诫涉足行销界的同仁们 在行销产业中,懂得形象包装,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者,将是永远的赢家。人都是重“感觉”的,印象往往决定未来的发展关系。如果在双方初次见面时,留下的是负面的印象,那么,即使你的专业再强,你的个性或能力再好,也很难再有证明的机会了。相反,如果你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你就有机会施展你的才华了。
杨丰源
已完结· 16.71万字
民俗文化因为经济、政治、地域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元性、复合性、阶级性、地域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等特,它在民间世代传承,有着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史钧
已完结· 16.70万字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恢宏悠远的生命进化历程中,缤纷的色彩扣动过进化的扳机,而我们人类,是灵长类动物利用色彩,与开花植物协同进化的最终产物。 《生命的色彩 : 我们为什么没有绿色的头发》以“我们为什么没有绿色头发”为切入点,探讨了色彩与视觉形成、色彩与体温调节、色彩与体型大小、色彩与群居动物的社会交往等问题,详细叙述了色彩是如何对生物进化及人类社会构建发挥作用的。详细叙述了不同的生命会呈现不同的色彩的原因和进化逻辑,以及色彩对人类社会构建的巨大推动作用。 作者延续一贯的幽默文风,以头发为经、色彩为纬,通过解谜式的巧妙铺陈,串起进化史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张庞大而细密的知识网络,叙述逻辑严谨而又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
【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等
已完结· 16.70万字
《脱贫之道: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密码》是以中国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为依据,进而对中国的扶贫事业进行深度观察、思考与评述的一本通俗性著作。 贫困是世界性问题,中国的扶贫行动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镜鉴。2020年,是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又值新冠疫情肆虐的艰难时刻,中国能够消除*贫困,迅速遏制疫情,背后有一共同逻辑使然,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治理能力。 本书通过讲述中国大地正在发生的脱贫故事,深度观察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破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告别贫困、建设小康社会的治理密码——以人为本、心系百姓的亲民温度,全民动员、上下联动的体制优势,以及社会合力、精准扶贫的超常智慧,由此向外界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以中国扶贫实践共建全球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谨以此书,致敬中国脱贫攻坚伟大事业!
杨发兴
已完结· 16.69万字
中国历史上在汉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平民皇帝,马上得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 上历时最长的帝制王朝。这个人就是西汉高祖刘邦。群雄逐鹿,他捷足先登,在许多人看来刘邦打败了项羽简直是个奇迹,于是直到战争结束很多人还在疑惑,那个流氓出身的刘邦赢了吗?那个破釜沉舟,雄壮无比,而且见人感冒就能痛哭流涕的霸王输了吗?在历史的卷宗中到底演绎着怎样的真相。刘邦的机智,项羽的勇猛,韩信将兵,张良运筹……波诡云谲,英雄辈出。让人捧腹,让人感叹,让我们再现楚汉风云变幻的时代。
张晓东
已完结· 16.66万字
本书在对老旧小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数据对老旧小区合理分类,提出坚持“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分类实施”的实施策略,“规划引领,社区营造”管理导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法规、资金保障、工程管理、监督管理等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胡适
已完结· 16.66万字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王志高,高庆辉,左凯文
已完结· 16.66万字
本书全面梳理明初南京士人张瑄的身世、家族、文化成就及其影响。张瑄为宋初名臣张咏后人,明初时家族聚居南京江北,凭借科举起家,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在当时中等仕宦人家中颇具代表性。本书综合各种史料,对张瑄的家世、生平事迹、郊游等情况做全面梳理,并分析其历代评价及影响。书中还在附录部分整理了张瑄文存、张瑄诗辑(附唱和诗)、张瑄年谱等。本书对今人全面分析研究明代官贵家族兴衰及南京一般社会生活面貌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亚玲
已完结· 16.64万字
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他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池昕鸿
已完结· 16.64万字
从1927年到1946年这整整20年的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影子,其中不少事件更是由他一手策划实施,从而一次次在民国历史上造成强烈震荡。这个人就是戴笠。 一提起戴笠,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之者说他是旷世奇才、时代英豪;贬之者说他是混世魔王、政治杀手。有人说他阴鸷,有人说他豪义,有人说他风流,有人说他残忍。一个原本只是负责收集情报、负责领袖安全的特工人员,何以令人谈之色变?他的死因为何到现在还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他生之真相如何?死之终局究竟?他的一生,到底有多少离奇隐秘……让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认识一个真实的戴笠。
【美】丹尼斯·J.斯波勒(Dennis J. Sporre)
已完结· 16.64万字
《感知艺术》是一本单纯地教读者如何观察和聆听艺术作品的书。这本书展示了艺术是触手可及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感知技巧来接近他们,读者将由此建立对艺术的信心,并获得欣赏和参与艺术与文化的终生技能。 我们房间墙上挂着绘画作品或明星海报,我们每天都在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枕边的小说、欣赏周末的电影,这一切都显示了艺术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学会欣赏这些艺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胡适
已完结· 16.63万字
《中国哲学简史》,原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共分12篇,以人物为脉络,系统地论述从老子到韩非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是一部先秦哲学思想的专著。该书写定于1918年7月,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只有上卷)。一经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多次再版。《中国哲学简史》是作者的成名作,至今仍然是很有影响、值得阅读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经典著作。
[美]梅天穆(Timothy May)
已完结· 16.62万字
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张大春
已完结· 16.62万字
《南国之冬》开篇延续了《一叶秋》的狐鬼仙怪,由神鬼传说引入历史传奇,作者与众多电影人的交往探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串起了那些可能出现在电影中的历史传说、奇闻异事。开篇《血饵》讲生,末篇《离婚》则是魂魄出窍,由生而死,由死复生,最终回归传奇小说的本质。
橘玄雅
已完结· 16.61万字
清朝到底是个什么样? 作为离今天*近的封建王朝,清朝可谓是人们*熟悉的朝代——果真如此吗?泛滥的网络清穿文、屏幕上层出不穷的清宫剧,它们所打造出来的清朝概念,真的符合历史真相吗? 且看本书为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清代人的生活。本书以清代中期社会生活形态为核心(兼及初期和晚期的变化),以首都北京城为代表,以宫廷宗室、中上层贵族、世家生活情态为主要介绍对象,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怎么看户籍、怎么说话、怎么称呼别人、怎么吃喝玩乐、怎么买房、怎么招工、穿什么衣服、出行坐什么;宫里什么样,世家怎么样,怎么选秀怎么出嫁怎么长守家宅……尤其专注于扫除一直以来民间想象中的概念误区,从史料出发,以极尽可能的严谨态度,用轻松活跃的语言,从时尚新鲜的角度,还原一个没有还珠格格也没有甄嬛,和珅并不胖四爷也没那么多情的真·清朝。 赶紧看吧,不然真穿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