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全史
何炳松
已完结· 42.28万字
精美插图版,一套书读懂欧洲、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一本是中国史入门经典书,一本是美国史入门经典书,一本是英国史入门经典书,一本是法国史入门经典书,都是通俗历史的入门书,一本是德国史入门,一本是俄国史入门经典书经典书多次再版重印,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告诉你中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美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英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法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德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俄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何炳松
已完结· 42.28万字
精美插图版,一套书读懂欧洲、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一本是中国史入门经典书,一本是美国史入门经典书,一本是英国史入门经典书,一本是法国史入门经典书,都是通俗历史的入门书,一本是德国史入门,一本是俄国史入门经典书经典书多次再版重印,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告诉你中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美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英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法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德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俄国为何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马银春
已完结· 16.72万字
本书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我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已完结
百万粉丝追更、红遍社交网络,FALSE KNEES系列漫画,幽默来袭!跟随“怪咖”艺术家乔舒亚·巴克曼,走近神秘、温馨的城市角落,一起观察呆萌动物古怪又搞笑的日常吧! 囤物成瘾的松鼠、迷之自信的大鹅、忘恩负义的山雀、暴脾气的乌鸦、“社恐”的猫头鹰……在独特的画风、精妙的对白下,它们齐齐化身“段子手”和“哲学家”,让人于捧腹大笑间,忍不住思索生活的真谛。
陈荣赋,孙良珠
已完结· 21.68万字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各民族的姓名文化中,堪称最独特、最丰富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的姓名,在文字还没有被创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当然,那时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文字产生之后,姓名才具有了个人文字标识的功能。中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人们所惯用的“姓名”。但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别号。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义不同。姓名学的研究者一致认为,中国人的“姓”产生于远古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姓”字的创造,正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特点。那时,同一个老祖母的几代子孙生活在一起,由这个血缘关系组合成的原始集体就是氏族。“氏族”这个名称是后人给出的,氏即姓,族即家族。氏族就是同姓同祖的大家族。氏族里的男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当时“母亲”是最神圣的,而始祖母则是氏族的主持者和,起着维系氏族血缘团结的重要作用。生活在母权制度时代,“姓”自然要与母亲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姓从“生母”的历史根源,也是“姓”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印记。
【英】斯蒂芬·葛霖(Stephen Green)
已完结· 17.34万字
英国脱欧,德国坐大,第四帝国魅影乍现?迭代的文明,重返的荣耀,是做主人还是做导师?欧债危机凸显了德国对于欧洲的重要性,但是德国在欧洲作为支配力量的形象却又与其过去的历史相映射。《不情愿的大师》是对德国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到第二帝国、第三帝国时期(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广泛研究。
【美】兰德
已完结· 10.87万字
《浪漫主义宣言》是安?兰德**一部对创作、阅读、艺术、人生与娱乐等诸多精神产物进行彻底批评和完整评论的作品集。被称作充满尖锐批评和辛辣讽刺的安?兰德版“艺术与人生”,它不仅仅是解读《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等作品的重要参考,也是阅读艺术、阅读时代大潮流的优秀指导。书中安?兰德认为她的时代没有艺术,浪漫主义早已销声匿迹,“**的、纯粹的、始终如一的艺术家”少之又少。在本书收录的文章中,受到她讽刺和批评的艺术家大多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小说奖,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但安?兰德依然担心他们所引领的艺术航向。
萧胜平
已完结· 11.98万字
大智若愚的人,憨厚敦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有点迟钝,有点迂腐。大智若愚的人,宠辱不惊,遇乱不躁,看透而不说透,知根却不亮底。大智若愚的人,大智在内,若愚在外,将才华隐藏很深,给人一副混沌无知的样子,实际上,他们用的是心功。大智若愚是基于东方传统文化而催生的一种智慧人生境界。达此境界者,退可独善其身,进可兼济天下。常研习大智若愚术,你的人生之路必将充满鲜花与温暖。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已完结· 8.85万字
收录弗洛伊德四篇抑郁主题的经典著作,一部真正可以进入和读懂的弗洛伊德选集: 《魔鬼学神经症》:对两百多年前一起“鬼上身”事件的心理分析,如同侦探小说,向着人类灵魂深处层层闯关! 《哀悼与忧郁》:为“哀”正名!哀伤时,世界是贫瘠的;忧郁时,自我是贫瘠的。忧郁有害健康,但哀伤是一种健康的情感! 《论自恋》:惊世的一家之言:一切抑郁,都源自于人格中的自恋倾向! 《超越享乐原则》:你知道吗?人类确实会“自己找不痛快”!人的本能存在自毁倾向,只有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高冷的弗洛伊德博士化身心灵侦探、盗梦工程师,以魔鬼般洞悉人性的分析,解读抑郁的形成、特质和出路。
赵子仪
已完结· 19.06万字
世间的万事万物,有些事情离奇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又千真万确,不由你不信。本书包括难以捉摸的灾难、奇特的多彩人生、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神奇的预言、诡异的神秘事件、生死难料的前世今生、离奇的大干世界、奇妙的历史现象等内容。内容覆盖面广,情节悬疑生动、惊险刺激,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开阔视野。
柯友辉
已完结· 22.31万字
《营养决定健康全集》共分为合理饮食、饮食宜忌、好食物好营养、营养卫生、婴幼儿营养、孕产妇营养、儿童青少年营养、中年营养、老年营养、疾病营养十大部分,从各个层面科学地叙述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营养健康问题,引导人们走出营养误区,真正拥有健康。
罗栖
已完结· 17.55万字
古代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
俞为民
已完结· 2.24万字
昆曲形成于600多年前的江苏昆山,历史悠久,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音乐、表演等各种文学艺术的精华,高雅优美,绚丽璀璨,有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 “兰花”之美称,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杰出代表。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了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本书从昆曲的发展历史、昆曲的艺术形式、经典曲目介绍三个方面对昆曲进行了全方位介绍。
张德文
已完结· 6.94万字
本书讲的是《孟子》的故事。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孟子身上发生过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主要都记载在《孟子》这本书中。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本书为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孟子的故事,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徐敏
已完结· 16.49万字
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以孔子思想为宗源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言。它是世界文化史上富于特色的、影响巨大的文化系统,是今日中国文化之“根”、之“源”。如今,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规划人生?如何立志?如何孝顺父母、友爱亲朋?如何协调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何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如何应对挫折、失败、困难、如何获得人生的幸福?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如何成功又受人尊敬?……这些问题,孔子及其儒家学说都能做出完美的解答。 司马迁写《孔子世家》,说孔子德行高不可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己“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虽然不能达到孔子那样的境界,但我们应向往他,追求他,从他那里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烦恼,并有更智慧的生存和更稳实的出发。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孔子,聆听先哲教诲。做一个好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领读
已完结· 22.44万字
一个民族或种族中的所有独立个体,经过代代相传将必然存在的一些共通特征汇聚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这个民族或种族的灵魂。但是,当一定数量的独立个体联合起来发挥作用的时候,这样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由于人们彼此靠拢,结果导致诞生出某种心理学上新的特征,这些新生的特征重叠在种族的特征之上,并且有时候与之大相径庭。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套装全2册)
张国风
已完结· 11.54万字
《聊斋志异》是一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本书收录了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张国风教授的四十多篇关于《聊斋》的精彩评说,通过品味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体会蒲松龄的天才构思。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极为少见的、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聊斋》的佳作。
孙莹莹
已完结· 6.25万字
《快乐驿站·经典休闲读本:谚语荟萃》收录了多个通俗易懂的谚语。谚语,被誉为民间的知识百科全书,它的内容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快乐驿站·经典休闲读本:谚语荟萃》按照从“A”到“Z”的顺序排列,整理收录了中国文化中古老的歇后语。
(津巴布韦)詹姆斯·考克斯
已完结· 10.48万字
宗教现象学从人的一般意识现象和生存现象而不是特殊的教义和神圣的经典出发来诠释宗教。作为一种方法论研究,宗教现象学包含了更多的对各种宗教活动的描述和分类,并融入一些基于历史和文化环境的解析,更重要的是把宗教现象引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在主体的理解活动中显现宗教现象的意义和结构。
【美】爱德华·钱宁
已完结· 15.17万字
希利尔在本书创编年史的体例,通过新颖有趣的讲述,让孩子们了解时代全貌、认识历史全景 世间万物是如何起源的?古代埃及人有什么未解之谜?东方的印度、中国等古老的国家又有什么样的历史?作者在书中采用时间楼梯、人名重复、随文发问的方式,既别开生面,又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帮助他们对历史进行有效的认知和思考。让我们来阅读有趣的世界史吧!
安子
已完结· 8.22万字
《巧吃系列:巧吃水果更滋养》是“巧吃”系列中的一本,主要从滋养的角度介绍了各种水果的巧吃方法。对每种水果的介绍都包括食用禁忌和值得推荐的食用方法,帮助大家在轻松阅读之余,获得更多巧吃水果的常识,吃得滋养又健康。
【美】钱宁·哈多克
已完结· 10.90万字
意志力是人类精神领域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意志力都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史蒂芬·柯维博士在其《高效人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为我们规划了获取成功所需具备的七大良好习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考虑双赢、知己知彼、协同合作、自我更新。人们都知道习惯非常重要,我们也可以列出更多的促使一个人成功的良好习惯,但这些习惯到底怎样养成呢?弗兰克·C·哈多克博士在他的这本经典畅销书《意志力训练手册》中解决了这一问题:习惯固然重要,但这些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基石:意志力的培养。 本书不是一本空洞无物的说教书,而是一本全方位培养人的意志力的手册,它从听觉、视礼堂、味觉、嗅觉、神经、手、韧性、注意力、阅读、思维、记忆、想像等方面一一进行训练指导,达到整个身心的融会贯通,使良好的意志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助你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取得成功的基石。此书英文版由美国佩尔顿出版公司首版推出后,成为长销不衰的经典,此中译本根据该出版公司出版的第255版译出,是一本广泛适用二个人自我提高与机构培训之用的优秀训练教程。
管家琪
已完结· 6.28万字
阿拉伯数字居然是印度人的发明?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直到三国才出现? “木马屠城”究竟是谁的计谋? 26个英文字母的发明是为了经商赚钱? 一周七天的“星期制度”是怎么来的? 2吨重的石灰石,靠什么堆砌200多万块建成金字塔? 人均寿命不到40岁的时代,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居然活动了90多岁? 当世界上大部分人穿兽皮的时候,是谁已经穿上了羊毛制的衣服? 《少年爱读世界史》系列是专为青少年打造的世界史入门读物,讲述自人类诞生到现代文明的300余万年历史。本书是这个系列的本。 《少年爱读世界史1:埃及女王,为什么你爱戴上假胡子?》带你穿越300多万年的历史,认识宝石加工的鼻祖苏美尔人、戴假胡子的位埃及女王、波斯帝国之父居鲁士大帝、贫寒辍学靠自学精通18种语言的施里曼……
【英】莉齐·克林汉姆
已完结· 16.39万字
《饥饿帝国》选取了二十道美食作为研究大英帝国历史的切入点,通过非洲人如何教美国人种植水稻、东印度公司如何把鸦片变成茶叶、美国人如何成为世界上吃得好的人等历史事件,详细阐述了从十六世纪至今,英国与其殖民地之间经贸发展、物种迁移、人员流动、技术革新的历史过程。
田昭林
已完结· 39.42万字
战争起源,一向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早在原始社会前期战争就出现了。如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杜派,在《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中说:“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出现了战争。”中国古代的孔子、管子也有类似的看法。有的认为进入阶级社会、有了国家后才产生了战争,这是新中国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主流思想。当代中国历史学界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则是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社会。如前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在《军事科学》中说:“人类的战争活动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国古代的商鞅、刘安也有相似的观点。不过表述得最为科学和准确的是毛泽东,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
张大春
已完结· 16.62万字
《南国之冬》开篇延续了《一叶秋》的狐鬼仙怪,由神鬼传说引入历史传奇,作者与众多电影人的交往探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串起了那些可能出现在电影中的历史传说、奇闻异事。开篇《血饵》讲生,末篇《离婚》则是魂魄出窍,由生而死,由死复生,最终回归传奇小说的本质。
领读
已完结· 24.71万字
《自卑与超越》,现代社会人类必读个体心理学经典,成为人们了解心理学的经典读物。 《我们内心的冲突》专业而不刻板,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将问题娓娓道来,让我们得以第三者的姿态观察自己,分析自己,从而改变自己,最终获得内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宁。
袁丽萍
已完结· 13.33万字
健康永远是生命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健康是生命力的主要源泉,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生命存在的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健康,则生趣索然,效率锐减,生命因此暗淡。只有保持健康,生命才会光彩夺目,生活才会幸福。本书从健康的重要性、饮食、运动、心理、传统养生、工作、生活方式、健身、休闲活动九个方面讲述健康的珍贵以及如何获得健康。
(日)平井信义
已完结· 6.94万字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这种可能性能否发挥则取决于父母的抚养方式。作者以儿童能力发展关键的“自主性”和“体贴他人”之心为中心,介绍了如何培养充满个性且身心健康的孩子的方法和智慧,通过自己的养育经验,告诉家长,自主性和体贴他人之心是人格形成的两大支柱。作者如同一位家中的长者,将自己宝贵的育儿经验,用平实的语言对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指出孩子的人格形成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只有带着温暖和善之心的培养方式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杜青
已完结· 13.04万字
这是一本与儿童康复有关的科普书,旨在传播康复理念,引导大众用积极的心态和极大的包容度来受孩子的不完美。儿童康复时间越早,恢复越好,这本书帮助家长了解相关的康复知识,可以造福更多患儿。本书介绍了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方面的知识,并介绍了脑瘫、脊柱侧凸、先心病等常见缺陷疾病,不仅是家长,各基层的康复专业人员也推荐阅读。
(意)里卡多·曼佐蒂
已完结· 18.05万字
自从人类走出丛林,有闲余时间想除了食物、性和避难所之外的其他事物,人们就面临着这些基本问题: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谁?一个人是一个身体,还是一个灵魂?神经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的研究细致入微,却仍然对我们的自我感到困惑。在大多数现有的科学文献中,信息处理取代了灵魂。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科学家提出令人信服的说明,意识储存在身体的哪里以及是如何储存的。 作者里卡多·曼佐蒂在本书中探究了意识的本质。“意识”这个概念源自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人们将无法认识的物质统统归为意识,使意识看起来像一个黑洞。人们既不知道意识是什么,也不知道意识在哪里,只觉得它是存在的,一种神秘的存在。作者打破了二元对立的逻辑,通过跨学科的思考,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意识即物质,你看到的物质就是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