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 迈上新台阶(“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研究丛书](https://image.cdn.qijizuopin.com/storage/uploads/epub/2023/05/09/045544h0y4aNkTmV.jpg?imageView2/1/w/118/h/158)
全面从严治党 迈上新台阶(“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研究丛书
王军
已完结· 30.43万字
本书紧扣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时对江苏工作提出的“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总要求,立足江苏发展实际,考察江苏全面从严治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现实基础、发展目标、创新实践、对策思路和经验启示,突出实践性和对策性的研究指向,对于推江苏省为全国发展探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能起到了战略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王军
已完结· 30.43万字
本书紧扣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时对江苏工作提出的“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总要求,立足江苏发展实际,考察江苏全面从严治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现实基础、发展目标、创新实践、对策思路和经验启示,突出实践性和对策性的研究指向,对于推江苏省为全国发展探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能起到了战略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惠春寿
已完结· 12.65万字
强制性的政治权力要想向人们施加服从的义务,就必须满足合法性的要求,如何确立政治合法性因此构成了政治哲学亘古不变的核心问题之一。近来,罗尔斯、哈贝马斯等学者先后提出公共证成的设想,主张通过合理公民的共同接受来解决政治合法性的问题。他们声称,由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支持各种不同的美好生活观念,国家必须避免诉诸任何良好生活的观念来证成自己的行为,公共证成的原则因此承诺了一种反至善论的主张。 本书试图针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在坚持公共证成的基本原则的同时,为至善论的主张进行辩护。为此,它首先考察了反对至善论的四个理由——多元分歧的事实,合理公民的设定,自由平等人的观念和中立性的原则,指出它们都不足以把美好生活的观念排除在国家行为的道德基础之外;接着通过阐释个人自主的生活观念和社会道德在维系社会合作时不可或缺的功能,论证了公共证成的原则是会要求国家推行某些特殊的美好生活观念的。至善论的主张因此非但没有被公共证成的原则所否定,反而能够基于这一原则重新得到奠基,成为一种更加包容、灵活的政治主张,为解决当代政治哲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特别是传统至善论资源的现代性转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张宪文
已完结· 23.85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叶秀山
已完结· 40.89万字
本选题分类结集叶秀山先生全部已经出版的专著,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以及部分笔记、札记、书信和讲演录,共11卷。本选题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是哲学专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学习和参考用书。第六卷包括《西方哲学史第一卷·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库·叶秀山文集》《哲学要义》这三本作者著作。
张宪文 姜良芹 郭必强
已完结· 12.20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李浩
已完结· 19.02万字
《遂州志》载:宋元符二年,县下慧明院,秋冬间忽现观音大士像,父老以为祥瑞,咸请于真宗皇帝,御封“观音道场”。宋政和五年,父老咸曰:“……遂宁出佛越三年,陛下即位,此其祥兆,乞改府额。”十二月已亥,徽宗诏升遂州为府,赐广德寺“观音珠宝印”一枚,代表无上法权,持有者可号令天下。清康熙八年(1669),黄中玉得当朝一品大员张鹏翮鼎荐,知任遂州。康熙十一年(1672),张鹏翮六十寿辰。黄中玉为感其恩,搜罗奇珍异宝数以百万计,内有广德寺镇寺之宝“观音珠宝印”,秘遣护院蔡氏兄弟解押至京,以为寿礼。车队行至剑门关,神秘失踪……
徐耀新
已完结· 4.18万字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周彩人
已完结· 13.02万字
本书以一个酒泉人写酒泉事,有大西北的苍凉往事,如哭灵、打柴、闹社火,也有北方独具一格的乡趣,如抢媳妇、乡骂、酒令,自然也有中国文化侵染下各地均有的农家人、农家事,如二月踏青、端午划船等。作者笔法苍劲,将大半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诉诸文字,从一个酒泉本土作家的视角展现了酒泉的乡间往事。
刘小宁
已完结· 5.86万字
本书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档案为主(含新近发现的孙中山大总统令、大总统电报房文电等),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建南京临时政府为节点,全面回顾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曲折经历过程,以及临时政府废旧立新、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举措,展示民国建立初期风云激荡的政治和社会面貌。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资料翔实,以原始的档案和镜头重拾100年前的记忆,使今人能更好地了解历史,解读历史的选择。
徐耀新
已完结· 2.55万字
东村,古称“东园村”,这个太湖边尚存的为数不多的千年古村,历史遗存丰富,现存明清建筑30余处,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东村/精彩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一本休闲旅游读物,行文风格接地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东村的精彩之处展现在读者面前,吸引读者前往游览。
徐耀新
已完结· 5.83万字
《余东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江苏画派、博物馆、红色文化、民风民俗、江苏的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店、饮食文化等十个系列。丛书以“口袋书”的形式,以江苏特有的文化风貌为内容,以文字、图片为呈现手段,讲好江苏故事,弘扬优秀文化。 余东,古称“余庆”,因其风景如画,形似凤凰,谓之“凤城”。纵观余东历史,经济富庶,人民安居乐业。今日余东,文化遗产遍地,常年游人如织,成为闻名遐迩的南通市特色文化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本书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赵君
已完结· 14.34万字
中原俗曲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概念本身产生较晚,但由于它的客观存在以及与传统音乐文化较直接的承传性,从而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书对中原俗曲文化的形成进行了细致剖析,并对其整体性风貌做了全面梳理,同时对锣戏的历史、艺术特征和价值进行了整体性呈现。作者通过对该剧种的形成时间、流布地区、戏曲班社、音乐本体、表演艺术和剧目文本等多方面的梳理,具体分析了其独特性的根源,以便让读者对中原俗曲文化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王燕文
已完结· 24.02万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 总论》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分析了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和时代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系统研究和学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判断、新思考,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领域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研究和凝练提供很有益的理论准备。
刘添才
已完结· 20.71万字
与苏联相比,中国对一元化体制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形成了和谐的社会主义体制。和谐体制主要由和谐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总体制等构成。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体制转型的成功,在于改革开放中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纠偏机制。这种机制是由人民群众精神的肯定机制、领导人的开拓精神、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吸纳机制等诸多力量合力的结果。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29.25万字
本书是清华国学书系之一。编者选取浦江清代表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体现浦江清学术的主要成就。收入的学术著作有《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谈京剧》、《词曲探源》、《论中学国文》等。书前有编者写作的浦江清评传,对浦江清生平与学术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徐耀新
已完结· 4.53万字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范金民
已完结· 40.49万字
全书搜集和征引了大量政书档案、民间文书、文集笔记、地方志书、日记碑刻以及域外文献等一手资料,着重从制度规定与社会运作两个途径,对明清时代江南的科举盛况、人文活动、社会治理、城市风貌、书画收藏、契约文书和外国人眼中的视觉印象等,作了多角度考察和深入探讨,分析了江南科第冠海内、人文甲天下、引领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与原因,提出了诸多学术新看法,堪称江南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徐耀新
已完结· 6.35万字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 《木渎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采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全面介绍栟茶镇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领略栟茶镇的精彩之处,进而读者前往旅游观光。
牧之
已完结· 15.82万字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抓住顾客的“面子”心理,给顾客“面子”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这点对任何顾客都适用。 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徐耀新
已完结· 5.60万字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而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2016年底,江苏省文化厅开始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 “精彩江苏”丛书第一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首批图书正式出版,第一批推出24本。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一卷在手,令读者观尽江苏名城名镇名村之无限精彩。
王喜根
已完结· 22.86万字
本书考察中国古镇古村落现状,提出保护古镇古村落的方法。近20年来,由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古镇古村落的消亡进入了高潮。中国的古镇古村落现状到底是什么样?在关乎传统村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带着这份焦虑和这份责任,作者先后深入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00个古镇古村落进行田野调查。褒扬他们的成功做法,实事求是剖析存在的问题,真诚地提出改进意见,力求引起人们对古镇古村落抢救和保护哲学性的思考。
王庆五
已完结· 26.77万字
丛书紧扣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科学归纳和深度解读党中央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阐述和创新表达,考察其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价值。丛书注重强调政治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广泛吸收借鉴该研究领域国内成果和观点,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实践特征。
梁勇,叶南客
已完结· 27.98万字
本书紧扣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时对江苏工作提出的“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总要求,立足江苏发展实际,考察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现实基础、发展目标、创新实践、对策思路和经验启示,突出实践性和对策性的研究指向,对于推进江苏省为全国发展探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能起到了战略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刘志彪
已完结· 158.68万字
本书紧扣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时对江苏工作提出的“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总要求,立足江苏发展实际,考察江苏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现实基础、发展目标、创新实践、对策思路和经验启示,突出实践性和对策性的研究指向,对于推进江苏省为全国发展探路,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能起到了战略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马强才
已完结· 28.47万字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的、马强才选编的《蓝文徵文存》收录了中国著名史学家蓝文徵的研究专著《隋唐五代史》及其他一些研究的文章,包括《朱舜水之思想》、《唐代边疆政策》、《海上的女真》等,可供历史研究者参考。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35.29万字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了陆侃如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陆侃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尤以楚辞和两汉文学闻名海内。1926-1927年曾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求学,后自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归国后辗转全国任教。其代表著作有《屈原》《宋玉》《乐府古辞考》《中古文学系年》等,并合著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
张宪文,夏蓓,郭必强,姜良芹等
已完结· 5200字
本书分为抗战损失调查缘起与初步实施、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组织与工作概况、南京大屠杀案市民财产损失调查统计等三个部分。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32.20万字
马衡,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大考古学会主席、清华国学研究院特别讲师、西泠印社社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本书通过发掘、梳理马衡的生平行事与学术成就,以期较为全面地展示、表彰其人格学问、道德文章,也为今后的国学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知识材料与思想资源。
(美)韩瑞
已完结· 18.37万字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通过对小说、医案、游记、照片、绘画的解读,揭示出西方同情与人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这种西方式对华“同情”的来龙去脉,并力图通过这些分析展现出关于“中国”的整体印象。作者在该书中的这种分析开启了思考西方过去与当今对华关系的新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对同情、受苦、经济交流以及再现式交换这四个术语的专门论述,进而建立起分析中国历史话语、同情与现代性的新网络。在结合了文化研究、亚洲研究、美国研究以及医疗史观念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中西方关系的独特视角。
汪民安 郭晓彦
已完结· 32.04万字
《生产》为不定期学术类出版物,主要翻译、介绍了西方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已出版六辑。本辑专题为:“生命政治:福柯与阿甘本”,重点译介了福柯的《生命政治的诞生》、《全体与单一:走向政治理性批判》两文与阿甘本的《生命政治与主体性》、《在人权之外》,以及德勒兹等学者的相关文章《纯粹的内在性:一种生命》,等等。第七辑中还以意大利学者罗伯托·埃斯波西托为中心人物,收录了他所著的三篇文章,以及坎贝尔对其访谈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