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16章 大地动
书名:从贞观开始逆袭作者名:熊猫大侠本章字数:2010更新时间:2021-12-27 16:45:52
周桐在这次地震中,又一次赢得了百姓的声威,使得老百姓对他心悦诚服。
但是仍有一些人认为,是周桐的丧门星名声,才引发了这次大地动。
而在周家堡的守备营内,也开始流传这种谣言。
“周先生,在下有一事,不得不禀报先生!”赵辉急匆匆地走进营帐。
“怎么了,赵兄?为何如此慌张?”
“现在军中盛传,说是先生您引发的这次大地动。而且越传越烈,守备营已经怨声载道了。”
“这就是人言可畏啊,赵兄,子虎大哥现在何处?”
“他在赵家军的军营中操练军队呢!不知先生有何事?”
“如今营中对我的偏见还没有消除,唯有再干一番事业,方可令他们心悦诚服。”
“你现在去召集工匠,我有要事相商。”
“诺!”赵辉不敢怠慢,毕竟在他的心目中,周桐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特别是他竟能收服赵子虎这个一般人都撼动不了的长者,就说明了很多东西。
不多时,数十名工匠就走进了周桐的营帐,“拜见周先生,不知周先生召集我等,有何吩咐?”
周桐回身,拿出了一张图纸,一个地动仪跃然纸上。
“这是何物?”
“此乃地动仪,近日的大地动,乃是自然所为,并非鬼神作祟。然百姓愚昧不知,而我等为天下苍生计,不得不做出因应措施。”
“而这个地动仪,则是测算地动的利器。”
周桐的话十分沉重,但是周围的工匠却仿佛已经着了魔,对周桐已经是言听计从。
“周先生,只要您一句话。我等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工匠在周桐的指导下,开始复原已经失传很久的地动仪。
数月之后,一只地动仪终于问世。
“这东西果真有效吗?”一个工匠还是不太相信其中的奥妙。
突然,地动仪触发了机关。
“不好,陇右要地动了,大家近期不要去陇右贩茶了。”
工匠们还以为周通这是在讲笑话。
但几天之后,来自陇右的难民证明了周桐地动仪的正确性。
果不其然,周桐再一次成为老百姓口中的“天选之子”。
周家堡中对周桐的流言蜚语也逐渐地减少了。
在解除了守备营对自己的偏见以后,周桐又让守备营与赵家军进行联合军演。
果不其然,在多年的磨合中,两支原本是敌对的军队,却成为配合默契的一个整体。
就像周家堡和赵家村一样。
而就当周桐在周家堡大练军事的时候,又一场大地动侵扰了周家堡。
虽然这一次有了地动仪的帮助,但是伤亡还是很惨重。
特别是村中的民房,以及军械所。
周桐看到倒塌的民房,心里也是十分愁苦。但大地动乃是天意,并非人力所能改变。
于是周桐与村民们一道,重修周家堡。
“来!搬上!”一个壮汉正在搬砖......
“嗖!”一支箭窜了进来,刺死了这个年轻人。
周围的人立刻吓的退了出去,周桐察觉不对,立刻前去查看。
“是突厥人的箭!”
“这可怎么办?”一个侍从说道。
“立刻召集守备营和赵家军的将军前来议事,不得有误!”
“诺!”
周桐营帐,一片寂静,周桐在看着军事地图。
“我等拜见周先生!”守备营和赵家军的将领逐渐走进营帐,对周桐打招呼。
“你们看,这就是突厥的新式利箭。方才刺死一人,不知各位有何见教?”
“周先生,莫不如循声而去,派密探查找这箭的来源,也许可以找到敌军。”
“然,突厥人此来必是有所准备。小将军可不要掉以轻心啊!”守备营的一个老校尉说道。
......
一阵辩论之后,周桐拍案稳定了秩序。
“我们可以摆个空城计。”
“周先生的意思是......派我们到城外设伏,随后瓮中捉鳖?”
“校尉真是好智谋!不错,正是如此。”周桐回应道。
“如此一来,突厥兵必然全线覆灭!”赵家军的一位都尉欣喜地说道。
“守备营听令,着你伪装成贩茶的百姓,埋伏于周家堡以西。”
“赵家军听令,着你以农夫装扮,密伏于赵家村至周家堡之间的道路。”
“此战,只可成功,不能失败。”
“诺!”周桐在军中的声威已经非常大,即便此时他还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人。
但毕竟英雄不问出处,因此周桐成为了没有官爵的统帅。
三日后的一天夜晚,突厥兵前锋突然闯入,却不知周通早已转移百姓,留下的只是一些青壮年劳动力。
“是时候了!弓弩手,射!”周桐一声令下,数百名弓弩手搭弓射箭。
突厥兵还未来得及求救,便倒在血泊之中。
而后续的军队迟迟没有看到前锋的战况,为首的头目急功近利,贸然出击。
“弟兄们,跟我冲!把这个堡子给我拿下!”
但是当突厥军队看到前锋的尸体时,已经晚了。
“不好,快撤!”头目慌忙说道。
“贼寇,哪里走?”赵子虎老当益壮,立刻从东边杀将而来,而守备营的军队也应声而来。
仅十几分钟,突厥兵就被团团包围。
“尔等已经多次战败,还不乖乖束手就擒。免得生灵涂炭!”赵子虎依据周通的指令,并没有痛下杀手。
突厥人本是游牧民族,只是基于生存问题这才进犯。
周桐自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于是并没有下令彻底的杀死他们。
“我早就听说突厥人也是英雄豪杰,今日来此进犯,也算的上是一次正面交锋,只可惜贵军大败。”
“不,我们没有败!我们还可以背水一战!”一个突厥士兵说道。
“战,亦无不可,但你的生命允许你打几次仗呢?而我这弓弩却是可以连续攻伐!”
“大丈夫行于天地之间,若是不能一展抱负,何以称为大丈夫?”
“如若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更好?冤冤相报何时了?”
周桐的一番话,让突厥人渐渐放下了抵抗的念头,“既然如此,我等愿意诚心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