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20章 销售计划
书名:重生黄金年代作者名:迷惘本章字数:2227更新时间:2021-12-27 16:39:56
赵有德进厂后直奔二楼,“啪”将一张电报草稿拍在了正翘腿看报的何春明面前,突然的一声拍桌,倒差点把他从椅子上吓到地上。
“怎么了?”说着赶忙放下手中的报纸去捞桌上的的草稿,他都快被弄得神经衰弱了,生怕这节骨眼上又出了什么事情。
仔细看清了纸上的文字,他也是终于放下心来,是鲁地那儿来的发货通知。
抬头就看见赵有德的眉眼正笑在一起,有那么些可爱的样子。
两人默契地举起手中的不锈钢大杯,“锃”碰了一碰,以茶代酒的豪饮了一口,庆祝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难关。
招工培训后三天,第一批原材料到达,鲁城棉花加工厂给予八折优惠。
赵有德与何春明一拍即合,将本划拨出来的成本多余部分资金对长安的原供应商进行了仁义补偿。
在进行了一批试产与改进后,鞋厂的生产运作真正开始。
看着每台机器在忙碌地不停运转,工人们也因为工分与产品质量与数量结合的新制度而干劲十足,货物堆放小仓库以肉眼可见速度被塞满。
站在二楼办公窗口的何春明知道销售计划应该提上日程了。
正坐在边上翘着腿听戏的赵有德不自觉地感慨:“这忙碌的机器声加上这出《未央宫》真是绝配!”
就在赵有德悠闲沉浸其中的时候,“啪!”何春明将一张草稿纸拍在了他桌前。
稳了稳因为自己一颤而差点歪倒的椅子后,他反而没急着去拿桌上的稿纸,而是抬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何春明:“嗯?”
何春明在桌前双手交叉抱胸,好整以暇地用下巴点了点桌上的稿纸,示意他看。
赵有德这才犹豫地伸出手将那张稿纸翻开。
这个东西他见过,正是一个月前何春明画的简易地图,只是这张比上个月画得更大,地图上的黑点也增多了。
“这个是什么?”正正反反看了看也没看出啥名堂,他只能推推眼镜等待回应。
“这是鞋厂周围各供销社的方位图。”
赵有德马上就领会了何春明的意思,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的确,加入供销社这种现成的销售点鞋子比较好卖。”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但是供销社的柜台先不说允不允许我们入驻,就算入驻,售卖价格也是要和国营产品一个价。”
沉吟片刻,他得出结论:“很亏。”
其实对于销售方面的问题,何春明这几天仔细地想过,到底要不要从供销社下手他还是十分犹豫。
哪知此时赵有德一拍脑袋说:“我们没有销售点,就搞流动的销售,还可以鼓励其他人加入销售队伍。”
何春明细细品味了下胖子的思路,总觉得这个思路好像很是耳熟,就试探性地开口道:“你的意思是,打算召集一批人进行培训,然后让他们去发展销售者?销售者发展与产品卖出都算工分?”
“没错啊,年轻人理解能力很强嘛!”赵有德换了一条腿翘着,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想了想他继续补充道:“不过这样,可能对我们的出货量压力有点大。”
对于这种“安利”的初形,作为后世过来的何春明再熟悉不过,再过个二十年左右他的许多合作伙伴就因为迷信这个销售模式去唱铁窗泪了。
所以对于这种销售模式,何春明内心是拒绝的,且不说庞大的销售网这小厂能不能运作开,就说这吃烂分的法子他也是发自内心的摒弃的。
不过想到“安利”这个词,他突然灵光一现联想起了后世的好物推荐,同时真正使用者的好物推荐才最有感染力的,同时也是最划算的宣传,现在主要需要解决的,就是推荐者。
何春明思考片刻,在脑子里跑马灯般,回忆后世的一些营销手段,旋即开口道:
“现在厂子规模还不大,你说的那种销售模式我们不一定能支撑得起来。我们换个小规模的宣传,分两条线,一种是传单宣传,一种是真人带货。”
“传单宣传的话,你再想几个朗朗上口的短语,我们在各个供销社附近发放;或者也可以像卖报纸一样雇佣小孩子发。”
“然后厂里员工可以每人送一双,作为福利,这样能督促员工身边的人尝试了解我们的改良鞋子。”
“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到周围几个供销社跑一跑,送鞋子给供销社的售卖员。”
“等等,怎么都白送?”赵有德好不容易插上了一句。
“哎呀,你自己想,我送你一个双新款鞋,只是让你对于过来问询的人提一句‘友德鞋厂买的’,你帮不帮?”
“恩,明显不亏的买卖,会帮。”
“这不就得了,同时我们价格再比国营卖得每双便宜5毛钱,抢占市场,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这个星期先试一试,看看效果。”
赵有德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商定了一件事情就会马上着手去做,此时他正夹着公文包,踏着凤凰牌大自行车,在各个供销社附近的传单发放点巡逻。
只是看着发一半扔一半的场景,他是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将自行车往路边一支就靠着街角闷闷地掏出了烟。
刚欲点烟目光就被不远处刚下班的售货员吸引,她穿得是那款蓝色格子的,她正推着车准备回家,却被熟人拦了下来。
胖子心里想着何春明的“使用者计划”就忍不住凑上前两步竖起耳朵来看看这个售货员到底会不会帮忙做宣传。
“小丽,下班呐。”
“恩,你这手里拿的是友德鞋厂的传单吧?”
“街头那小孩塞我手里的,不过我问你啊,你脚上这个鞋是不是友德的鞋?”
“对啊,友德鞋厂改良的棉布鞋。”
“哎呦,我都听说了,开私营的没有一个有良心的,做东西都是想尽办法都偷工减料的,你怎么还穿他们生产的鞋子?”
听着这话赵友德咬了咬后槽牙,对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这宣传都投出去三四天了,来买鞋的人还这么少,原来是有这些碎嘴子。
本还愤懑不平的胖子,注意力被那售货员的回答拉了回来,只听她说“是嘛?别的厂子我不知道,这个我穿着还挺舒服的。”
“其他不说,这鞋子比起以前要好看很多,鞋底软我站一天脚都不太疼。而且它的鞋面有不同厚度,怕热的可以选薄的,怕冷的可以选厚的。”
后面再交谈的内容随着两人越走越远也听不真切了,赵有德见这个
“使用者计划”效果还不错,心里因为传单满地的烦躁感也降低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