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0043双面人生
书名:戏说资治通鉴作者名:炎林森说历史本章字数:2954更新时间:2024-04-03 09:17:53
(续借上回)我个人觉得,如果魏武侯是大一统王朝的君主,他可能会很优秀,甚至八方四夷都会匍匐在他的脚下瑟瑟发抖。但作为一个大争之世的君主,一个国家底蕴并不丰厚的当家人,他太不合格了。
国家崛起不能仅仅靠武力,还要靠纵横捭阖的能力,显然魏武侯是没有的,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三晋同盟是在他的时代瓦解的。虽然到了魏惠王时期,三晋也有联合出手的时候,但是那种联合,就已经不再是三晋之间的同气连枝了,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了。
我个人觉得,魏武侯什么都没留下,虽说在中原的地盘扩大了一些,但是中山国丢了。所以司马贞说“文始建侯,武实彊盛。”也是一句空话。
魏武侯留下的只是一个烂摊子,不说三晋同盟的瓦解,魏国和秦国是世仇;和楚国也结下了梁子;和齐国也闹得不开心;还能和自己对付的,都是一些小国家了。这就是半夜偷瓜,老的嫩的一把抓,根本没有分类对待,所以在地缘政治上,魏武侯也是一个失败者。
魏武侯的一生基本说完了,但他的故事还没有说完,比如说战神吴起的离开,也是魏武侯失败人生的点缀。咱们接下来就来说说吴起的故事。
吴起出生于周考王元年(公元前440年),吴起是小卫国人。据说他出生在一个富户,史料记载:“其少时,家累千金。”千金家庭至少也是一个小地主了。
吴起并不满足于、地主家傻儿子的快乐生活。他想要在政治上得到发展,于是花钱找关系,想要获得一官半职。但是非常遗憾,最终搞得倾家荡产,也没有得到官职。这就是遇到了诈骗,有人拿钱不给办事。活在那个时代,刀把子全在官员的手里,收钱办不办事,你又能怎样?倒霉的吴起,看到了社会的黑暗,这也是社会给他上的第一课。苦难是真的可以磨砺,那些内心坚定的人。
假设吴起就此一蹶不振了,没有后来的荣光,没有成为千古名臣。再假设史料还会记他一笔,那么吴起就会成为后世眼中的纨绔子弟。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有很多吴起,他们没有得到吴起的机会,最终成为别人眼中的不肖子。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抛开一些成见,脱离以成败论英雄的境界。或许会让那些失败的吴起,感受到一些社会的温暖。
从这件事情、咱们可以看出,吴起虽有智慧,但不善于钻营。正因为不善于钻营,所以在辉煌之后,还是落了一个悲剧的下场。
吴起败家的事迹传扬了出去,同乡觉得吴起太傻了。你简直是树叶过河,全凭一股浪劲。你家愣是被你搞败了,你好厉害呀。挥一挥衣袖,不留半个铜板。你是猴子请来的二逼吗?
吴起被这么一讥笑,委屈就彻底爆发了。我受了这么多的暴击,你们隔岸观火就罢了,竟还在一边讥笑、在大火中没有出路的我,你们还是人吗?
你们不愿意做人,那我让你们去做鬼吧。一怒之下,吴起杀了讥笑他的三十多个人。由此可见、吴起的武术应该是比较高明的。一个人杀三十多个人,不是萧峰级别,至少也是慕容复级别的。
杀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死罪。等待吴起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伏法认罪,一条是浪迹天涯。也许吴起早就做好了浪迹天涯的打算,才敢于杀死三十多个人。
在逃走之前,吴起去拜见母亲,他用牙齿咬住手臂发誓:“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据说手臂都被他咬破了。这话是说:“我今天离开母亲,去别的地方游学,如果我不能做上高官,我就不回家和您相见。”
看到这话的时候,有一种满满的感动。我们想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受制于自身的能力和现实的状况,总是活的很悲惨。即便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怕也是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吴起也是这样,当他功成名就,当他盛名满天下,他的母亲早已经是冢中枯骨了。
有人根据这段记载、说吴起是一个狠毒的人,一下子就杀了三十个人。还用出血的方式,向母亲发誓,吓唬母亲。加上他的败家行为,这就是一个野蛮逆子。
这个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是不是我们一直口口相传的、都是真的呢?在这个世界里的流言蜚语,谁知道是真、还是假呢?
风起于青萍之末,谣言的起源,其实来至于瓜田李下。所以千万要记住,不要在瓜地里系鞋带,万一被人当成偷瓜的野猪,来了一粪叉子,那就尴尬了。也不要在李树下正帽子,也有可能被人当成贼,打成猪头,却无语泪千行。因为没法解释,你客观的行为和偷没有什么两样。
关于这个记载,其实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引用鲁国人对吴起的评价。鲁国人不喜欢吴起,这里会不会有鲁国人的编排诽谤呢?
我觉得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后来吴起做了卿相,若这个誓言是真的,他该衣锦还乡。虽然母亲不在了,也应该去给母亲添上一把坟头土。翻遍史料没有记载、吴起回到过卫国。所以这件事是存疑的,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这回事。
吴起离开了卫国,拜在了孔门的弟子曾申的门下、学习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吴起母亲去世了。吴起因为誓言,就没有回家奔丧守孝。
曾申认为吴起不孝,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我觉得确实不孝,这个没有办法洗白。母亲去世了,竟然能不回家奔丧,真的不配作儒家的门徒,你甚至不配做个人,不管你有没有什么狗屁誓言。因为这件事曾子就和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据说从此之后,吴起放弃了儒学,学习兵法。
吴起不回家,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可能,他回不了家,当时杀了三十多个人,他一个通缉犯,怎么敢回家呢?但是不管怎么样,不给母亲送终,确实不孝。当然了,吴起杀人这件事可能也不是真的,咱们慢慢说。
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这一年吴起二十八岁,齐宣公攻打鲁国。鲁穆公姬显想任用吴起为将和齐军交战,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这就麻烦了,不敢用你呀。万一你临阵倒戈了,那我鲁国不就完犊子了吗?
吴起为了能够功成名就,为了能够取得姬显的信任,就杀掉妻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太不是人了。老婆嫁给你,咱们不用像现在女权主义者说的那样,把老婆当祖宗供着,那真的是过分了。任何事情都考虑现实的状况,你的状况和你老婆的状况都需要考虑,再要求自由的时候,也要考虑公平。不管怎么样,你杀了你老婆,这个太过分了,堪称史上最无耻的求职了,这简直就是为了成功,把老婆给献祭了。这种事情只有小日子能干的出来,你吴起怎么能做这种事呢?
鲁穆公却觉得靠谱,你杀了老婆,是断了和齐国的关系,于是任命吴起为将。鲁穆公确实脑子也不咋滴,这个错误范的就和齐桓公、魏文侯一样了,我们要考虑他这个事情做的是不是符合天理人情国法,在来考虑是不是对自己有利。
吴起就是不一样,一代完美大臣,六边形王者,每个角都是满分。一出手就天下无敌,率领鲁国军队击败了齐军,这个不容易,鲁国这个时代已经很菜了,能击败齐国,就可以看出吴起的实力是王者级别。
接下来就发生了鲁国人的评价,咱们为了说的明白,录入这段原文:“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niè]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这话不用解释了,咱们之前都说过了。这里的重点是:“鲁人或恶吴起曰。”也就是说,鲁国人不喜欢吴起,这是鲁国人的诽谤。那么之前的一切就不成立了,你是没有根据乱说的。什么杀人、不孝都是扯淡。
咱们想一想,吴起杀了那么多人,鲁国人也知道,曾子为什么收他为学生?曾子脑残吗?要杀人犯做自己的学生,这个杀人犯不是服刑之后出狱,他是在逃、杀人犯!这太博爱了,一代大儒曾子就这么缺学生吗?有人缺少父爱,有人缺少母爱,没见缺少学生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