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章 怪屋吃人之谜(一)

第1章 怪屋吃人之谜(一)

书名:苏无名之长安疑案录作者名:延陵小鼎本章字数:2872更新时间:2025-03-22 15:22:47

大唐京都长安,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城。

九条南北走向的纵街和十二条东西走向的横街纵横交错地将宫城、皇城之外的外郭城分割成了一百零九个里坊。

长兴坊位于皇城朱雀门以南第三横街之南,长安中轴线朱雀大街的东侧,跟朱雀大街之间还隔着一个安仁坊。

在长兴坊的临渠曲中,有一家胡人开的饆饠铺。

饆饠是一种有馅心的面制美食,形制粗大,呈卷状,两端开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手抓饼。不同之处是,它包入馅心之后还要经过油炸。

饆饠的馅心一般是用米饭加其他食材、佐料拌制而成,有咸甜两种口味。咸者种类最多,有的馅心中加入肉类,有的加入蟹肉蟹黄,有的加入羊肝之类;甜者则加水果,如樱桃之类。

饆饠是一种胡人食品,相传西域胡人中的毕氏家族和罗氏家族最嗜此物,因而流传至长安之后被长安人称为“毕罗”。文人雅士多事,将这两个字各加个食字傍,把它们写成了“饆饠”。

长兴坊那家饆饠铺就是一个西域罗氏家族的胡人所开,家学渊源,因而做的饆饠特别地道,滋味香美,种类也特别多。

店堂不大,里面一共摆了十二张宾榻。此时,每一张宾榻上都坐着客人,有的榻上是两人相对而食,有的榻上则是一人独食。

东边靠墙四张榻上每张都是两人对食,八个客人都头戴儒冠,年龄都在二十余至三十余之间,他们边吃边愉快地交谈着,显然他们相互之间都熟识。

长兴坊离务本坊不远,中间只隔了一个崇义坊。而务本坊,是国子监的所在地,因而一望可知,这八个儒生都是国子监的学生。

最里边一张榻上,一位三十出头,有着三绺浓须的儒生忽然道:“诸位,近日靖恭坊出了件怪事,不知诸位可有耳闻?”

众儒生都说:“未曾听说,是何怪事?”

三绺须儒生捋了一把下巴上长长的胡子说:“靖恭坊西北角上有一座房子,不知诸位仁兄可曾见过?其造型甚是古怪奇特,黄墙黑顶,两个黑洞洞的小圆窗,有如双眼,一个圆拱顶的红色大门,好似张开的嘴……”

三绺须儒生前面榻上的一位二十出头的儒生立即插嘴道:“啊,对呀,靖恭坊确实有那么一座怪屋!”

其他几个儒生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在下也见过那怪屋,听说那怪屋的主人是一个胡商?”

“那是自然,只有胡人才会建那样的怪屋。”

“其实,胡人的房子大多奇形怪状,圆窗拱门的造型最是多见,那座怪屋跟其他胡人之屋比起来倒也并非怪得出奇,你若到胡人最多的怀远坊去看看,奇形怪状的房子甚多,只因靖恭坊胡人没那么多,唯此一间胡人之屋,因而显得甚怪。”

三绺须儒生旁边桌上一位老年客人忽然插口说:“靖恭坊胡人也不少,只是因为那里的胡人大多已在那里定居了一两代人了,有些是在隋文帝时就来了长安的,他们中很多人跟我大唐女子通婚,生下的‘土生番客’从穿着打扮到言语习俗都跟我大唐人别无二致了!”

另一客人说:“土生番客虽然言语习俗已跟我们唐人无异,但他们仍然跟其父辈一样信夷教。”

一位儒生道:“是了,靖恭坊中建有一座祆祠,可见那坊中信奉祆教者一定为数不少。”

一位富家公子模样的年轻客人道:“信祆教者,以胡人中的粟特人为最多。全长安一共五座祆祠,布政、醴泉、普宁、崇化、靖恭五坊各有一座,这五坊之中的胡人均为数不少。”

又一位客人道:“靖恭坊中胡人确实不少,不过,那样的古怪胡屋却是不多。”

一位外地客人道:“正因为不多,所以在下未曾去过靖恭坊,却也听人说起过那座怪屋。”

一位大饼脸儒生说:“诸位这么一说,在下倒也想起来了,在下似乎还见过那个胡商呢!身材高大,勾鼻深目,一部浓黑的大胡子,头上裹着一个大头巾,几乎把脑袋都罩在里面了,只有一张脸露在外面。噢,他还有个老婆,是蓝眼睛的胡女,那肤色,白如凝脂,堪称绝色!”

另一位高大壮硕的儒生笑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德如兄果然满眼就只有色!”

大饼脸儒生立即不客气地回怼:“怎地?你常大椿就不好色?不好色你老是偷偷往平康里跑干啥?”

常大椿顿时面红脖子粗:“在下何曾偷偷往平康里跑过?吴德如你休要诬人清白!”

“好好好,你确实没有偷偷地去,而是公开地去的,是正大光明地去的,好了吧?”

众儒生和众客人一齐哄笑起来。

“你,吴德如,你给我说清楚,不说清楚在下跟你没完!”常大椿气急。

“同学之间开个玩笑,何必当真?莫要伤了和气!莫要伤了和气!”众儒生见常大椿要动真怒,急忙劝开。

只听又一位儒生说:“在下未曾见过那胡商,却见过那座屋子。而且我还听说,多年前,那位来自大食的胡商在那里买了一块地,然后雇工建造了这么一座怪异之屋。大约两年前,那胡商一家消失了,无人知晓他们去了哪里,那怪屋从此一直锁闭着。”

老年客人点头:“老朽也有所闻。”

三绺须儒生前面榻上那位二十出头的儒生问三绺须儒生:“许佑兄,你方才说靖恭坊出了怪事,莫非跟那胡人怪屋有关?”

“正是!”许佑点头,“近日在下听到传闻,那胡商一家人不是去了哪里,而是被那怪屋吃掉了!”

“哈哈哈哈!”老年客人大笑起来。

众客人和众儒生也一齐笑了。

常大椿道:“许兄说笑了!这个笑话可并不有趣。”

“不是说笑,是实有其事!”许佑非常严肃。

众人愕然。

“实有其事?此话怎讲?那房子真会吃人?”吴德如吃惊地瞪大了本来就很大的眼睛。

许佑肯定地点头。

常大椿问:“许佑兄,你是听谁说的?”

“在下听好几个人这么说过,而且,那房子吃掉那三个胡人之后,最近又吃了两个人。”许佑神色严峻。

“难以置信!”二十出头儒生惊骇道,“难以置信啊!房子吃人,这,这怎么可能?”

“哈哈哈哈,郭子春老弟,你还真是一派天真,信他的鬼话呢!”常大椿大笑。

许佑正色道:“常兄,你我同窗八载,可曾见我许佑说过鬼话?许某岂是信口雌黄之人!”

“那么怪屋吃人,许兄可曾亲眼所见?”常大椿不客气地问。

“亲眼所见倒是未曾,许某也是听说的。”

“道听途说,哈哈哈,许兄,齐东野语,何足信哉!”常大椿笑道。

“是啊,凶宅确实有,然吃人之宅则断然没有!”

众儒生也一齐不信地哂笑,引得其他客人也一齐摇头而笑。

许佑正色道:“大椿兄,你熟读经书,不才要向你请教,《左传》有记载,昭公八年,晋国发生了一件怪事,是何事?”

“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常大椿不假思索,张口就答,儒家经典他确实烂熟于心。

《左传》的这则记载是说,鲁昭公八年,晋国魏榆地方有一块石头突然说起话来。

许佑肃然道:“石头说话,此事岂非荒诞无稽透顶?若非见载于经传,在座诸位会相信吗?”

“呃,确实,若非《左传》记载,在下断然难以置信!”吴德如讪笑道。

许佑道:“可见,这世间奇诡怪诞之事自古就有,何足为奇!”

众儒生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微微点头。

常大椿却仍然一脸的不信,哂道:“可是许兄,《左传》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当晋平公听到石头说话之事后,就问盲乐师师旷,‘石头怎么会说话呢?’师旷的回答是,‘石头不会说话,要么是有什么妖祟之物附在它身上说话,要么就是老百姓幻听。可见,师旷已明确说了,石头不会说话!”

“常兄差矣!师旷并没有完全否定石头说话之事实,他认为,若有异物依附在石头上,是能借石头说话的。故而《左传》的记载也说是石头说话,而非‘有物附于石说话’!同样的,妖魅之物依附于那怪屋,吃那怪屋中人,谁说这种事就不可能发生?把它说成怪屋吃人又有何不可?”

老年客人道:“空穴来风,总非无因。不知这位许先生是从何处听说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