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第5章 成家了
书名:详说秦汉四百年作者名:吴楚恒伯本章字数:2718更新时间:2025-02-10 15:17:46
关于喝酒的传说,透露出一个真实信息:刘亭长喝酒总是欠账的,说明他的财政状况一直很糟,手头总是拮据。他又没有家庭负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三天两头能到小酒馆免费吃喝,他的工资都花到哪里去了?难道是婊或者赌?
刘亭长是很好色的,他打天下那会儿,每到一地,只要看到绝色妇女就要兼收并蓄。他发迹之前,长达三十几年的单身生活(而且正是他精力最旺盛的年岁),他当然不可能守身如玉,嫖估计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史籍不敢记载他这方面的风流业迹罢了。
不过,史籍倒是记载他有外妇,所谓外妇就是姘头、情妇。这女人姓曹,很可能是个有夫之妇,或者寡妇,她还为刘季生了个儿子刘肥,生出来之后刘季也没有能力抚养,由女方抚养,因此一直用的是母亲的姓。直到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才改为刘姓,并且封他为齐王,那时刘肥的生母已经去世,刘邦追封她为夫人,史称“曹夫人”。
刘季当上亭长之后的某一年,沛县城里来了一户人家,是从旁边的单父县(今山东单县)搬来的。此家的家长姓吕,史书上没有传下他的名字,称之为“吕公”,他在单父县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由于跟沛县的县令有交情,就搬到沛县来躲避仇家。
因为吕公是县令的好朋友,沛县的官吏和头面人物就一齐来恭贺他乔迁新居,吕公便设宴招待。
来赴宴当然得随份子,而在县衙当主吏掾的萧何就主动承担了帮吕公家收受份子钱的工作,他对负责安排接待来宾的人说:“送的礼金不满一千文钱者,安排他们都坐在堂下!”
只有礼金达到千钱以上的,才能坐到堂上去。而堂上的坐席也是分等次的,送礼金最多,或者地位最高的来宾都被安排坐在靠近主人席位的上席,其他的都在下席。
刘亭长听说吕家办酒宴,就来蹭吃,别人都带着礼金来,唯独他,空着两手,两个肩膀扛一颗脑袋就大大咧咧地来了。一来之后,就大手一挥,喊道:“贺钱一万!”
堂上的吕公听到此人出手如此豪阔,不禁大惊,赶紧起身来迎接他。
萧何对刘季这厮的尿性可是了如指掌,悄悄对吕公说:“刘季这家伙喜欢说大话,说出来的话很少能兑现。”
但是,吕公善于看相,首先吸引他的是刘亭长头上那标新立异的帽子。
这个帽子是刘亭长自己发明的,高七寸,宽三寸,竹皮为里,漆丝为面。
为了这只帽子,他还特意派他手下的求盗去曾经的孟尝君的老巢薛邑请匠人制作。这是天下独一份的帽子,戴这种帽子的人,必定是特立独行之人!
后来他当皇帝后,去宗庙祭祀祖宗时就戴这种帽子,因此而被列入官员的祭服,可高贵了,必须爵级在公乘以上者才有资格戴,人称“刘氏冠”——这是后话。
接着,吕公的目光就锁定在刘季那不凡的相貌上:高鼻梁,额头像龙的额头一样突起(“隆准而龙颜”),嘴下的胡须和两颊的鬓髯都生得很漂亮。
另外据《史记》说,他左边大腿上还生有72颗黑痣,这个吕公当然是看不见的,但仅从面相上来判断,吕公就已认定,这个刘季不简单!急忙热情地把他引到了堂上。
堂上已坐了许多职位比刘季高的官吏,但刘季向来不把官吏们放在眼里,大喇喇地在上席落了座!
酒宴快要结束时,吕公向刘季使眼色,要他留下来。
刘季是机灵人,于是,酒宴结束,客人们一一告辞离去时,刘季依然端坐不动,直到所有客人都走了,只剩下刘季和吕公时,吕公说:“我年轻时就喜欢相人之术,所相之人也算多的了,没有人的面相能及得上你,希望你能自爱。我愿把亲生女儿给你做个打扫清洁的使女(箕帚妾)。”
这是要把女儿嫁刘季为妻的谦虚说法。白送一个黄花大闺女给他,这样的好事,好酒及色的刘季当然是喜出望外地笑纳!
刘季走后,吕公的老婆非常生气地质问吕公:“你以前一直说这个女儿不凡,要嫁给贵人。沛县的县令对你那么好,向你求娶此女,你都没有答允,怎么就胡乱地许配给了那个刘季呢?”
吕公不悦地一翻白眼:“这个不是你这无知女人所能懂的!”
吕公有二子二女,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三女吕雉、四女吕嬃。嫁给刘季的是三女吕雉,吕嬃后来嫁给了樊哙。不得不说,吕公的相术确实已有相当火候!
就这样,刘季结束了单身狗生活,有了自己的家庭。吕雉先后为刘季生了一女一子,女儿史称“鲁元公主”,后来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儿子刘盈,就是汉惠帝。
6、一门贵命
吕雉是个好妻子,她在家里操持家务,尽心尽职地抚育儿女,事奉公婆,还到田里劳作。
亭长的薪酬微薄,一天一斗粟,被称为斗食吏,一斗约6公斤。这点收入,如果克勤克俭,精打细算,一家人也能勉强把日子过下去。但刘季可不是个精打细算的俭仆人,想靠他的工资来养活一家子是完全不现实的,必须种田。
经过秦灭六国一番大战,全国人口大幅下降,因此,刘季的家乡也有条件搞授田制了,所以刘邦家又有了田。而年近不惑的刘季也成熟了许多,总算懂得顾家了,休假的时候也会回来帮着种种田。
有一次,吕雉跟女儿、儿子一起在田里除草,一位老人从田边经过,向吕雉讨水喝。吕雉给他喝了水,并请他吃了点食物。
那老人边吃边仔细观察了一下吕雉,说:“夫人是天下之贵人。”
吕雉很惊喜:“老丈会看相?那请您帮我看看我的这对儿女如何?”
老人看了鲁元公主,说这也是贵人。看了刘盈则说:“夫人之所以能成为贵人,就靠这个儿子。”
老人走后没多久,刘季正好又休假回来种田,吕雉忙把刚才老人的话告诉了刘季,刘季听了忙问:“他走远了没有?”
吕雉说:“还没走远。”
刘季二话没说就追了上去,追到那老人后,请他帮看看相。
那老人看后,说:“刚才那位夫人和那一对儿女跟君之相很像,君之相,贵不可言!”
任谁听到这种话都难免要产生非常丰满的联想:贵不可言,难道会富贵到……那样?
几年前在咸阳所看到的一幕一下子浮现在眼前!
秦朝的百姓,只要是爵位在不更以下的,每年都必须在郡内服一个月徭役或兵役,此外,一生之中还必须到本郡以外的远方服徭役或兵役一次,而且这次徭役或兵役为期一年,只有拥有大夫以上爵位的人才可以免除徭役。
刘季没有军功爵,即使身为堂堂派出所长,也逃脱不了这个可恶的义务。秦始皇三十五年,他曾被派到咸阳,不知是在阿房宫还是秦始皇陵的建筑工地上当了一年没有工资的民工。
在这次服徭役的过程中,他有幸目睹了秦始皇出行的壮观场面。秦朝法律,皇帝出行,允许百姓观瞻。不让百姓看,如锦衣夜行,排场再大也没有意义,只有让百姓都看看,都羡慕、都崇敬,始皇帝的虚荣心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
那如狼似虎全副武装的步骑警卫、那遮天蔽日的旌旗仪仗、那盛大的车马队伍……把刘季这个乡巴佬震撼得目瞪口呆。再想到始皇帝那气派非凡的皇宫、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之中的天上仙宫般的阿房宫、皇宫中无数的莺莺燕燕……他不由得“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刘季对老父的预言狂喜不已,谢道:“如果真能如老父所言,将来不敢忘了您!”
能过上始皇帝那样的风光日子,这辈子就算没有白活!可是,自己如今连吃顿酒都要赊账,要怎样才能过上那样的日子呢?老天会如何安排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