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4章 工作了

书名:详说秦汉四百年作者名:吴楚恒伯本章字数:2506更新时间:2025-02-10 13:29:15

就在刘季这位浪荡游侠从乡村到县城,混得潇潇洒洒之时,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

刘季19岁时,比他大3岁的秦王政已开始亲政;刘季27岁时,韩国被秦国灭掉;刘季29岁时,秦军攻占了燕国国都蓟;刘季32岁时,秦军攻克魏都大梁,魏王假成为俘虏,随即刘季的好朋友张耳所立足的外黄县也为秦军占领。同一年,楚国大部被灭,仅剩淮上一隅残土;刘季33岁时,他的家乡沛县终于也沦陷于秦人之手,并被秦国划入了泗水郡。

刘季成了秦国人,秦国可不会给游手好闲的人留下生存空间,游侠被视为民间不法势力,是秦政府的重点打击对象,刘季那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到头了!

还好,刘季只是个没有名气的小虾米,还没有资格引起秦廷的关注。他的好友张耳,因为名气大,被秦王政指名道姓通缉追捕。张耳只得抛下家产逃到原属于楚国的陈郡陈县,过起了埋名隐姓的逃犯生活。

33岁的刘季,不得不为自己的职业定位犯愁了。

三百六十行,自己能进入哪一行?种田?太累太苦太乏味,打死也不能干!做手艺?没技术;做生意?没这能耐,而且秦国是严厉打压生意人的;做强盗倒是能做,可是秦人一占领沛县就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所有人都被五户为伍,十户为什地编制起来了,族诛连坐,一人犯法,全伍治罪,自己一做强盗,非但全家完蛋,连带着隔壁邻居都遭殃!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刘季苦恼得怀疑人生时,好消息来了,政府要招考一批公务员!

秦国对于新占领的地方,郡守、县令这样的地方政府高级官员是不用当地人的,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下面的官吏,必须是熟悉当地情况的当地人才能较好地胜任,原先的官僚机构已被取缔,新的官僚机构开始组建,需要大批当地人。

秦廷选拔官吏,有两种途径,一是推举,一是考选。

拥有一定规模的财产以及有较好的名声人望,就可以得到地方上有话语权的族长、乡老的推举。

可是刘季是光棍一条,没什么财产,在乡里长者们口中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推举轮不到他。

好在还有一条考试选拔的路。

秦律规定,报考公务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一定的家产;会书写,懂法律;年龄17岁以上。

年龄这一条,他足足地达标了;家产这一条,他就算有也不会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有刘太公和三兄弟帮衬,还是不难做手脚造假蒙混过关的;他上过学,虽说没学到多少知识,写写算算还是会的;秦国的法律条文,他肯定两眼一抹黑,但是可以恶补,又不是去考法律方面的官吏,考其他方面的官吏只要死记硬背一些跟其职守相关的法律条文就够了,数量不是很多,刘季不笨,他只是懒散不肯用功,真用起功来,记住那些法律条文也不难。

考试选拔分文、武两类,文吏,若干人一起整天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写写算算,案牍劳形,这种工作太无趣,不适合刘季的性格,再说刘季对自己的文化知识也不那么自信,因而他选择了武吏。

武吏主要是考武艺,舞剑弄棒是当侠客的必要条件,当了二十几年侠客,刘季多少也练了几手三脚猫功夫,当个小吏已够格了。

就这样,刘季很幸运地被录取了!

工作很快分配下来了,是去沛县所辖的泗水亭当亭长。

刘季的老家丰邑在沛县的西部,泗水亭则在沛县的东部,距丰邑有百多里,那地方靠近一大片沼泽湿地,这片沼泽湿地后来演变成了铁道游击队出没的微山湖。

亭长是个什么官?秦国的制度,在城市和乡村都设有亭,遍布全国。每10里设一亭,一般都设在交通要道和重要城邑。每亭都建有亭舍,设亭长一人,主要工作是维护地方治安,捕盗。说白了,亭长就相当于今之派出所长!从《搜神记》里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亭长在夜里扛着大戟在他管辖的地盘上巡逻。

我们现在的社会极复杂,人口多,事务繁,所以一个派出所里有很多民警、辅警等工作人员。秦时人口少,社会生活简单,亭长的手下只有两个属员,一个叫求盗,负责治安;一个叫亭父,负责亭舍的开闭扫除等日常管理的杂务。此外,还有两三个亭卒供他们使唤。

跟今之派出所稍有不同的是,亭除了负责治安,处理民间争讼,还要负责接待往来的交通使者、收发政府邮件,还要帮助里正(行政村村长)征收赋税、摊派徭役等工作。

亭是准军事机构,所以亭舍里都配备有弓弩、戟盾、刀剑、甲铠等武器。亭长是武职,由县主吏掾直接管辖,主吏掾又称主吏功曹,主管人事考核,刘亭长的好友萧何即是沛县的主吏掾。

不管怎么说,刘季这个社会混混,总算摇身一变成了体制内的人,这份工作也比较稳定体面,生活也有了保障,在乡人眼里,也算是人上人了!

不过,刘太公对这个儿子太了解了,高兴之余也不无忧虑,生姜改不了辣气,这小子能改得了他那一身坏毛病吗?能长久地保住这份体面工作吗?

其实刘季这人,还真没什么大毛病,但是小毛病却真不少!比如不懂得过日子,不会治家理财,这是绝大多数光棍汉的通病。还有,懒、好享乐,尤其是“好酒及色”——这可是《史记》说的。

要指望他改掉这些小毛病,还真不现实!

刘季当上亭长之后,依然热爱杯中物,据《史记》说,他经常光顾的是两个小酒馆,都在泗水亭的亭舍附近,一家是王大妈(王媪)酒馆,另一家是武大妈(武负)酒馆。

《史记》说得很神,说王大妈多次看到,刘亭长喝醉了趴在酒桌上睡觉时,在他头顶上方会出现龙的影子,她感到极为惊奇。还有,只要刘亭长到王媪或是武负的酒馆去喝酒,不管是沽酒后打包带走还是留在店里喝,那天她们店里的生意都会比平时好数倍!因而,每到年终,店家要向客人收取欠账时,这两家都是把记录了刘亭长欠账数据的竹片(券)折断扔掉,也就是把刘亭长欠的酒账一笔勾销了。

两位大妈年年勾销刘亭长的酒债,应是实有之事。但真实原因恐怕是因为他的亭长身份,有一位派出所长罩着,地方上青皮还敢来闹事吃霸王酒吗?另外,亭既然要负责接待过往的驿马,多少也能为两家酒馆介绍点生意。至于什么出现龙、生意好几倍之类,显然是在刘邦及王大妈、武大妈去世几十年后,太史公司马迁来当地采集素材时听村人所说。

老百姓总是这样,习惯为大人物编造一些“神迹”。太史公去采访时,刘季早已是全天下奉之若神的太祖高皇帝,关于他的神话传说自然少不了。

还有一个比这更离谱的传说,也被记入了《史记》的,说是刘季的母亲刘媪某天在大泽旁边休息时睡着了,睡梦中竟与神人交欢!当时天地晦暝,雷电交加。刘太公来寻她,看见一条蛟龙正在跟她进行着跨物种交配。不久之后,刘媪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后来生下来,就是刘季。